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较教育学,主讲教师:李卓,一位中国教师到美国一所小学参观考察,正赶上班里写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可不管这些孩子心中的梦想是不是符合大人的心意,都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支持。一个孩子写到“我太喜欢马了,长大后要去替人家养马”;还有一个憧憬着“长大后就想当家庭主妇,生很多小孩,在家带小孩”看着这些孩子的理想你想到了什么?,学习基础:,先期课程基础:教育原理、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等教育学类基础课程。 外语基础: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文化基础:对多国文化的了解。,学习提示:,外国文献资料的阅读(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 外国文化的了解(背景因素) 本国教育的关注(立足点) 问题
2、意识(研究的起点),推荐书目:,顾明远总主编“比较教育丛书”:比较教育导论 教育与国家发展、比较教育学史、比较教学论、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各国教育法制比较研究、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教育、中等教育考试制度比较研究、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的使命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西方文明史等文化类著作 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等 网站:比较教育在中国 http:/,比较教育研究者和学习者共勉,比较教育是要从世界大视野来审视教育问题,放眼世界是比较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情境
3、。比较教育重在比较,比较本国与他国的异同,本土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比较教育研究者需做真正意义上的“拿来主义”者。,第一章 绪论,一、比较教育学的概念 朱利安: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是别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机构、教育方式、学校系统、课程目标及教学法等。康德尔:比较教育是继续教育史的研究,把教育史延伸到现在,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型式之间必然的密切联系,发现导致教育制度相差别的那些力量和因素的差异性。,汉斯:“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造成教育差异的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索科洛娃:比较教育学是研
4、究当前世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的和个别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揭示其经济、社会和哲学基础以及民族特点。冲原丰:比较教育学是以教育的整个领域为对象,对两国以上的现行教育进行比较,并把外国教育学包括在内的学科。,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深入认识比较教育学: 1.研究目的:借鉴与革新 2.研究对象:内容 (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以各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的基本问题为重点); 时间(以当代教育为中心);空间(世界各国教育,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例如:a.发达国家高等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b.美国的学生贷款丑闻与贷款监管和资助制度改革 c.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探析 d.“学院”改名为“大学”的动力机制以美
5、国亨廷顿学院为例 e.俄罗斯和美国师范教育课程之比较 f.中、美、英家长教育权利的比较 g.择校现象的国际观察与我国的政策选择,3.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法为主,通过比较发现问题的症结或者找到解决的办法。4.学科的基本性质:属教育科学范畴,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参考定义: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揭示不同国家教育的特点,判明决定和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索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为本国改革教育的借鉴的一门教育学科。,二、学习比较教育学的意义 1.开阔教育视野,促进教育交流 2.深入认识教育的共性规律 3.推动本国教育改进 4.提升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三、比较教育学的研
6、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全面性原则 6.可比性原则,四、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有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等。在进行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适当配合运用各种方法。其中比较法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什么是比较法?,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他们之间的同异、优劣、相互关系,形成对事物的认识。,比较法的类型: 从比较的时间上,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从比较的范围上,可分为区域比较和问题比较。 从比较的角度上,可分为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 从比较对象的相互影
7、响程度上,分为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 从比较对象的异同性上,可分为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试练习: 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和教育学专业的比较。,五、外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 (一)史前阶段(1817年以前) “旅行者见闻”古希腊古罗马:色诺芬、西塞罗 中世纪:日本遣唐使;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马可波罗游记) 16世纪伊拉斯谟;18世纪孟德斯鸠阶段特征:零星的不系统的研究、无科学的研究方法、游记见闻居多。,(二)学科倡导阶段(19世纪)访问与借鉴背景:工业革命对生产者的素质和数量提出新的要求,借鉴先进国家教育经验,更好的开展国民教育成为比较教育学诞生的社会需求基础。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成熟为其
8、奠定了学科基础。,代表人物:法国朱利安 “比较教育之父”,著作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提出建议:(1)建立国际教育机构(2)问卷法 (3)建师范教育网 (4)办刊物(5)研究教育规律朱利安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影响和贡献:1.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建立比较教育的基本设想。2.最早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术语。3.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化发展的方向。,法国库森普鲁士教育报告,成为1833年基佐法(初等教育法)的根据,影响了法英美的教育。1836年又考查荷兰教育。美国贺拉斯曼1843年考察欧洲多国,以改革美国公立学校,次年发表第七年报。阶段特征:重在介绍外国教育经验,作为改进本国教育制度的借鉴,缺乏
9、科学研究方法,仅停留在描述水平上,未深入分析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三)学科形成阶段(20世纪上半叶)因素分析背景:二次工业革命急需普及中等教育、一战后重建、苏联成立外在动力促使各国进一步改革教育;检讨和反思过去比较教育学的不足成为内在力量,研究者开始关注外国教育经验的“原因”,而不只是教育经验的“结果”或者“表象” 。,代表人物: 英 萨德勒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承上启下,开创因素分析法。“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为重要,并且校外的事可以支配校内的事。”请问你如何理解萨德勒的这句话? 贡献: 1.把比较教育的目的由单纯的借鉴移植拓展到理解预测 2.首提
10、民族性概念和历史主义思想。 3.主张研究学校外的事情,为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和思想基础 4. 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形成和独立.,美 康德尔 1933比较教育,认为比较教育是延续了教育史的研究,其目的有三种:“报导描述”、“历史功能”、“借鉴改善。英 汉斯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依据 运用历史因素分析法。阶段特征:出现高水平专著,基本框架形成,以因素分析为研究方法,成为独立学科,在高校开设课程,注重外国经验与本国实际的结合。,(四)学科蓬勃发展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综合研究背景:第三次工业革命冲击、二战后重建、东西方阵营对峙各国纷纷进行教育改革以迎接挑战。新兴学科涌现、方法论丛
11、林出现、国际性教育组织和机构成立促进了比较教育的大发展。,代表人物: 美 贝雷迪 教育中的比较方法提出比较教育研究四步法:描述 “是什么” 解释 “为什么” 并置(研究资料,分析异同,提出假说)比较(验证假说);,英 埃德蒙金 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观点:强调研究的应用性主张研究目的和内容决定研究方法,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重视比较教育研究的背景提出比较研究的框架;阶段特征:此阶段比较教育的研究规模迅速扩大、方法与观点多样、研究成果大量增加。,六、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 (一)史前阶段唐玄奘 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描述印度教育,明朝时传教士利马窦、艾儒略(著书职方外记西学凡,向
12、中国介绍西方教育制度的第一人),汤若望(天文历法)等来华传播西学。,(二)借鉴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是对比中外教育状况,倡导借鉴外国教育经验,改造中国教育制度的阶段。比较教育研究刚起步,尚未形成学科体系。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三)形成阶段(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是中国比较教育学逐渐从教育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形态的阶段。 1901年教育世界杂志创刊,1911年陆费逵世界教育状况发行,1929年庄泽宣各国教育比较论出版,(四)发展阶段(1949年到现在)是中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建科学比较教育学的阶段。我国科学比较教育学的真正发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13、成果包括:明确了指导思想;扩大了研究队伍;丰富了研究成果;开设了比较教育课程;开展了国际学术交流,思考:在本节课介绍的中外比较教育家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位?为什么? 试用贝雷迪的四步法或埃德蒙金的研究框架具体分析研究一个比较教育问题。,第二章 学校教育制度比较,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学制按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别划分为各级和各类学校。,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普通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师范教育 成人教育,第一节 各国学制述要,自学并研讨: 1.回顾外国教育史的内容,把握各主要
14、国家(美英法德日中)的学制演变历史。2.结合书中学制图,仔细研读并分析各国学制的特色所在。3.是什么导致各国学制产生如此差异?,第二节 世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一、学制的类型及变革主要类型: 1.双轨学制。等级制的产物,源于欧洲(18-19世纪 )形成两个平行的系列,不相通/不相接 2.单轨学制。 产生于社会发展、消除特权的背景,发源地美国。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3.分支型学制。职业学校分流,源于前苏联。上通下达,左右畅通,变革: 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幼教:列入学制 / 普及 / 结束期提前 /与小教
15、联系加强 2小教:普及/无初高级之分/入学年龄提前/与初中直接衔接,无升学试 3初中:义务教育/学制延长/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基础教育阶段 4高中:学制的多类型、结构的多样化/三类高中:升学/升学+普教/升学+普教+职教综合 5职教:问题/特征:文化科技基础越来越高/层次、类型多样化 6高教:金字塔大众化/多层次、多类型,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民族文化传统 人口状况 教育思想 世界各国学制的改革趋势,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和制约着学制的发展?,二、导致学制差异的影响因素,三、中西方现代学制发展进程的比较(一)发展模式比较渐变本土文化、教育演进的自然结果
16、突变借鉴移植、教育改革的发展所需,(二)发展历程比较酝酿摸索、水到渠成、历时漫长借用成果、仓促成形、用时较短,(三)发展的动力来源比较内源发展型:动力发自社会内部,从容自如外源发展型:动力源自外部压力,被迫急转,四、世界学校教育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向(一)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二)逐步扩展义务教育范围,不断延长年限 (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四)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讨论1 :关于入学年龄的争鸣我国教育法规定6-7周岁为儿童入小学的年龄,而英国规定为5周岁,还有很多国家规定为6周岁。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周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
17、”。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仍严重滞后, 他认为4周岁应该是小学入学的年龄。,你认为儿童应该几岁入小学呢?,讨论2:小学阶段就读年限多久为宜?,小学就读年限不同德国4年法国5年日、美、英 6年,思考: 1.中等教育的分流问题 2.职业技术教育的普及和实效性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学前教育纳入规划, 破解城乡“入园难”背景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长期制约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纲要摘录 “到2020年,普及学
18、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管理办法。”“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第三章 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即学前公共教育,指在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也称幼儿教育或早期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初创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大量家庭主妇开始就业谋职,为解决幼儿无人照料形成的社会问题,出现了专门的幼儿公共教育机构。,1770年,法国奥柏良创办慈善性质的编织学校
19、。1816年,欧文在工厂创办幼儿公共教育机构照管为主。1837年,福禄贝尔创立世界上第一所正规幼儿园 保教结合。,(二)确立阶段(19世纪末二战前)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幼儿教育有了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功能成为幼儿教育机构的主要功能。 1.增加了幼儿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因素。 2.通过立法确立幼儿教育的地位。 3.形成了幼儿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三)进一步发展阶段(二战后至今)背景:第三次工业革命,幼儿教育被纳入终身教育体系。 1.学前教育的性质逐渐明确。 2.学前教育地位进一步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 3.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入园率高,趋向普及。,二、各国学前教育机构,(一)日本学前
20、教育机构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有两种:一是幼儿园,属于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招收36岁幼儿,由文部省领导;另一种是保育所,属于福利机构,招收从出生到6岁的幼儿,由厚生省领导。2006年起建立综合性质的早期保教中心。 日本社会传统影响学前教育入学率。,(二)法国学前教育机构法国绝大多数幼儿教育机构隶属于国家的公共教育系统 ,免费但不强制。到1986年4-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100%, 1998年3岁儿童入园率100%,近年来2岁儿童入园率约达50%,特色的机构如:“流动车”送教上门。 “温和过渡”的试验性机构,为了使入园儿童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收托十六个月到五岁的儿童,每天活动两个半小时,主要是游戏、
21、画画、读书、玩水等。 “小小俱乐部”,在家长陪伴下儿童和伙伴共同活动。,(三)德国学前教育机构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德国成为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幼儿园、托儿所、婴儿中心、游戏小组等。幼儿园中普通幼儿园是德国传统的幼教机构形式,也最普及,多数采用混龄编班。 学校附设幼儿园数目较少,适合于已达6周岁或下半年将达6周岁,但体格与智力均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特殊幼儿园是对各种有残障的幼儿提供必要教育的场所 。,上世纪90年代,德国出现了一种叫做“林间幼儿园”的托幼方式,这里没有房屋、围墙,教师在树林里对幼儿进行没
22、有教室的幼儿教育。林间幼儿园内有成片的白桦林和灌木丛,草地上有清澈的溪流,入托的幼儿每天上午9时来这里集合。他们或分成几个小组做游戏,或个人自由活动,做手工、捡树枝、玩石子、堆泥沙。有喜欢爬树、赛跑的幼儿,也有乐于观察蚂蚁、蜗牛的昆虫迷。教师除了在规定的时间教唱歌以及随时解答幼儿游戏中的各种“为什么”之外,更多的精力则放在了安全保护工作上。午饭如同郊游时的野餐,大家席地而坐,摆上自带或教师帮助准备的食品,饭后下午2时左右,结束一天的活动。,德国幼儿园绝大部分由教会和慈善机构开办,实行半日制的居多,德国的幼儿园教育是收费的。每个联邦州的收费都不一样,但巴登-符滕堡州的海尔布隆从2008年初开始全
23、面免除幼儿园费用。,(四)英国学前教育机构 在英国,学前教育指2-5岁儿童的教育,其实施的机构有:保育学校、托儿所、学前游戏小组等。,从2004年3月开始,全英34岁儿童都能享受政府发放的幼儿教育补助金。都可以享受每周5个半天,每天2-3小时的免费早期教育服务。社区给幼儿园以强力支持日前已成为英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在社区参与幼教事业方面,英国最有特色的当属“社区玩具图书馆”。“社区玩具图书馆”不仅把0-5岁的儿童作为服务对象,而且还把幼儿家长纳入到教育生活中。其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负责提供足够数量的玩具、图书,供社区的家长、孩子们借用。二是组织指导家长、幼儿随时来馆参加各种各样的活
24、动,如手工制作、游戏、亲子舞会、外出参观郊游等。三是负责培训家长。无论家长国籍、肤色、种族怎样,玩具图书馆都会对所在社区的每位家长提供培训服务。如由专业人员陪年轻妈妈到超市为孩子选购食品、衣物,教会年轻爸爸、妈妈一些烹饪技巧以及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等。,(五)美国学前教育教育机构:幼儿园、保育学校、日托中心等美国把5岁以后幼儿学前教育纳入公立学校系统,到5岁一律强迫入学,可进小学的预科班,属义务教育 。5岁前自愿选择幼教机构。发展趋向保教结合,美国的学前班中有特点鲜明的各个活动区:电脑区、科学区、图书区、计算区、戏剧游戏区、积木区、操作区等;有的班级还设立了家庭区或玩沙区、玩水区、玩球区(打保龄
25、球或篮球)、手工区、绘画区、泥塑区、木工区、烹调区、劳动区等。各个活动区都是独立存在的,用字条张贴显示。各个活动区的材料都非常丰富,全部开放,置于低矮处,儿童选用十分便利。这是一个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环境,幼儿在这种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宽松活泼的气氛中游戏、学习,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六)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 主要有:幼儿园和托儿所 分别招收3-6岁和0-3岁的幼儿。,各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一)多样性 1.依据行政管理体系的不同分为:平行式、承接式、完全式。 2.依据财政来源的不同分为:公立机构、私立机构 、“半官半民”机构。 3.从适应父母不同需求的角度分为:寄宿制、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
26、等。 4.从适应幼儿生理、心理的不同特点角度分为:一般幼儿机构 、特殊幼儿机构等。,(二)活动性 (三)准备性 (四)不均衡性,三、各国对学前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认识 1.发展语言等多种能力,做好幼小衔接。 2.做好入学准备,辅助弱势群体。 3.关注儿童发展,促进妇女就业。 4.促进教保一体化。,四、各国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有怎样的关系?(一)学前教育目标比较比较各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你发现了哪些异同?,各国学前教育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语言能力、习惯养成、创造性发展、基本发展、公平权利等。共同特点: 1.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发展 2.重视幼儿智力开发 3.重视幼儿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27、4.重视幼儿入小学的准备工作,(二)学前教育内容比较 相同点:涉及健康、艺术、智力、交往、游戏等。 区别: 1、制定学前教育大纲的方式不同中央统一制定 ; 地方或幼教机构自行制定 2、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多种模式的幼儿教育课程简介: “学习教育”思想文化传递派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主要观点: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教师的职责是将精选的、系统的知识与经验在课堂上直接传授给幼儿;幼儿的任务是学习并掌握教师教授的语言知识、数学知识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美国的贝雷特和恩格尔曼提出行为环境论模式幼儿教育课程,又称直接教学模式。(1)教育目的:促进幼儿知识的掌握,提高
28、幼儿的学习技能。 (2)教育内容:语言教学和知识传授,特别重视语言教学,认为语言是幼儿发展特别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注意向幼儿传递一些社会和自然知识。 (3)教育方法:教师按照事先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课本进行直接教学。主张运用强化、反复练习,直至幼儿完全掌握。 这种模式要求幼儿每天上23节课,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教育。,特点: (1)注重幼儿的语言训练和知识学习。 (2)强调教育教学是幼儿发展的关键。,“自由教育”思想1.浪漫主义派 代表人物:卢梭 主要观点: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其自然本性,使幼儿有充分的自由活动的可能与条件,把幼儿培养成自由的人。,美国的纳斯和霍奇斯提出发
29、展成熟论幼儿教育课程模式。(1)教育目的:发展幼儿的自信心、创造性、敏感性和实效性。 (2)教育内容:自由游戏和社会规范的初步理解,认为自由游戏是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注意通过主题活动学习社会规范。 (3)教育方法:提供环境让幼儿自由游戏,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自由游戏自己选择活动、设计活动、自由展开活动,不受任何约束。,特点: (1)注重幼儿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2)强调自然成熟是学习的必要前提,不强行塑造幼儿的发展。 (3)要求尊重每一个幼儿的自由,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保证每一个幼儿的特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进步主义派 代表人物:杜威 主要观点
30、:教学不应以教师为中心,而应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应把儿童从重视机械学习的死记硬背和教科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做中学”;教育不应孤立于现实之外,而应该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根据幼儿的个人需要进行。,认知发展相互作用论学前教育课程模式 (1)教育目的: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强调幼儿的自我指导和自我纪律。 (2)教育内容:数的概念、时间、空间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认知方面的发展,重视幼儿数理知识、空间概念和因果关系的理解与掌握。 (3)教育方法:“做中学”或“发现中学习”。要求教师首先提供认知所需的环境和材料,然后让幼儿以小组方式或个人方式进行操作活动,并在操作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达到思
31、维的进步。,特点 : (1)强调幼儿的发展是在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获得的。 (2)注重幼儿发展中的关键经验。,五、各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比较,(一)资格制度类型 1.纳入国家统一教师资质系列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书、许可证制度等 2.不同资格等级认证,(二)师资培养模式1.单一封闭型 2.多样开放型 3.项目导向型 (三)师资培养机构 分为:专门学校、短期大学,正规大学或教育学院等层次的培训。,七、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机构更加灵活多样 (二)学前教育模式趋于融合 (三)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八、我国幼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学前教育的民主化
32、进程缓慢。(二)课程管理乏力,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三)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历层次和教师的性别比例问题尤其突出)(四)幼小教育内容衔接的认识误区普遍存在。,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资料数据显示, 2010年国家投入于幼儿园的教育经费仅占政府教育投入的1.3。 有关专家指出,从严格意义上讲,幼儿教育不列入教育系列学级,国家也不要求6岁以下儿童一定要入托,事实上多数农村幼儿并不入托,所有全国在园的幼儿只占全部适龄幼儿的51。从覆盖面讲,国家只对20的幼儿园进行投入,80的在园幼儿享受不到国投经费,因此个人承担的费用始终占90以上。但是,城镇家庭却将幼儿教育作为实质性的教育阶段,而且愿意花大
33、投入。另一方面,幼儿园为了生存,只得在幼儿身上打主意,所以各项收费不菲。,现象1.在某市一家幼儿园内,中班教室的黑板上写有大量的数学运算题,旁边还张贴着非常醒目的汉语拼音表。记者从小朋友潇潇的书包里掏出几本作业本,里面有默写拼音字母、独体汉字和数学混合运算题,且每本作业上都有老师的批语。潇潇的妈妈告诉记者,现在幼儿园已学到多位数混合运算了,这里的孩子应付小学一年级的课程绝对没有问题。,现象2. 一所私立幼儿园门前,赫然挂着“我园学前班特聘小学教导主任任教”的条幅,且大班的教室里摆放着和小学一样的课桌。据老师介绍,大班课程设置有剑桥少儿英语、语文和数学,其中语文和数学学的是小学一年级课本(上册)
34、。由于这个班的数学老师是由退休的小学老师担当,因此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家长1:我女儿现在上幼儿园大班,每天晚上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20个汉字,一个汉字写10遍。刚开始孩子还能耐着性子写完,现在孩子一写字就哭闹。让孩子玩吧,我觉得其他孩子都在学,不能不学;让孩子学吧,孩子又很痛苦。所以现在我们家长也挺彷徨。,家长2:我弟弟的孩子都会写200个字了,可我的孩子连笔画都不会。现在的幼儿园,教学内容不一。我认为我的孩子应该在幼儿园多学一些知识,最起码也要会数数、写字。我从亲戚朋友处了解到,现在的小学课本其实很有难度,就拿语文来说,一年级的生字比旧教材多了,我的一个外甥就学得很吃力。让孩子提
35、前学累是累一点,但不用担心孩子到了小学跟不上。,家长3:我的孩子今年6岁,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班和购买图书就要花费上千元。学小提琴1小时60元;珠心算每学期260元;舞蹈每学期240元;为孩子购买各种图书的钱我们都没细算过。讨论:你认为幼小阶段教育内容应该怎样衔接?,第四章 义务教育比较,义务教育: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制度,也称强迫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义务教育一般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义务教育中的“义务” 有什么含义?一方面指家长有义务和责任保证子女接受完成政府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国家或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提供
36、一切必要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场地、教材、设备、师资等。,实行义务教育具有怎样的意义?对国家的意义教育、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等对个人的意义取得社会地位、获得高质量生活等,一、义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阶段1.早期的义务教育思想与实践16世纪马丁路德最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思想;17世纪夸美纽斯、18世纪孔多塞均提出普及教育主张。16世纪后期德国一些公国开始颁布强迫教育令,1763年普鲁士颁布的强迫教育令最完备;19世纪初欧文创办义务教育学校。,2.现代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背景:现代大工业生产需要有文化基础的劳动者;各国向未成年人进行政治宣传的需要;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需要;人
37、民争取教育权斗争的结果,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各国相继通过立法建立公共教育制度,推行以普及初等教育为主的义务教育制度。,(二)20世纪前半期的义务教育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生产者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及中等教育成为必然选择(6-9年)。,(三)二战后的义务教育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对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要求更高,各国纷纷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及更高层次的教育(10-12年)。,二、普及义务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教育立法立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布什政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 NCLB , No Child Left Behind ,2002),到2014年,100%的学校必须在阅
38、读与数学方面达到熟练的标准 经过联邦政府的认可,各州可以制定自己的标准 为所有学校制定严格的学习达标标准 为未达标学校制定惩罚性措施 为教师和学生制定标准 为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标准所有3到8年级学生每年要接受州级阅读和数学测试,高中学生接受一次,学区、学校及学生为达到预设标准,必须做好充分的年度工作 未能达标将承受一系列后果 经费被削减 学生流失到其他学校 学校被州政府接管 校长被解雇或调走,(二)培养师资培训足量的合格的教师是义务教育成功的关键。建立和发展师范教育体系,培养合格教师;不断提高在职教师水平;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三)免费教育义务教育是否应该免费?各国义务教育免费的范围不同免学
39、费免书费免学习用品免午餐免医疗、交通费,免费是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只有在教育投入能保障的情况下才会很好的实现。目前,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都在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提出,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社会对免费义务教育的呼吁首先在发达地区产生了效果。2005年9月8日,江苏省苏州市宣布从2006年秋季起一步到位,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同日,北京公布在“十一五”初期推行全面免费,并对农村地区和家庭困难学生逐步推行高中免费。次日,广东省决定,从秋季入学开始,首先在16个扶贫重点县
40、开展试点,2006年秋季起逐步推广,2008年秋季在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四)增加义务教育经费,1.经费来源公立学校的义务教育以政府拨款为主,缴纳的学杂费、团体和个人的捐赠占少数。,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渠道,常规拨款 人头费:财政拨到教师银行卡 公用经费:财政拨款直接到学校专户 专项拨款 贫困生生活费和课本补助: 参考本地区贫困者比例确定学生贫困数分配给学校名额财政部门打到学生家庭 农户家庭提出申请学校公示教育部门上报财政在学校发给学生 家长代收:发生活费券 校舍维修改造: 教育部门申请发改委批准立项财政拨款 新校建设:教育部门申请发改委批准立项财政拨款,2.经费筹措类型 (1)从属型 教育
41、经费从属于一般财政 。法 (2)独立型 独立征收教育税 。韩 (3)综合型 两者皆有。美,3.经费分担(1)中央政府投入为主。 法(2)高层地方政府投入为主。 美、德(3)基层地方政府投入为主。 英,各国各级政府承担基础教育经费的责任,2006年我国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予以保障。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共同负担。关于经费的共十四条,(五)因地制宜办学义务教育普及年限、办学形式、学制
42、、入学年龄、上课时数等因条件有所差异。,三、义务教育改革趋势,(一)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发挥保障、导向作用 (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改革课程、方法,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并定期监测 (三)注意均衡发展 1.投入均衡分配 2.扶持落后地区和儿童 (四)管理体制由封闭走向开放 1.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2.有权择校与参与管理 3.向社会开放,义务教育质量评估导向: 1.两性教育平等的实现程度。 2.社会排斥程度。 3.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 4.教师的水平和作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讨论:择校会带来什么影响?我国要不要保留家长择校权力?,四、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短
43、缺,投入不足。 (二)城乡义务教育差异巨大。 (三)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实行了几十年的重点校政策,持续了 “马太效应”的资金分配办法。,调查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 调查发现,在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农村家庭中,子女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达到了326;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子女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259和233。,农村初中和小学的专任教师学历比例偏低。城市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远高于农村,而农村学校的高中及以下学历比例偏高。从城市与
44、农村学校的专任教师学历情况看,城市与农村初中教师研究生比例为2.47,本科比例为2.76,专科比例为0.68,高中及高中以下比例为0.46;城市与农村小学教师研究生的实际比例为3.56,本科比例为4.82,专科比例为1.43,高中及高中以下比例为0.65,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无论从国家还是个人发展角度,义务教育首先最被关注的是公平问题,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相同的待遇。义务教育是典型的社会起点公平。,安徽省铜陵市成为国内第一个大面积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城市,创造了一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范例。铜陵市用10年时间基本取消了学校差距,推行的做法:一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斥巨资扶持弱校,
45、先后在人口密集区新建5所中小学,改造和扩建了17所学校,从而满足了每个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服务半径内就近入学的需要。,二是实行校长和教师轮换。校长和优秀教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当像教育经费一样平均分配,并优先向薄弱学校倾斜。三是改革高中招生办法,高中入学率提高到60%,从根本上消除了家长的择校心理。同时在招生制度上实行透明化,招生信息完全向民众公开,将教育公平置于社会的刚性监督之下。,第五章 中小学教育比较 一、中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形成时期(15世纪19世纪末)1.公共初等教育制度的建立15世纪前初等教育特点:宗教性、等级性、非正规性 。15世纪开始出现世俗初等学校,18世纪中叶开始规模扩
46、大。19世纪各国政府从教会手中夺回教育权,建立起公共初等教育制度。,公共初等教育发展特点:(1)立法推行 (2)初等教育制度由双轨向单轨过渡。各国纷纷建立了公立的、面向全体少年儿童的初等教育体系。到20世纪初,各国都实行了年限不等的初等义务教育,分流推迟到小学后阶段。,2.中等教育的初起早期的中等教育机构(古典文科中学等)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具有贵族学校的色彩,目标在于为大学输送新生、为教会培养僧侣、为国家培养官吏。18世纪后,由于实科中学的出现,中等教育逐渐现代化、平民化。,(二)发展阶段(20世纪初70年代末)1.中小学学制的改革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逐步衔接,中等教育由多轨向综合化发展。
47、这是教育民主化浪潮高涨的结果取消精英型和选择性的中等教育制度,代之以平等的教育。综合化运动之后教育分流进一步推迟。,2.中小学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观发生变化。由单纯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以及学习本领。另外,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各国中小学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三)全方位改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 现在)背景:民主化运动推动、政治斗争需要、对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关注。各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所采取的共同措施: 1、完善课程体系,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 2、改革评估和考核办法,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 3、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赋予
48、家长教育选择权。 4、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对公立学校采取一些改造措施。,美国教育进行“增负”试验目前许多亚洲国家为了保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促使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减负”举措,美国却因学生的基础学业成绩处于日趋下降的情况,开始试验为学生“增负”。美国堪萨斯州的密苏里校区自2000年1月22日起开始实施一项试验。从这天起学校停止双休日制度,2400多名学生要在星期六补数学和阅读课程。该校区的教学成绩使人担忧,有一个班学生参加一项全州数学考核时,竟有90%以上不及格,有的班只有10%的学生被认为阅读理解能力及格,1999年毕业率仅有55.6%。,鉴于这样的低劣成绩,校区当局劝导学生星期六来学校补课,此举不但没有被禁止,反而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支持,教育主管人士也认为该计划切实可行。美国教育的“增负”有自己的特色,并非一味将学生圈在课堂上教学,而是尽可能给孩子们更大的身心发展空间,鼓励广泛的兴趣,教育学生灵活多变,东跑西跳,培育自信,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学校成绩和学生成绩由教育当局和学校等掌握,一般不排名次、不公布分数。家庭作业按教育部规定:小学13年级每天20分钟,46年级每天2040分钟,79年级每天2小时。,二、各国中小学学制与类型 (一)现状 1.日本 现行学制: 6、3、3 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类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