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 38 筛选信息 (一)局部信息筛选整合学案目标 掌握做局部信息筛选整合题的方法技巧。所谓信息是指文章要告诉读者的内容,是一种认识、发现和感受,也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信息、情报或者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阅读文章要把注意力放在重要信息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知识,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思想情感的语句。文章中的标题、过渡句、文后的注释等等。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2、是山东卷的命题重点,三道题中占了两道。从命题实践看,这两道题是从局部和全文两个角度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能力。所谓局部信息筛选题,具有以下特点:筛选标准明确、具体。重要信息筛选的区域相对较小。重在判断重要信息的正误。筛选的内容主要围绕论述类文本的观点与材料、文意概括展开的。具体的筛选内容和题型如下:(1)易混重要概念辨析的信息筛选判断。(2)观点与论据关系的信息筛选判断。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内容就是把握观点和论据的关系。观点往往出现在引材料、举例子的前后,或者出现在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中。围绕观点,作者从哪些方面(角度) 论证的,或者列举了哪些材料支撑观点的。试题往往给出观点,要求判断支撑它的材料信
3、息的正或误。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考试,尤其是大规模、普及化和历时长久的选拔性教育考试,是文化整合的重要途径,对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整合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科举考试以选拔行政官员为目标,以教育考试为手段,与文化整合密切相关。在科举制下,读书人要进入封建统治阶层,必须接受相应的儒学、文学、历史等文化知识教育和写作技能训练,必须参加科举考试,达到科举选士的文化标准。科举考试的文化整合功能,是由科举选士的特殊地位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从地位、影响来看,科举考试作为国家“抡材大典” ,在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地位显赫,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是其发挥文化整合功能的动力来源。科举考试成
4、为封建王朝选士授官的正途,受到统治者和广大士人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科举考试所选拔的各级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从政、为文或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推动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文化的整合。就科举制自身特点而言,它具有文化整合的内在机制。作为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科举考试是由国家统一组织、命题和录取的,考试内容和语言文字具有高度的规范性与权威性,为大范围、多层面的文化整合奠定了重要基础。科举考试允许士人自由投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为文化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科举与察举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读书人可“怀牒自进” ,自行应举,不需地方官府荐举。除女性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之外,科举对象不受年龄、民族及教育程度的限制,
5、只要身家清白,一般均可在户籍所在地区报考。科举考试将自由报考、公平竞争与弘扬儒学文化、推广学校教育连为一体,这使得参与这项考试的阶层越广泛、考生越多,就越有利于教育机会的下移和社会文化的整合。受科举考试影响,唐宋以后,官学、私学和书院教育沿着科举选士的轨迹发展演变,儒学文化逐渐普及到民众阶层。科举制具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和文化适应性,易于推广并能长期延续,从而有效发挥了文化整合的功能。与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打破了血缘关系、门第、财产和特权等先赋因素的限制,主要以个人才学作为取舍标准,注重后天学习的作用,更具有客观性和平等特征。在追求考试公平的过程中,自宋代开始,科举考试推行糊名、誊录、
6、锁院、复试等防弊措施,维护了科举选士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这为科举制的长期延续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为适应特定时期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人才培育和选拔的需要,从隋唐开始,中央王朝在这些地区兴办官学,开科选士。与设立官学、私学及吸收汉族封建文化相呼应,科举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1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科举制具有文化整合功能的论据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和语言文字具有高度的规范性与权威性。B科举考试允许士人自由投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C唐宋以后,官学、私学和书院教育沿着科举选士的轨迹发展演变。D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和文化适应性。(3)结论与原因、条件关系
7、的信息筛选判断这一点是第(2)点的具体和深化。题干给出结论,筛选出原因或条件的重要信息来。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回望中国现代文学, “乡土”是一种素朴的存在,是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的经验或情绪。例如,鲁迅对乡村困境的切身体验,沈从文那种抹不去的怀旧和诗情,或者废名的那些玄妙的生存事实。这并不是说,乡土叙事就一定要沿革现代中国的传统,也不是说现代文学的乡土就比当代的更有文学品位。如此评价显然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然而,我们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叙事”中,看不到多么浓郁或深重的怀乡病。因此,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 。当
8、代“乡土叙事”确实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观念性的批判意识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更加个人化的“乡愁”式的乡土记忆被更强大的家国叙事覆盖。用点形象化的说法,就是当代“乡土叙事”已经被现代性占据,因为自重已经太重,结果是载不动一点“乡愁” 。尽管我们一再说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更趋向于个人化叙事,但在乡土叙事这一点上,家国叙事还是占据上风。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 “乡土文学”在现代之初,显得更单纯或质朴些;而当今的“乡土叙事”则要厚实复杂得多。这两者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是存在一种差异,只是表明了文学的现代性发展至今所发生的深刻变异。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变为 50 年代、70 年
9、代的“农村题材” ,继而变为 90 年代的“乡土叙事” ,由此可看出中国 20 世纪文学中现代性的流变轨迹。(选自文汇报 ,有删改)2下列不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 ”的原因的一项是( )A现代的怀乡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不再是古代单向度的怀乡。B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 “乡土叙事”中,看不到浓郁或深重的怀乡病。C当代“乡土叙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已经被现代性占据,载不动一点“乡愁” 。D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 ”而无“乡土文学”并不能说明当代的“乡土叙事”就不如现代之初的“乡土文学” 。(4)归纳、概括文意的信息判断对内容要点的理解、归纳也是论述
10、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它主要考查你是否能筛选出重点句、中心句,能否把分散在多处的要点整合起来。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
11、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 “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也。 ”古文“挂” “卦” ,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
12、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辞,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哪里?晋唐
13、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珠玑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
14、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批评界的内斗削弱了自身。进入学术的前沿地带,批评界的老同事老朋友也很难达成共识,价值判断往往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容易发生冲突,让外界产生一盘散沙的印象。(来源:中国书画 彭德 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千金、字字珠玑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重读名著
15、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到托尔斯泰的复活 ,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听课记录: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是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
16、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
17、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 ,并非“再看一遍” ,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 ,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 。 “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的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养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1第一段引述了许多作家作品,从全文看,这一段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非常多的。B每一本经典名著都是取之不尽的精神矿藏。C中外文学史上
18、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D经典名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2下列对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名著经过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的价值。B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C过去“左”的清规戒律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D过去“左”的一套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3下列对“名著需要重读”的“重读”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B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的文化性格而阅读。C破除陈旧的阅读方式,用开放的阅读心态去阅读。D破除简单化的思维格局,用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去阅读。做筛选局部重要信息题的技
19、巧技巧一:准确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三道选择题中,只有这道局部信息筛选题的审题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题干既是筛选的标准,又是确定筛选范围的依据。题干所在的位置前后,往往就是信息最密集的地方。因此,必须认真审读题干,以明确筛选标准,确定筛选范围。技巧二:注意语言标志读文是解题的基础,只有认真阅读,才能把握文章的内容。阅读时,首先给文章的段落标上序号,以便答题时能根据题目中提到的“某一段”迅速找到这一段。其次,要注意一些语言标志(不妨给它们打上着重号 ),这些语言标志如下:词语方面,关联词语诸如“之所以是因为” “不但而且” “只有才” “虽然但是” “不仅如此”等等,借助这些关联词
20、语,可以辨明各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意思侧重点所在;副词有“同时” “另外” “还” “也” ,这些词表示不能只限于前面或后面的意思,要追溯下文或上文的意思, “更”则表示意思的进一层;表示顺序的词语有“首先,其次,再次” “第一,第二,” “一方面另一方面”“这是其一” “其二” ,这些词语往往是列举理由或事实的;举例性的词语有“例如”“如” ,表明这些词的前面是观点,后面是例子;解说性的词语有“换句话说” “也就是说”“所谓” “即” “说得正确些” ,表明前后意思相同;概括性的词语有“总而言之” “综上所述” “总之” “因此” ,表明下文是总结的话,是文章(或段落 )的结论(或观点
21、)所在。句子方面,主要是注意那些能揭示文章(或段落) 主旨的语句,这些语句往往是文章的开头句,各段的首括句,篇末( 或段末) 的总结句,过渡句,设问句,反问句。另外还有标点符号,分号表示前后是并列关系(意思相对或相反) ,冒号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破折号解释的作用。技巧三:检验法如果初步选好了答案,尚不放心,那么可以用检验法。如筛选论点与论据关系的信息选项,可以用论据证明观点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成立,则是正确的;否则,错误。如筛选结论与原因、条件关系的信息选项,则可用加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来检验。关系成立,则正确;反之则错。听课记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漫议中国“鼎”鼎在中国
22、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 “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立、问鼎
23、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 4 000 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高 133 厘米,重 875 公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
24、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
25、由鼎来唱主角。上世纪 1995 年 10 月 21 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 50 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 。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 2.1 米,象征 21 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 ”鼎底座高 0.5 米,2 米见方,上铸 56 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型,美观庄重。2006 年 1 月 1 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 2 600 年的农业税。同年9 月 29 日,
26、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1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 4 000 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 )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27、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 ,庆贺联合国 50 华诞。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 “告别田赋鼎” ,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B “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D “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学案 38 筛选信息 (
28、一)知识整合演练体悟1C 该项是结果、影响,非论据。2D 该项属对题干中的结论的理解分析,非“原因” 项。3D A 项因果倒置;B 项扩大了范围,第四段原文是“写意画家” ;C 项扩大了范围,第五段原文是“ 凡是自大的画家”。重点突破1C 首先要注意题干的提示语“从全文看”。从全文看,第二段谈“名著需要重读”,第三段谈怎样“ 重读” 。第一段也应该从“ 名著重读”的角度立意。列举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概述其成就,目的在于表明这些作品值得反复品味。2D 分析不恰当。原文是说“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而 D 项的表述去掉了其中“鲜活”二字,语意大变。 “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的生命”,还“重读” 什么呢? 3B 仔细对照第三段相关文句可知本题其余各项正确。与 B 项相关的原文是“培养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丝毫未论及“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巩固提升1D 鼎作为重要的礼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2A 表明“鼎 ”是一种传国重器。3B A.原文是“ 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 ,后来 “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C.不是因 “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而“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无因果关系。D. 造型没有 “象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