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的命题流程与命题技巧,一 、高考试卷命制的基本流程二、 试卷命题的技巧,一、高考试卷的命题基本流程,1、命题依据 : 考试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高考考试大纲高考试卷的命制是以各省(市、自治区)颁布的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而考试说明的编制又是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考试说明是对考试大纲的进一步细化,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难度值和命题要求进行具体的说明。命题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规定命题,同时遵循“坚持改革,稳步推进,突出思想性,注重科学性”的原则。 2、命题原则:原创、不拘泥、不回避在具体命题过程中要注意以下3点要求:一是所有的试题都必
2、须是原创的;二是命题不拘泥于某一种版本的教材;三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知识每年都要考到,不回避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在命题的开始阶段,命题组首先列出考查内容和题型的双向细目表,明确各种题型或者各道试题所要考查的内容和目标。通常情况下命题组成员分工命制试题,然后组成一份试卷初稿。接着命题组全体成员对初稿进行认真讨论修改,该更换就更换或者重新命制。随后命题组将试卷送交审题组审阅,审题组成员可以先试做一遍,估算所需答题时间,预测试卷难度,核对答案的准确性(选择题尤其要注意答案的唯一性),审题组经过讨论后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命题组,这期间经过反复多次的讨论甚至争论,最后定稿。然后打印、校对和印刷,3、命题
3、流程:列出双向细目表、分工命制、讨论修改、审阅、再讨论、 再修改、定稿,定稿前还必须把握好试卷的难度,因为它与试卷的区分度密切相关。命题组要根据考生的总体水平准确估计每道试题的难度系数,然后再对整份试卷的总难度系数进行预测,将其调整到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命题省份的各设区市要把当年4月份以前的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全部送到命题入闱点,以便高考卷对各地试卷上已经出现的试题有所回避。5、选题程序:先大题、创新题,然后根据细目表照顾面. 然后就是打印、校对和印刷。,4、最后定稿前的准备: 预测、调整难度系数、回避,二、 浅谈如何进行日常试卷的命题,1、试卷命题的意义,(1)现状:市场上资料
4、多,但真正好的资料凤毛麟角!教师的依懒心理强,学生的训练质量得不到保证! (2)意义:一份好的试卷,能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训练学生思维,命题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也能体现教师的责任感. (3)暂时最好的一个组卷系统:学易云(),(试用版联系人:张琰15811334959,QQ:734110543),2、试卷命题的基本程序 (1)制定命题要求 (2)根据要求制定双向细目表(知识点、说明、题型、要求、难度) (3)确定考查重点、难点 (4)根据双向细目表查找前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各地模拟试题 (5)根据双向细目表编制题目(海选、粗选、改编) (6)做题、磨题、模拟做题、估测高分、均分。 所
5、谓“磨”我想大家都懂,磨题就是打磨题目,例如题目编后或修改后符合不符合实际、有没有科学性错误、超纲否、描述是否有歧义、难度是否合适、题目的数据是否方便学生计算等等,任何一点不小心,都会造成试题质量的急剧下降,甚至关系到考试的成败,所以,不仅要“磨”,而且要耐心地“磨”。,(原题)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弹力可以为零 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此时重力一定大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跟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相反
6、,(改编)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A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受三个力:重力、杆的弹力、及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B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受两个力:重力、杆的弹力 C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 D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可以小于,本题,我对原有的选择支进行了修改、提炼,修改后的选择支很显然比原来的考查范围更广,更有物理味道。,(原题) 如图为一颗卫星的3个轨道(1为圆轨道,2为圆轨道,3为转移轨道,P、Q为轨道的相切点),则 A、在轨道1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2上的速率 B、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的角速度 C、从轨道1进入轨道
7、3需在P点加速 D、若知道卫星的运动轨道半径和周期,就可以卫星的总质量,(改编)中新社消息,2012年6月18日11时,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表面343公里的轨道成功实现自动对接, 据消息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前,在轨道控制方面,北京飞控中心对天宫一号实施了轨道圆化控制:即让天宫一号从原来距离地面370公里的自主飞行轨道通过两次圆化控制使天宫一号的飞行高度逐步降低,进入到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交会对接轨道,圆化控制过程简单的近似如图(1为圆化控制前天宫一号的轨道,2为圆化控制后天宫一号的轨道,3为转移轨道,P、Q为轨道的相切点),则 A、天宫一号在轨道1上
8、的速率大于在轨道2上的速率 B、天宫一号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的角速度 C、天宫一号从轨道1进入轨道3需在P点加速 D、神九与天宫对接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知道飞船的运动轨道半径和周期,就可以算出神九与天宫的总质量,本题是根据时事新闻及教学情况,自编的一个题,因为那时神九刚刚上天,这样的题我认为对学生的意义更大,(原题)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弹簧压缩至A处。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被弹开后,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8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求: (1)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
9、2)小球由B到C克服阻力做的功。,(改编)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弹簧压缩至A处。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被弹开后,以速度v经过B点进入半圆形轨道,之后向上运动恰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求: (1)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2)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 (3)小球由B到C克服阻力做的功,本题,我对原题做了如下的修改,1修改了经过B点的条件,这样的修改客观上降低了第一问的难度,2增加了一问,属竖直面上圆周运动考查重点,也为学生回答第三问提供了一个台阶,(原题1)有一个圆盘能够在水平面内绕其圆心O匀速旋转,盘的边缘为粗糙平面(用斜线表示)
10、其余为光滑平面.现用很轻的长L=5 cm的细杆连接A、B两个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 =0.1 kg和 =0.5 kg.B放在圆盘的粗糙部分,A放在圆盘的光滑部分.并且细杆指向圆心,A离圆心O为10cm,如图所示,当盘以n=2转/秒的转速转动时,A和B能跟着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 求(1)B受到的摩擦力. (2)细杆所受的作用力.,(原题2) 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已知B、C间用一强度足够的绳子连接,A、B、C的质量均为m,动摩擦因数处处为,B与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A的摩擦力
11、一定为mg B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m2r 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改编)有一个圆盘能够在水平面内绕其圆心O匀速旋转,盘的边缘为粗糙平面(用斜线表示)其余为光滑平面,现在圆盘的粗糙部分放一个小物体A,mA=0.5 kg、A离圆心O为16cm,如图甲所示,当盘以n=1转/秒的转速转动时,A能跟着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求(1)A受到的摩擦力 (2)若A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为f=4.5N,则圆盘的最大角速度不超过多少才能保证A与圆盘相对静止 (3)现若在圆盘的光滑部分再放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体B,且用一根长为6cm的轻杆把A、B连接在一起,轻杆方向沿半径,如图乙所示,则要保证
12、物体与盘相对静止,圆盘的最大角速度又为多少?,很显然,本题的修改也主要是提供台阶,降低难度,(原题)质量m=0.1g的带电微粒以v0=10m/s的速度从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的中央飞入板间,如图所示,已知板长L=1.0m,板间距离d=0.06m,当UAB=103伏时,带电粒子恰好沿直线穿过板间,求: (1)微粒带何种电荷、所带电荷量为多少? (2)要让微粒能从板间飞出,AB间所加电压应在什么范围内?,本题,主要是增加了第三问,很显然难度增加了,题目看上去也“新”了,(改编)质量m=0.1g的带电微粒以v0=1.2m/s的速度从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的中央飞入板间,如图所示,已知板长L=
13、0.08m,板间距离d=0.06m,当UAB=103V时,带电粒子恰好沿直线穿过板间 (1)微粒带何种电荷、所带电荷量为多少? (2)要让微粒能从O点飞出,AB间所加电压为多少? (3)粒子从O点飞出后进入xOy区域,已知xOy区域内有一个方向向右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1.25104N/C,求粒子经过y轴的位置坐标,本题,主要是增加了第三问,很显然难度增加了,题目看上去也“新”了,(原题1)让鸡蛋从高处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直接撞击地面的速度最大不能超过1.5m/s如果没有保护,鸡蛋自由下落而不被摔坏的最大高度 m现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
14、板夹住鸡蛋,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的距离s=0.45m;A、B夹板与鸡蛋之间的摩擦力都为鸡蛋重力的5倍,现将该装置从距地面某一高处自由下落,装置碰地后速度为0,且保持竖直无反弹,不计装置与地面作用时间如果使用该装置保护,刚开始装置的下端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 m,(原题2)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75kg,沿倾角=37且足够长的斜坡向下运动,已知雪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k未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雪橇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的曲线AD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上一点B的坐标为(4, 15),CD是曲线AD的渐近线,g取10m/s2,试回答和求解: 雪橇在下滑过程中,开始做
15、什么运动,最后做什么运动? 当雪橇的速度为5m/s时,雪橇的加速度为多大? 雪橇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改编)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05m的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为了让鸡蛋从高处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个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夹板与鸡蛋之间总的滑动摩擦力为鸡蛋重力的11倍,现将该装置连同鸡蛋从距地面一定高处落下,其在空中下落的vt图如图乙所示,假设装置着地即保持图示状态静止(不被弹起),g取10ms2 (1)要使鸡蛋不被摔坏,直接撞击地面的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已知实验中鸡蛋的重力为0.6N,若在某次实验中装置下
16、落5s后仍未着地,则在t=5s时,鸡蛋受到总的阻力为多少? (3)如果使用该装置保护,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的距离至少为多大时,理论上可保证鸡蛋无论从多高处下落而永远是安全的?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本题修改主要用了组合的思想,遗憾的是,据反馈似乎学生看不懂本题,看来本题在描述上有点问题,这也是在编制试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原题)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用长为2L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A和B,A球的电荷量为2q,B球的电荷量为3q,组成一静止的带电系统。虚线NQ与MP平行且相距3L,开始时MP恰为杆的中垂线。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现在在虚线MP、NQ间加上水平
17、向右的匀强电场E,求: (1)B球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2)B球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以及从开始到最大位移处时B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3)带电系统运动的周期。,(改编)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用长为2L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A和B,A球的电荷量为2q,B球的电荷量为3q,组成一静止的带电系统虚线NQ与MP平行且相距3L,开始时MP恰为杆的中垂线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现在虚线MP、NQ间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求: (1)B球刚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及A球刚出电场时的速度; (2)B球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以及从开始到最大位移处时B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3)若N
18、Q右端的绝缘水平面粗糙,且A球与其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大小f=Eq,则A球最终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的路程为多少?系统最终运动的周期为多大?,本题主要是对第三问进行了改编,改编时是受下题启发,对陈题常用的处理方法:,概括起来讲无非就是增、减、换、组合等等;其中“增”通常是指增加步骤降低难度;“减”是相反的工作,这个用的比较少,这也符合这几年我们的物理发展现状;“换”就是更换条件,一般也是降低难度;“组合”是指把几个问题有机的拼成一个问题,主要是出新。,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19、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根据学情编一些概念性的选择题,2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A、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本领大小 B、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C、电源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 D、电流做功的快慢.,3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 B将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C静电场中的电场线一定与等势面垂直 D将一电子在静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后,电子一定沿电场线运动,4如图所示,长为L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前端放一小物块,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将小车向右拉动一段距离s,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左
20、端。物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力为 f ,在此过程中 A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f s B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为-fL C力F对小车做的功为Fs D小车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 s,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环形塑料管竖直放置,且管的内径远小于环的半径,ab为该环的水平直径,cd为竖直直径,环ab以下部分处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管的内壁光滑。现将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从管中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已知qE = 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电势相比为B小球释放后,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并在bda间往复运动 C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d和c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为51 D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最高
21、点c时的速度相同,关心时事新闻,科技前沿,从而编制一些问题。,1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中国选手劳义以10秒24的成绩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赢得亚运会男子百米金牌!假定他在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过程中有一段反应时间,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为了公平和准确,本次比赛中采用了精确程度达到千分之一秒的计时系统,终点高速摄像机每秒钟可以拍摄一千张照片,则可以将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每一厘米都记录下来,可使裁判结果将不再有争议,通过分析劳义冲线前的101张照片,发现劳义在这段时间内前进了1.068m,已知劳义在匀加速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为1.43s。求: (1)劳义达到的最大速率和
2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2)劳义的反应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一年一度的美国NBA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全球的众多观众在今年的东部决赛系列赛中有这样一个场面:临终场1s的时候,小皇帝詹姆斯三分线外接球就投绝杀魔术,获得比赛的胜利现假设詹姆斯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出手高度为h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2,球的质量为,空气阻力不计,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 AW+ BW+ C W D W,3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天宫1号”进入工作轨道后,其运行周期约为91min随后不久发射“神舟8号”飞船并与“天宫1号”在太空实现交会对接若对接前的某段时间内“神舟8号
23、”和“天宫1号”已经处在同一圆形轨道上顺时针运行,如图所示则在两飞行器实现成功对接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舟8号”和“天宫1号”的角速度相同 B“神舟8号”比“天宫1号”的角速度大 C对接过程中“神舟8号”应向运动的后上方喷气以实现加速追赶同轨道的“天宫1号” D对接过程中“神舟8号”应向运动的后下方喷气以实现加速追赶同轨道的“天宫1号”,我认为这些题,来源于生活实际,或科技前沿,往往也是学生关注的问题,会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高效的目的,3、试卷命题的体会,(1)成功与失败:成功的理由千万条,失败的理由只有一道。就是对学情把握不对!,例:(失败题1)如图所示电路,E=10V
24、,R1=4,R2=6;电池内阻不计,C1=C2=30F,先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求断开S后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失败题2)将粉笔头A轻放在以2m/s恒定速度运动的足够长水平传送带上后,在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4m的划线若使该传送带改做加速度大小为1.5m/s2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并且在传送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粉笔头B轻放在传送带上(g取10m/s2),求: (1)A粉笔头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a及其加速时间; (2)粉笔头B最终的对地位移大小; (3)粉笔头B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线长度,(失败题3)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05m的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
25、为了让鸡蛋从高处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个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夹板与鸡蛋之间总的滑动摩擦力为鸡蛋重力的11倍,现将该装置连同鸡蛋从距地面一定高处落下,其在空中下落的vt图如图乙所示,假设装置着地即保持图示状态静止(不被弹起),g取10ms2 (1)要使鸡蛋不被摔坏,直接撞击地面的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已知实验中鸡蛋的重力为0.6N,若在某次实验中装置下落5s后仍未着地,则在t=5s时,鸡蛋受到总的阻力为多少? (3)如果使用该装置保护,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的距离至少为多大时,理论上可保证鸡蛋无论从多高处下落而永远是安全的? (保
26、留四位有效数字),(成功题1)如图a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b所示(g=10 m/s2),则正确的结论是( ) A.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 N/cm C. 物体的质量为3 kg 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成功题2)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条水平虚线L1、L2之间是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圈abcd边长为L(Ld),将线圈在磁场上方高h处由静
27、止释放,cd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0,ab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也为v0,则在cd边刚进入磁场到ab边离开磁场的过程A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2mgLB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2mgdC线圈的最小速度可能为D线圈的最小速度一定为,教训:“磨”题非常重要,即使题目改的自我感觉很得意,也要小心为上,因为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真正获得学生和在座的朋友认可的才算成功!,(2)例题或评讲作业时,不要就题论题,在二轮复习中,复习传送带模型时,可出本题: 例:如图所示,长s=7.5m的水平传送带以5m/s的恒定速度运动,今在其左端A将一质量m=1kg工件轻轻放在上面,工件被带动到右端B,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试求工件
28、经多少时间由传送带左端A运动到右端B?(g=10m/s2),复习时,可会做如下一些变化: 演变一、若传送带s=2.5m,情况怎样? 演变二、若传送带速度恒为10m/s,情况怎样? 演变三、工件在传送带划过的痕迹有多长? 演变四、若工件以对地速度v0=5m/s滑上传送带,情况怎样? 演变五、若工件以对地速度v0=7m/s滑上传送带,情况怎样? 演变六、若工件以对地速度v0=12m/s滑上传送带,情况怎样?,演变七、若在物体上加一个F=10N的水平恒力,情况怎样? 这些演变讨论完后,我还会拿出下面两题让学生训练: 训练一、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沿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向左滑上传送带,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v-t图像可能的是(设水平向左为正方向),训练二、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37,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地放一小物体,若已知传送带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0,传送带A到B端的距离S=16m,则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g=10m/s2) 传送带静止不动; 主动轮A顺时针转动,使传送带以 v=10m/s的速度运行; 主动轮A逆时针转动,使传送带以 v=10m/s的速度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