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 1 节 文言实词一、专题过关(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 题。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史记滑稽列传)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徒揭空笼,造诈成辞 揭:揭开B去我飞亡 去:前往C痛吾两主使不通 使:让D叩头
2、受罪大王 罪:惩罚D 此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文言实同意义的能力,可根据词典中的多个义项,用“代入检验法”选义。A.揭:高举。B.去:离开。 C.使:使者。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D 此题考查多义实词的辨析能力,亦可采用“代入检验法”选义。A.“使”均为“派、派遣” ;B.“信”均为“诚实” ;C.“亡”均为“跑掉” ;D.“故”分别为“缘故”和“所以” 。参考译文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到楚国去献鸿鹄。出了城门,在道路上那只鸿鹄飞走了,( 淳于髡 )只举着个空笼子,编造成了一套谎话,前去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献鸿鹄,( 乘船) 从水中经过,(我) 不忍心让鸿鹄干渴,放出来让它喝水
3、,它离开我飞掉了。我想剖开肚子或勒紧脖子自杀,又恐怕别人议论我们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让谋士自己伤害自己或自杀。鸿鹄,是长毛的禽类,有很多相似的,我想买一只代替它,这是不诚实而欺骗大王的行为。(我)想逃跑到别的国家去,又哀痛着两位国君的使者不能联系,所以来承认错误,向大王叩头接受大王处罚。 ”楚王说:“好,齐王(竟)有这样诚实的士人啊!”(于是)优厚地赏赐了他,(赏赐他的 )财物比有鸿鹄在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倍。(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34 题。陆龟蒙字鲁望,元方七世孙也。父宾虞,以文历侍御史。龟蒙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 。举进士,一不中,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历湖、苏二州,辟以自佐。尝至
4、饶州,三日无所诣。刺史蔡京率官属就见之,龟蒙不乐,拂衣去。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虽幽忧疾痛,赀无十日计,不少辍也。文成,窜稿箧中,或历年不省,为好事者盗去。得书熟诵乃录,雠比勤勤,朱黄不去手,所藏虽少,其精皆可传。借人书,篇秩坏舛,必为辑褫刊正。乐闻人学,讲论不倦。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不乘马,升舟设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往来。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后以高士召,不至。李蔚、卢携素与善,及当国,召拜左拾遗。诏方下,龟蒙卒。(选自新唐书 ,有删改)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明春秋 明:精通B辟以自佐 佐:辅佐C或历年
5、不省 省:节省D篇秩坏舛 秩:次序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进士,一不中 举:科举考试B虽造门不肯见 造:到,至C以后高士召 召:征召D及当国 当:掌管3C 4.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来加以辨析才不至于误选。如果既不知道这个文言词语具体有哪几个义项,也不能根据具体语境来分析和判断,就很容易误判。第 3 题 C 项中的“省”解释为“节省”是不正确的,结合句意可知其应解释为“察看” 。第 4 题 A 项中的 “举”解释为“科举考试”是不正确的,结合语境可知其应解释为“中举” 。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
6、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李元谅,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元谅长大美须,勇敢多计。镇国军节度使李怀让署奏镇国军副使,俾领州事。元谅尝在潼关领军,积十数年,军士皆畏服。德宗居奉天,贼泚遣伪将何望之轻骑袭华州,刺史董晋弃州走,望之遂据城,将聚兵以绝东道。元谅自潼关将所部,仍令义兵因其未设备,径攻望之,遂拔华州,望之走归。元谅乃修城隍器械,召募不数日,得兵万余人,军益振,以功加御史中丞。贼泚数遣兵来寇,辄击却之。李怀光反于河中,绝河津,诏元谅与副元帅马燧、浑瑊同讨之。时贼将徐庭光以锐兵守长春宫,元谅遣使招之。庭光素轻易元谅,且慢骂之,又以优胡为戏于城上,辱元谅先
7、祖,元谅深以为耻。及马燧以河东兵至,庭光降于马燧,诏以庭光为试殿中监、兼御史大夫。河中平,燧待庭光益厚。元谅因遇庭光于军门,命左右劫而斩之,乃诣燧匍匐请罪。燧盛怒,将杀元谅,久之,以其功高乃止。德宗以元谅专杀,虑有章疏,先令宰相谕谏官勿论。贞元三年,诏元谅将本军从浑瑊与吐蕃会盟于平凉。元谅谓瑊曰:“本奉诏令营于潘原堡,以应援侍中。窃思潘原去平凉六七十里,蕃情多诈,倘有急变,何由应赴?请次侍中为营。 ”瑊以违诏,固止之。元谅竟与瑊同进,瑊营距盟所二十里,元谅营次之,壕栅深固。及瑊赴会,乃戒严部伍,结阵营中。是日,虏果伏甲,乘瑊无备窃发。时士大夫皆朝服就执,军士死者十七八。瑊单马奔还,群虏追蹑,瑊
8、营将李朝彩不能整众,多已奔散,瑊至,空营而已。赖元谅之军严固,瑊既入营,虏皆散去。是日无元谅军,瑊几不免。元谅乃整军,先遣辎重,次与瑊俱申号令,严其部伍而还,时谓元谅有将帅之风。德宗嘉之,赐良马十匹,金银器、锦彩等甚厚。丁母忧,加右金吾卫上将军,起复本官。帝念其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以疾,贞元九年十一月,卒于良原,年六十二。帝甚悼惜,废朝三日,赠司空,赙布帛米粟有差。(选自旧唐书 ,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镇国军节度使李怀让署奏镇国军副使 署:签名B庭光素轻易元谅 轻易:容易C德宗以元谅专杀 专:独断专行D请次侍中为营 次:驻扎B 轻易:作动词,轻视。
9、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李元谅“勇敢多计”的一组是( )积十数年,军士皆畏服 仍令义兵因其未设备,径攻望之 元谅因遇庭光于军门,命左右劫而斩之 蕃情多诈,倘有急变,何由应赴 元谅营次之,壕栅深固 瑊既入营,虏皆散去A BC DB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说李元谅领军潼关十多年的情况,不能直接表现李元谅“勇敢多计” ;说李元谅趁机杀死徐庭光而报了私仇的事;是间接表现李元谅“勇敢多计”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李元谅本来叫骆元光,因为他小时候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就姓了骆。而李元谅这个名字是皇帝赐给他李姓后而起的。B何望之因华州刺史董晋弃州逃跑而占据华州
10、,李元谅让义兵趁着何望之还没有设防好而攻打他,结果何望之败逃而走。C李元谅因受徐庭光的羞辱而怀恨在心,后来就趁机杀了徐庭光。皇上想杀李元谅,但考虑他功高,就没有杀。D李元谅跟随浑瑊在平凉与吐蕃会盟,在扎营时不听从皇上的安排,但他的这一自作主张救了浑瑊的命。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属于张冠李戴,因为想杀李元谅的是马燧,也是马燧考虑他功高而没有杀他。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元谅乃修城隍器械,召募不数日,得兵万余人,军益振。译文:_(2)元谅乃整军,先遣辎重,次与瑊俱申号令,严其部伍而还,时谓元谅有将帅之风。译文:_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答案 (1
11、)李元谅于是修城隍庙、置办器械,招募士兵没有几天,就招募士兵一万多人,军队更加振作。(得分点:乃、修、振,省略句式,句意)(2)李元谅于是整理军队,先送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接着和浑瑊一起发号令,整饬他的部队回来了,当时的人称李元谅有将帅的风度。(得分点:辎重、次、申、严,句意)参考译文李元谅,本来叫骆元光,姓安,他的祖先是安息人。他小时候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就假冒姓了骆。李元谅长着浓而美的胡须,勇敢多计谋。镇国军节度使李怀让签名上奏让李元谅任镇国军副使,让他掌管州事。李元谅曾经在潼关领军十多年,军士都畏惧服从他。德宗在奉天时,贼泚派不合法的将领何望之带着轻骑兵袭击华州,刺史董晋丢弃华州而逃跑
12、,何望之于是占据了华州城,打算聚兵来断绝向东的道路。李元谅从潼关带着自己的部下,并让义兵趁着何望之还没有设防好,直攻何望之,于是攻占了华州,何望之逃了回去。李元谅于是修城隍庙、置办器械,招募士兵没有几天,就招募士兵一万多人,军队更加振作。李元谅因功加封御史中丞。贼泚多次派兵来侵犯,都被打退回去了。李怀光在河中造反,切断河津。皇上下诏命令李元谅与副元帅马燧、浑瑊共同讨伐他。当时贼将徐庭光用精锐的兵守着长春宫,李元谅派人招纳他。徐庭光一向轻视李元谅,并且谩骂他,又让优胡在城上唱戏来侮辱李元谅的先祖。李元谅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等到马燧带着河东的兵到了,徐庭光向马燧投降了,(皇上)下诏任徐庭光为试殿中
13、监,兼御史大夫。河中平定,马燧对待徐庭光更加优厚。李元谅趁着在军门遇到徐庭光的机会,命令手下的人劫持了徐庭光并斩了他,就到马燧的面前趴在地上请罪。马燧大怒,将要杀李元谅,许久,因为李元谅功高,才没有杀他。德宗因为李元谅独断专行杀人,考虑到会有人进呈言事文书,就先让宰相告诉谏官不要讨论。贞元三年,朝廷下诏让李元谅率领本部军队跟从浑瑊与吐蕃在平凉会盟。李元谅对瑊说:“本来奉诏,让我在潘原堡扎营,来接应援助您。我私下里认为潘原距离平凉有六七十里,吐蕃人情多诈,如果有紧急的变故,怎么有办法前去接应呢?请让我驻扎在您的旁边。 ”浑瑊认为这样违反了皇上的诏书,坚决阻止他。李元谅最终与浑瑊一起前进,浑瑊在距
14、离盟所二十里的地方扎营,李元谅在他的旁边扎营,壕沟深,围栅坚固。等到浑瑊赴会时,就戒严部队,在营中结阵。当天,吐蕃果然埋伏兵力,乘浑瑊没防备时偷偷地发兵。当时士大夫都穿着朝服被逮捕,士兵十分之七八都死了。浑瑊独自骑着马跑回来了,敌人追来,浑瑊的副将李朝彩不能整理军队,士兵多数已经奔散,浑瑊到了营帐,只剩下空营而已。依仗着李元谅严密牢固的军队,浑瑊已经入营,敌人都散去了。当天如果没有李元谅的军队,浑瑊几乎难免死去。李元谅于是整理军队,先送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接着和浑瑊起发号令,整饬他的部队回来了,当时的人称李元谅有将帅的风度。德宗夸奖他,赐他十匹良马,很多的金银器、锦彩等物品。服母丧,加右金吾卫上将军,服丧期满,恢复原来的官职。皇帝考虑到他的功劳,又赐他姓李,改名元谅。因为生病,贞元九年十一月,在良原去世,享年六十二岁。皇帝很哀伤惋惜,罢朝三天,赠他司空的封号,送不同数量的布帛米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