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第一节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一、排水系统的分类,按系统接纳的污废 水类型不同分类,第一节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一、排水系统的分类,建筑内部的排水体制,将建筑内部一种或多 种污废水分别排除,将建筑内部一种或 多种污废水用一个 排水系统排除,排水体制的影响因素: (1)污废水的性质:根据所含污染物的种类确定; (2)污废水的污染程度:同类污染物、浓度不同宜分 ; (3)室外排水体制:是否分流、有否雨水管道; (4)污废水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和处理要求:工业废水含大量污染物,能回收的应单独排放,分质排放。,第一节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一、排水系统的分类,对排水系统的基本要求:
2、1.系统能迅速通畅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2.排水管道系统气压稳定,有毒有害气体不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环境卫生;3.管线布置合理,简短顺直,工程价低。,第一节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二、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管道,清通设备,提升设备,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用来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各种卫生要求,收集和排除污废水的设备。包括:,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1.便溺器具 2.盥洗、沐浴器具 3.洗涤器具 4.地漏,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二、排水系统的组成,通气管道系统,排水管道,清通设备,提升设备,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便溺器具:大便器1 2、小便器、冲洗设备 1 2 3; 盥洗、沐浴器具:洗脸
3、盆、盥洗 槽、浴盆、淋浴器; 洗涤器具:洗涤盆、化验盆、污水池; 地漏:具有多种形式。1,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二、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管道包括:器具排水管, 排水横直管、立管、埋地干管和排 出管。 按管道设置地点、条件及污水 的性质和成分建筑内部排水管材主 要有:塑料管、铸铁管、钢管和带 釉陶土管,工业废水还可用陶瓷管、 玻璃钢管、玻璃管等。,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清通设备,提升设备,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排水管道,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二、排水系统的组成,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清通设备,提升设备,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a.塑料管
4、:目前在建筑内使用的 排水塑料管是硬聚氯乙烯塑料管 (简称UPVC管)。b.铸铁管:目前使用最多;c.钢管:主要用于洗脸盆、小便 器、浴盆等卫生器具与横支管间的连 接短管,管径一般为32、40、50mm。d.带釉陶土管:耐酸碱腐蚀,主要 用于排放腐蚀性工业废水,室内生活 污水埋地管也可用陶土管。,排水管道,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二、排水系统的分类,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设备,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提升设备,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二、排水系统的组成,在地下建筑物的污废水不能自 流排至室外检查井的时候设置 提升设备。包括:1.污水水泵2.集水池3.污水泵房,卫
5、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提升设备,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清通设备,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二、排水系统的组成,清通设备 作用: 疏通建筑内部排水管道,保障排水通畅。横直管上设清扫口,立 管上设检查口。,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设备,提升设备,污水局部处理构 筑物,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二、排水系统的分类,常见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1.化粪池2.隔油井3.降温池,卫生器具和生产 设备的受水器,清通设备,提升设备,通气管道系统设置原因:建筑内部排水管 道是水气两相流,为防止因气压 波动造成的水封破坏,使有毒有 害气体进入室内,需设置通气系 统。,污水局
6、部处理构 筑物,排水管道,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二、排水系统的分类,建筑内部污废水排水管道系统按排水立管和通 气立管的设置情况分为:1. 单立管排水系统,无通气立管的单立管排水系统,有通气立管的单立管排水系统,特制配件 的单立管排水系统,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三、排水管道组合类型,5F4F3F2F1F1B,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三、排水管道组合类型,a.无通气立管的单立管排水系统 定义及适用条件:这种形式的立管顶部不与大气连通,适用于立管短,卫生器具少,排水量少,立管顶端不便伸出屋面的情况。,5F4F3F2F1F1B,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三、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7、b.有通气立管的单立管排水系统定义及适用条件:排水立管向上延伸,穿出屋顶与大气连通,适用于一般多层建筑。,通气帽,7F3F2F1F1B,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三、排水管道组合类型,c.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定义及适用条件: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设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的三通;在立管底部与横干管或排出管连接处设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弯头。适用于各类多层、高层建筑。,5F4F3F2F1F1B,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三、排水管道组合类型,2.双立管排水系统定义及适用条件: 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通气立管组成。适用于污废水合流的各类多层和高层建筑。,5F4F3F2F1F,第一节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
8、成 三、排水管道组合类型,3.三立管排水系统定义及适用条件:由一根生活污水立管,一根生活废水立管共用一根通气立管组成,属外通气系统,适用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需分别排出室外的各类多层、高层建筑。,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一、建筑内部排水流动特点,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中是水、气、固三种介质的复杂运动。其中固体物较少,可以简化为水气两相流。 其特点为:,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二、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1.水封的作用水封利用一定高度的静水压力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防止管内气体进入室内的措施。,水封的设置:水封设在卫生器具排水口下,通常用存水弯来实施。,.水封破坏因静态和动
9、态原因造成存水弯内水封高度减少,不足以抵抗管道内允许的压力变化值(25mm)时,管道内气体进入室内的现象叫水封破坏。水封的破坏与水封的强度有关。 水封的强度:是指存水弯内水封抵抗管道系统内压力变化的能力,其值与存水弯内水量 损失有关。水封水量损失越多,水封强 度越小,抵抗管内压力波力的能力越弱。,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二、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二、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存水弯内水封损失的原因:(1)自虹吸损失(2)诱导虹吸损失(3)静态损失,前沿动态,建筑排水通气阀一种新型的室内排水管道单向通气阀,当平常管道内无负压时,阀瓣关闭,排水管
10、内臭气无法溢出;当排水管排水时,排水立管内出现负压,阀瓣由于管内外压力差的作用升起,管内得以补入空气;当管内出现正压时,阀瓣自动关闭,可隔绝管内外的空气。,思考题,1、你想象的自闭式冲洗阀与卫生器具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2、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下水道返味的现象,试解释其原因。,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三、横管内水流状态,竖直下落末端水流速度; 横管断面水深; 水深为he时水流速度; 与立管和横管间连接形式有关的能量损失系数。,1.能量竖直下落的污水具有较大的动能,进入横管后,由于改变流动方向,流速减小,转化为具有一定水深的横向流动。 能量转换关系式为:,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
11、理现象 三、横管内水流状态,2. 水流状态污水由竖直下落进入横管后,横管中的水流状态可分为:急流段、水跃及跃后段、逐渐衰减段。 a.急流段水流速度大,水深较浅,冲刷能力强。 b.急流段末端由于管壁阻力使流速减小,水深增加形成水跃。 c.在水流继续向前运动中,由于管壁阻力,能量逐渐减小,水深逐渐减小,趋于均匀流。,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三、横管内水流状态,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三、横管内水流状态,3.管内压力竖直下落的大量污水进入横管形成水跃, 管内水位骤然上升,以至于充满整个管道断面,使水流中挟带的气体不能自由流动,短时间内横管中压力突然增加。,第二节 排水管系
12、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三、横管内水流状态,3.管内压力 (1)横支管内的压力变化如图排水横支管自身排水造成的横支管内压力波动不大。,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三、横管内水流状态,3.管内压力(2)横干管内的压力变化接纳卫生器具多,存在多器具同时排水的可能,流量大;与卫生器具高差大,水跃高度大,管内压力骤升使下部几层横支管内形成正压喷溅现象;,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四、立管内水流状态,立管内水流状态特点: 立管内水流呈竖直下落流动状态,水流能量转换和管内压力变化很剧烈。 1.排水立管水流特点:a. 断续的非均匀流b. 水气两相流c. 管内压力变化(见下图),第二节 排
13、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四、立管内水流状态,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四、立管内水流状态,2.水流流动状态相关因素:在部分充满水的排水立管中, 水流运动状态与排水量、水质、管壁粗糙度、 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的几何形状、立管高度及 同时向立管排水的横支管数目等因素有关。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立管中水流状态主要经过个阶段:1.附壁螺旋流 2.水膜流 3.水塞流,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四、立管内水流状态,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四、立管内水流状态,A. 附壁螺旋流(充水率t / j 1/4) 特点:(a)水流沿管壁周边向下作螺旋运动;(b)水流
14、挟气作用不显著,管内气压稳定。 B. 水膜流( 1/4 t / j 1/3) 特点:(a)水流沿管壁周边作下落运动,形成有一定厚度的带有横向隔膜的附壁环状水膜流;(b)横向隔膜厚度薄不稳定,易被管内气流冲破,管内气压波动不大,不会造成水封的破坏。 C. 水塞流(t / j 1/3 ) 特点:(a)水膜厚度增加,横向隔膜形成频繁,有水塞形成;( b)管内气压波动大,造成水封的破坏。,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四、立管内水流状态,该值介于1/41/3间为水膜流,大于1/3为水塞流。 在考虑排水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情况下,排水立管内的水流状态为:水膜流。,2.水流流动状态,立管中的三种流
15、动状态的形成与管径和排水量大小有关,也就是与水流充满立管断面的大小有关。一般用水流面积Wt与管道断面积Wj的比值表示:,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四、立管内水流状态,3.水膜流运动的力学分析 分析目的:确定水膜流阶段排水立管在允许压力波动范围内的最大排水能力。 水膜流的运动特征: 水膜流形成后比较稳定,向下作加速运动,水膜厚度近似与下降速度成正比。随着水流下降速度的增加,水膜所受管壁摩擦力也随着增加。直至水膜所受的管壁摩擦力与重力达到平衡时,水膜的下降速度与厚度不再变化,此时的流速称作终限流速(vt);从排水横支管水流入口至终 限流速形成处的高度称作终限长度(Lt)。,第二节 排水
16、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四、立管内水流状态,排水立管中的水膜可近似看作一个中空 的圆柱状物体,在下降过程中同时受到 重力W和管壁摩擦力P的作用。取一个长度为L的单元体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 ma = m(dv/dt)= W P其中 W = mg = Qt gP = dj L=(/8)v 2= 0.1212(Kp/e)1/3v = L/t,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四、立管内水流状态,当水膜达到终限流速vt时,水膜厚度达到终限流速时的水膜厚度et,此时水流速度不再改变,加速度为 0,可整理为:,终限流速时的排水流量,整理后有:,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四
17、、立管内水流状态,若流量以L/s计,管径以cm计,则:,根据终限长度的定义,利用数学方法推得:,代入整理后有:,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五、排水立管在水膜流时的通水能力,立管在水膜流时的通水能力 在水膜流状态,当达到终限流速时,水膜 下降速度和厚度保持不变,立管通水能力也不变,表达式为:Q = (1/10)t vt 因为t =et(dj et), 所以有:,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五、排水立管在水膜流时的通水能力,其中: Q排水流量,L/s;充水率(=t/j) dj立管内径,m;Kp当量粗糙高度。,同理:,化简后有:,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六、立管内
18、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a.确保立管内通水能力; b.防止水封破坏。 这两个问题都与立管内压力有关。 水舌:水流在冲击流状态下,由横支管进入 立管下落,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部短时间内形成 的水力学现象。,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六、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1.立管内最大负压值:选择管顶空气入口处为0-0基准面,排水横支管下最大负压处为1-1面,空气在两个断面的能量方程为:,其中:va空气在通气管内的流速,m/s;管顶空气入口处局部阻力系数; L 从管顶到支管处长度,m;管壁摩擦系数;k 进水水舌局部阻力系数。,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
19、的物理现象 六、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为简化计算,令:,可以得到:,因为发生在负压最大段,,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六、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六、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由上式可以得出:立管内最大负压值的大小与排水立管内壁粗糙高度和管径成反比。立管内最大负压值的大小与排水流量、终限流速以及空气总阻力系数成正比。,终限流速,其他因素,或影响较小或不能随意调整改变。,水舌阻力系数,vt,K,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六、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2.稳定立管压力,增大通水能力的措施当管径一定时,在影响
20、立管压力波动的因素中,可以调整改变的主要因素:终限流速vt和水舌阻力系数K。,终限流速,vt,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六、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a.增加管内壁粗糙高度Kp,使水膜与管壁间的界面力增加,减小水流下降速度。 b.立管上隔一定距离设乙字弯(56层)消能,有实验表明可以减小流速50%左右。,当排水立管内采取一些增阻消能措施,减小水流下降速度,一方面可以减小立管内的负压,防止水封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水膜厚度,增大了通水能力,常见的措施有:,终限流速,vt,d.使由横支管排出的水流沿切线方向进入立管,在 重力与离心力共同作用和管壁的限定下,水流旋转 而下,其垂直方
21、向的下落速度大幅度降低。,e.对立管内壁作特殊处理,增加水与管壁间的 附着力。,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六、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c. 利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的特殊构造,发生溅水现象,使下落水流与空气混合,形成密度小的水沫状水气混合物,减小下降速度。,水舌阻力系数,K,(1)设置通气立管,向负压区补充的空气不经过水舌,水舌阻力系数K0,立管内负压减小; (2)在横支管上设单路进气阀; (3)在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设挡板,挡住激流使其不形成水舌;,第二节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 六、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4)将立管内壁做成螺旋线导流,中心空气柱; (5) 支
22、管与立管轴线错开,使水流沿切线方向进入; (6)采用形成水舌面积小的斜三通或异径三通。,立管转弯时排水支管的接入,第三节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一、原则,第三节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二、卫生器具的布置与敷设,1.根据卫生间和公共厕所的平面尺寸、所选用的卫生器具类型和尺寸布置卫生器具。既要考虑使用方便,又要考虑管线短,排水通畅,便于维护管理。 2.卫生器具的安装高度应使其使用方便,功能正常发挥。 3.地漏应设在:地面最低、易于溅水的卫生器具附近。地漏不宜设在:排水支管顶端,以防止卫生器具排放的固体杂物在卫生器具和地漏之间横支管内沉淀。,第三节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三、排水横直管布置与敷设,1
23、.排水横支管不宜太长,尽量少转弯,一根支管连接的卫生器具不宜太多。 2.横支管不得穿过沉降缝、烟道、风道以及由特殊卫生要求的房间。 3.距离楼板墙要有安装维修距离。 4.悬吊楼板下时2个以上大便器或者3个以上卫生器具顶端应设清扫口。,1.立管应靠近 排水量大,水中 杂质多的排水点处。,3.立管宜靠近 外墙,以减少排出管长度,便于 清通和维修。,2.立管不得穿 过卧室、病房, 也不宜靠近与卧 室相邻的内墙。,第三节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四、排水立管的布置与敷设,4.立管应设检查口,其间距不大于10m,但底层和最高层必须设。平顶建筑物可用通气管顶口代替最高层的检查口。检查口中心至地面距离为1m,
24、并应高于该层溢流水位最低的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第三节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五、横干管及排出管的布置与敷设,1.排出管以最短的距离排出室外,尽量避免在室内转弯。 2.建筑层数较多时,注意底部横管是否需要单独排出。 3.埋地管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或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4.埋地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洞口,管顶上部净空不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5m。 5.地质不好的排出管应设在地沟内。 6.距离较长的直线管段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其最大间距按要求。 7.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应在检查井内连接,检查井中心到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3m。,第三节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六、
25、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1.生活污水和散发有毒气体的生产污水管道应设伸顶通气管。 2.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且长度大于12m的横支管和连接6个及6个以上大便器的横支管上要设环形通气管。 3.对卫生、安静要求高的建筑物内,生活污水管道宜在存水弯出口端设器具通气管。,第三节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六、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4.专用通气立管每隔2层与污水立管连接。结合通气管下端宜在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上端可在卫生器具上边缘以上不小于0.15m处与通气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5.器具通气管和环形通气管与通气管连接处应高于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按不小于0.01的上升坡度与通气立管连
26、接。,第三节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六、通气系统的布置与敷设,6.专用通气立管和主通气立管的上端可在最高层 卫生器具上边缘或检查口以上不小于0.15m处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下端在最低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7.通气立管不得接纳污水、废水和雨水,通气管不得与通风管或烟道连接。,真空排水技术一种真空排水系统具有直立的带有通气口的上升管,通气口通过破坏上升管内形成的圆柱形流体固态物而防止真空排水系统的堵塞。通气口通过调节进入上升管的空气流量使真空排水系统在故意污水外溢条件下运作。通气口能够快速和容易地对真空排水系统变化的参数作出适应性反应。,有特殊配件的排水系统 1、苏维脱排水系
27、统,有特殊配件的排水系统 2、高奇马排水系统(芯形排水系统)环流器 角笛弯头,有特殊配件的排水系统 3、塞克斯蒂阿排水系统,有特殊配件的排水系统 4、UPVC 螺旋排水系统,思考题,1、排水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是什么? 2、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排水管道敷设的方式。,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一、污废水提升,污废水提升:地下室等污水不能靠重力排至室外检查井的的时候需要设置提升设备。 建筑内部污废水提升包括:污水泵的选择,污水集水池容积确定和污水泵房设计。 1. 污水水泵 常用设备:潜水泵、液下泵和卧式离心泵。 污水泵应有独立吸水管,吸压水管上应设阀门; 污水泵应有备用,从而尽量缩小集水池容积。,
28、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一、污废水提升,2、集水池 集水池容积与水泵启动方式有关: a.水泵自动启动时,集水池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泵5min的出水量,水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超过6次; b.水泵手动启动时,生活污水集水池容积不大于6h平均小时污水量,工业废水按工艺要求定。集水池有效水深11.5m,内壁防腐防渗,池底设坡向污水坑、冲洗管、通风设施。,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一、污废水提升,3. 污水泵房污水泵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装置,并靠近集水池。要为一个单独房间,设防振、防噪声措施。,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1. 化粪池和生活污水局部处理 定义: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
29、和厌氧发酵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最初级处理构筑物。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管理、不消耗动力和造价低。 缺点:有机物去除率低,出水呈酸性,有恶臭,臭气污染空气,影响环境卫生。 污水在化粪池中停留1224h的沉淀,去除50%60%悬浮物,沉淀下的污泥经过3个月以上的压氧消化,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改变了污泥结构,降低了污泥的 含水率,清淘外运可作肥料。,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1. 化粪池和生活污水局部处理 污泥清淘周期指污泥在化粪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不少于90d,清淘周期与发酵时间有关,而发酵时间与污水温度有关,清淘周期应略大于污泥发酵时间。 化粪池设置
30、:背向大街,尽量隐蔽,距离建筑物不小于5m,不得靠近水泵。,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1.化粪池和生活污水局部处理V总容积= V有效容积+ V保护层容积V保护层容积=250-450mmV有效容积=V1+V2 V1污水所占容积;V2污泥所占容积。,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N设计总人数; q每人每日排水量; 使用卫生器具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 a每人每日污泥量; t污水在化粪池内的停留时间; T污泥清淘周期; b新鲜污泥含水率95% c发酵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 k污泥发酵后体积缩减系数,0.8; m清淘后遗留的熟污泥量容积系数,1.2。,化粪池和生活
31、污水局部处理,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将各b、c、k、m 值代入:,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2.隔油井 隔油井设计的控制条件:污水在隔油井内停留时间t和污水在隔油井内水平流速v,取值见下表。 隔 油 井 设 计 参 数,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隔油井设计计算按下列公式进行:,隔油井设计示范CAD 设计图 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查看,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3. 降温池 建筑物附属的发热设备和加热设备排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水爆清砂排水水温超过城市污水排入下水道水质标准中不大于40OC的规定时,应进行降
32、温处理。 降温池降温的方法:a.二次蒸发;b.水面散热;c.加冷水降温。,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4、医院污水处理: (1)医院污水水量和水质 水量:需处理的病房排水量、门诊、化验和制剂排水量。 水质:致病微生物的污染。 经消毒后的医院污水应达到的标准: 1)3次取样500ml,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 2)总大肠杆菌数目不大于500个/L; 3)氯消毒时,接触时间和余氯量见表; 4)污泥无害化处理。,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4、医院污水处理: (2)医院污水处理1)预处理a.一级处理:以解决生物性污染为主;b.二级处理:处理后的水直接
33、排入水体。2)消毒a.氯化法: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钠b.臭氧法,第四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二、污废水局部处理,4、医院污水处理: (3)污泥处理 1)脱水干化:分为机械干化和自然干化; 2)污泥消毒:脱水污泥可以采用高温堆肥消毒,堆肥温度可达66oC,灭菌效果达99.99%; 3)化学消毒:漂白粉、石灰; 4)污泥焚烧:干化后放焚烧炉内焚烧处理。,工程实例,北京大学理科楼群4号楼排水设计,工程概况:,北京大学理科楼群4号楼位于北京 大学校园内,建筑面积为27400m2 地下2层,地上6层,建筑高度 23.95m,其中地下2层为地下车库。 北京大学理科楼群4号楼为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楼,是课题小组和
34、研究生的科研基地。校区雨水、污水管为分流制,雨水、污水管道管径均为800mm,工程实例,排水设计:,1、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量标准同生活给水,日排水量为Q=72.5m3/d,最大小时排水量Q=72.5m3/h,地面以上的生活污水直接排至室外污水管网,地面以下的生活污水先排入地下2层的污水集水坑,再由潜污泵提升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生活污水先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污水管网。,2、实验室污、废水排水系统:,地面以上的实验室的实验废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网,地面以下的实验废水先排入地下2层的集水坑,再 由潜污泵提升后排入污水管网。,工程实例,排水系统图:,前沿动态,生物处理化粪池将微生物菌种群投加在化粪池内,这种产品介于化粪池和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之间,既可作为老式化粪池的更新换代,又有较好的污水净化效果,充分体现出了它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在防治河水污染上的潜在作用。,思考题,1、如果没有条件设专用通气管,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来保证系统压力变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