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寄欧阳舍人书 课件(51张).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00789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寄欧阳舍人书 课件(51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寄欧阳舍人书 课件(51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寄欧阳舍人书 课件(51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寄欧阳舍人书 课件(51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8-2019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寄欧阳舍人书 课件(51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书信传情,第12课 寄欧阳舍人书, 文本导学, 学后自评,内容索引, 文本导学,1.通假字 (1)则必铭而见之 同 , 。 (2)至于通材达识 同 , 。 (3)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 同 , 。 (4)恶人无有所纪 同 , 。,1,“现”,显现,表彰,“才”,才学,才能,“蓄”,积蓄,富于,“记”,记录,记载,2.古今异义 (1)于众人则能辨焉。 古义:_ 今义:_ (2)而世之学者。 古义:_ 今义:_ (3)则勇于自立。 古义:_ 今义:_,一般的人。,大家;许多人。,读书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建立功业。,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3.一词多义,(1)铭,夫铭志之

2、著于世:_ 则必铭而见之:_,(2)一,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_ 一欲褒扬其亲:_ 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_ 一归于先生:_,名词,墓铭,名词作动词,写铭文,一样,一心,数词,一,全,都,(3)书,寄欧阳舍人书:_ 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_,(5)恶,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_ 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_,(4)乎,则与铭乎何有:_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_,名词,书信,动词,写,句中舒缓语气,无实义,相当于介词“于”,形容词,坏的,副词,相当于“何”,怎么,4.词类活用 (1)则必铭而见之:_ (2)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_ (3)则不受而铭之:_ (4)而先生显之:_ (5)孰不欲宠

3、荣其父祖:_ (6)敢不承教而加详焉:_,名词作动词,写铭文。,名词作动词,写文章。,为动用法,为写铭文。,使动用法,使显耀,表彰。,使动用法,使获得荣耀。,形容词作动词,详细考证。,5.文言句式 (1)则与铭乎何有:_ (2)其将安近:_ (3)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_ (4)其谁不有望于世:_ (5)苟托之非人:_,宾语前置句,“何有”应为“有何”。,宾语前置句,“安近”应为“近安”。,宾语前置句,“莫之拒”应为“莫拒之”。,介宾短语后置句,“于世”应在“有望”前。,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一、结构图解,2,二、中心主旨 本文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先大父写墓志铭,提出了撰写铭志的两字

4、原则“公”和“是”,阐述了“道德”、“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并批评了当时阿谀墓中人的不良风气。,本文是曾巩写给欧阳修的一封答谢信,但全文的主旨是否仅是对欧阳修的感谢?还包含哪些意思?,3,本文虽为一封答谢信,但也并非是一味感谢,而是借感谢欧阳修给自己的祖父写墓志铭为切入点,赞扬了欧阳修高尚的道德和卓越的文才,阐述了“道德”、“文章”之于儒者修养的重要性。也只有二者兼备,为别人写作铭志才能公正、正确,而铭文和墓中人也才能一起流传于世。对当时那些铭志不合事实、阿谀墓中人的不良风气,进行了批评。,答案, 学后自评,1.下列各项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夫铭志之著于世(铭:铭志) 至

5、于通材达识(通材:兼有多种才能的人) 皆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刻) 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畜:蓄意) 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兼胜:加倍胜过) 先祖之言行卓卓(卓卓:高卓,卓越) 先祖父屯蹶否塞以死(蹶:挫折) 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魁闳:器宇宏大,不凡) A. B. C. D.,1,答案,解析,“畜”同“蓄”,积蓄,富于。,2.下列句中加颜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A.夫铭志之著于世(句首发语词,无义) B.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介词,对) C.则必铭而见之(连词,表顺承) D.则以愧而惧(连词,表并列),答案,解析,以:介词,因为,由于。,3.下列句中加颜色的词与例句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6、 例句:则足为后法 A.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 B.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 C.条写如后云云 D.此数美者,答案,解析,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8题。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

7、,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2,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

8、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4.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 严:威严 B.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勒:约束 C.有名侈于实 侈:奢费 D.辨之不惑,议之不徇 徇:徇私,答案,解析,A项严:尊敬。 B项勒:刻。 C项侈:过分,超出。,5.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

9、同的一项是 A.于众人则能辨焉 于是余有叹焉 B.惧后世之不知 石之铿然有声者 C.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答案,解析,A项均为句末语气词。 B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起定语后置的作用。 C项连词,来、用来/连词,并且。 D项代词,他们的/语气副词,表示期望语气。,6.下列各句中加颜色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 B.至于通材达识 C.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D.则人情之所不得,答案,解析,自立:古义为建立功业;今义是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

10、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论述了“铭志”与“史传”的不同特点,目的是区别二者的不同,给后代写铭志者以指导和警示。 B.文章阐述了“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是近世铭志不能行世而传后的缘故。 C.本文笔法纡徐百折,跌宕多姿;吞吐抑扬,极尽腾挪。形成了舒展自如、婉丽从容的风格。 D.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不仅表达了对欧阳舍人的感激之情,而且论述了为文要“公与是”的观点,论证严密有力。,答案,解析,“给后代写铭志者以指导和警示”错,应该是为了说明铭志有警劝之道,义近于史。,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译文:_ (2)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 译文:_

11、(3)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译文:_,警戒劝勉意义,不是近于史书,难道还会同别的什么相近呢?,后代要写碑铭的人,往往要了解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不是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的人,不能担负这一工作。,文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答谢民师书 苏 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轼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

12、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虫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

13、,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所须惠力法雨堂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欲有所记录,当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已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9.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奉违,亟辱问讯 亟:屡次 B.坐废累年 坐:因为 C.初无定质 质:形式 D.盖风、雅之再变者 再:两次,答案,解析,再:再次。,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答案,解析,B项因:因为/趁着。 C项乃:竟。 A项虽:即使。

14、D项或:或者。,A.,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虽圣人不能必是必信,C.,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因论文偶及之耳 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D.,或僧欲有所记录 或将大有为焉,乃始厄困震悸,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与谢民师没有过多的交往,但是谢师民携诗文谒见苏轼时让苏轼有一见如故之感,其文也深得苏轼的赏识。 B.苏轼在写给谢师民的复函中,以简洁朴实的文笔倾谈了自己的心绪,从中可知他个性刚直因事连年被贬谪的情况。 C.在诗文创作方面,苏轼认为不仅要讲究达意,还要有一定的文采,但是不提倡用艰深的辞藻文饰浅显易懂的意思。 D.本文是书信

15、文章,也是一篇相当精彩的文论。苏轼对屈原作的离骚持肯定的态度,而对扬雄一贯的主张“雕虫篆刻”的做法并不苟同,批判起来毫不留情。,答案,解析,扬雄并不是一贯主张“雕虫篆刻”,说苏轼“批判毫不留情”也不妥当。,参考译文,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译文:_ (2)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 译文:_ _,言辞仅要求能达意,好像是不讲究文采,这是很不对的。,扬雄的浅陋见解,像这样的在他身上很多。这些话可以同明白人说,难以和一般人讲,我因为议论文章,所以偶然谈到。,参考译文 最近我俩分别之后,多次承你来信问

16、候,详知你日常起居安好,十分欣慰。我禀性刚直,待人不周到,学问迂阔,才质鲁钝,因事连年被贬,不敢再自居于士大夫行列。自从回到海北,见到旧日亲友,也已经漠然如同隔代之人,何况我与您平素没有交往,怎敢与您订交呢?您数次屈尊光临,我们一见如故,使我万分欣幸,喜出望外,无法用言辞来形容。 您给我看的那些公事文件和诗赋杂文,我已读了多遍。大作犹如行云流水,原本无一定的形式,但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文理毫不做作,,千姿百态。孔子说:“语言不讲究文采,流传就不会广远。”又说:“言辞,只求能表达意思就行了。”言辞仅要求能达意,好像是不讲究文采,这是很不对的。要把握住事物的微妙处,真像系风捕影那样难;心中能把事物

17、彻底弄清楚的,大概在千万人中也找不到一个,更何况能讲得出来又写得下来的呢?表达清楚的,这就叫“辞达”。言辞要做到能够达意,那么文采就运用不尽了。扬雄喜欢用艰深的辞藻来掩饰浅显易懂的内容,假如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就人人都能明白了。这就是他自己所说的“雕琢字句”,他的太玄法言都属于这一类。而他偏偏只对作赋追悔,这是为什么呢?他终身经营雕虫小技,而只改变赋的,句法,便称之为“经”书,这可以吗?屈原作的离骚,是风、雅传统的再发展,即使与日月争辉也不逊色。难道我们可以因为它像赋而称之为雕虫小技吗?如果贾谊能见到孔子,可能有更深的造诣;而扬雄却因他作过辞赋而贬低他,以致与司马相如等同。扬雄的浅陋见解,像这样

18、的在他身上很多。这些话可以同明白人说,难以和一般人讲,我因为议论文章,所以偶然谈到。欧阳修先生说“文章像赤金美玉,市上本有定价,不是凭谁的一句话就能论定价格的贵贱”。我啰里啰唆讲了一大堆,对您未必有什么好处吧,真是惭愧惶恐不已。 您索要惠力寺法雨堂的题字,我本来不善于书写大字,勉强写来终究不好,又加上船上地方狭窄,难以书写,所以未能遵命写好。,但是我将路过临江,理当前去游览。或者寺僧要我写一点什么,我会写上几句留在寺院内,以安慰您的乡土之思。今天到达峡山寺,稍作逗留后就离开。相距越来越远,希望您千万随时珍重。,(2012天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与薛寿鱼书 (清)袁枚 天生一不

19、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3,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一瓢

20、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 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

21、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岂不惜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注 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若:和,同。不禄:死的委婉说法。夭札:因病而早死。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艺,技艺。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13.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意:猜测 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 执:拉住 C.貌袭

22、之,道艺两失 袭:承袭 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寿:使长寿,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A项意:意料,想到。,14.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答案,解析,A.,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 使工以药淬之,C.,一瓢先生其理学乎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B.,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D.,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本题考查“以、之、其、于”四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第一个“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和结果;第二个“以”是介词,用。 B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C项第一个“其”是副词,表诘问,难道;第二个“其”是

23、代词,指“水与月”(此句出自赤壁赋)。 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是介词,表被动。,15.作者反对重理学轻技艺,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他这一态度的一句是 A.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B.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 C.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 D.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答案,解析,本题从思想内容角度考查文章信息。B项是作者针对社会现象的一般议论。,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孔子是不朽的,精通某种技艺的人也可以不朽。 B.薛雪留下的奇特病案和有效方剂比理学语

24、录有意义得多。 C.医术也是仁术,薛雪通过行医实践了孔子的仁学,体现出他的价值。 D.薛雪行医救人很有成就,但盛年辞世,令人痛惜。,答案,解析,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高年不禄”的意思是高寿去世。,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译文:_,答案,解析,本题涉及词类活用、固定句式。“虽”是连词,即使。,即使是您的仇人,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2)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译文:_,“以”是介词,用;“所共信者”是“所”字结构,译成名词性短语;“传”,为动用法,“为立传”。,您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来为过世的祖父作传。,答案,解析,(3)

25、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译文:_ _,“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所以”,表“的原因”。,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答案,解析,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天生是一个不朽的人,可是他的子孙却一定要把他推到必然腐朽的地方去,这是我忧闷悲伤的原因啊。所谓不朽的人,并不一定要成为像周公、孔子那样的人然后才不朽。后羿的箭法,弈秋的棋艺,俞跗的医术,都可以不朽。如果一定要等到成为像周公、孔子那样的人然后才可以不朽,那么宇宙间哪有这么多的周公、孔子呢! 您的祖父一瓢先生,是不朽的医家,高寿去世。我正想辑录他主要的医

26、学成就以便使他长存不朽,却没想到您寄来的墓志铭没有一字谈及他的医术,反而假托于陈文恭先生讲学等等。唉!自此而一瓢先生不被传扬了,磨灭了!,学问贵在身体力行,不在空谈。最高明的学问没有什么比得上仁学,先生能用医术爱他的民众,使他们不因疾病而早丧,这就是孔子的“老年人要使他们安宁、青年人要使他们怀归”的学问。不居官位却能奉行仁学,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又何必舍弃此而追求其他呢?陈文恭是高官,您的祖父是平民。高官借百姓来抬高自己,名声就高雅;可是百姓倚仗高官来抬举自己,就很卑下了。如果你随意拉住过路人问他们说:“一瓢先生不是名医吗?”即使是您的仇人,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又问他们说:“一瓢先生他是理学家

27、吗?”即使是您的亲戚,也会有不同的意见。您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来为过世的祖父作传,却用人们共同怀疑的理学空言为先人立传,恐怕是被“艺成而下”的说法拘泥了吧?不知道技艺就是仁道的具,体体现。精心地探索它,哪种技艺不是仁道?如果只是从表面上仿效它,仁道、技艺都会失去。医学作为一门技艺,更是不可轻易谈论,神农氏首创它,黄帝使它昌盛,周公派冢宰统管它,它的理论通达到神圣的境地。现在天下名医缺乏,唯独讲学一流反而不缺乏,为什么呢?医生的治疗效验是立即显现的,所以名医一百个中没有一个;理学的空谈无从查考,所以才学浅陋的文人比比皆是。您不把先人放在百无一人的名医之上加以尊崇,却将他摆到比比皆是的村儒学究中予以轻贱,实在是重大的错误啊! 从前我患病,性命垂危,那个时候即使有许多像周、程、张、朱这样的理学家围在身边,又有什么用处呢?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料想此外他一定有可以救人并使世人长寿的奇特医案和高明医方,把它们编辑并使之传播,其价值一定超过语录陈言万万倍。你竟然回避而不加宣扬,甘愿舍弃神奇的医学而依附于腐朽(的理学),在理学中未必能增加一个虚伪的席位,而在医学中反而失去一位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难道不悖谬吗!难道不痛惜吗!,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