1、http:/ 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银幕显示:本课时学生应达成目标1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2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3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4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 DNA 含量的变化规律。(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提问: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问:(1)生命旺盛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学生答:分裂间期、分裂期)。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2)(请同学上讲台)你能根据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指出图中哪几个是分裂前期图,哪几个是分裂后期图?(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2、。银幕显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讲述:在我们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已了解后,今天我们来探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请同学们注意银幕显示的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仔仔细细地对照两组图所表示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学生活动:应用观察法、比较法,让学生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两组图进行对照观察、分析比较。要求:(1)学生通过对比图中各时期变化特征,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2)学习组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由推荐生回答教师问题。http:/ P40 第二自然段。要求: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意义,并能回答问题。银幕显示检测题: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
3、体_后,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_,因而在生物的_之间保持了_的稳定性。答案:经过复制;平均分配;遗传物质;亲代和子代;遗传性状。http:/ DNA 含量的变化规律讲述: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深入探讨,了解到细胞分裂时期发生的化学变化和形态结构上的变化是连续进行的,具有整体性。但重要的实质变化是细胞核的染色体变化。因此,抓住这个实质,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就容易掌握和记忆,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课本 P36 图 12 和 P39 图 14。要求:(1)根据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思考染色体数目和 DNA 含量变化。(2)试拟表格说明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
4、数目和 DNA 含量变化规律。抽问了解学生是否找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目及 DNA 含量变化的规律。反馈评价。师生共同活动设计:(1)表格式(2)坐标式银幕显示:(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 DNA 含量变化表。(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 DNA 含量坐标曲线。讲 述:我们运用表格式,坐标式归纳总结出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及 DNA 含量的规律,已有较直观的形象的理解了,下面请同学们解答:银幕显示检测题:下图是果蝇体细胞在连续有丝分裂时期 DNA 含量变化曲线,请根据曲线http:/ (2)e-f (3)d-e (4)c-d(中)。统计正误率,反馈评价。(二)无丝分裂讲述
5、:无丝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进行无丝分裂的生物是不多的,通常是单细胞生物,特别是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例如草履虫,变形虫主要靠这种方式进行。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也较普遍存在,而且是一种正常的分裂方式。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例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无丝分裂的过程如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回答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P40 第三自然段。要求:(1)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2)了解无丝分裂的特点。银幕显示:草履虫的无丝分裂图。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图。提问:无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三)总结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是本节的学习重点,本课时在比较动植物有丝分裂
6、过程的异同点的学习中,重点还是落实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上。特别是理解分裂间期的变化是为分裂期准备条件。其中包括 DNA 的复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以及分裂期染色体、染http:/ DNA 含量,在学习中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来加深记忆,加快学习速度,有利于我们把教材的文字内容形象地、牢固地保留在记忆中。(四)布置作业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主要区别发生在 A间期和前期B间期和后期C前期和末期D中期和后期2在细胞分裂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前期相比 A增加一倍B保持不变C减少一半D增加两倍3一条染色体间期经过复制,在细胞分裂前期应是 A两条染色体,两个 DNA 分子B两个染色单体,一个 DNA 分子C一条染色单体,一个 DNA 分子D一条染色体,两个 DNA 分子4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是_细胞的有丝分裂,理由是_。(2)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3)细胞分裂的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条;_个 DNA 分子。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