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1 页(共 20 页) 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2 页(共 20 页)2017-2018 学 年 好 教 育 云 平 台 5 月 份 内 部 特 供 卷高 三 语 文 ( 四 )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2、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符号“卍”或者“卐” ,不论左旋还是右旋,在西藏通称为“雍仲” 。雍仲符号,可以说是青藏高原文化中最具
3、有特色和最为常见图案之一。雍仲符号并不仅为西藏的高原文明所独有,在地球上的许多古老文明都曾经流行过这个符号,至少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雍仲字符,不仅是人类最古老的原始图案之一,也是青铜时代乃至文明时代仍然经久不衰的吉祥图案。雍仲符号在人类活动早期史时几乎同时出现于世界上的不同区域,关于它所象征的内涵与意义,尤其是关于该符号的起源猜测,同样多元。迄今为止,关于雍仲符号的起源,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可归于三大类:第一类认为雍仲源于天体或自然崇拜;第二类主张雍仲与生殖崇拜有关;第三类更倾向于认为雍仲字符起源于某种动物图腾或动物崇拜。仅第一类天体或自然现象的解释,又可细分为如下几种观点:一、雍仲符号纹样可
4、能从太阳图案演变而来,认为图像象征或源于“太阳崇拜”或“日神崇拜” ,例如中国目前所知最早出现雍仲符号的湖南彭头山文化,其符号与日月崇拜相关。二、认为雍仲符号象征着风雨或雷电等自然现象,例如在美洲印第安文化中,雍仲符号便是象征着风神与雨神的图像。三、主张雍仲符号隐寓或暗合了宇宙中银河系原型,这是目前最新的一种观点。我们的“银河系”很像是一条银色的河流,不过,那只是它的侧面,它的正面其实是一个漩涡星系,从里向外伸出了四条旋转的“手臂”人马臂、猎户臂、英仙臂、三千秒差距臂,每条“手臂”实际上都是由难以计数的恒星和星云组成的,我们所居住的太阳系在猎户臂内,位于人马臂和英仙臂之间,更靠近英仙臂。不难发
5、现,银河系的四旋臂结构与雍仲字符非常相似。于是便有人大胆假设,雍仲字符是银河系的象征符号,而且还是一个顺时针旋转的银河系符号表征!并惊叹雍仲符号确实是深藏玄机与奥妙。尽管雍仲符号很早就出现于世界上一些古老的文明之中,并相当普遍地成为世界许多地区的早期吉祥符号之一,但能够长久地保持它不竭的生命力,能够如此长期地成为一种地区性文明的象征性符号,却是少而又少的,它似乎仅存在于西藏文化之中。虽然在西藏雍仲符号带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它的不同旋转方向代表着高原不同的宗教(苯教或佛教) ,然而,从历史时间的发展序列看,早在佛教进入高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雍仲符号便已经广泛流行于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它们因高原的土
6、著宗教苯教而传播到高原的不同角落。至于“卐”和“卍”在高原宗教中分别成为苯教与佛教的象征,应当是较晚的事,确切地说,应该是在佛教进入高原后,为了明晰佛苯之别,才逐渐约定俗成的。雍仲符号在青藏文化中的特殊性,大抵也要追溯到它独特的源起。地貌起源论源自苯教文献,苯教发祥地“俄木隆仁”是宇宙中心,又称九级雍仲山,山顶状若坛城,为一水晶巨石;山下四条河水如四臂指向四方;四方各有宫殿一座。从地形上看,俄木隆仁苯教发源地的平面图,正好呈现为一个标准“卐”字符形。这个神秘的地貌区域很自然成为古象雄苯教的象征符号。图腾起源论与西藏古代岩画中雍仲图形的演变相关。研究者发现西藏古代岩画中的许多“卍” ,形态酷似天
7、上的飞鸟,苯教雍仲符号的原型很可能与古象雄王国所崇拜的图腾大鹏鸟(藏语称 khyung,又称金翅鸟)相关。神鸟 Khyung 既是古象雄部落的图腾,也是雍仲苯教尊崇的大神,更是古象雄传播苯教的祭司氏族名称。鸟形符号与雍仲符号的相似性则证实象雄苯教、雍仲信仰、神鸟 Khyung 与卵生理论以及古象雄的鸟巫文化,在文化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节选自古老而神秘的“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雍仲符号并不仅为西藏的高原文明所独有,还是人类最古老的原始图案之一,也是青铜时代乃至文明时代仍然经久不衰的吉祥图案。B. 雍仲符号很早就
8、出现于世界上一些古老的文明之中,但能够长久地保持它不竭的生命力,却仅存在于西藏文化之中。C. 因为图腾起源论与西藏古代岩画中雍仲图形的演变相关,苯教雍仲符号的原型很可能与古象雄王国所崇拜的图腾大鹏鸟相关。D. “银河系”像一条银色的河流,从里向外伸出了四条旋转的“手臂” ,与雍仲字符非常相似,于是便有人大胆假设,雍仲字符是银河系的象征符号。【答案】D【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 “出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现于新石器时代早
9、期的雍仲符号并不仅为西藏的高原文明所独有” 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至少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雍仲字符” ,原文有“至少” ;B 项, “却仅存在于西藏文化之中”说法太过于绝对,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为“它似乎仅存在于西藏文化之中” ;C 项, “因为图腾起源论与西藏古代岩画中雍仲图形的演变相关,苯教雍仲符号的原型很可能与古象雄王国所崇拜的图腾大鹏鸟相关”强加因果,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原文为“图腾起源论与西藏古代岩画中雍仲图形的演变相关。研究者发现西藏古代岩画中的许多“卍” ,形态酷似天上的飞鸟,苯教雍仲符号的原型很可能与古象雄王国所崇拜的图腾大鹏鸟(藏语称 khyun
10、g,又称金翅鸟)相关” ,故选 D。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详细论述了人类最古老的原始图案之一雍仲字符的起源,条理清晰,内容丰富。B. 文章第二段在论证中列举了雍仲符号起源的几种流行看法,并详细论述了目前最新看法,详略得当,重点突出。C. 从文章第二、四段中的论证内容可以看出,在对雍仲符号的起源的分析过程中,作者非常看重形象的相似性。D. 文章论据充分,真实可靠,语言表达严谨,例如:“目前”这个词语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看出作者的表达的准确严谨。【答案】A【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
11、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 项, “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说法错误,本文不是总分总结构。故选 A。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通过关于雍仲符号的起源的三大类看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种象征符号与人类的原始崇拜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B. 雍仲符号并不仅为西藏的高原文明所独有,在地球上的许多古老文明都曾经流行过这个符号,这种现象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上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表现。C. 根据雍仲符号的银河系原型起源猜测可以推断出雍仲符号就是一个顺时针旋转的银河系符号表征。D. 根据原文内容可以推断出象雄苯教、雍仲信仰、神鸟
12、 Khyung 与卵生理论以及古象雄的鸟巫文化,在文化上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答案】C【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 项, “根据雍仲符号的银河系原型起源猜测可以推断出雍仲符号就是一个顺时针旋转的银河系符号表征”说法绝对化,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银河系的四旋臂结构与雍仲字符非常相似。于是便有人大胆假设,雍
13、仲字符是银河系的象征符号,而且还是一个顺时针旋转的银河系符号表征!并惊叹雍仲符号确实是深藏玄机与奥妙” ,故选 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猎人与狗余显斌茫茫沙漠,蠕动着两个小小黑点:一个是猎人,一个是猎狗。他们被困沙漠,已经整整 4 天了。他们有肉干,可是水已经不多了。不大的水囊已经见底,每喝一口,猎人的心中就会有一种绝望悄悄漾起,就像溺水的人,有种窒息的感觉。这是北方大沙漠,千里纵横,沙砾无边。在这里,生命就如一蚁,随时有被天地捻碎的感觉。想到这儿,猎人禁不住激灵灵打个冷战,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夕阳慢慢落下,浑圆,血红,十分壮观。
14、可是,猎人已经没有了观看夕阳的兴致,他望着血红的地平线,仿佛听到了魔鬼的叫嚣,听到了死神的狞笑。他定定地坐着,望着猎狗,在天地之间,小如一蚁。猎狗也定定地坐着,望着他。夕阳落下,月亮升起,圆满,洁白,这是沙漠里少有的好天气。沙漠上,顿时月光如水。水中,有两粒浮萍:一粒是猎人,一粒是猎狗。他们躺下,挤在一起,相互取暖。不一会儿,一人一狗响起了鼾声,就如水面泛起的一个个水泡。沙漠很静,被天覆盖着,如洪荒世界,只有几颗星在偷偷窥视着人间。其余的一切都睡熟了。猎人嘴里打着鼾声,悄悄坐了起来,手腕一翻,亮出一柄匕首。眼光,锥子一般,扎向猎狗。他想下手,杀了猎狗,就用它的血为饮料,走出沙漠。即使不杀它,它
15、也会渴死。他在心里安慰自己。他举起匕首,又停下。这是一只有灵性的狗,一次,在雪山上,他晕倒了,是它拖着自己,硬是从死亡边缘将他拖了回来:对它,他下不了手。可是,不杀它,又怎能走出这沙漠呢?再说,今天一天,这狗总望着自己的水囊,很明显,它也感觉到水快没了,也在打水囊的主意。他不断给自己寻找着下手的理由,终于咬咬牙,再次举起了手。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5 页(共 20 页) 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6 页(共 20 页)月光下,猎狗停止了鼾声,眼角滚出两滴泪水,大大的,银钻一样。猎人心头一抖,匕首落在地上。他抱住猎狗,泪流满面。天,慢慢变亮,一轮烈日又暴晒在沙漠上。他和它,在沙漠上蠕
16、蠕而动,小如两只蚂蚁。终于,他们不动了,都趴在那儿大口大口地喘息着。水囊中还有一口水,不,小半口。他舍不得喝,不到生命的最后关头,这水,就是希望。猎狗突然耸耸鼻子,有气无力地叫了两声。见他不动,它跌跌撞撞跑过来。他一惊,心想,狗东西,果然来抢水了。可是,这会儿,他已没有一点儿力气了。猎狗跑过来并没有抢水,而是撕扯他的衣服。他不动,动不了。他的心中,一股寒气透骨袭髓。这猎狗,看样子和他想的一样,想吃掉他,使自己活下来。他没杀它,看样子,它却准备咬死他。恐惧,灌满了他的双眼。猎狗并没咬他,扯了一会儿,扯不动他。突然,它叼起水囊,转身跌跌撞撞跑了,跑向沙丘。“停下!”他喊,声音如丝。猎狗没停,转身望
17、望他,仍朝沙丘跑去,一跌一撞的,喝醉了酒一般。“停下,我开枪啦”他喊,用尽力气。猎狗没停,仍在跑着,已上了沙丘顶。 “啪”的一声,枪声响起,在空寂的沙漠上久久回荡。猎狗回过头,望着他,叼着水囊缓缓倒下。击毙猎狗,他鼓起最后一点力气,移动着身子,一寸一寸移向沙丘。好在沙丘不大,他终于爬到沙丘上,顿时呆住了:沙丘后,有一片青草,青草中间,汪着一塘清泉。水塘很小,簸箕大,水面平滑,反射着阳光。猎狗鼻子灵,嗅着水源了,来拖他,拖不动,就叼走水囊,引他来追。可惜,没引来他,却引来了一颗子弹。这东西,有灵性呢。他跪下,抱着猎狗,号啕大哭。(选自中国教师报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
18、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水中,有两粒浮萍:一粒是猎人,一粒是猎狗”中“浮萍”运用比喻,写出大沙漠中猎人与狗的渺小和无助。B. 文中第处的画线句子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写出猎人与狗的亲密关系,表现出狗对猎人的忠诚和深厚情感。C. 小说结尾写猎人嚎啕大哭,这哭声表现出猎人复杂的内心活动,有懊恼、悔恨、庆幸、心疼。D. 小说前半部分写猎人与狗之间在困境中相依为伴,与后半部分猎人与狗之间的关系变化形成对比,这样的反差引人深思,深化了主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有懊恼、悔恨、庆幸、
19、心疼”说法不正确,结尾猎人嚎啕大哭,是因为发现猎狗叼着水囊离开自己并不是抢水,而是因为狗鼻子灵敏,嗅着了水源,叼着水囊,引自己去追,而自己却开枪打死了狗。所以这里没有“庆幸” 。故选 C。5. 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猎人心理变化的过程。 (5 分)【参考答案】被困沙漠 4 天,水已不多,恐惧无助。准备杀猎狗求生,犹豫矛盾。以为猎狗伤害自己,恐惧绝望。发现真相,痛苦悔恨。【解析】题干是“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猎人心理变化的过程” ,是考查学生把握人物形象能力。答题时,通读文章,圈画出能够体现人物心理的语句,然后根据语句概括其所表现的人物心理,进而把握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本题,通读文章,从文中“被困沙漠,已经
20、整整 4 天了” “他们有肉干,可是水已经不多了。不大的水囊已经见底,每喝一口,猎人的心中就会有一种绝望悄悄漾起,就像溺水的人,有种窒息的感觉”表现了猎人的恐惧无助;“想下手,杀了猎狗,就用它的血为饮料,走出沙漠” “举起匕首,又停下。是一只有灵性的狗,一次,在雪山上,他晕倒了,是它拖着自己,硬是从死亡边缘将他拖了回来:对它,他下不了手” “可是,不杀它,又怎能走出这沙漠呢” “不断给自己寻找着下手的理由,终于咬咬牙,再次举起了手” ,猎人准备杀狗靠狗血求生,可是因为这只狗有灵性,救过自己,所以矛盾,犹豫,下不了手;“猎狗突然耸耸鼻子,有气无力地叫了两声。见他不动,它跌跌撞撞跑过来。他一惊,心
21、想,狗东西,果然来抢水了。可是,这会儿,他已没有一点儿力气了” “猎狗跑过来并没有抢水,而是撕扯他的衣服。他不动,动不了。他的心中,一股寒气透骨袭髓。这猎狗,看样子和他想的一样,想吃掉他,使自己活下来。他没杀它,看样子,它却准备咬死他。恐惧,灌满了他的双眼” “猎狗并没咬他,扯了一会儿,扯不动他。突然,它叼起水囊,转身跌跌撞撞跑了,跑向沙丘” ,以为猎狗伤害自己,恐怖绝望;“他终于爬到沙丘上,顿时呆住了:沙丘后,有一片青草,青草中间,汪着一塘清泉。水塘很小,簸箕大,水面平滑,反射着阳光” “猎狗鼻子灵,嗅着水源了,来拖他,拖不动,就叼走水囊,引他来追。可惜,没引来他,却引来了一颗子弹” “他跪
22、下,抱着猎狗,号啕大哭” ,表现猎人发现真相,痛苦悔恨。6. 结合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6 分)赏析画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3 分)分析画线处的作用。 (3 分)【参考答案】 (1)表现天地的广阔,衬托生命的渺小。运用拟人手法,天上的星星仿佛具有人性,见证着人间发生的人性挣扎,增强悬念。渲染宁静的气氛,与下文猎人准备杀死猎狗的情节形成反差,为故事发展蓄势。(2)此句写猎狗感知到猎人要杀它后的反应, “停止鼾声”说明它想要成全主人,表现出猎狗的忠诚、善心;猎狗与主人一直在困境中相依为伴,流泪又让人看到它内心的悲凉和对主人的失望。猎狗的这种成全与文中猎人想要杀它活命的举动形成对比,反衬出猎
23、人的自私和人性的恶。【解析】 (1)题干为“赏析画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是考查学生把握景物描写作用能力。景物描写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暗示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深化作品主题。答题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比如本题的景物描写“沙漠很静,被天覆盖着,如洪荒世界,只有几颗星在偷偷窥视着人间。其余的一切都睡熟了” ,先写沙漠,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沙漠的静,渲染了宁静的气氛,在如此宁静的气氛,与下文猎人为了自己活命想杀死曾经救过自己命的猎狗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形成了
24、反差,增加了故事的悬念。沙漠“被天覆盖着,如洪荒世界”表现了天地广阔,以沙漠中天地的广阔来衬托生命的渺小(猎人和猎狗已经困在沙漠 4 天了,水马上就要没有了,猎人和猎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 “几颗星在偷偷窥视着人间。其余的一切都睡熟了”运用拟人手法,把天上的星星当作人来写,天上的星星仿佛具有人性,见证着人间发生的人性挣扎,增强悬念。(2)题干是“分析画线处的作用” ,是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重要句子作用能力。画线的句子“月光下,猎狗停止了鼾声,眼角滚出两滴泪水,大大的,银钻一样”是对猎狗感知到主人要杀它后的反应,属于细节描写, “停止鼾声”说明它想要成全主人,表现出猎狗的忠诚、善心。猎狗不但
25、这次忠诚,以前主人在雪上晕倒,猎狗应是把主人“硬是从死亡边缘将他拖了回来” ,可是现在主人举起了匕首,准备杀死它!它虽然停止鼾声,可是没有动,打算成全主人。流泪又让人看到猎狗内心的悲凉和对主人的失望。猎狗的这种成全与文中猎人想要杀它活命的举动形成对比,反衬出猎人的自私和人性的恶。(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 12 月 3 日起,由中央电视台创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 ,在周日 19:30 黄金档首播。 国家宝藏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上海博物馆、南京博
26、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领域深入挖掘。节目共计 10 期,每期 90 分钟。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 3 件镇馆之宝,交民众甄选。每件宝藏都拥有一位与之绑定的“国宝守护人” ,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倾情讲述这些“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摘编自钟菡国家宝藏很年轻!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 , 解放日报20171128) 材料二: 近日,央视的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获得无数好评,就连一向挑剔的豆瓣网友也给出了高达 90 的评分。为
27、什么并不罕见的文博综艺节目,能获得如此高的热度?原因只有一个,国家宝藏用了全新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历久弥新的“老故事” 。 不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 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 27 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 ,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 9 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 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凯饰演乾隆一角,演绎了清代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各种釉彩大瓶背后的故事。在剧中,穿越到清代的王羲之、黄公望以及雍正皇帝都用不同方式“吐槽”了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但是,乾隆皇帝的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又完美地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怀疑。正是这种鲜
28、活、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拉近了文物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更乐于去了解文物本身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达方式上的成功,对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陈子仪国家宝藏热播 文化遗产要讲好新故事 , 中国青年报20171226) 材料三:(资料来源于曾阳、刘莹以统计数据做好博物馆公众服务沈阳故宫博物院观众调查报告 ,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 年第 01 期)材料四: 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戏剧研究的高级讲师托尼杰克森的带领下,研究者们在伦敦帝国战争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9 页(共 20 页) 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10 页(共 20 页)博物馆
29、和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进行专项研究,旨在阐明戏剧对学校孩子们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影响。研究报告表明,在博物馆中使用演员可能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工具。 研究者发现,当某个故事是由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说出的时候,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更强,他们也容易对人物深表同情,容易理解问题消极和困难的方面。 “根据学生们告诉我们的,似乎这种表演容易得到认可,因为演员们仿佛是在与朋友、邻居而不是与小学生进行交谈。”而在非戏剧组,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均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尽管这些表演鲜活有趣,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想维持这种表演,没有资金的帮助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戏剧表演日复一日,完全是博物馆自己在硬撑着
30、。如今,编写和排演一个新的角色可能花掉的费用达 4000 欧元,这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看来,在英国博物馆教育中发挥着传统作用的戏剧表演也面临困境。(摘编自陈成军戏剧表演与英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 中国文物报2005429)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答案】B 【解析】 “通过表演”错,所展示文物的点评者是各博物馆馆长。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 国家宝藏节目为每件宝藏绑定了一位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 ,借助明星效应引起观众对国宝的关注。 B在国家宝藏中,乾隆皇帝以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
31、展现出大众化的审美观,扭转了世人对釉彩大瓶的看法。 C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调查中,男性和中青年群体是主要观众群体,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 D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目前观众对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服务尚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 E托尼杰克森带领的研究者们通过对比研究证实了戏剧表演的效果,从而为英国博物馆教育的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答案】AE【解析】B “扭转了世人对各种釉彩大瓶的看法”错,原文只是说“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怀疑” 。C “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错,图表中的数据只能反映出喜欢哪种服务方式的观众多,但不能反映出大部分人喜欢
32、各种方式。D “目前观众对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错,观众提出对服务的希望不等于存在不满也不能说明目前的服务不好。9电视节目国家宝藏是用哪些全新的方式来介绍文物并获得好评的?请概括说明。 (4 分) 【参考答案】由民众甄选博物馆推荐的镇馆之宝,增加了民众参与度。 邀请当红明星,并且还绑定“国宝守护人” ,增加明星效应。以“小剧场”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增加娱乐性趣味性。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凸显话题性和专业性。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郑当
33、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
34、,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10. 下列对文中画波
35、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B.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C.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D.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名、词性词组“吏”“官属” “人” “善言” “
36、上” ,虚词“与” “之” , “吏”为名词,可以作主语和宾语,根据文意“名”是动词,所以“吏”作“名”的宾语, “吏”后面要断开,排除 A、B 两项。上下文联系“进”的主语应该是他,他把好的言论进献给皇上,所以进前面要断开。再结合本句意思:从来不以名字称呼属吏。与官属谈话,唯恐使对方受到伤害。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进献皇上,唯恐拖延。句子可以断开为: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故选 C。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汉代确立的“五日一休沐”制度,五天有一天归家休息会亲洗沐。而滕王阁序中便成为“十旬休假” ,由
37、“五日一休沐”变为“十日一休沐” ,即是唐代的“旬休”制度。B. 大司农,简称“大农” ,汉代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的官。C. 大父,指伯父,称谓前加“大”在文言中可以表示敬称,与现代汉语的“大爷”类似。D. 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两千石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和比二千石。【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8、题中 C 项, “大父,指伯父”说法错误,大父,应指祖父。故选C。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郑庄讲义气好交友。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常在长安的城郊朋友之处存放马匹,来邀请、酬谢宾客,夜以继日,还常恐怕应酬不周。B. 郑庄待人平等,尊重别人。郑庄任太史时,客人到来,没有贵贱之分。他对客人都能以宾主的礼节对待,很注意尊重地位低下的人。C. 郑庄用人不当,为自己招致祸患。郑庄任用的宾客利用大司农的货物营利,欠了公家许多债务,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D. 郑庄在为官期间,虽然官职有起伏变化,但其人正直、侠义、廉洁,敢于直言进谏,并且待人
39、谦和平等,总体而言郑庄是个难得的好官。【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D 项, “敢于直言进谏”说法错误,文章中并没有提及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故选 D。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5 分)(2)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 (5 分)【参考答案】(1)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2
40、)郑庄、汲黯开始列位九卿的职位,清廉而能自我检省。后来两人中途被免去官职,家中贫困,宾客愈来愈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 (1)句中:“其” ,代词,他,指郑庄;“推毂”推荐;“诚” ,亲切;“诚有味其言之也” ,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引” ,推重;“以为” ,认为;“贤于己” ,状语后置,比自己贤能。 (2)句中:“始” ,开始;“内行修洁” ,指能自我检省;“中废” ,指中途被免去官职;“落” ,零落,少。【
41、参考译文】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郑君不久便归附了汉。汉高祖刘邦命令登记项籍旧将的姓名、履历,唯独郑君没有奉行诏令登记。刘邦下诏拜已登记履历者为大夫,而贬逐了郑君。郑君死于汉文帝的时候。郑庄以好行侠义之事而自喜,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朋友之处存放马匹,以邀请和酬谢宾客,夜以继日,直至次日凌晨,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敬慕年长厚道的人,唯恐不能相识。虽然年纪轻,官品低微、然而他交往相识的都是祖父一辈,并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先后晋升
42、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后升至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的议论,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没有贵贱之分,不应将任何人拒之门外。 ”他对客人都能以宾主的礼节对待,这是因为他很注意尊重地位低下的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13 页(共 20 页) 好教育云平台 内部特供卷 第 14 页(共 20 页)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竹器和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国中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从来不
43、以名字称呼属吏。与官属谈话,唯恐使对方受到伤害。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进献皇上,唯恐拖延。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道郑庄。郑庄的使者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准备五天。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外视察,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要求提供粮食 ,请求准备行装的是什么人?”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极力讨论是否妥当。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任用的宾客利用大司农的货物营利,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试用为丞相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数
44、年之后,死于任上。郑庄、汲黯开始列位九卿的职位,清廉而能自我检省。后来两人中途被免去官职,家中贫困,宾客愈来愈少。及至在郡中任长官,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郑庄兄弟的子弟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两千石的有六、七个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枕上偶成 陆游放臣不复望修门 ,身寄江头黄叶村。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河潼 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注:修门:战国时楚国郢都城门。河潼:指黄河、潼关,意即中原地带。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 起句突兀,读来自有
45、一股愤然不平之气扑面而来。其实这对陆游来说,是蓄之也久,其发也烈。第二句中的“江头黄叶村”既点出寄身之处,也于景色中暗示了季节,并为尾联写雁伏笔。B. 第三句意思是,酒后口渴,听到窗外疏雨声声觉得似乎能润一润喉咙,诗人于孤苦中感到些许的喜悦。C. 颈联运用了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作者认为周汉两朝都以河潼为根基而逐鹿中原,统一天下,南宋朝廷对此应当认真思索。D. 开篇“不复望修门” ,写失望之深,而结尾又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雁,于矛盾中抒写了难忘国事的悲怆之情。E. 这首诗先叙事,再议论,最后状景抒情,一气呵成,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而又报效无门的痛苦之情。【答案】BC【解析】本
46、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B 项, “第三句意思是,酒后口渴,听到窗外疏雨声声觉得似乎能润一润喉咙,诗人于孤苦中感到些许的喜悦”说法错误,第三句的意思是说长时间没有酒喝如同渴之思水一样。C 项, “颈联运用了设问的手法”说法错误,应是反问,而非设问。故选 BC。15.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 (6 分)【参考答案】 (1)贬谪之恨,贬逐之愁。 “放臣不复望修门”透露出贬谪之愁恨。而“黄叶村”点出那江畔遍地黄叶的村庄便是“我”的托身之所,表达出一种无奈之情。(2)恢复中原的关切之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怆之情。颈联突出了
47、河潼的战略地位,表达了对当权者恢复中原的期待。尾联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云间大雁,大雁尚且能够北归,自己何时才能看到收复中原、北伐成功呢?这里在人不如雁的强烈对比中抒写了难忘国事、报国无门的悲怆之情。【解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通过对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本诗“放臣不复望修门”透露出贬谪之愁恨,而“黄叶村”点出那江畔遍地黄花的村庄便是“我”的托身之所,表达出一种无奈之情。颈联“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突出了河潼的战略地位,表达了对当权者恢复中原的期待。尾联“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云间大雁,大雁尚且能够北归,自己何时才能看到收复中原、北
48、伐成功呢?这里在人不如雁的强烈对比中抒写了难忘国事、报国无门的悲怆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做到了“_,_” ,才能无所凭借在无穷的时空里自由遨游。(2) 阿房宫赋借古讽今,警告唐敬宗应当对秦之灭亡哀而鉴之,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_”表达出自己身世飘零之苦。【答案】 (1)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身世浮沉雨打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乘、御、辩、鉴、浮沉、萍。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老张今年 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国家为互联网金融正名,但互联网金融业还没到弹冠相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