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中的素材一到上作文课,学生就说怕,怕的原因是写作中感到无话可说,提起笔来不知所言。说到底,他们常常会遇到写作素材匮乏的尴尬局面。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 关注身边生活,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新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海洋有多么宽广,写作的空间就会拓展多大。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有写作素材在那里“ 脉脉地守望 ”。我们应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每到一个地方,学生最好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将新鲜且有意义的素材及时记录下来,以备写作时派上用场,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常言道:机会常常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来的。经过长时间的积
2、累,写作时不致于搜肠刮肚,愁眉苦脸,不知所言。在此基础上,积极选择新颖的角度来立意作文,别人“ 横看成岭 ”,我偏“侧看成峰” ,不随波逐流,人云不亦云,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令读者耳目一新,从而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譬如:面对刚入学的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不适应,该如何面对。像这样的新鲜素材,很多学生很容易谈到自己不适时的心理感受,就停步不前了。如能将其深入挖掘并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就很难能可贵,即:在青春的赛场上,在关键时刻,我们惟有奋力冲刺,才能给人生留下一抹亮丽的彩虹。当然,还有很多学生会将赞许的目光投向最先冲刺的人,但不妨关注一下那些身体有些障碍的同学。他们即使是最后一个跑完的
3、,哪怕是走完最后一步的,也要坚持到底。这样的立意,或许会收到不同凡响的表达效果。 二、学会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既要致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将自己的远大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志存高远,奋力拼搏。南宋诗人陆游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由自然界的风雨自然联想到国家政治上的风雨,痛苦的心灵触角延伸到宋王朝的安危荣辱,炽热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因此,作为学生不仅要时刻关注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情,还要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特别是社会的一些时事热点难点问题,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任情的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在
4、锻炼他们论辩思维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让青春的灵魂受到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洗礼,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例如:面对近期我国台湾岛的问题,可让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让他们明白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我们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抓紧时光,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有生力量。还有关于“学雷锋 ”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还有必要吗?我们应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学雷锋的感受。在激烈的论辩中,学生不仅真正领会到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而且会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5、观。三、 休闲时间,为写作提供了丰盛的素材盛宴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对公众的不断免费开放,富足起来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家门,走进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寻求无比丰富的个性化生活,进行一次次精神的探险。像现在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和“十. 一”国庆节等很多法定假日,都是人们出游的好日子。都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外出旅游参观,探访名胜古迹,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到荆门的象山烈士林园、博物馆参观,进行一次久违的红色之旅。通过穿过历史的云烟,漫溯到那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缅怀无数革命先烈,感恩革命先辈,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也可去探访我们附近的名胜古迹,如明显林,穿越千年时空,虔诚地拜
6、倒在先贤圣哲的脚下,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进行一次真正的心灵对话,让青春感受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当然,还可以一起去游山玩水,去感受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去欣赏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优美意境,去体味 “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的人生哲理。因此,我们应充分珍惜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尽情徜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休闲时代。四、一材多用 一材多用,即面对同一写作素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正所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当我们在生活中得到一个新鲜的素材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感悟,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提高素材的使用效
7、率,有利于学生从中尽可能多的得到与众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为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自由广阔的成长空间。例如,在我们学校常常有同学捡到大量的现金交给德育室,见到地上的赃物就自觉地弯腰捡起来 因此,面对一个新鲜的素材,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宝藏,见仁见智,谈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根据需要,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这样,就不再会为有限的素材而感到无话可说,变“少米之炊”为“富米之炊”,再加上“巧妇”的心灵手巧和精心调制,即使是再普通的食料,何愁会做不出几样拿手的饭菜来? 五、 努力挖掘和使用课文素材 一篇篇精彩的课文,是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大家,为我们精心烹制的一道道精美可口的艺术大餐,也是一道道无比丰盛的精神盛
8、宴。在让我们饱餐的同时,充分挖掘并使用蕴藏其中无比丰富的宝藏,发扬鲁迅先生当年“拿来主义”的精神,为我所用。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书中的沉睡的心灵人物展开对话,和作者进行真情倾诉,不知不觉间还会让书中的精华沉淀在我们的骨子里,融化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中。例如,当我们遇到巨大困难的挑战时,我们应充分发扬“硬汉精神”,排除千难万险,做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端坐着古今中外的两个硬汉,一个是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一个是杰克伦敦笔下最终战胜病狼的那个无名的“他”。当我们鼓励人们不畏困难,勇于攀登进取时,会联想到王之涣笔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乐观进取,杜甫心中“会当凌
9、绝顶,一览众山小”俯视一切的豪迈,还有王安石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为困难所吓倒的英雄气概。当我们表达美好的爱情时,会回想起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和宛在水中央的伊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及苏霍姆林斯基高度女儿爱情的真谛的经典名篇致女儿的信。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随心所欲的直接使用,或匠心独运的化用,为自己的写作筹集到急需的素材。由此看来,我们时常抱怨自己缺乏写作素材,只是没能将书中的内容烂熟于心,进行升华感悟,达到使用的目的。我们可以说,语文教材中可用的素材俯拾皆是,拣择万紫千红中的哪怕一朵,也足以让自己的文字满园春色,馨香四溢。 六、给学生更自由
10、的写作空间写作不一定要定好题目写,我们可以自由拟题,自由作文。要使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所创新,必须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不应该用一定的模式强加于学生,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让他们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从而才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来。比如每一周让学生自拟题目写周记,记录生活中点滴,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不规定字数和篇目。关于奋斗的愿望没有止境,人的力量用之不朽。高尔基母亲关于责任我把小小的礼物留给我所爱的人大的礼物留给所有的人。泰戈尔飞鸟集关于科教教育的最出色的功能,在于能够使我们意识到做人是了不起的。泰戈尔评传关于快乐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大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
11、,同时也让这份快乐滋润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不会荒芜。关于幸福世界上惟一成倍增加幸福的办法是与人分享。谢乐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雨果关于勤奋一个人自吹自擂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让人家看到你怎么做到这点,并用事实证明这点。狄更斯德鲁德疑案关于自强有了信心,你就会在你严肃的献身生活中找到乐趣。泰戈尔戈拉关于修养爱你自己要爱在最后,珍爱那些恨你的人,诚实比起腐败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好处。莎士比亚亨利八世如果你想要过的快活,想要祷告上帝,做一个诚实的人,那你就得遵守诺言。狄更斯荒凉山庄关于进步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雨果九三年关于人生人不是专靠面包活着。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关于理想一个人在山顶的时候,会下望深渊;等到跌落到深渊以后,人就会仰望天空。雨果笑面人关于创造开始走第一步的人,也许他脚下穿的鞋子就是他最后穿的一双。雨果九三年关于青春生命的力量,生命之溪流,生命的流动精神,处处都在发挥作用。泰戈尔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