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 35小题,每题 2分,共 70分)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1图中区域划分的依据是A气候 B气候和地形 C热量 D行政区划2下列关于三个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B三地均受西南季风的影响C都有丰富的水源 D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3贺兰山是下列哪些重要的地理界线的组成部分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界线A BC D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据此回答 4
2、5 题。4下列关于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5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溉农业的发展读“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回答 67 题。6图中说明,北京市( )A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3、C第三产业比重加速上升 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7北京市区域人地关系正向_方向发展( )A低水平协调 B初显不协调C严重不协调 D高水平协调读“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示意图” ,完成 89 题。8上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发展9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荒漠化 水土流失 酸雨危害 环境污染A B C D2011年 3月 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用瘦肉精喂养的“健美猪”最终流入河南双汇肉制品厂事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期待厂家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 。据此回答 1011题。10肉制品厂家用牺牲人们健康来获取高利润的做法违
4、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11 “绿色食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为了生产“绿色食品” ,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等A B C D下图是我国境内沿 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1213 题。12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C土地沙漠化 D土地盐碱化13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破坏植被 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土质疏松 距海遥远,气候干旱A B C D读图,完成 14-16题。14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
5、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15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A拦沙蓄水 B发电灌溉 C防洪抗旱 D调节气候16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 B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17下图是“沿 109E、32N37N 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A、B、C、D 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A.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水谷地B. 内蒙古高原、黄河谷地、秦岭、河西走廊高考资源网 C. 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大别山、皖南地区D.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矿产资
6、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例。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19 世纪上半叶,开始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并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重工业区。据此回答 1819 题回答 1819 题。18鲁尔区能够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不是因为A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附近,水陆交通发达B煤炭资源丰富,而且品种多、煤质好C该区钢铁产业一枝独秀D水源丰富,市场广阔19该区在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原因是 A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B降水稀少,河流径流量小C西风盛行,从法国洛林钢铁工业基地吹来大量污染物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工厂
7、被毁,工业废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读图,完成 2022 题。20图示工业区后来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机械工业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 煤炭工业A B C D2120 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者素质差 该区用地紧张 该区环境污染严重A B C D22该地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A就近获得从国外港口进口的大量煤炭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里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但尚未
8、成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 2325 题。23导致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中,不属于受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C钢铁生产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24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A水源丰富 B科技发达C劳动力廉价 D交通便利25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A BC D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 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 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 1 000亿元。据此回答
9、 2627 题。26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距市场距离远 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交通不便27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28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 )A.哈大线 B.陇海线 C.大秦线 D.宝成线2011年 2月 23日,山西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 “十二五”期 间山西将出台多项政策,重点打造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着力构建新型、多元、稳固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
10、开发和综合利 用示意图,完成 2930 题。29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30.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 B C D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据此完成 3133 题。 31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改造不稳
11、定径流 B.排干湖泊和沼泽C.大量抽取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32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C.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D.减轻淮河的水污染状况3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 )A.航运设施工程 B.灌溉工程 C.节水工程 D.治污工程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回答 3435 题。34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C交通 D城市35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
12、叙述正确的是(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013-2014学年邹城实验中学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二、综合题(30 分)36读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图(甲)和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1)甲图中 A、B 两处的矿产资源分别是什么?(2)比较甲图中 A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简述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3)与 A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4)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
13、什么?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 分)材料 1: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 2:下面两图分别是“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长江流量年变化图” 。材料 3:南水北调工程以“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为原则,坚持把规划、实施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2)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如图)(7 分)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河至(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水库至(城市) 。(3)试分析南水北调输水和北方用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 分)输水:。用水:。(4)结合材料
14、2,说出调水区和受水区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提出解决措施。(5)南水北调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形成该特征的气候原因是。(6)为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取得最大效益,沿线省区应采取哪些措施?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1B 2A 3C 4.D 5.B6A 7.D 第 6 题,由图可知,北京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减少,第二产业呈现大幅度下降,因此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减小;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但增长速度减缓。第 7 题,图示说明北京市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正向高水平协调方向发展。8C 9.A 图示内容为人类大规模开垦耕地,反映了征服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不
15、考虑实际,无节制的开垦土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生态问题。10A 11.B 第 10 题,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违背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第11 题, “绿色食品” 是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不能使用剧毒农药和添加剂、防腐剂等。12解析 读图可知,乙地形区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答案 A13答案 C 解析 由于乙地形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冲刷,所以水土流失严重。14C 15A 16D 【解析】14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推出该地为黄土高原,则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是流水侵蚀;15图示黄土高原中的堤坝的主要作用是拦沙蓄水;16在黄土高原区域整治的过程中
16、,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丁打坝淤地。17 A【解析】直接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该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判断,C 为秦岭;B 为渭河谷地;A 为黄土高原;D 为汉水谷地。18-19 18.C 19.A 解析 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除钢铁外,还有煤炭、电力、机械、化工等。20 世纪 50 年代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20-22 20.B 21.C 22.C 解析 第 20 题,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第 21 题,老工业区安置新工业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同时老工业区污染较重。第 22
17、 题,在荷兰炼钢为了就近获得运来的铁矿石。23-25 23.A 24.C 25.B 解析 第 23 题,从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来看,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煤炭资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均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而生产结构单一是鲁尔区的工业结构特征,不属于世界形势。第 24 题,鲁尔区属世界发达地区,位于莱茵河畔,其水源丰富、科技发达、水陆交通便利;而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科技落后,但其劳动力充足。第 25 题,山西省是煤炭大省,作为资源型地区,其发展应充分借鉴鲁尔区的经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而不应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要加大科技投入,走可持续
18、发展之路。同时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因而要治理水土流失。26B 27.A 山西省水资源相对不足,新疆水资源贫乏,两省区发展煤炭工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水资源短缺。一味增加原煤的产量是粗放的生产方式,易导致资源的枯竭,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8.C 29B 30C 31D 32A 33D 【 解析】31排干湖泊和沼泽,大量抽取地下水,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改造不稳定径流是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的措施。 3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但不能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淮河水污染状况,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33东线方案中,由于京杭运河的污染严重,为了保证调水的质量,调水必
19、先治污。34A 35.D 第 34 题,从河南省地形图和南水北调中线经过河南省的线路图对比,可看出线路在河南省境内发生较大的弯曲,主要是考虑既要避开海拔太高的山地、又要保证比下游海拔高,使水能自流而下;所以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第35 题,北方地区因缺水而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南水北调后,将有利于北方缺水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后,会使线路沿线和北方地区的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可能会加重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36 (1)煤炭、铁矿。(2)工业起步较早,技术力量雄厚;附近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周围地区的农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回答两点即可)(3)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环境
20、污染严重;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新技术的冲击。(回答两点即可)(4)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2 分)37 (1)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水源地水质较好。(2)京杭运 天津 丹江口 北京(3)注意沿线环境的治理保护,确保北上的是清洁水源北方仍要注意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4)矛盾:受水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季节,恰好是长江的枯水期。解决措施:可用三峡、丹江口等水库在长江的丰水期把水蓄积起来,等到受水区缺水严重时再向北调水。(5)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南方雨季长,降水量大,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6)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