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体户,给“穷疯了”的人一条出路之所以下海,是因为穷疯了。卖猪肉成千万富翁的北大才子陈生这样解释自己当个体户的原因。十多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陈生放弃公务员职务毅然下海,倒腾过白酒和房地产,打造过苹果醋,如今卖肉成了千万富翁,被喻为广州的“猪肉大王” 。在中国数千万个体户中,像陈生这样的成为千万富翁的,毕竟是少数。 可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无数怀抱发财致富梦想的人,通过“干个体”扔掉了穷帽子。在改革开放之初,最早的个体户们有的理发、有的修鞋、有的卖小吃、有的摆地摊,不惧严冬酷暑、不怕冷言冷语,以敢为人先的胆量和气魄,实践着自己的“财富梦想” ,成就了一大批“万元户”
2、,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富起来的人。然而,作为改革开放的特殊产物, “个体户”曾经并不是个褒义词。改革开放以前,个体经商被看成投机倒把,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是严厉打击的对象。在改革开放初期,尽管有党的政策的“尚方宝剑” ,个体户依然“上不了台面” ,干个体的总觉得低人一等。个体户成了万元户以后,人们的眼光发生了变化,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让很多知识分子心里酸溜溜的。当时的人们肯定想不到,若干年后,机关干部、名牌大学的学生也会加入到个体户的大军,甚至像陈生那样,成为人人羡慕的千万富翁。对个体户由贬到褒的观念转变,不仅见证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心路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的体制变革、社会变迁。作为自
3、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微型经济体,作为最早从计划经济的枷锁中解放的人群,个体户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得不遵从“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无数人在风起云涌的市场大潮中成为引领风尚的弄潮儿,也有不少人在暗潮汹涌的商海中翻了船。从国营到民营,从公有制经济到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的由小到大,折射出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变迁。从资本主义的尾巴到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从发挥“拾遗补缺”作用到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拥有数千万从业者的个体户大军,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中国经济体。不仅个体户的经济地位日新月异,政治地位也步步高升,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作为独具特色的社会群体,个体户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新兴社会阶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千万个体户,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最早践行者,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人之一。“穷得只剩下钱了。 ”富起来的个体户这样调侃自己。相信,在“财富效应”的激励和鼓舞下,总有心怀财富梦想的人,不断地加入个体户的队伍,成为新的财富神话的创造者,成为新的书写历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