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考纲解读】考 纲 内 容 考 纲 阐 释 考 点 分 布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级:B 级(识记、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常见文言实词;(2)虚词;(3)文言句式能力层级:C 级(综合分析、鉴赏评价)(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真题共赏】1、 (2012 新课标全国卷,第二(一)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2、成 47 题。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 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
3、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上曰:“忠言也。 ”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 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 ”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
4、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主文:主持考试。镪:成串的钱。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阙:过错、缺点。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 ) (3 分)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若恃小康,萌骄心,非
5、臣所知 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
6、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如秦桧当权,他的亲党密告萧,而不是秦桧与其亲党密告萧。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答案: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
7、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答案: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2、 (2012 全国大纲卷,第三(810)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
8、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 ,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 ”金人遂引去。绍兴元
9、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
10、前 冒:贸然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D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答案:A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需要结 合原文语境来推断,或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举一反三。冒:不顾、顶着。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流失中左肋,怒不拔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浩与吴玠大破之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此类试题时,一定要准确理解题干语句的含义,注意满足题干的所有要求,再推敲各选项语句所表达
11、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语句契合,要把语句分别放到原文中辨明真相,不能主观臆断。为奋勇抗击金人,为战果,为平乱,为战果。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B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C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D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
12、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选文细节的理解。一定要把选项与原文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看其中存在哪些异义与分歧。据文意郭、吴产生隔阂在吴举劾之后。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答案: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答案
13、: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 。第(1)题注意实词“盗:侵占” ,古今异义“设备:设置守备”的翻译;第(2)题注意实词“辑:安抚” , “规置:所作所为” ,虚词“以:把”的译法。3、 (2012 山东卷,第三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题。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
14、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 【注】 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 ,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
15、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
16、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 ”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 ,有删改)【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和睦答案:A解析:躬:亲自。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以为华而少实 卒不为宗亲求位A B我腾跃而上 为击破沛公军 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C D但以刘日薄西山 其闻道也固先乎君答案:B解析:B 项的两个“为”都是“
17、替”的意思。A 项“而” ,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修饰 C项“以为”让担任/连词,因为;D 项,介词,在/介词,比。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是以世称其忠平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A B C D答案:A解析:是世称,是明帝的话。而题干问的是“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18、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答案:C解析:兴没后,帝思其言“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并不是答应了阴兴的请求。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4 分)答案:光武帝亲临的地方, (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
19、 )宫室,很受亲近信任。(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3 分)答案: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3 分)答案: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 ) ,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 ) ,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 )了他。参考译文:阴兴字君陵,光武帝阴皇后的同母兄弟。有膂力。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代理期门仆射,他率领武骑,随光武征伐,平定许多地方。阴兴每次随从出入,常亲手持伞盖,遮避风雨,脚踩泥涂,率先期门。凡光武亲临之处,他必先进入清宫,很受信赖。他虽然好施舍,爱交结,但门无侠客。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相好,但知其有用
20、,同样称其所长而推荐其任官;友人张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认为二人华而少实,衹给他们钱财,始终不给推荐:因此世人都赞扬他的公忠平允。其住处衹求完好,刚好能遮风避雨就行。建武九年,改任侍中,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光武帝后来召请阴兴,准备封赏他,把印绶都摆出来了,阴兴坚决不接受,说:“我并没有冲锋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都蒙恩受封,令天下人为之倾慕向往,实在是过于满溢了。我蒙皇上及贵人的深恩,富贵已经到头了,不能再加了,我诚恳地请求您不要加封。 ”光武帝称许他的推让,遂了他的心愿。阴贵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您没有读过书吗?亢龙有悔 ,越是在高位越易遭灾难,这外戚之家苦于自己不知进退,嫁女就要配侯王,娶妇
21、就盼着得公主,我心下实在不安。富贵总有个头,人应当知足,夸奢更为舆论所反对。 ”阴贵人对这番话深有感触,自觉地克制自己,始终不替家族亲友求官求爵。十九年,任卫尉,并辅导皇太子。次年夏季,光武风眩病很重,后就以阴兴为侍中,他在云台的广室裹接受光武临终嘱托。很巧的是光武病好了,召见阴兴,想让他代替吴汉任大司马。阴兴叩头流涕,坚决辞让说:“我不敢爱惜生命,衹是实在害怕损伤了圣德,不敢随便冒领高位。 ”至诚发自肺腑,感动皇帝左右,皇帝就听从了他。建武二十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九岁。阴兴和堂兄阴嵩平时不友好,不过敬重阴嵩的严肃有威。他病重了,皇帝亲自看望,问他政治得失及群臣胜任与否,他叩头回答说:“臣下愚笨
22、,不足以知道这一切。不过我看议郎席广、谒者阴嵩二人都有高深的学识修养,超过了公卿。 ”阴兴死后,光武回想他的话,就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监领羽林军十多年,以谨慎勤敏受器重。显宗即位,任他为长乐卫尉,后改任执金吾。明帝永平元年韶书说:“已故侍中、卫尉、关内侯阴兴,管领禁军,随先帝平定天下,应以军功光荣地受到封爵奖赏,同时各位舅父也应按成例蒙受恩泽,都被阴兴推让了,安居于里巷之中。他曾辅导于我,体现丫周昌般的正直,在家仁孝,也具备曾、闵等人的品行,不幸早年去世,朕十分伤悼贤人子孙,应给予优异的待遇。现在决定:以汝南郡的鲷阳封给阴兴之子阴庆为鲷阳侯,阴庆之弟阴博为漏强侯。 ”阴博之弟阴员、
23、阴丹都为郎,阴庆便把家产田宅财物全部给了弟弟阴员与阴丹。明帝因为阴庆讲义让之风,提拔他为黄门侍郎。阴庆死,子阴琴继承爵位。建初五年,阴兴夫人去世,肃宗派遣五宫中郎将持节去墓地赏赐封策,追谧阴兴为翼侯。阴琴死,子阴万全继承爵位。万全死,子阴桂继承爵位。 阴兴的弟弟阴就,继承父亲的封爵宣恩侯,后来改封为新阳侯。阴就善言谈论辩,朝臣都比不上,但性情刚傲,得不到人们的称许。显宗即位,任阴就为少府,位为特进。其子阴丰娶光武女郦邑公主。公主又娇又妒,而阴丰则狂狷急躁。永平二年便杀了公主,被诛,父母按法律应当连坐,都自杀了,封爵撤销。皇帝因阴氏是舅家的缘故,没有动用严刑。阴氏一门封侯的有四人。当初,阴氏世世
24、代代都祭祀先祖管仲,称为“相君” 。宣帝时有位叫阴子方的人,至孝有仁心,腊日晨炊,忽见灶神显形,子方便磕头致谢,家中有只黄羊,因此就用来祭灶神。从此之后,突然发财成了巨富,有七百多顷田产,车马奴仆,可与州郡长官相比。阴子方常说“我子孙一定会强大的” ,到阴识三世而兴旺强盛,所以后代常在腊日祭宠,而且献上黄羊。赞曰:权势之家容易倾覆,外戚之门多被毁灭。樊姓世世代代敦朴诚敬,阴氏子子孙孙谨慎自谦。恭顺的后代呀,永享荣光受封赏。【命题趋势】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 “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
25、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文言句子翻译。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时题目出在“课外” ,答案源自“课内” 。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我们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测试的知识是我们“课内”学过的,二是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的。4从选材上看,除人物传记外,还涉及其他散文。从分值上看,句子翻译覆盖面大,分值较高。【考点透析】第一部分 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知识点一 关于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一、
26、应掌握的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一)古今异义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如:变 化 情 况 示 例范围扩大
27、色(古:脸色;今:颜色) 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 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 词义扩大义项增多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范围缩小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金(古:金属;今:金子)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词义缩小 义项减少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 怜(古:爱,怜悯;今:怜悯)词 义转 移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感情色彩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今
28、: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引”:意义 例句本义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 ) 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 )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宣州环波亭 ) 引吭高歌(成语)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 (宋史太祖纪 )伸着 狼奄至,引首顾曰。 (中山狼传 )拿 引绳而束缚之。 (中山狼传 )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 (史记田单列传 )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
29、责。 (北史周武帝纪 )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欧阳修传 )延请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 引经据典(成语)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引申义掉转 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古字通假1通假的具体情况:解 说 举 例 注 意 点通假字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 ) (鸿门宴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 (“倍”同“背” )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异,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亡
30、”同“无” )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同“暮” )(石钟山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 ) (师说 )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教材中注为“莫”同“暮” 。 异 音同义同,形不同。 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俛” 教材亦按通假字方式注释。体字同“俯” ) (过秦论 )2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字义分析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 )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用A来解释,A 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 B来解释,句子通顺,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A”通
31、“B”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报任安书 )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句中“责”根据前文有“偿” ,理解为“责任”是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故可以断定其通“债” 。句中“景”理解为“景物”“情景” “景色”均说不通,故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景”通“影” ,作状语。字音分析A与 B原则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例中的“知”与“智” 、 “颁”与“斑” ,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字形分析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32、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被”与“披” ,共同的声符是“皮” 。“具”通“俱” ,通假字“具”是本字“俱”的声符。“材”通“才” ,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四)词类活用古诗文中,实词的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也是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可以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名词、动词作状语;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方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等。(五)偏义复词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
33、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偏义复指”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指“异” , “不同” )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指“作” , “劳作”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指“去” , “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指“姥” , “婆婆”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指“兄” , “兄长” )(六)兼词1、 用于句中, “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 “于”是介词。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愚公移山 ) 穆公访诸蹇叔。 (崤之战 )诸 2、用于句尾
34、, “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 “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 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 )盍 “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 “不”为否定副词。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 焉 1、相当于“于之” “于此” “于彼”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 )“在其中” “从这里” “在这件事上” 青麻头伏焉。 (促织 )2、相当于“于何” ,译作“在哪里”“从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旃 “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 “焉”是语气词。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诗经 )无其殃之
35、也,其将聚而歼旃。 (左传 )叵“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居心叵测(成语)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 (三国演义耳“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 (赤壁之战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 (鸿门宴 )二、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1、字形分析,看形推义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词语,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均可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 (归园田居 )“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类似从“罒”的字均有“网罗、束缚”的意思。有“罗(网) 、罟(网) 、罩、罹”等。2、语境分析,因文定
36、义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再”与“一” 、 “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而是“第二次” 。3、构词分析,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到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1 )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
37、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反义词并用如“进退” 、 “高下” 、 “富贫” 、 “穷达” 。同义词并用如“宫室” 、 “辅相” 、 “臣虏” 、“货赂”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 (晏子治东阿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例中由“货”推知“赂”指财物。 “无”与“鲜”相对,故可理解为“无” 、 “少” 。(2 )联系成语。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氓 )危乎高哉!(蜀道难 )亡去不义。 (鸿门宴 )例中, “爽”义为“差错”
38、 ,成语有“屡试不爽” ,词语有“爽约” 。 “危”为“正”义,成语有“正襟危坐” 。 “亡”有“逃跑”义, “北”有“失败”义,成语有“追亡逐北” “亡命天涯” ,词语有“逃亡” “败北”等。(3)联想课文。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联想初高中的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帮助我们判断。如: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鸿门宴中有:“不如因而善遇之” , “遇”为“对待”之义,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 ,而不是“优待” 。4、推断句法,理其结构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39、 (出师表 )愿陛下矜悯愚诚。 (李密陈情表 )其一犬坐于前。 (狼 )“愚”:例中作主语,我;例中作定语,我的。例是否可看成作状语呢?不行。因为它前面不能再补出主语。由此可知, “愚”符合名词特点(作主语、定语) ,词性应为表谦敬的名词。例,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 ,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条狗” 。其实,这里句子的主语是“其一” ,即“其中的一只狼” ,谓语的中心词是“坐” ,“犬”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正确的译文是“其中的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又如“为之”这一结构中的“为” ,是介词,还是动词?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 (触龙说赵太后 )姜
40、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郑伯克段于鄢 )例“为之”后是动词“泣” , “为”为介词。例“为之”后是名词“所” , “为”为动词。因此,其区分格式应为:“为之”动词为:介词;“为之”名词为:动词。5、常规不通,通假代入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6、熟悉传统,掌握常识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 (告老还乡) 、 “下车” (官员刚到任) 、 “春秋” (年龄) 、 “结发” (男子成年
41、)等。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以官职的任免为例: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表任命的:授、拜、除、封。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表恢复的:复、还。表辞官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表主管的:知、典、主。三、跟踪训练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爱:喜爱、爱好B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C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穿着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加倍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