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8-1990摸索、创立阶段,股票市场的创立和发展,1990-1991两大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1995治理整顿,曲折发展阶段,1995,1994年,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坚决实行全面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受此影响,股市不断下滑。面对低迷的股票市场,中国证监会于3月和7月份提出了“四大救市政策”和“三大救市政策”。,1995年各路游资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大肆炒作,“327事件”和“319事件”不断爆发,过度投机造成了恶劣影响。9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等政策,则意味着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年轻的证券市场已从试验阶段走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7,
2、1996,1995,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中国股市的“准黄金时代”,股市又开始得到复苏,经过前三年的治理整顿,宏观政策已由紧转松,货币政策由“双紧”转变为“适度从紧”。5月和8月央行的两次降息,标志着紧缩了3年的货币政策开始放松。随着大量资金流入股市,沪深股市一路走高,一轮罕见的大牛市行情出现了。,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实施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呈现 史称“327风波”。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参加证监会国内组织。,进入1997年,深沪股市最终形成了沿着45角一直向上运行的大牛市行情。由于过度投机的现象又一次抬头,管理层加
3、强了对股市的调控,不仅追加了新股发行上市额度,而且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由3提高到5,同时禁止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炒作股票,股市过度投机的现象终于得到有效制止。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当,抵御住了境外危机的影响,股市也因为提前进行了调控,没有出现类似东南亚各国股市大幅暴跌的现象。,1995-1997牛气冲天,加强调控阶段,1998-1999利好频出,走向规范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的证券市场经过风雨,走过坎坷,但发展壮大是其主旋律。新世纪的证券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和规范仍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题。当二
4、十一世纪的帷幕徐徐升起,中国的证券市场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不断走向辉煌。在经济全面向好和利好政策推动下,龙年首日,深沪股市放量大涨,深综指与上证指数分别上涨9.36%、9.05%,成交金额近500亿元。随后几日,又创出日成交900亿元的天量,亿安科技、清华紫光股价突破百元大关。7月19日沪市实现了两千年两千点,11月下旬,沪市创出2125点的历史最高点。此后,我国的证券市场发生了更为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2001 2005,2006 2007,2008,2001年是深幅调整的一年。经济学家吴敬琏扔出“赌场论”,引发业界讨论。股指下挫势如泄洪, 1999年政策利好开释结束,央行标准资金,银
5、广厦等庄股内情彻底曝光,当年股市整理等等。股权割裂成为中国股市的“原罪”。,从2001年到2005年,各种政策救市的老办法悉数用尽之后,股市仍一败涂地。此前的“国九条”也不敌颓势,温总理讲话也被视为利空。被套股民亘古未有。“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呼声成为交响。,2006年,我国的经济走势与世界经济运行出现共振,在政策的积极配合下,股票市场走上了一轮空前的大牛市行情,并延续到了2007年。,2008年我国的证券市场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进入了空前的调整之中,同时凸显出的是证券市场避险功能的缺失。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和融资融券的试点,表明了管理层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质量的勇气和决心。,21世纪
6、 规范与发展的新时期,Company Logo,Company Logo,债券市场的创立与发展,第一时期:场外柜台交易为主(1981199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财政收支出现赤字,1979年和1980年财政赤字分别达到135亿元和69亿元。为克服国家财政困难和筹集重点建设资金,1981年7月我国恢复发行中断了22年的国债,当年发行国债48.7亿元。,第一阶段:非公开交易时期所有债券都不允许公开转让标志:1981年发行48.7亿元国库券发展:首次批准有限制的发行企业债券以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第二阶段:柜台交易时期发展:1985年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准发行金融债
7、券1986年在沈阳率先成立了官方批准的柜台交易市场,允许企业债券交易1988年前后,政府除国库券外,发行5个品种的国债1988年4月和6月,批准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1991年初,将国债流通转让范围扩大到全国400个地方以上城市,第二时期:以交易所交易为主(19911997),背景:在金融改革的环境下,1991年随着交易所的建立,债券的交易重心逐渐向交易所转移,同时,交易方式开始变化。,发展: 1991年,财政部第一次组织国债发行的承销和包销,债券发行的市场化进程开始启动 1994年,建立了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离 1995年,国债招标发行试点获得成功,国债发行
8、利率开始实行市场化,在交易方式上,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开办了国债现券交易、国债期货和回购交易,以及企业债券现货交易,第三时期:以银行间市场交易为主(1997至今),背景:1997年,人民银行要求各个商业银行停止在交易所进行债券交易,改为在全国同业拆借中心进行债券交易,这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形成。,1997年,几家企业债券开始在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加强企业债券二级市场的管理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 199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企业债券发行与转让管理办法,加强企业债券发行与上市流通的管理,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2002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得到丰富,市场方向得到明确,市场统一性得到加强,债券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2005年:短期融资券试水,为企业债的市场化发行奠定了基础。 2006年:结构性债券诞生 2007年:第一支公司债面世交易所市场 2009年:第一支地方政府债面世,Company Logo,基金发展史,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基金发展的初级阶段,“基金开元” “基金金泰”,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华安创新”,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六个方面的转型,结构化转型,至今,Company Logo,Company Logo,Diagram,Company Logo,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