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肖像(xio) 晌午(shn)哺育(p) 流觞曲水(shn )B喟叹(ku) 打烊(yn)讥诮(qio) 战战兢兢(jn)C迸(bn)发 谛(t)听模样(m) 钟灵毓秀(y)D旋涡(w) 冗(rn )长拮据(j) 煽风点火(shn)解析:A 项, “哺”应读作 b;C 项, “谛”应读作 d;D 项, “冗”应读作 rn, “据”应读作 j。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上阙 缺憾 确证 鬼鬼祟祟B融汇 峥嵘 熔合 春光溶溶C祛除 屈指 受屈 委屈求全D修葺 题材 追溯 金榜题名解析:A 项,阙阕;B 项,溶溶融融;C 项,
2、委屈求全委曲求全。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建国之初,他情系祖国、植根祖国,日日夜夜,每时每刻不在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回到祖国怀抱,投身祖国的建设,与祖国人民相濡以沫。B体操男子吊环决赛中,完美地完成动作且落地纹丝不动的陈一冰遭遇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判罚,竟然比落地时还有一小跳的对手低 0.1 分。C要知道,总让孩子远离挫折,苦的往往是孩子的将来。因此,作为家长不妨让挫折教育持之以恒,而不是浅尝辄止。D十多年前,海河两岸的高楼也很少,显得形影相吊。短短的十几年,城市建设者们便使海河两岸变得一片繁华,富有现代化都市魅力。解析 C 项, “浅尝辄止”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
3、比喻做事不深入。A 项, “相濡以沫”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多用于夫妻、朋友、亲戚之间,此处属对象用错。B 项, “匪夷所思 ”,是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其含义已经包含“(让) 人” ,不需要再加“让人(令人)” 。D 项, “形影相吊”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此处对象用错。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专家鉴定,这只明景泰年间制作的景泰蓝陶罐价值至少在一百万元以上。B我局通过对违纪案件的剖析,使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受到感悟,推动了思想教育体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完善。C去年以来,由于日
4、方在对侵华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问题的争执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D通过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解析 A 项,句式杂糅,造成 “至少”与“以上”相矛盾,删掉 “至少”或者“在以上”即可。B 项,搭配不当, “受到”与“感悟”、 “推动”与“完善”均搭配不当。 C 项,主语残缺,删去“由于”或者“使 ”即可。答案 D二默写题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2)俄倾风定云墨色,_。布衾多年冷似铁, 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
5、然。 (王维使至塞上)答案 (1)吾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 (2)秋天漠漠向昏黑 娇儿恶卧踏里裂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三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莲池老人贾大山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
6、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险”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 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
7、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 ”他说, “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
8、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 。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
9、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哎呀,白让你破费了!”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险”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你的坟头呢?”“平了。 ”“怎么
10、又平了?”“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以纯净自然之笔,叙述了一个老人看护寺院钟楼的事情。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因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不鲜明。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 我”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在叙述的同时穿插着议论、抒情,从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C文中说莲池老人是个“ 有功夫”的人。这里的“功夫”指的是莲池老人不同于一般人的视觉与听觉。D莲池老人在“堆坟头”后又“平坟头”,是因为“ 堆坟头”一事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
11、,只有“平坟头”才能让自己正常工作。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我和莲池老人交谈时真诚的态度,表达出我对老人的喜爱和敬佩之情。解析 A 项,“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不鲜明 ”不确切。D 项,文中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并没有说“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工作” 。答案 BE2文章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 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引起下文;渲染了环境的清静、美丽,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衬托人物性格,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3 “莲池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 对工作专注,尽职尽责;生活勤俭,知足常乐;幽默达观
12、,淡泊悠闲。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小说。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答:_答案 观点一:这是一篇叙述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的小说。从题材来看,小说叙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守钟楼老人的故事;从主题来看,小说显示出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态度,其中蕴含着朴素的人生哲理;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在平常人的寻常事的叙述中流露出对其深深的爱怜和敬意。观点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小说。平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心无挂碍” “有功夫 ”莲池老人的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选材典型,撷取老人工作与生活中的几个片断,突显人物性格;语言纯净有昧,很有表现力,如开头莲池老人的出场,描写意境悠远,有古典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