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二部分文言文考点(文言文必备)考前指导真题课前一练 表达技巧.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09648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二部分文言文考点(文言文必备)考前指导真题课前一练 表达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二部分文言文考点(文言文必备)考前指导真题课前一练 表达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二部分文言文考点(文言文必备)考前指导真题课前一练 表达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二部分文言文考点(文言文必备)考前指导真题课前一练 表达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二部分文言文考点(文言文必备)考前指导真题课前一练 表达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真题课前一练表达技巧1. (2010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答案:一

2、句一个场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2. (2010全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_解析:从注释看,作者“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可知作者借素蝶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尾联表达了希望得到别人赏识的愿望。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

3、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3. (2010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岁 暮杜 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 )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 (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_解析:一般认为, “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 )、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描

4、写、抒情、议论,/ 9- 2 -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 )、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本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仗)” ;还有“双关”手法,如“岁暮” 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

5、惊” ,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的对比,等等。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 ,典出汉书终军传 ;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4. (2010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雨陈与义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 (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

6、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 ,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 ,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

7、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言之成理也可)5. (2010天津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雍 陶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_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8、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课后即学即练考点一 抒情方式1. (2011广西桂林十八中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请从“情”

9、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_答案:这首词上片从夜静叶落写起,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愁情。2. (2011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桂州腊夜戎 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_答案:以雪落竹林的凄声、回归故里的寒蝉梦、晓角残漏的悲音、掉落灯花的孤灯,暗示抒情主人公长夜难眠、孤儿悲凉、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3.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满庭芳秦 观山抹微云,

10、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试简要分析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_/ 9- 4 -_答案:此词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表现男女分别时难分难离的情状。借助景物渲染凄恻哀怨的离情,如开篇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为全诗笼罩上浓浓的苍凉的气氛,诗人又借“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的景物描写,通过“移情”表现手法抒发了悲凉的心境。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采桑子 彭浪矶朱敦儒扁舟去

11、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注】这首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词的上片和下片在感情抒发上各具特点,试分别作具体分析。_答案:上片侧重记事抒情。词人独驾扁舟,避乱江南,如同失群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兴起浓重的羁旅孤寂之感。回首北望烽烟弥漫的中原大地而泪洒“满巾” ,直接抒发了无限的国破家亡之痛。下片偏重写景抒情。暮色笼山,芦根残存,枫叶飘零,景色冷清黯淡,表露了词人国家残破、颠沛流离的情绪。日落时分,作者的寂寞感、凄凉感更加强烈;江面平缓恰恰反衬了词人难以平静的思乡心绪。5. 阅读下面

12、两首词,完成后面问题。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梦江南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注】兰烬,香油灯结的灯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_ _答案: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借景抒情。白居易忆江南描写江南风景色彩鲜明,格调高爽,直抒自己怀想江南希望重游江南的感情。皇甫松的梦江南把自己的情感全部灌注在用景物描绘所铸成的形象画面之中,含有不尽之意,令人思索玩味,全篇借景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考点二 描写手法6. (2011福建福州三中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早 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

13、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_答案:“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 ,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7. (2011广东潮州金山中学一模)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虞美人 寄公度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这首词上下阕写景的角度或手法有何不同?词的上阕写出了景物什

14、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_答案:上阕写的实景(眼前之景 ),手法是实写;下阕写的是虚景 (想象之景),手法虚写(答深秋之景和冬景亦可)。写出了深秋苍茫萧条、寒意侵人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孤独悲凉的心境。8. (2011河北保定重点中学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周德清(12771365),号廷斋,高安(今属江西) 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

15、要赏析。_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歌子黄庭坚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词的下片层次清晰,角度有变,试作简要赏析。_答案:下片先写离别之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的情状;后写分别后月色皎皎、江水悠悠的情景。这样虚实结合,既

16、拓展了本词的意境,又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10.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枕上作/ 9- 6 -陆 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注】孟博,即东汉范滂, 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试简析其作用。_答案:(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声衬静, “孤灯无焰” ,闻声才知 “穴鼠出” ,听到踩踏枯枝发出的声响,推想是“邻犬”在行走,由此衬托出深夜的静谧,刻画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悲凉。考点三 修辞手

17、法11. (2011安徽铜陵二中一模)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点绛唇 夜宿临洺驿陈维崧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注】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离离,排列密集貌。稗,杂草。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_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12.

18、(2011广西桂林中学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浣溪沙秦 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 。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_答案: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 “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

19、。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13. (2011河北张家口涿鹿中学模拟)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晚秋杜 牧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_答案:对比 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遭人排挤,壮志难酬。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韵中玉水仙花黄庭坚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酴醾倒

20、,只比寒梅无好枝。【注】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黄庭坚:才华横溢,却久谪川蜀,远贬岭南,仕途坎坷。水沉:沉香木。酴醾:蔷薇科,春尽开花,花单生,重瓣,白色或浅黄色,甚美丽。请对这首诗的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_答案:诗人连用两个比喻,说水仙花骨如沉香肌如玉,写出了水仙花沁人的芬芳和晶莹澄澈之美。诗人用两个对比,与酴醾比香突出水仙暗香浓郁;与梅比枝条为显示水仙的柔弱。15.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二月二日出郊王庭珪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二月二日李商隐

21、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注】王庭珪,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卢溪,隐居五十年。写此诗时,李商隐为了生计,只身远赴梓州,任职柳仲郢幕府。亚夫,借指幕主柳仲郢。二月二日,农历踏青节。两首七言律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_答案: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王诗中的“云犹含态石披衣” ,云摆弄着姿态,山石好像披着衣裳,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缭绕山石的情状,李诗中的“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 9- 8 -俱有情”生动地写出了早花柳丝竞相争艳,成群蜂蝶含情飞舞的情景。考点四 构思技巧16. (2011

22、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梅花绝句陆 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注】坼: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本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_答案: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写诗人愿化出千亿个自己,这样,每树梅花前都有一个赏梅的放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痴爱之情。 17. (2011河南长葛第三实验高中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 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23、。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两诗第四句都以景结情,但“情”有别。请结合两诗分析“暗风”与“逆风”所表达的心情。_答案:“暗风” ,即阴沉昏暗凄冷的风,表现作者身处垂死病中、挚友被贬的残酷现实中的悲凉凄冷心情。 “逆风” ,既实指行船的顶头风,也虚指蒙冤被贬、前途多舛的遭遇,表现作者对时局的悲愤不平和对自己前途的担忧。1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 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

24、花” ,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 ,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1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夜泊牛渚怀古李 白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去。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

25、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_答案:最后两句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虚实结合) ,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20. (2011江苏南京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赵令畤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注】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梦神女事,此处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梦中寻见。首句“春风依旧”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_答案:“春风”领起上片,描写春风吹拂中的清和明丽的自然景物(或:点明时令) ;“依旧”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为下片“去年” “今宵”的对比做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