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象鉴赏题题组训练一、基础题组(一)人物形象题1.(2012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 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 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答:_答案 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位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解析 本题考查从欣赏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方面来把握诗歌情感。杨万里喜欢描写自然景物,这首七绝描写了早春雪后晚晴优美的山色,抒发了诗人陶醉于自
2、然的美好情怀。可通过题目“最爱”和诗中词语“逐胜” “忘寒” “最爱”归纳出诗人的形象特点。2.(2008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临江仙宋 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答:_答案 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 ,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侯蒙
3、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二)景物形象题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洛桥晚望孟 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诗歌前三句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试描绘其体现的环境氛围。答:_答案 前三句主要运用了冰、陌上、榆柳、楼阁等意象。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凄清氛围: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解析 提炼意象要准确,避免不全面或者无中生有;“描绘其体现的环境氛围”要求语言体现“描写性”
4、,作答时切忌写成说明性、议论性的文字, “氛围”需要抓住意象特点准确概括。(三)事物形象题4.(2012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 叶修 睦 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 修睦:晚唐诗人。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 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解析 立松和落叶构成鲜明的对比,一四季常青,一飘零四方。景语即情语,这情就是对落叶的感慨和同情,就是对不畏秋风摧残的松的赞叹和向往。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
5、欧阳修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这首词的吟咏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答:_答案 蝴蝶。通过对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在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情景的描写,表现出蝴 蝶 天 性 轻 狂 的 特 点 ; 通 过 描 写 它 “才 伴 游 蜂 ”“又 随 飞 絮 ”, 表 现 了 它 对 情 爱 不 专 一 的 特 点 。解析 解答此题,必须先明确作品的写作对象是蝴蝶,然后结合词中对蝴蝶的描写,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进而分析这一描写对象所具有的特点。二、核心题组6.(2012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
6、回答问题。江城子秦 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 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 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 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做:纵使。概括“杨柳” “飞絮”意象的内涵。答:_答案 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7.(2013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
7、,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 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括“兰” “蕙” “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答:_答案 “兰” “蕙” “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意象的特定内涵。 “兰” “蕙” “菊”都是美好的花草,自古以来美好的花草便寄寓了古人对美好品德、节操的追求。如爱莲说中周敦颐就以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自己纯洁高尚的节操。8.(2012四川)阅读下面这首诗,
8、然后回答问题。子 规 注元 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 子规: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答:_答案 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 “远客”无不惆怅、 “断肠” ,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 ,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 ,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
9、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解析 把握古诗的思想情感,可以借助的方法比较多,本诗可以从意象(子规) 、人物形象(远客) 、关键词(“空”“断肠”“春残”)、关键句( 催归催得谁归去 )等角度着手分析。三、综合题组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 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初夏风景图?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答:_(2)后两句描绘出“雉子” “凫雏”怎样的生活状态?答:_答案 (1)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杨花撒落小径,好像铺上了白毡;片片荷叶缀满小溪,好像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这幅初夏郊野的杨花飘飞、荷满小溪的图画,由小径、杨花、白毡、小溪、荷叶等景物构成。(2)第三句描绘了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不易为人所见的情景;第四句描绘了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的情景。这两句紧承前两句的写景转而写动物,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