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 年 吉 林 省 吉 林 毓 文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期 中 考 试 物 理 试 题物 理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2、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架正在进行航拍的四旋翼无人飞机。则下列情况下能将无人飞机看作质点的是( )A 调整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姿态B 调整无人机上摄像镜头的方向C 增大无人机旋翼的转速D 地面观察者观察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2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 4N、2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
3、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3N,0N B 5N,0N C 13N,1N D 9N,1N3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C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的很快4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 15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6m;悬挂20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8m 则弹簧的原长 L 和劲度系数 k 分别为( )A L =0.02m k=500N/m B L =0.10m k=250N/m
4、C L =0.10 m k=500 N/m D L =0.02m k=250N/m5将一物体以 2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设向上为正方向,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g取 10m/s2,则在开始运动后的 3s 内物体的( )A 路程为-25m B 位移为 15mC 速度改变量为 30m/s D 平均速度为 15m/s6物体从 A 点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 A 到 B 用时 6s,由 B 到 C 用时 2s,AB=BC=12m,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m/s B 2 m/s C 3 m/s D 4 m/s7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
5、摩擦因数为 ,当传送带分别以 v1、 v 2的速度做逆时针运动时(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C = D = mg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甲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为两段倾斜直线,乙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为两段 1/4 圆弧。图中 t2 = ,则在时间内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在 0-t2时间内的加速度与在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C 两物体在 t2时刻运动方向均改变D 两物体
6、在 t1 、t 3 时刻两次相遇二、多选题9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C 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 xt 图象如图所示(乙的图线为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刻,两者相距最远B 0 t2时间内,乙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t2时刻,甲物体追上乙D 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 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11一矿井深 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 11 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 个
7、小球恰好到井底(g=10m/s ),则( )A 第一个小球落井底时的速度为 50m/sB 第一个小球落井底时的速度为 25m/sC 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 0.5sD 第九个小球和第七个小球之间的距离 15m12如图所示,物体 B 的上表面水平,当 A、B 相对静止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判断确的是( )A 物体 B 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B 物体 B、C 都只受 4 个力作用C 物体 C 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D 水平面对物体 C 的支持力等于三物体的重力大小之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3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
8、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若 F表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 F1、F 2的合力,F表示 F1和 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14(1)在“探究小
9、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高低B、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 220 的交流电源上工作C、打点计时器连续工作时间很短,应注意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D、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2)某同学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已知连续打点间隔为 T,纸带每间隔 4 个点取一计数点,其中 , , , , ,则打 D 点处瞬时速度大小是_m/s,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加速度大小是_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另一个同学在测定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
10、纸带,依打点时间顺序编号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下图所示。则在 B、C、D 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 上撕下的那段应是_。四、解答题15一列火车以 2m/s 的初速度、0.5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1)火车在第 4s 末的速度是多少?(2)在第 2 个 4s 内的位移是多少?16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绳子拉一个质量为 m=46kg 的箱子,绳子与地面的夹角为 37,拉力 F=100N 时箱子恰好匀速移动.(g=10 ,sin37=0.6; cos37=0.8.)试求:(1)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2)地面和箱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7如图,重物 A 和 B
11、的质量分别为 =3Kg、 =2Kg,斜面体质量为 M=4Kg,滑轮和绳质量及其之间的摩擦不计,整个装置均静止,(sin37=0.6,cos37=0.8,g=10 )试求:(1)绳中张力 F 的大小;(2)A 受斜面的摩擦力 f 的大小和方向。182016 年世界中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在克罗地亚海滨城市波雷奇落下帷幕,代表中国参赛的河南省实验中学男子足球队取得了优异成绩。五人制足球的赛场长 40m,宽 20m,如图所示。在比赛中,攻方队员在中线附近突破防守队员,将足球沿边路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 v1=6m/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该队员将足球踢出后立即由静止启
12、动追赶足球,他的运动可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大加速度为 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2=4m/s 。该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2018-2019 学 年 吉 林 省 吉 林 毓 文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期 中 考 试 物 理 试 题物 理 答 案1D【解析】调节飞机旋翼的转速时,飞机旋翼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作质点A 错误;调整飞机上摄像机镜头的方向时,摄像头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B 错误;调整飞机在空中的姿态,飞机部分运动不同,不可以将飞机看作质点C 错误;观察飞机在空中的位置,飞机的大小可忽略,可以将飞机看作质点D 正确选 D【点睛】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
13、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此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2C【解析】当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同时,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即 ;4N、2N 的最大值为 6N,最小值为 2N,因此 7N 不在最大与最小之间,因此合力最小值为,即它们合力的最小值为 1N,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当这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三个力的合力最大;求最小合力时,先考虑合力为零的情况。3CD【解析】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量 ,而加速度 ,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而不是只有速度变化量决定,选项
14、A 错。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和速度大小无关,所以某时刻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选项 B 错。速度很大的物体,加速度大小不确定,也可能很小也可能为零选项 C 对。加速度越小表示速度变化越慢,但是速度是增加的慢还是减小的慢不确定,选项 D 对。考点:速度和加速度4B【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 ,带入数据,有: ;根据胡克定律,有:,带入数据,有: ,联立解得: , ,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点睛】关键要注意公式 F=kx 中,x 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5B【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物体上升的总时间为: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下落时间为 t2=1s,下
15、落 1s 通过的位移为: ,所以 3s 内物体的路程为S=h1+h2=20+5=25m,位移为 x=h1-h2=20-5=15m,故 A 错误,B 正确;速度的改变量的大小v=gt=30m/s,其方向竖直向下,为负值,故 C 错误;平均速度为 ,故 D 错误。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6A【解析】第 AB 段平均速度为: ,第 BC 段平均速度为: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加速度大小为: ,故 A 正确, B、 C、 D 错误;故选 A。【点睛】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两个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
16、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7C【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受重力 G、支持力 N、拉力 T、滑动摩擦力 f,由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速度无关,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必然有 , ,根据摩擦力的性质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根据摩擦力公式可知,摩擦力 f=N ;因支持力小于重力,故摩擦力一定小于 mg ,故 C 正确, A、 B、 D 错误;故选 C。【点睛】关键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同时掌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的关系。8B【解析】A、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甲物体在 时间内的加速度与在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其加
17、速度不相等,故 A 错误;B、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由图可知, 时间内,甲位移,乙位移 ,故甲乙位移相等,故 时间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故 B 正确;C、两物体在 时刻前后,速度均为正,方向均为正方向,运动方向未改变,故 C 错误;D、由图知 和 时间内,乙位移均大于甲位移,又甲、乙在 时间内位移相同,故两物体不可能在 、 时刻两次相遇,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9AD【解析】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例如均匀的金属圆环,重心在圆心,故 A 正确;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有发生弹性形变,才有弹
18、力作用,故 B 错误;C、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故 C 错误;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例如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滑动,此时桌面受到滑动摩擦力,但桌面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 D 正确;故选 AD。10ABD【解析】A、纵坐标之差表示甲乙之间的距离,根据图象可知 tl时刻,两者相距最远,故正确;BD、在位移-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乙的斜率先负后正,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 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斜率大小先减小后增大,乙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 B、D正确;C、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t 2时刻之前甲在乙的前面,则 t2时刻,乙物体追
19、上甲,故 C 正确;故选 ABCD。11ACD【解析】AB、每一个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是 ,第一个小球落井底时的速度为,故 A 正确,B 错误;C、根据题意,第 1 个球刚落至井底的瞬间,第 11 球刚好在井口,因此空中有 9 个球在下落,并存在相等的 10 个时间间隔 ,故 ,故 C 正确;D、第九个小球下落的高度为 ,第七个小球下落的高度为,第九个小球和第七个小球之间的距离 15m,故 D 正确; 故选 ACD。【点睛】关键是由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由 可求得位移为 125m 所用的总时间,11 个小球共 10个间隔 。12BD【解析】A、物体 A 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物体
20、A 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若有摩擦力,则不平衡),所以 B 的上表面是否粗糙不能判定,故 A 错误;CD、选取 ABC 的整体为研究的对象,AB 匀速运动,C 静止,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受重力和支持力,C 不受的地面的摩擦力(若有摩擦力,则不平衡);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所以水平面对物体 C 的支持力等于三物体的重力大小之和,故 C 错误,D 正确;B、对 AB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三力平衡,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作用于 B 上,所以物体 B 受到重力、A 对 B 的压力、C 对 B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对 C 分析可知,C 受到重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B 对 C
21、的压力和摩擦力 4 个力作用,故 B 正确;故选 BD。【点睛】关键是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还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13BD甲【解析】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并非要求两细绳等长,A 错误;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B 正确;用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拉力不能太太,也不能太小,C 错误;为了更加准确的记录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 正确由于误差的存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条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即 与橡皮条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2、, 和 的合力理论值一定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故甲符合实验事实14(1)BCD(2)0.86; ;0.64(3)C【解析】利用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分析求解,如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交流电源,打点周期有交流电的频率决定;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 D 点的瞬时速度,通过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由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等于恒量,故有,求出 x45的大小即可;(1)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 50 赫兹的交流电,打点周期固定且为 0.02s,与其它物理量无关,由交流电的频率
23、决定,故 A 错误;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 220V 交流电,故 B 正确;C、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 220V 交流电,并且在使用时只能连续工作很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故 C 正确;D、实验操作中,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这样可以提高纸带利用率,在纸带上尽量多的打点,故 D 正确;故选 BCD;(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因此有: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代入数据得:(3)由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等于恒量故有,所以 ,故,故 C
24、 符合,即 C 正确。15(1)4m/s (2)20m【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火车在 4s 末的速度;根据位移公式求出第 2 个 4s内的位移;(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 (2)火车在第 2 个 4s 内的位移:16(1)80N (2)0.2【解析】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求解水平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由摩擦力公式 f=N求解箱子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1)以箱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水平方向受力平衡:代入数据解得:(2)竖直方向受力平衡:代入数据解得:由可得:17(1)20N (2)2N 方向沿斜面向下【解析】对滑轮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绳中张力
25、F 的大小;对 A 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A 受斜面的摩擦力 f 的大小和方向;(1)对滑轮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解得绳中张力 F 的大小(2)对 A 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A 受斜面的摩擦力 f 的大小方向沿斜面向下18 t=6.5s【解析】设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 x1,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足球匀减速运动时间为:前锋队员以最大加速度追赶的加速时间为:在此过程中的位移为:之后前锋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时,其位移为由于 ,故足球停止运动时,前锋队员没有追上足球,然后前锋队员继续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追赶足球,由匀速运动公式得:代入数据解得 =0.5s 前锋队员追上足球的时间为: =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