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三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2013 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
2、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3、。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遂以著令 著:显著B以释天下之疑 释:消除C多格不行 格:搁置D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 阴:暗中解析:A 项“著”在这里是 “书面写定”的意思。从上下文来看,由于王尧臣替当时迫于饥荒而抢劫的强盗说情,然后
4、说“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至今还用的应该是“法令” ,“著令”即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答案:A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 不宜以小故置之 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 公执以为不可 公为之亦自若也A B C D解析:句说的是王尧臣在推荐人才时不为人的小节所拘,表明了他知人善用的性格特点;句说大家从此相信王尧臣所说的了,侧面表明了他的忠信明智;句说的是即使有很多人说他的坏话,王尧臣也坚持自己的做法,表明了他坚守正义的性格特点。答案:B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
5、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C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止,从不固执己见。D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解析:B 项中说韩丞相因为好水之战指挥失利而致使任福战死的说法与原文“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至败”的说法不相符。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译文: _(2)遇人一以诚意,无所
6、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译文: _答案:(1) “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 ”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注意“荒政” “所”字结构的翻译)(2)(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当中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注意“遇” “一”及定语后置的翻译)参考译文王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考取了进士的第一名,被授将作监丞、湖州通判。皇帝面试后,改授为著作佐郎当值集贤院,出知光州。这一年光州严重饥荒,许多强盗掠取百姓的粮仓,按照法律要以死罪论处,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 ”于是请求以
7、减免死罪论处。这之后就书面地写进了规章制度,到现在还在使用这些法律。郭皇后被废后,居住在瑶华宫,生了病,皇上很是同情怜悯她。在郭皇后被废时,宦官阎文应曾经帮助过皇后,等皇后生病了,文应又主管监察医治的情况。皇后将死时,有人怀疑文应有奸谋。王尧臣请求将此事交付给御史,审问调查事情真伪,来消除了天下的怀疑。虽然最终没有这样做,但自此文应做事时,再也没有人敢说什么的了,后来文应因为放纵专横的罪名被处死了。元昊谋反,朝廷要对西部用兵,授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王尧臣探察四面的路的山川地势和艰险程度,回去就说哪一路应该增加多少兵力,哪一路贼兵不会攻打,哪一路应该紧急备战。说到诸位将领才能的长短,全都头头
8、是道,推荐了二十多个可以用得上的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名将。当时,边关的部队刚刚在好水打了败仗,任福等人战死。当时的韩丞相为主帅,因为指挥失当而获罪,免去讨招副使的职务,出知秦州;范文正公( 范仲淹) 也因为不知道元昊的谋反而与元昊有过书信来往,免去招讨副使的职务,出知耀州。王尧臣于是说这两个人是天下共推的人选,他们忠义智勇,名扬于夷狄,不应该因为小小的缘故就弃置不用。况且任福是因为违背了节制度调而失败战死的,更不能因此而严格地惩罚他的主将。由于王尧臣的这些言辞违背了宰相的心意,连同其他的议论,大多被搁置而不施行。第二年,贼兵侵入泾原,在定川大战,杀了大将葛怀敏,定川就是王尧臣当时指出要紧急备战
9、的地方,因此大家开始认为他的话是可信的,而以前所搁置起来的奏议,都一一被施行了。当初,宦官张永和刚开始掌权,请求向百姓收取十分之三的房屋税以辅佐国事。令下到了三司,永和暗地里派人贿赂王尧臣,王尧臣坚持认为那是不可行的。京师多次流传王尧臣的谣言,皇上的左右也经常说他的短处。皇上对这一切都不管不问,而王尧臣也都像以往一样做事。王尧臣处理政事时,遇到有所不同的论议时,一定会反复研究,坚持原则,然后就停止,绝不会固执己见。在皇上面前,所说到的天下利害很多,而至于施行的,也从来没有自夸过。王尧臣为人纯正质朴,即使富贵显赫时也不忘节俭。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
10、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有文集五十卷。在临终前,他口授他的弟弟写下了作为忠臣的最后奏章,奏章中强调要以宗庙为重,心怀皇嗣未立的忧患。皇上对此非常感慨,亲临他的丧事,停止上朝一天,并加赠他为左仆射,太常又追加谥号为“文安” 。二、(2013 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村落嫁娶图记 (明) 顾彦夫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 。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 。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
11、舆 ,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 ”“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欷歔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 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旁者,车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谈笑者也。 ”
12、“去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茆茨 ,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 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将劳其女之父母也,且迎之也。二人挈榼,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选自明文海 )注:锦衣:锦衣卫官员。肩舆:轿子。妓:歌舞女艺
13、人。茆茨:茅草屋。罄折:谦恭的样子。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从事京师锦衣 从事:任职 B工丹青 工:主管C予以此图质之 质:询问 D昏礼宜昏 昏:结婚解析:B.工:擅长。答案:B2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描写村落嫁娶场面中“送亲”及“迎亲”的一组是( )A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又其股坐于小车旁者,车人也B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C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D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解析:C.分别描写的是村落嫁娶场面中的“送亲”及“迎亲” ;A.第一句是新娘的家人
14、送亲之景,第二句是邂逅出嫁队伍的车夫;B. 第一句是新娘走时送行的童子,第二句写中途踊跃回去送消息的童子;D. 第一句是迎亲的女仆,第二句是与出嫁队伍邂逅的村妓。答案:C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 为真予不饱文/ 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 予不饱文/ 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 予不饱文/ 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 为真予不饱文/ 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解析:首先应结合上下文,大致了解文意;其
15、次,要抓住一些标志词,如语气词“也” 、人称代词“予” 、副词“遂” 、介词“以”等;最后,通读一遍,理顺文意,即可得出答案。答案:B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译文: _(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译文: _(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译文:_答案:(1) 有 (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注意判断句式、 “家” “备” “谙”的翻译)(2)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 (就)用伞盖来遮蔽日光。(注意“ 苦”意动用法、 “盖”的翻译)(3)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
16、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 这样,所以( 新郎 )已是壮年,长了胡须。(注意“或 ”“壮” “须”的翻译)参考译文某年的早春二月,我任职京师锦衣卫。周先生拿出一幅村落图给我看,看他的脸色,好像很喜欢这幅画。他请求我:“您一定要为我给这幅画写一篇记。 ”周先生再三请求,我于是把画放在用巾帛覆盖的箱子里后,回家了。回家后,到了年底,还不知道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有一位姓华的人,世世代代住在江北,十分熟悉农村的情况。他精于绘画,来拜访我,我拿这幅画询问他,说:“您了解画,就像我了解书,请问画中妇女骑着牛,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这是农家嫁女,无法准备轿子,用牛来代步。一个仆人牵着牛行走,是尊重出嫁的女子,不
17、让她自己驾牛。所骑的牛是嫁妆。 ”“还有一个仆人打着伞护着女子,为什么呢?”他回答说:“婚礼应该在天刚黑时举行。在天黑的时候,农家拿不出灯烛钱,所以送亲迎亲都在白天,用伞来遮蔽太阳,也是重视出嫁的女子。一位老妇人紧靠着牛耳朵走,一位老年男子在牛身后慢慢地跟着,这是父母送他们的女儿出嫁。一位老翁拄着拐杖站着,一位老妇人倚门眺望。一个儿童年龄稍微大一点,牵着一个年龄比他小的,指指点点地说话。他们的脸色都是好像唏嘘流泪,这是在为离别而悲伤啊。牛前面四个人在吹喇叭,担任的是迎接引导新娘的差事。路旁有两头驴,一前一后地走着,骑驴的是农村的歌妓,跟在她驴后、腋下夹着筝和琵琶的,是歌妓的两个仆人。还有侧着大
18、腿坐在小车一侧的,是拉车人。这些人全都是邂逅出嫁队伍而回头看热闹的。离开树林不远,将又经过一座树林,两个儿童蹦蹦跳跳地去报信。一个妇人从篱笆里出来,手臂里抱着一个小孩,又有一个小孩牵着她的衣裳走路。田间有两个农夫,手把锄头停止了锄地,这都是看到有人出嫁而说说笑笑的人。 ”“走远之后,又有树林葱郁。竹篱茅屋,也像是女子的家。门外有一个男子,穿着礼服,长着胡须,谦恭地站着,这是谁呢?”回答说:“这是女子的夫婿。古代男子三十娶妻,近代只有有的农家还是这样,所以夫婿已是壮年,有了胡须。他站着门口等着,将引导新娘进门。两位妇人边商量边向前走,是妯娌一辈的人。她们将慰劳那女子的父母,又迎接新娘。还有两个人
19、拿着酒杯,一人拿着酒壶,是迎接、慰劳时所需要用的。一个女仆跟在后面,准备随时听从差遣。两个童子一前一后跟在后面,那大一点的指着前面说话,好像在说新人近了。一个老妇人站在门口,她是观察情况以便安排礼仪先后的。 ”我听了之后,开玩笑地说:“先生真的是农村人啊,知道农家的情况是真的,我没有饱读诗文,就以先生的话作为这幅画的记,以偿还我拖欠已久的文债,可以吗?”华先生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茎草化丈六金身 ,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当时天很冷,我跟随他的介绍,呵着气写成了这篇文章。三、(2014 佛山质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
20、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倭躏江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之上策,当截之于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于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
21、火孢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镗、显惧失利,固请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大不适,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寝,多有所得。为文,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祸褥。(选自明史 唐顺之传 ,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 纵:放任B贼窘,退巢庙湾 巢:驻扎C顺之疾甚 疾:痛恨D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辍:拆除解析:C.疾:动词,生病。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为南京兵部主事 贼已为遂等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