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谋攻,孙武,认识作者 孙武(约公元前544?),字长卿,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3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yng都。几灭亡楚国。诸葛亮:“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刘勰:“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李世民:“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子兵法 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和
2、宫本武藏五轮书), 被誉为“兵学盛典”。,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的重要传本之一。一般认为它来源于宋史艺文志著录的十家孙子会注,由吉天保辑。 注家:曹操、梁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梅尧臣、王皙、何氏、张预,理解文章内容,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凡,大凡 法,法则 善,高明,1,中心论点,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
3、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所以 法,方法 拔,夺取 蚁,名词作状语,意为“像蚂蚁一样”,辒,思考:从第二段中可见攻城的弊端是什么? 准备的时间长,士兵伤亡大 第一部分(1、2)明确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高准则,3,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利,胜利,4,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十 、五、倍,皆言我与敌比较,我所处的力量地位。
4、“十”即十倍于敌。此言绝对优势,但非一定为实数之十倍。,第二部分(3、4)紧承上文,论述在具体战役中,根据斗争形势的发展,注意谋略,克敌制胜的问题,韩信在垓下 十面埋伏围困楚军,红军 游击战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孙武生平,据史记和新唐书所记,孙武系陈国公子陈完后裔,生于乐安。十九岁,孙武蒙山求学。二十一岁:孙武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三十岁: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孙武参与其中,恐败后被株,孙武奔吴,隐于穹窿中,著成兵法十三篇。三十一岁: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元年。阖庐拜孙武为元帅兼军师,执掌吴之国政。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经国治军,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
5、服越国,尔后进图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公元前504年,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 “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四十二岁:公元前503年,吴王阖闾十二年。孙武见夫差日益专横,生活糜烂,沉溺于酒色,不纳臣谏,遂以回国探亲为由,隐遁山林,从此史无所记。有人说他回到了齐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有人说他功成身隐,以尽天年而终,终年七十五岁,即公元前470年,终于吴国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所辖之吴县。晚年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
6、13篇,使其更臻完善。,5,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辅木,6,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为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事,内部事务 政,行政、政务,第三部分(5、6)论述战争指挥者的作用,特别强调要熟悉军情,协调上下关系。思考:国君在用兵打仗中应该注意什么,复习、巩固,全国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具器械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敌则能战之小敌之坚,大敌之擒是谓乱军引胜,使整个降服使屈服 准备,停止 像蚂蚁一
7、样,劳顿、疲敝 相等固守硬拼 失去,7,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8,第四部分(7、8)总结全文,提出对战争规律的认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知军”思考: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是什么?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 识众寡之用 上下同欲 以虞待不虞 将能而君不御,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全文依次论述了几个问题。表面看似不甚相干,但实际上却都紧扣中心。一二两段首先说明总的战略原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伐谋”(从谋略上攻破敌人),是“兵不顿而利可全”(军队不疲
8、敝而胜利又可以完全取得)。而“谋攻之法”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这种战略原则的基础上的。接着第三段阐明了集中优势兵力力求全歼敌人的思想,这是“谋攻”的原则在战斗中的具体运用。第四五段说明将帅的作用,特别强调将帅指挥权的相对独立性(这在通讯手段落后的古代是非常必要的),主张国君不应加以牵制,横加干涉,这是实施“谋攻”原则的重要保证。第六七段列举知胜之道,强调“知己知彼”,这是实施“谋攻”原则必备前提。可见全文围绕“谋攻”来展开论述,结构紧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1、段与段之间意义上的关联 尤其是7、8段,既是谈“知胜”之道有五,也是对上文的照应和概括。如第一点“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是对一二段的概
9、括;第二点“识众寡之用者胜”,是对第三段的概括;第三点“上下同欲者胜”和“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对四五段的概括;第四点“以虞待不虞者胜”,强调“虞”字,即要求有预见、有准备、有谋略,是点题之笔,紧扣中心论题。而要做到有预见、有准备、有谋略,必须熟知敌我,最后一段归结到“知彼知己”,可说是画龙点睛,紧紧把握住问题的关键。,2、对事物的细致分析 如分析用兵的战略原则是“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谋攻之法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用兵的战术原则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又提出“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知胜有五”等等。这些分析大体是当时军事斗争客观规律的反映。从概念的分类来说,也表
10、现了当时的思维日趋缜密。这在军事学和思想史上都是很有意义的。,语言简练明晓,带有民间谣谚气味 在语言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句式阐明自己的主要观点。如论述取得胜利的标准时,“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论述作战原则时,“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总结全文时,“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使语意更加畅达。 在政论文的写作中,适当运用排比、对偶等句式,不仅会使语言比较整饬,而且可以增加语言的明了性和说服力,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 郑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 氾南。夜晚烛之武绑着绳子从城墙上 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 晋两
11、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 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 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
12、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撤军回国。,春秋时期,秦穆公派孟明率军偷袭郑国。秦国大军于公元前627年春天来到滑国。这时,正好有个郑国商人弦高从滑国经过,他准备到周地去卖牛。发现迎面而来的秦国大军,弦高大惊,心想:一群牛事小,国家安危事大,郑国君民对此还一无所知,秦军奔袭过去,郑国岂不是生灵涂炭?想到这里,他一面派一名伙计日夜兼程赶回去报警,一面取出几张熟牛皮,又挑选了十二头肥牛,拦在路上,对着秦军高声大叫:“郑国使臣弦高求见秦军主帅。”秦军前哨急忙报入中军。,弦高救国
13、,孟明大吃一惊,叫手下传郑使来见.弦高强自镇定地对孟明施礼,说:“敝国君主听说秦君派大军前来问罪,敝君知罪矣,特遣下臣远道相迎,并以肥牛十二头作犒师之资。现在敝国整治纲纪,以自检讨。”弦高一席话,说得秦军上下心凉半截。孟明见计谋败露,成功无望,只好随机应变,强露笑容对弦高说:“郑君误会了,我军实是东巡走迷了路,才来到这里,与郑国没有干系。”弦高作揖谢过,留下牛儿走了。秦军主帅孟明真以为弦高就是郑国使者,便对大家说:“郑国已有准备,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攻灭滑国,回师而去。,谋攻篇的精华解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是贯穿孙子兵法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是孙子兵法的精华所在,这一具有
14、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不仅给千千万万的军事家们以深刻的启迪,而且一直被政治家、企业家、艺术大师及各行各业的人奉为至理名言。毛泽东曾评价说:“战争不是神物,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古代是这样,在高科技大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现代的战争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战争,现代化的商战也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商战,甚至,那些貌似再简单不过的体育竞赛也进入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新时代。,花王三绝招百战不殆,日本的花王公司是专门生产洗涤用品的厂家,面对如火如荼的市场竞争,公司制定了独特的捕捉市场信息的战略方案。凭着一场漂亮的信息战,花王公司在竞争中“过五关斩六将”,
15、战胜一个又一个的竞争对手,在洗涤用品市场竞争中大放异彩。 花王公司在成立之初,曾走过一段漫长的坎坷道路,成立初的花王公司无论在资金还是在技术上都不如日本其他七家公司。 有一次花王公司的销售人员在东京市的一家洗涤用品商店观光,无意中发现在原来花王公司所属的柜台上摆满了另一厂家的同类商品,这位销售人员假装要购买花王公司生产的洗涤用品。在与商店销售人员交流中,他了解到花王公司生产的洗涤用品不受消费者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的包装不够精美,给消费者留下太陈旧、不雅观的第一印象。,花王公司这位销售人员回到公司后,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了此事。经过认真分析,公司一致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是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16、信息不灵,不能及时获取从消费者那里反馈回来的讯息,因此也就不能采取相关的应变对策,针对这一问题,公司制定了“抓住信息,主动出击”的市场信息战方案。信息战共包括三方面内容:1、建立公司的咨询团,采取问卷和电话的调查形式,直接从消费者的反应中了解市场动态。比如你对洗涤用品的颜色有何要求?你喜欢浓缩还是一般洗涤用品?你喜欢哪种包装?随着咨询团细致深入的工作,公司每天都收到成千上万的消费者需求信息。2、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信息购买中心,围绕新产品如何进入市场,开展调研工作,这个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将收集购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定期向公司主管汇报,以实现对公司的科学化管理。3、公司选择零售点与批发站组建联系
17、网络,由这些销售单位每天定时向公司汇报业务经营情况。随着市场信息战略的推行,花王公司终于在日本的洗涤用品生产企业中脱颖而出,公司生产的各种洗涤用品以一流的品质和精美的包装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花王公司也一举登上了日本洗涤用品的霸主地位。,军事-美苏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期间,美国在前苏联的四周架起了数不清的核导弹和监听装置,令前苏联十分恼火和不安。面对美国的核包围,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做出这样部署:1962年10月将42枚苏制SS一4中程核导弹部署在古巴。古巴距美国佛罗里达州仅有200余公里,只隔着一个小小的佛罗里达海峡。美国政府得知赫鲁晓夫要在古巴部署导弹,立刻紧急行动起来。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
18、于10月22日向全世界发表了态度极其强硬的电视讲话:“苏联即将在古巴布置针对美国的中程核导弹发射场,这对所有美洲人的和平与安全都构成巨大的威胁,美国绝不能容忍他们这样做。”肯尼迪又声色俱厉地说:我已下令对古巴实行封锁,检查一切运往古巴的战略进攻性军事装备,如果苏联强行闯过封锁线,那就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军事冲突,那将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核大战,美国武装部队已做好了一切准备。赫鲁晓夫对美国及其盟友的警告嗤之以鼻,他认为肯尼迪不过是在演戏而已,照旧我行我素,命令苏联舰队载着SS一4中程核导弹缓缓向古巴驶去。,10月24日,美军侦察机发现了驶向古巴的苏联舰队。肯尼迪立即下令美国军舰迎头拦截,同时通过各种途径
19、使赫鲁晓夫得知:美国人已做好了核战争的准备,宁可冒核大战的危险,也绝不让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他千方百计向赫鲁晓夫施加压力。 两支舰队越来越近,美海军士兵向苏舰队发出减速的信号,但苏联舰队既不回答美舰信号,也不减速美国舰队的官兵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令他们大惑不解的是:苏军舰队上的官兵全是一副若无其事的面孔,没有做任何开战的准备。原来,苏军舰队没有接到任何作战的命令。就在两支舰队一分一秒地接近时,赫鲁晓夫正通过无线收报机紧张地关注着海面上的情况-赫鲁晓夫终于“相信”肯尼迪不是在“演戏”了,克格勃向他报告:美国人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赫鲁晓夫打了个冷颤,真要打一场核大战,苏联也许不是美国的对手一一论核弹头,美国是苏联的6一9倍;论洲际核导弹,美国至少要比苏联多150枚;论洲际核战略轰炸机,美国要比苏联多400架;美国的北极星导弹潜艇拥有约144枚核导弹,苏联则没有赫鲁晓夫再也支撑不住了,只好发出命令:返航!全部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