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2014襄阳调研)文言文阅读(21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18 分)宋 玉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景差惧其胜己,言之于王,王以为小臣。玉让其友,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 ”玉曰:“若东郭狻者,天下之狡兔也,日行九百里,而卒不免韩卢 之口,然在猎者耳。夫遥见而指踪,虽韩卢必不及狡兔也;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今子之言我于王,为遥指踪而不属耶?蹑迹而纵泄耶?”友谢之,复言于王。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既美其才,而憎之仍似屈原也。曰:
2、“子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将使宋玉赋高唐之事。望朝云之馆,上有云气;崪 乎直上,忽而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宋玉曰:“此何气也?”对曰:“昔者先王(楚怀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暧乎若云,焕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漂如停,详而视之,西施之形。王悦而问焉。曰:我赤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卒,封于巫山之阳台,精魂依草,实为灵芝。 ”(选自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楚怀王闻谗言,怒而放流。屈原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景差:战国楚辞赋家。
3、东郭狻、韩卢:战国策有个“韩卢逐狻”的故事:传说中跑得最快的狗叫韩卢,跑得最快且狡猾的兔子叫东郭狻(sun) 。一天,韩卢追逐东郭狻绕三山跑了五圈,最后都累得不能动弹。盍:“何不” 。下里 巴人 阳阿 采菱 阳春白雪 朝日 鱼离:都是乐曲名。含商吐角:指娴熟而美妙地发出歌声。商、角,古代音阶名。崪:指高山。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玉让其友 让:动词,表示谦让B.友谢之,复言于王 谢:动词,致歉,道歉C.使楚人贵子之德乎? 贵:形容词意动用法, “看得高贵,重视”的意思D.名曰瑶姬,未行而卒 行:这里是“长大,成婚”的意思【解析】选 A。让:责备。2.
4、汉代著名楚辞研究学者王逸曾评价宋玉“能巧辩,善属文” ,下列能佐证的一组是(3 分) ( )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皆好辞而以赋见称A. B. C. D.【解析】选 C。是宋玉请景差推荐自己,属“特征错位” ;是景差的托辞,属“对象错位” ;是楚王劝宋玉改变自己的文风。属“对象错位” 。3.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宋玉直接继承延续了屈原诗歌艺术风格,在楚辞方面成就斐然,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B.宋玉能言善辩,面对景差的敷衍托辞,他用韩
5、卢逐狻的典故来设喻批驳;当楚襄王劝其改变文章风格时,他用“曲高和寡”的故事来回答,表明自己不会改变文风。C.宋玉作为楚王左右的文学侍臣,官卑职小,但他一再营求,后来也凭着超群的才华,博得了楚王的赏识。D.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宋玉的才华及人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普遍的赞誉,而且得到了习凿齿和司马迁的高度评价。【解析】选 D。宋玉的人品在当时和后世被赞誉和高度评价与原文不符,属“无中生有”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1)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 (3 分)译文:_(2)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 (3 分)译文:_(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6、。 (3 分)译文:_答案:(1)介绍你得到官职的,是我;至于做官不得意,那就在于你自己了。 (得分点:判断句式、 “官”及句意各 1 分)(2)都城里跟着一起应唱(应和)的还不到三个人。 (得分点:“国” “属”及句意各 1 分)(3)然而他们都只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最终都不敢直言劝谏。 (得分点:“祖” “莫”及句意各 1 分)【规律方法】1.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1)调。主要指那些倒装句,译时须调整为合乎现代汉语语法的结构形式。(2)补。一是补出文言语境中省略的成分,若不补出,句意就不明,句子就不通;二是补出句中的被动意味,如意念被动句。2.遵循一定的翻译格式(1)判断句要译出“
7、是(不是) ”字。(2)倒装句要还原成现代汉语的句式。(3)被动句要译出“被”字。(4)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另外,文言文中还有些固定的格式,如“所以” “有以” “得无”“无乃”和“不亦乎” “何为” “之谓”等,它们都有固定的翻译方式,必须按其固定的方式进行翻译。(二)5.下面是晋代裴松之引述魏国名士袁准的话来评价诸葛亮的文段,请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 6 处) (3分)袁子曰:或问诸葛亮何如人也?袁子曰: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及 其 受 六 尺 之 孤 摄 一 国 之 政 事 凡
8、庸 之 君 专 权 而 不 失 礼 行 君 事 而 国 人 不 疑 行 法 严 而 国 人 悦 服 用 民 尽 其 力 而 下 不 怨。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诸葛亮有焉。(选自裴松之注 )答案: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每处 0.5分,断句超过 6 处,每多一处扣 0.5 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附【译文】(一)宋玉,是楚国鄢地人。所以现在宜城还有他的坟墓。起初他追随侍奉屈原,屈原被流放后,他向好友景差谋求侍奉楚王。景差害怕宋玉
9、胜过自己,只是向楚王简单说了说,楚王也只给了宋玉一个小职务。宋玉于是责备景差,景差说:“生姜和肉桂固然是依靠土地生长,但并不是靠土地才有辛辣的味道;美丽的女子固然是靠媒人的介绍嫁人,但不是靠媒人来使夫妻相亲相爱。介绍你得到官职的,是我;至于做官不得意,那就在于你自己了。 ”宋玉说:“东郭狻是天下最善跑的狡兔,一天能跑九百里,最后仍然免不了会被韩卢追上咬住。但实际上韩卢能不能捉住东郭狻,关键在于猎人的指挥得当不得当而已。如果猎人只是向很远的地方望一眼给韩卢泛泛(示意)一下狡兔的踪迹,那么,虽然韩卢是善跑的名犬也追不上狡兔啊;如果猎人认真给韩卢指点紧紧跟着狡兔的脚印,并且放开绳子任他追,那么,虽然
10、是善于奔跑的东郭狻也必然不能逃脱。现在你把我介绍给楚王,只是漫不经心地示意了一下踪迹罢了,还是认真地指引猎物的脚印并且放开绳子(让我尽情施展)呢?”景差听了立即道歉,重新慎重地向楚王举荐宋玉。宋玉懂得音乐还善于写文章。楚襄王也爱好音乐喜欢词赋(文章) ,既欣赏宋玉的才华,又讨厌他类似屈原(的文风) 。就对宋玉说:“你何不顺从楚国的习俗,使楚国人重视你的美德呢?”宋玉回答说:“从前楚国有个很会唱歌的人,大王听说过吧?开始他唱下里 巴人 ,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有几千人;中间他唱阳阿采菱 ,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也有几百人;最后他唱阳春 白雪 朝日 鱼离 ,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不到十人;歌曲唱到精彩处,低昂
11、自如,优雅无比,节拍和曲调美妙至极,都城里跟着一起应唱(应和)的还不到三个人。这就是歌曲越高雅,跟着唱的人越少。 ”楚襄王带着宋玉到云梦一带游览,打算让宋玉写一篇关于高唐的文章。看到险峻的山上集聚许多云雾,山峰高耸,云雾飘浮变幻,就问宋玉:“这是什么啊?”宋玉回答:“先王曾经来到这里游览,感到疲惫就白天休息,梦到一个女子,像云雾一样温柔,像星星一样飘忽,似走未走,似飘又停,仔细一看,像西施一样漂亮。先王高兴地询问。她说:我是赤帝的小女儿,叫瑶姬,没有成婚就去世了,安葬在巫山的南面,我的魂魄融入草木,化成灵芝。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同姓。怀王听信谗言,愤怒之下流放了屈原。屈原就写了离骚等文赋来
12、自我哀悼(排遣)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喜欢写辞赋并且凭借文章出名。然而他们都只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最终都不敢直言劝谏。(二)袁子说:有人问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袁子说:张飞、关羽、刘备一同起事,是刘备的得力助手心腹之臣,但他们都是一介武夫。后来得到诸葛亮,于是就任命他为丞相,而群臣上下心悦诚服,是刘备值得信服、诸葛亮值得倚重的缘故。等到他接受刘备临终的嘱托,掌管一国的政事,侍奉平庸的君主,虽然掌握着朝中大权却不失礼法,执行君王的权力却没有人怀疑他(有谋逆之心) ,执行法令严格却令人心悦诚服,耗用民力(讨魏)几近殆尽,众臣百姓却毫无怨言。正因为这样, (我)也怀着
13、蜀国君臣上下及百姓那样的心情(态度)来欣悦地拥戴(尊敬)他啊!诸葛亮去世至今已经有几十年了,国人都讴歌他思念他,就像当年周人怀念召公一样,孔子曾经说“冉雍这个人啊, (他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可以让他去做官啊” ,诸葛亮就具备这样的能力啊。二、 (2014武汉检测)文言文阅读(21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18 分)(1)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 ,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其见慕如此。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 弟朔为野
14、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 ”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选自后汉书李膺传 )(2)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仲弓 来,辄乘舆出门迎之。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
15、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不得堕地。陈仲弓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意,当复得见焉。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 ”卒如其言。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 ”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膺乃叹曰:“汉其亡矣,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选自太平广记 )【注】亢:高傲。张让:东汉末年专权的宦官。陈仲弓,即上文中的陈寔。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谢:表示歉意B.考死,妻子徙边 考:通“拷” ,拷打C.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 语:告诉D.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 坐:犯罪;受牵连【解析】选 A。谢:推辞,拒绝。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李膺“性简亢”的一组是(3 分) ( )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