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宫癌肉瘤,曾被叫做中胚层混合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子宫内膜肿瘤。其特点为同时存在腺瘤和子宫内膜间质的组成成分。流行病学基于群体研究的数据显示,此病为罕见疾病。根据一项群体研究显示,它只占了子宫恶性肿瘤中的 2%3%。19891999 年间,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与预后项目显示,子宫癌肉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9921998 年的数据显示,与美国白人相比,黑人子宫癌肉瘤的发病率会更高。病情相似的黑人与白人,尽管进行相同的治疗,黑人女性的生存率会更差。病理特点它通常是子宫腔内一个巨大的深部浸润到子宫基层的息肉样肿块,有时会突出到子宫外。切口表面丰满多汁,通常能看到出血、坏死和囊性
2、改变的区域。肌层浸润很常见。同子宫内膜癌一样,子宫癌肉瘤多通过淋巴途径进行肿瘤转移。有多达 60% 的看上去明显只局限于子宫的肿瘤其实已经能够找到转移。因此在最初的手术治疗中,就应该进行分期的淋巴结清扫。肿瘤起源目前有一些不同的假说来解释子宫癌肉瘤的起源,包括起源于两种不同的恶性细胞群体(碰撞假说);共同干细胞起源(组合假说)和一个类型的肿瘤细胞转化形成(转化假说)。目前更多的证据支持组合假说或者单克隆起源假说。在组织发生时,肿瘤干细胞起源于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但上皮细胞更能决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分子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发现肿瘤表达 p27, p53,p16,c-KIT,COX-2,EGFR,HE
3、R2/neu,AKT,PIK3C 等基因。有研究发现,COX-2 阳性的肿瘤预后更差一些;原癌基因 AKT 在肿瘤的早期表达较多;PIK3C 基因的改变在子宫癌肉瘤中广泛存在。临床特点肿瘤多见于绝经后妇女,也可见于绝经前。最常见的表现是在排出血性或者水性排泄物和腹痛之后出现了绝经后流血。病人也会有乏力、腹胀、腹围增加和腹部肿块。晚期,病人也可能会有泌尿道和胃肠道的症状。子宫癌肉瘤的危险因素与子宫内膜癌相似,有未生育、高龄、肥胖和雌激素运用。盆腔遭过放射也是危险因素之一。他莫昔芬(一种非甾体类选择性雌激素,有潜在的抗雌激素活性)使用过久可能也会与子宫癌肉瘤发生相关。子宫癌肉瘤的分期与子宫内膜癌一
4、致。分期是最重要的影响预后的因素。有 40%60% 的子宫癌肉瘤患者处于疾病的 I 或 II 期。5 年生存率随着分期的增加而增加。 临床表现与 G3 期的子宫内膜癌相似,但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子宫 癌肉瘤的预后甚至比 G3 期的子宫内膜癌更差。即便仅仅处 于 I 期,子宫癌肉瘤的预后也比子宫内膜癌差。一项研究甚至发现其预后甚至比子宫浆液性癌还要差。然而,在病人接受短距放疗和化疗之后,这种差距不再存在。接受治疗的病人结局依旧很差是由于肿瘤本身还是对治疗的恶性反应还不是很清楚。肿瘤最常转移的位置是肺、腹膜和盆腔、主动脉旁的淋巴结。超声、CT 和磁共振并不能确诊,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前血清 CA
5、125 升高提示子宫外转移和深肌层浸润;有研究认为术后 CA125 升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而有的研究确认为并不相关。腹膜肿瘤细胞阳性提示预后较差。治疗方案为了研究子宫癌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案,以色列沃尔森医疗中心的 Joseph Menczer 教授检索了 PubMed 上从 2000 年 1 月到 2015 年 1 月的所有用英文发表的关于子宫癌肉瘤的调查研究,关键词包含子宫肉瘤和子宫癌肉瘤,以其能对现有的治疗方案有所改进和创新。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Gynecologic Cancers 上。Joseph Menczer 教授发现,在子宫癌肉瘤的一些问题上,许多研究的结论相互矛盾。尽
6、管在过去 15 年里进行了多项关于子宫癌肉瘤的研究,但仍未建立子宫癌肉瘤的最佳处理方案。这可能也与该病实在罕见有一定关系。手术是肿瘤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网膜切除或活检、淋巴结解剖和切除。对于明显局限于子宫的肿瘤应进行淋巴结清扫进行分期。大部分研究(但并不是全部)发现淋巴结清扫有治疗价值。对于所有分期的子宫癌肉瘤均建议辅助治疗。不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的复发率能比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高 50%,甚至会更高。但目前,对于辅助治疗的方式(化疗,放疗还是同时)并没有达成共识。辅助盆腔放疗或者短距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复发率。然而,这并不等于能够提高总体生存率,因为大部分接受放疗的患
7、者都在远离盆腔的位置复发了,生存率依旧很糟糕。因此,辅助放疗单独使用对于生存率的影响存在争议。许多研究都认为辅助化疗对于子宫癌肉瘤的治疗有效。甚至一些肿瘤完全清除的病人也建议进行辅助化疗。许多研究表明异环磷酰胺 / 顺铂或者异 环磷酰胺 / 紫杉醇联合化疗优于单独使用异环磷酰胺。三种药物联合使用也被认为是有效的。然而,并没有一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比较各种组合化疗方案来确定最有效的方案并进行推广。许多小型回顾性研究建议辅助多方案治疗(比如联合放化疗),但还是那句话,迄今为止没有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能够证实。还有一些靶向治疗方法,但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拮
8、抗剂被证实对于子宫癌肉瘤患者仅仅有很有限的活性。尽管肿瘤表达雌孕激素的受体,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在子宫癌肉瘤病人中应用激素疗法的研究。一个单一病例报道显示,一个 69 岁的子宫癌肉瘤复发病人对来曲唑(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有着良好的反应:应用 11 个月后,肿瘤至少缩小了 25%。总结总体来说,子宫癌肉瘤的预后比高风险子宫内膜癌还要差。根据分期、术后是否残留病灶以及病理预后因素的不同,5 年生存率 24%95% 不等。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新的药物或者不同的治疗方案,也需要一项前瞻性研究来评估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子宫癌肉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令人失望的是,许多研究评估了肿瘤中分子生物学标记的表达,但至今也未有
9、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因此,对靶向治疗的探索也急需进行。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别 名:子宫恶性米勒管混合瘤;子宫癌肉瘤;malignantmullerianmixedtumor;MMMT概述编辑本段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来源于米勒管衍生物中分化最差的子宫内膜间质组织,能够分化成黏液样组织、结缔组织、软骨组织、横纹肌组织及平滑肌组织鶒,可同时含有恶性的上皮成分和恶性的间质成分即癌和肉瘤成分。若肉瘤和癌两种成分都是来自子宫原有的组织成分为同源性恶性米勒管混合瘤;若肉瘤中含有子宫以外的组织成分如横纹肌、软骨骨等,为异源性恶性米勒管混合瘤。对此肿瘤的命名甚多,以往常用癌肉瘤,指肉瘤成分为同源性间叶组织;也有
10、用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指肉瘤成分含有异源性成分的间叶组织还有一些学者应用癌肉瘤名称,泛指所有的恶性米勒管混合瘤,均不甚确切从癌肉瘤的字义上并无单指同源性肉瘤的意思健康搜索即使含有异源性肉瘤成分亦可称为癌肉瘤另外,身体其他组织亦可有癌肉瘤发生。因此,“癌肉瘤”并没有米勒管来源的恶性肿瘤的含意。至于“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虽含有中胚叶组织的异源性成分的意思,但亦可含有同源性成分,因此,建议对这类恶性上皮成分与间叶成分相混合的米勒管来源的肿瘤称为恶性米勒管混合瘤较为恰当。根据肉瘤成分再分为同源性及异源性两亚型流行病学编辑本段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占宫体肉瘤的 60%。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 57
11、 岁。 病因: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组织发生来源是来自子宫内膜的原始间质细胞具有中胚叶组织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上皮及间叶组织。因此子宫内膜不但可发生单纯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如腺癌和单纯的间叶性恶性肿瘤如内膜间质肉瘤、纤维肉瘤等,还可发生恶性上皮成分(癌)和恶性间叶成分(肉瘤),混合的肿瘤即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发病机制: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来自 mullerian 上皮,具有多潜能分化的倾向健康搜索,1.大体特征(1)肿瘤由内膜长出形成较宽基底的息肉状肿物突入宫腔,表面光滑或有糜烂和溃疡,质软,表面光滑,可伴有溃疡健康搜索。(2) 切面呈淡红色,似生鱼肉样,常伴有灰黄色的坏死灶和暗
12、红色的出血区域,或充满液体的小囊腔。如有异源成分,可有沙砾感或骨样坚硬区(3)肿瘤有不同程度的侵肌,可侵及深肌 层。2.镜下特征(1) 癌和肉瘤混合存在(图 1)。癌肉瘤(图 2),来自同源的复合肿瘤或组合肿瘤,约占宫体癌的 1.2%,多见于老年人,可发生于放射治疗后。大体:肿瘤较大,多带蒂的息肉状突入宫腔,也可突向阴道,肿瘤质软,切面灰黄色早期累及肌层或淋巴管,很快累及小骨盆的组织及器官,发生腹膜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较早,易发生肺、肝转移,预后很差但同源性较异源性Mullerian 管混合瘤预后好一些 组织学:同源性癌肉瘤,含有管状或条索状的癌 细胞,被不同分化程度的肉瘤样间质细胞所包绕。癌样腺
13、体或呈腺泡状、乳头状,有时伴有鳞化。肉瘤成分相似于间质肉瘤,主要为梭形细胞,部分细胞可呈多形性,偶可见向肌母细胞分化的特征。(2)癌的成分主要有腺癌和鳞癌,而绝大多数是腺癌 (95%),且主要是子宫内膜腺癌,少部分是透明细胞癌、浆液性或黏液性腺癌,极少数为鳞癌(5%),且与腺癌混合。恶性中胚层混合瘤(图 3)。(3)肉瘤成分有同源性和异源性同源性肉瘤中典型的是梭形细胞肉瘤异源性肉瘤除梭形细胞肉瘤外还含有横纹肌肉瘤(横纹肌母细胞)成骨肉瘤(瘤性骨)、软骨肉瘤(瘤性软骨)或脂肪肉瘤,也可有神经胶质成分,上述各种成分可混合存在;由于肿瘤所含各种组织的量多少不一,分化程度不同,形成的组织图像复杂、多样
14、,需多处取材切片以免影响正确诊断。恶性中胚层混合瘤(图 4)即异源性复合 肿瘤(Combinationtumor),肉瘤成分异型性明显相似低分化间质细胞,有异型的软骨母细胞、骨母细胞横纹肌母细胞、脂肪母细胞也可有神经节细胞。黏液变性常见,EM 可证实为原始性间叶组织的不同分化阶段,来自多潜能的 Mullerian 上皮。免疫组化显示,间叶组织成分含有上皮标记的抗原健康搜索支持间叶组织的上皮样分化特点。上皮分化呈各种形态,如乳头状,腺样或呈输卵管上皮样,甚至含有砂粒体。偶尔恶性混合瘤的多种成分可见息肉状肿物内和乳头状腺纤维瘤内。放疗后的患者,多为异源性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肿瘤转移较快,癌的成分转
15、移较多,也有两种以上成分同时转移的现象(4) 肿瘤可侵及肌层,宫旁及盆腔血管可有瘤栓。(5)ER( 雌激素受体) 、PR(孕激素受体):ER 和 PR 阳性率分别为 25%51%。3.转移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转移特征为经淋巴或直接蔓延至盆腔及腹腔脏器有报道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初次手术时盆腔淋巴结转移约占 1/3,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约占 1/6,部分病例存在盆腹腔脏器转移常侵犯大网膜腹膜、肠管表面直肠和膀胱,类似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美国 GOG 对 301 例临床/期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分析发现健康搜索,167 例为同源性,其中淋巴结转移率 15%,134 例为异源性淋巴结转移率为 21
16、%,大网膜转移率 5%,附件转移 5%12%,腹腔细胞学阳性率15% 27%。 术中肉眼观察 肿瘤局限于子宫而术后病理镜下可发现有 19%盆腔或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临床分期 多数学者主张将 FIGO 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规定,作为子宫肉瘤的分期。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规定,于 1989 年 10 月以前对子宫内膜癌按1971 年之规定进行临床分期健康搜索,对无法手术而行单纯放疗者或先放疗后手术者仍用 1971 年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 FIGO 于 1988 年 10 月推荐使用子宫内膜癌之手术-病理分期法( 表 2)(1)有关分期的规定:由于子宫内膜癌 现已采用手术分期,以前使用的
17、分段诊刮来区分期或期方法不再应用。少数病人开始选用放疗,仍使用 1971年 FIGO 通过的临床分期,但应注明。 肌层厚度应和癌侵犯的深度一起 测量。组织病理学分级:G1:非鳞状或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5%G2: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占6%50% 。G3: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50%。(2) 病理分级的注意事项:重视核不典型性,若与结构分级不相符合时分级上应将 G1 或 G2 提高一级。对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分级应首先考虑核的分级。有鳞状成分的腺癌应按腺体成分的核分级来定级。临床上经常发现不少患者健康搜索的临床分期与手术时肿瘤的扩散转移范围不相符。临床分期常较实际分期偏早
18、。临床期患者中,约有 32.0%64.0%低估了分期甚至可有远处转移,明显影响预后。国外学者对 35 例恶性米勒管混合瘤患者按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FIGO 病理分期)及 proposed 病理分期(在 FIGO 病理分期基础上,如子宫肌层的血管或淋巴管内有肿瘤浸润者,分期提升 1 期或 1 亚期,发现临床分期为期的 21 例,按 FIGO 病理分期减少 为 9 例,余 12 例的肿瘤扩散均超出期范围。按 proposed 病理分期,其期减少为 4 例。三种分期法比较,期的 2 年生存率分别为 33.0%(临床分期),56.0%(FIGO 病理分期) 和 75.0%(proposed 病理分期
19、),其期生存率的提高表明分期更准确。从子宫肉瘤 2 年内的死亡率比 较早期和晚期的差别,按临床分期、期的 2 年内死亡率为 73.0%,、期为 100%(P0.05),差异无显著性。若按手术病理分期、期的 2 年内死亡率为 57.0%、期为 100%(P0.01),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手术病理分期能较正确地反映早期和晚期应有的预后差别因此,强调应进行手术病理分期,以利选择辅助治疗和估计预后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血清 CA125、CA199 等可升高。其它辅助检查: 宫腔镜检查 B 超、CT、MRI 均有助了解子宫病况 临床表现: 1.常与肥胖(40%)、糖尿病(15%)、不育(25%)等伴发。2
20、. 最常见症状为异常阴道出血,其中以绝经后出血最多,占 80%90%;常伴下腹或盆腔疼痛(25%)。可有阴道排液或伴有组织样物排出。3.可扪到下腹部包块(10%),包块可硬可软。晚期可有腹水或远处转移症状和体征以及消瘦、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4.体征 肿瘤多发生在子宫内膜,形如息肉,常充满宫腔,使子宫增大变软健康搜索。肿瘤可突出阴道内,或侵入子宫肌层 5.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约 1/3 患者在手术时已有子宫外转移,其中卵巢 40%,输卵管 33%,淋巴结 33%腹膜 13%预后差,平均 5 年生存率 18%42%。并发症: 晚期转移至盆腹腔各脏器时,并伴有血性腹水、腹痛和腰痛。诊断编辑本段
21、 1.病史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症状无特异性,与一般女性生殖系肿瘤症状类似,因此术前诊断颇难。一般认为,绝经后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应考虑子宫肉瘤的可能性。当盆腔检查见宫颈口有息肉样突出物,在诊断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时,应警惕恶性米勒管混合瘤的可能。2.妇科检查(1) 凡老年妇女及少女具有妇科症状并伴有子宫增大者。(2)在行阴道检查时,见有宫口开大,息肉 样物存在,宫腔脱出物存在,巨块肿物存在及有大量坏死组织存在时(3)以往接受 过盆腔放射治疗的患者,出现子宫增大,特别是治疗多年之后的子宫增大者。3.诊刮 术前诊刮对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有较大价值文献报道,其诊刮阳性率达 80%
22、90% 。也有人报道仅为 30%40% 建议宫腔镜下行活组织检查。有时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由于取材不够,只取到腺癌成分未取到肉瘤成分而误诊为子宫内膜腺癌鉴别诊断编辑本段与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淋巴瘤、恶性血管内皮瘤等相鉴别。治疗编辑本段 1.手术治疗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多主张参照卵巢癌,行全子宫/次广泛子宫 双附件大网膜盆腹腔病灶盆腔淋巴 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若手术无法切净所有病灶可用氩气束电凝术(ABC)处理残存病灶争取做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因其多伴有盆腹腔病灶或癌性腹水,术中可同时行腹腔化疗或留置腹腔化疗管。2.化疗 化疗对子宫恶中胚叶管混合瘤
23、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对期以上患者,具有重要作用。若有盆腹腔病灶或癌性腹水,可考虑行全身腹腔联合化疗健康搜索。一般认为对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以异环磷酰胺及顺铂的效果比其他药物好。文献报道应用异环磷酰胺治疗 28 例有效率为 32%,用顺铂的有效率为 18%42%,而用多柔比星(阿霉素)及依托泊苷(足叶乙甙)的有效率分别只有 10%及 6%。常用方案有:IEP 和顺铂(DDP)达卡巴嗪(DTIC) 。IEP 方案:异 环磷酰胺(IFO)1.5g/m2 静滴第 13 天(美司钠0.3g/m2 静注,0 鶒,4, 8h)鶒。依托泊苷(VP-16)100mg/m2,静滴/腹腔注射,第 1 天顺铂(DDP)60
24、75mg/m2,静滴/ 腹腔注射,第 1 天,每 3 周重复 1 次。顺铂(DDP)达卡巴嗪(DTIC) 方案:顺铂(DDP)75mg/m2,静滴或腹腔注射,第 1 天。达卡巴嗪(DTIC)700mg/m2,静滴第 1 天,每 3 周重复 1 次。3.放射治疗 手术前后的盆腔放疗明显减少了盆腔复发这一点已得到许多作者的证实。Salazart 等分析复发病例,显示所有期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手术后均发生复发,而 12 例手术放疗患者中仅6 例复发,手术放疗使盆腔局部控制率增加了 2 倍。最近,Kaocke 等报告 72 例子宫肉瘤手术放疗,盆腔局部控制率 77.9%,而且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经术后
25、辅助放疗无局部复发病例。同样 Gerszten 等回顾性分析了 60 例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其中,29 例术后辅助放疗,31 例单纯手术放疗后局部复发率从单纯手术的 55%下降至 3%,而未放疗鶒的局部复发相关危险是 17.54Chi 等也有类似报道,术后辅助放疗盆腔复发率从 50%降至 21%。放射治 疗方法:主要以盆腔照射为主,部分病例如宫颈受累可加用腔内放疗。对于已失去手术可能的病例,则予体外与腔内全量放射治疗。对子宫肉瘤而言,放射治疗原则并无独特处,可参照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进行鶒。放疗的作用在无瘤生存及总生存率方面,仍有不同的报道,一些作者报道放疗可提高无瘤生存率,如 Gerszten
26、不仅报道术后辅助放疗使局部复发率下降,而且认为术后辅助放疗通过减少局部复发从而减少远处转移的危险使期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 Hoffman 等报道 54 例子宫肉瘤中 22 例手术治疗,32 例手术放疗,后者延长了无瘤生存时间。Manchul 等研究 106 例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发现期病人术后辅助放疗提高了总的生存率,无瘤生存时间以及盆腔局部控制率。另健康搜索一些作者则认为术后放疗不能改善生存 4.激素治疗 有报道同源性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ER、PR 可阳性,而异源性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ER、PR 阳性率则下降,对受体阳性的患者,应行激素治疗。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
27、组织中发现有较高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受体阳性的病例孕激素类药物有较好反应健康搜索 Piver 报道用孕酮或醋酸甲地孕酮治疗 13 例患者,3 例完全缓解 3 例部分缓解,病情稳定 6 例无效 1 例,有效率 46%故孕激素可用于复发肿瘤的治疗,亦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孕激素的常用剂量和用法如下:(1)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acetate,MPA):200mg 口服,1 次/d,长期维持。(2)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acetate):160mg 口服,1 次/d,长期维持。(3)己酸羟孕酮(17-hydroxyprogesteroneacetate):500mg
28、肌注, 1 次/d,1 月后改为500mg,每周 2 次,维持或改上述口服药长期维持。有学者主张对孕激素受体阴性者,先应用他莫昔芬(三苯氧胺 10mgbid,po) ,增加肿瘤对孕激素类药物的敏感性然后再应用甲羟孕酮(MPA)或 MA。一般主 张应用孕激素类药物 1 年以上。预后编辑本段 中胚叶混合瘤预后很差,5 年生存率 20%30%。影响预后的因素:1.病变范围 在影响预后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肿瘤浸润范围,最好分为限于子宫和超出子宫 2 个范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资料分析,病变局限于子宫不论是否宫颈或子宫浆膜受侵(即期),其复发率和生存率无差别,期 5 年生存 59.6%期 50%,肿瘤超
29、出子宫侵及盆腔脏器(期)和上腹或远处转移(期)时 5 年生存分别为 25%和 10%(P0.01)。中胚叶混合瘤深肌层复发率 100%而局限于内膜层者无复发。肿瘤浸润内 1/3 肌层 5 年生存 75%,中 1/3 肌层 5 年生存 50%。2. 病理表现 一般认为中胚叶混合瘤恶性程度高,尤其异源性更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复发率为 53%,其中同源性为 44%;异源性为63%。 3.治疗方法 手术是治疗鶒的最好方法。单纯放疗或化疗仅起到姑息作用,疗效差。手术后辅助放疗可明显减少盆腔复发率,已得到一致承认,但能否提高 5 年生存率不同作者报道不同。Coppleson 和 Vongtama 报道,术后放疗较单纯手术 5 年生存率提高10% 20%,但也有作者 则认为 无明显提高。手术加化疗对预防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有一定作用。4.血管淋巴管侵犯 Major 报道 301 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中 123 例有血管淋巴管受侵,3 年无瘤生存 36%,而无血管淋巴管受浸的 178 例 3 年无瘤生存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