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专题强化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04695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专题强化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专题强化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专题强化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专题强化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地理环境变迁 专题强化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强化练(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选择题(2018吉林延边州仿真模拟)索科特拉岛在过去的 600 或 700 万年间,一直被非洲大陆孤立在外。岛上生活着 700 多种极其罕见的动植物,其中图 2 植物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株高 2 米,茎直立,肉质,较粗,表皮光滑褐绿色,茎基部膨大呈近球形,表皮灰色。叶互生,着生于分枝顶端,叶柄短,革质。图 1 为索科特拉岛位置示意图,图 2为植物景观图。据此完成 12 题。,图 1)图 21据图 2 推断,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 B旱雨季分明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2该岛稀有生物品种多的地理条件是( )A纬度低地形复杂 B构造

2、运动强烈C与大陆隔绝时间长 D气候复杂多样解析:第 1 题,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岛上植物有叶柄短、革质等特点,这些特征是植物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气候进化的结果,反映了该岛气候干旱,高温干燥。第 2题,读材料可知:“索科特拉岛在过去的 600 或 700 万年间,一直被非洲大陆孤立在外。 ”长期的地理隔离使其拥有很多特有动植物,故选 C。其余选项不是该岛稀有生物品种多的地理条件。答案:1.D 2.C(2018广西桂林、百色、崇左三市联考)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

3、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如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2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 35 题。3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4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A使用频率较高 B海水污染严重C有机质含量少 D盐碱化程度高5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解析:第 3 题,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

4、的潮浸地带,图示区域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滩涂面积不断变窄,主要是泥沙淤积,海水顶托,B 对。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A 错。河流改道,波浪侵蚀海岸线向陆地推进,C 错。地壳下沉海岸线向陆地推进,D 错。第 4 题,土地质量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差异。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土壤盐分含量高,盐碱化程度高,不适宜作物生长,D 对。土地质量低,导致使用频率较低,A 错。滩涂含盐量高,海水污染严重、有机质含量少,不是主要原因,B、C 错。第 5 题,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属于局地小范围特征,其呈现的地域

5、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C 对。不能体现热量、水分等因素影响,A、B、D 错。答案:3.B 4.D 5.C(2018天津卷)结合图 1 和图 2 中的信息,回答 67 题。36最有可能观察到图 1 中景观的地点,是图 2 中的(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7在图 1 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解析:第 6 题,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 2 000 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图 1 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

6、图 2 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观察不到图示景观,选 A。第 7 题,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天山北坡因位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水汽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云杉林,据此选 C。答案:6.A 7.C(2018四川广安、眉山、内江、遂宁三诊)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 12 月次年2 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图 1),绘制了各海湾 20012011 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 值)变化折线图(图 2)。据此完成 89 题。图 1 图 28各海湾的海冰面

7、积( )A20002001 年均较 20012002 年大B10 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C2006 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D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减小趋势9辽东湾 L 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的主要原因是( )A受寒流影响 B纬度位置高4C径流汇入少 D海域面积广解析:第 8 题,读图 2 可知,20002001 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均较 20012002 年大,说明各海湾的海冰面积 20002001 年均较 20012002 年大,A 正确;从年际尺度看,3 个海湾中辽东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年际变化明显比另 2 个海湾大,故 10 年间辽东湾年际变化最大 B 错误;2006 年冬

8、季渤海湾与莱州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最大值相同,由于海湾大小及形状存在差异,但两海湾的海冰面积不相同,C 错误;随时间变化前期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后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D 错误。故选 A。第 9 题,读材料可知,L 值是指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由于辽东湾在 3 个海湾中纬度最高,气温较低,海湾的海冰面积较大,海冰外缘线距离海湾较远,故 L 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故选 B。答案:8.A 9.B(2018山西大同与阳泉 5 月联考)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 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

9、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读北半球中纬度干早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回答 1011 题。10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A海拔 1 100 m 以下,积雪覆盖面积下降B海拔 1 1005 300 m,积雪覆盖面积增加C海拔 5 300 m 以上,积雪覆盖面积下降D海拔 1 100 m 以下,积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11影响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 3 800 m 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的主要原因是( )A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下降B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积雪的升华量减小C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部分积雪被强风搬走D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

10、,太阳辐射逐渐增强解析:第 10 题,从图中可知,夏季,该山海拔 1 100 m 以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 0,积雪覆盖面积无变化,A 错;海拔 1 1005 300 m,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表明积雪覆5盖面积减少,B 错;海拔 5 300 m 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变为正值,不断上升,表明积雪覆盖面积增加,C 错;海拔 1 100 m 以下,无论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怎么变化,夏季积雪覆盖变化率始终为 0,积雪覆盖面积无变化,则积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D 项正确。第 11题,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气温、风力影响。高海拔地区全年气温低,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的影响小,A 项错;海拔越高,风速越大,积雪的升华

11、量越大,B 错;高海拔地区冬季多大风,部分区域的积雪被强风搬运至它处,积雪覆盖面积下降,C 对;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气温、风力影响,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弱并不直接影响积雪的面积变化,D 项错。正确答案为 C。答案:10.D 11.C二、非选择题12(2018福建南平高考信息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万里茶路”起点为福建武夷山,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国际商路。下图示意“万里茶路”上某国自然带分布状况。古代,在该国运输茶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骆驼躯体高大,极能忍饥耐渴),途中需通过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1)结合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该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2)说明骆驼是该国

12、古代运输茶叶主要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推测驼队通过该国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森林、草地、荒漠植被耗水量不同,该国自然带大致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典型植被自北向南依次主要是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植被的需水量越来越少,说明该国年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因为该国水汽来源于北冰洋,且北部多山,多地形雨。南部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第(2)题,该国古代交通运输落后,主要交通工具车和牲畜。该国气候干旱,草原、荒漠广布,盛产骆驼。沿途水、草等资源短缺,不适合选择马、牛运输。途中需通过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骆驼躯体高大,便于从浅处通过。骆驼极能忍饥耐渴,适合

13、在干旱缺水的环境驮载货物。第(3)题,沿途需跨越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夏季水量大,骆驼难以涉水通过。该国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河面冰层厚度大,从冰面上通过更容易。所以最佳季节是冬季。答案:(1)该国自然带大致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典型植被自北向南依次主要是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植被的需水量越来越少,说明该国年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原因是该国水汽来源于北冰洋,且北部多山,多地形雨。(2)该国古代交通运输落后,主要交通工具车和牲畜;该国气候干旱,草原、荒漠广布,盛产骆驼;沿途水、草等资源短缺,6不适合选择马、牛运输;骆驼适合在干旱缺水的环境驮载货物。(3)季节:冬季。理由:沿途需跨越

14、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骆驼难以涉水通过;该国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河面冰层厚度大。13(2018福建三明 5 月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 3 767.2 米,南坡植被覆盖率明显高于北坡。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气温直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气温直减率的大小与大气运动、空气密度、水汽含量、潜热(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等密切相关。中国大陆气温直减率的日变化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下图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1)“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

15、最佳的写照。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2)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3)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简要分析该时段与太白山北坡 1 月份气温均小的原因。解析:第(1)题, “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反应的是早上在山麓开始登山时,气温高,盛夏酷暑天,晚上在山顶夜宿时,气温很低,严冬伴雪眠,在爬山过程中,春花秋叶铺满路,气温由山麓到山顶逐渐降低,看到春、秋季的景观,则说明太白山相对高差大,气温垂直递减规律明显,由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随着海拔升高,获得地面辐射的热量减少,而气温降低。第(2)题,气温直减

16、率主要从风向、地形、植被覆盖、空气湿度等方面回答。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南坡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湿度大,森林覆盖率高,气温直减率小,而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量小,森林覆盖率低,空气湿度较低,气温直减率加大,因而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第(3)题,读图可知,一年中气温直减率最小的月份是 1 月份,即气温最低的月份,则可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一天气温最低的时段,即为日出前后。北坡 1月份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可以从空气运动、地形阻挡等方面回答,读图可知北坡 1 月份气温直减率小于南坡,1 月份北方冷空气向较低纬度运动,受地形阻挡,冷空气

17、在北坡坡麓聚集,暖空气被迫抬升,使气温直减率变小。7答案:(1)太白山相对高差大,气温垂直递减规律明显;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随海拔升高,保温作用减弱(大气逆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山麓为夏季时,山顶气温低,为冬季,沿途为春、秋两季(夏季时山麓到山顶四季分明。(2)夏季,南坡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湿度大,潜热输送量大,气温直减率较小: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增大,气温直减率减小,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降水少,随地表高度降低,气温上升速度快;森林覆盖率低,空气湿度较低,气温直减率加大。(3)日出前后,日出前后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强烈,到日出前后,近地面气温出现一天中的最低值,而高气层冷却较慢,高低空温差较小,北坡 1 月份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冬季北方冷空气向较低纬度运动,遇到太白山阻挡,冷空气在北坡坡麓聚集,原较暖空气被迫抬升,使气温直减率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