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考语文阅读考前专训16.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093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语文阅读考前专训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年高考语文阅读考前专训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年高考语文阅读考前专训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何处是江南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

2、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

3、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来源:GkStK.Com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止一处而已。 “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 “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 可是不,它仍叫“江南”。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

4、道中的江南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方镇)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来源:GkStK.Com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对于两浙已处于边缘。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唐代以降,虽然有时人们把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苏南、浙北为中心。5下列对“江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来源:学优高考网A因为“江南”得名很古,

5、早在先秦就已问世,所以可称最为奇妙的地名。B“江南”以其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代表与塞北相对的另一极端。C在唐人的概念中,巴蜀、岭南从不属于“江南”,而淮南也不属于“江南”。D到了唐后期,江南西道已简称为“江西”,而江南东道则简称为“江南”。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从“江东”变为“江左”,再变为“江南”只是把江南的雅称还原为古称。B唐人在南北对比中发现北方各地区大致平行,南方各区域有明显的落差。C从杜甫的两句诗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南北尤其是东北和西南的环境差异。D贞观十道最初是全国行政区划名,到唐后期已变成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

6、学优高考网 GkStKA正因为唐太宗在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中明显地抱有地域成见,所以他遭到了大臣的批评。B扬州地处长江以北,但富庶繁华,当时就存有口碑,因而唐人已把它视作地道的江南。C安史之乱后方镇的数目大为增加,因而“江南东道”的管辖范围较玄宗时已有所缩小。D如果唐朝人不敏感于吴越之间的区别,那么当时的两浙之地都可以被看成江南的典型。5C(A 项强加因果,B 项误在“地理位置”,D 项“则简称”不当)6D(A 项“江左”只是“江东”的雅称,B 项是“我们”发现而不是“唐人”,C 项对杜诗的理解不当)7B(扬州属于“淮南”,尽管富庶繁华,但在唐人的概念中,仍不属于“江南”)来源:高考 试题库高 考试题+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