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经济学家们的观点与争论,本讲主要内容,田国强一文的基本内容解读,田国强一文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注意要点 现代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的作用,掌握基本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的重要性,1,是正确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础,2,是正确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问题的前提,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钱颖一分析框架比较,田文框架 钱文框架,界定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的组成 经济人;经济人的特征;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信息结构等。 经济环境界定的两个层次描述经济环境刻画经济环境对经济环境的刻画不
2、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理论。如后例,例1对环境的刻画不同对经济周期的观点和认识不同,例2 委托代理理论、最优合同理论、拍卖理论及信息经济学,相同点,不同点,经济环境中参与者的经济特征不同,经济环境中参与者的信息结构界定不同,特别是关于经济人的特征及信息结构界定存在差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一般会失灵,关于经济人的行为假设相同,研究的问题相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分析框架基本相同,研究方法相同,给出完全信息情况下所得到的最佳结果,最终导致不同的理论,即使只对经济环境的刻画作出一些改进或变动,也可能产生出重大的经济理论或学派。由于经济环境的不同或刻画的不同,所得出的理论结果往
3、往会不同。如何清楚、精炼而又客观地刻画所要研究问题的经济现状或经济环境,并建立一个高度概括的理论经济模型,这不仅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启 示,如果各学派是对相同经济环境进行刻画,仅因主观认识不同而对问题的看法不同,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仅仅因为经济学分析的框架相同,推理严密就能承认其科学性?难道经济学的科学性仅是其分析框架的相同吗?,疑 问,设定行为假设,重要性:假设至关重要,是经济学的根基。一个经济理论有没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一个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政策能不能让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关键看所假定的个人行为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看制度安排和人们的行为方式是不是激励相容,即人们对
4、激励是不是作出了对他人或社会也有利的反应。 三种行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符合实际的,既使与现实有偏离,也比假设人是无私的更合理。 人是理性的是指人或企业在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比经济人假设更接近现实的一种假设。 有限理性是指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要受主观条件约束,不是对理性行为的否定而是发展。,重点理解,目前来看,这种对人的假设得到了共识,所以当我们在做研究时,对人的假设应该从经济人,理性人,和有限理性的本质出发,比较保险,否则会受到批判。不过如果真的对人的认识有本质的进步,也许就会成为经济学大师。,启 示,给出制度安排,经济制度安排可以是内生,也可以是外生的。当研究的问题是在特
5、定的市场环境下人的行为和取舍时,其为外生。但当研究具体组织或单位的经济行为和选择问题时,应为内生,即游戏规则。 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行为方式的人们,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和规则,什么是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内生还是外生变量?,设计制度安排时注意的问题,为了简化问题,且经济制度安排无法改变时,将其设为外生较为合理。当研究组织行为时,设为外生不合理,必须作为内生变量进行考虑和设计,从而设计经济制度安排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或可以说是目的。,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正在探索什么是最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现实环境中,大到国家,小到企业研究经济制度安排应该尤其重要。,启 示,选择均衡结果,进行评估比较
6、,与理想“最优”状态结果比较,从而进一步对经济制度安排给出评价和作出优劣的价值判断。,对经济制度安排和权衡取舍后所导致的均衡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作出评估比较 。,检验理论结果是否与经验现实一致,能否给出正确预测,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和规则作出优劣的结论,从而判断是否能给出改进办法。,最优的一个评估标准效率,帕累托最优,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不存在改进的余地。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不否定它成为一种标准。或至少可以分析一种制度安排是否存在着“帕累托改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绝对平均的平等与效率是一种背离。 所以公平起点上的平均也许更有现实意义。,资源的平等配置,效率标准:就是用最
7、少的成本,达到最佳效果。,评估比较的其它重要标准,三个例子,科斯:社会成本问题纳什:博弈均衡存在性赫维兹: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与框架,纳什的博弈均衡,赫维兹: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现代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原理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参照系,参照系或基准点指的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经济学模型,它导致了理想的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等。参照系是一面镜子,让你看到各种理论模型或现实经济制度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一般均衡理论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参照系,度量标尺,建立经济学中的参照系就像生活中树立榜样一样的重要,它们是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这些参
8、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疑 问,参照系是不是就是度量标尺?为什么有这两种表述方法?,分析工具(钱文观点),一般以数学模型和图象模型的形式出现,基本研究方法的注意要点,经济理论的作用,一般性与相对性,理论一般性,理论相对性,一个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越一般化,理论的作用和指导意义就会越大。 一个好的理论的必要条件就是它要有一般性,越具有一般性,解释能力就会越强,就越有用。,无论一个理论多么一般化,它只是相对正确的,并且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和适应的范围。不能泛用,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低估理论的作用,高估理论的作用,区分充分条
9、件与必要条件的重要性,必要条件是一个命题成立所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充分条件是能保证命题一定成立的条件。印度采用的是市场经济,但还是很贫穷,所以中国不应该走市场经济之路。说这些话的人,就是没有区分出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差别。市场经济是导致一个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数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经济学不是数学 数学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语言更加精确和精炼; 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 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观的结果。 可改进或推广已有的经济理论。 科斯定理如果用数学来表示就不会有更多的争议。 掌握工科水准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和数学分析,经济学和数学语言的相互间转换,规范的经济学论文
10、的三个部分 提出问题,给出重要性,确定研究目标; 建立经济模型,严格表达并验证论断; 通俗表达论断并给出政策含义。 非数学语言阶段数学语言阶段非数学语言阶段,现代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的现实作用,对田国强论文的批判,批判1缺乏检验与生辰八字类比,没有对假设进行检验,象算命先生以生辰八字决定命运为假设,给出了一个人的命运结论,一旦结果对了,就吹嘘生辰八字如何如何决定命运,而一旦不对,就说还有其它的什么因素,比如名字的笔划等影响了命运云云,决不承认生辰八字决定命运的假设是不成立的。,批判2过于主观与自然科学对比,过于主观依赖迷信,为什么没有人攻击100个自然科学家会有101个不同的观点和说法
11、呢? 对经济环境的界定不是基于客观的现实而是基于主观的判断,这种唯心的东西又怎么称得上科学呢? 理论不是经过论证才被接受,而是要依赖于迷信般的相信才能接受,批判3:以偏概全,框架的设计仅局限于机制设计领域,实证研究分为三类(田文框架属第二类) 一类希望在不破坏既有制度和契约框架前提下研究如何采取最佳的策略和行动 一类在既有的制度和契约要破坏的前提下研究如何非暴力地促成制度,以新形态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满足 一类还可能是研究在特定的条件下,主体如何采取包括偷盗、抢劫和战争等一切非契约化行为在内的诸多策略和行为,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满足,批判4:高估范式的作用,一切研究范式都不是普适和一成不变的,
12、不存在普适性的范式研究范式也是在变化的,争论:经济学的定义,曼昆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马歇尔: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田文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及人们如何进行权衡取舍的学问。 质疑1:什么是经济行为?什么是经济现象? 质疑2:经济学是“范畴”,还是“方法”,概念框架,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概念框架的作用,概念框架的材料理论,选择合适的理论,理论应用于框架,用理论来分析问题,对理论进行改进,假设和假设检验,假 设,定量假设
13、:主要指统计假设,有待于经验检验,常见的是统计检验,定性假设,预定假设:对问题的条件做出假设,而问题或问题的有关方面就存在其中,诊断假设:关于问题的原因的命题,治疗假设:可供选择的方案,逻辑推理来检验,逻辑推理来评价,操作建议,方法和程序,方法和程序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程序的目的,主要目的为如何实现研究目标提供计划并对其进行描述。描述了检验研究假设的途径。恰当性依赖于问题和目标,经济研究模型,经济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全部或部分地自于理论,常常用数学公式表示并被设计为能够提供解释和预测,其目的是解释一种关系如何起作用。,经验方法的类型,描述方法 统计和计量经济工具 拟合和散布点的简单统计估计和测定
14、 单方程多元统计分析 结构计量经济模型 时间序列方法 运筹学工具 最优化程序:线性规划、非线性最优化程序 模拟技术:预算法、数学模拟、概率模拟。,程序建议,1,2,3,4,认识到它们是事前计划的方法和程序,既要考虑总体,也要考虑具体,尽可能详细,但不可能设计出所有的细节,认清谁是方法和程序的读者,参考文献及使用说明,参考文献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4.9. http:/ 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贺经济研究创刊四十周年.2000. http:/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2. T.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15、朱刚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李健.再论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范式 .http:/ 文献使用说明 本讲的第一部分以田国强教授的文章为主,同时融合了林毅夫教授和钱颖一教授论文中的观点; 本讲的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田文的一系列思考和批判; 本讲的第三和第四部分主要来自于T.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一书,田国强简介,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德州A&M大学经济系教授、民营企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与经济研究所顾问。研究领域包括:经济理论、数理经济、机制设计、转型经济等,林毅夫简介,台湾政治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
16、978年),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86年)。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学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副主席。,钱颖一简介,198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后赴美深造,先后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学硕士学位与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聘特聘教授,清华经管学院第一副院长。 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研究工作,是一位集本土化情怀与国际化视野于一身的资深学人。,李健简介,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2002年9月2004年7月在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习。 先后在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外资企业、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供职。 自2003年12月至今,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副教授。 研究方向:制度与契约经济学、中国经济,资本市场,区域经济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