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新员工名单序号 名字 性别 进厂时间三级教育完成情况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性别 姓名 健康状况 专业年龄 文化程度 政治面貌 岗位民族 参加工作时间 进厂时间厂级教育教育内容: 学时:8 学时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2、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3、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4、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5、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6、典型事故案例;7、厂规厂纪以及入厂后的安全注意事项;8、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9、通用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1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常识。考核成绩:
2、 执教者: 年 月 日部门级教育教育内容: 学时:8 学时 1、工厂生产特点、工艺及流程;2、主要设备的性能;3、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4、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等;5、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及其控制措施;6、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及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7、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8、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9、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10、本部门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11、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12、有关事故案例以及事故教训和应急处理措施。考核成绩:
3、 执教者: 年 月 日班组级教育教育内容: 学时:16 学时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3、有关事故案例;4、岗位生产任务、特点;5、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6、岗位责任制;7、安全装置和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管知识等;8、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9、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考核成绩: 执教者: 年 月 日- 月 日培训体会 受训员工: 年 月 日安环部意见安环部: 年 月 日说明1、凡新入厂员工、调入本公司员工需填写此卡,三级安全教育结束并签字后将本
4、卡交部门安全员保存,培训合格后领取劳动保护用品方可进入工作岗位。2、员工在公司内调动,此卡应随本人一同转入新部门。新员工三级(转岗、复工、全员技能)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部门: 姓名: 时间: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 2002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提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3.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4.公 司 规 定 所 有 盛 装 危 险 物 品 的 容 器 应 贴 有 安全标签, 同 时 在 使 用 和储 存 危 险 物 品 的
5、 场 所 可 以 查 阅 物 料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 ( MSDS) 就 可 以 知晓 该 危 险 品 的 性 能 、 成 份 、 操 作 注 意 事 项 、 应 急 处 理 方 法 。5.发生电器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可以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用水灭火。二、选择题(以下提供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40 分,每小题 4 分) 。1.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防患于未然,使员工努力做到:( D ) 。A.事不关已,高高挂起;B.保证自己安全,不伤害自己;C.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D.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2.像电梯工、电工、电焊工、叉车工这样的特
6、种作业人员,符合以下哪种情况方可上岗作业( C ) 。A.只要会做,就可上岗;B.不会做,慢慢一边上岗,一边学;C.经专门的技术、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可上岗;D.主管安排谁,谁就去上岗;3.员工在安全生产中有拒绝权,是指:( A ) 。A.有权拒绝违章作业和强令冒险作业;B.不想做的工种,就可拒绝;C.不想做的岗位,可以不去;D.心情不好,就可以拒绝;4.员工在安全生产的义务包含( D ) 。A.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义务;B.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义务; C.自觉报告危险和不安全因素的义务;D.以上都包含;5.公司应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并且该防护用品:( B ) 。A.需要员工自费;B
7、.公司免费提供;C.用旧后,由员工自费再买;D.以上答案都不对;6.按公司的培训内容,我厂主要的危险源有:( B ) 。A.化学危险品; B.电源;C.机械设备;D.以上都是;7.公司要求员工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目的是:( B ) 。A.应付客户的检查;B.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C.应付政府的检查; D.应付老板的检查;8.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并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 D ) 。A改善质量,减少废品;B.不同类的废物放进不同的垃圾箱;C.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D.以上都是;9.我国火警电话是:( B ) 。A.110 B.119C.112 D.12010. 员工在上下班的路途中,必
8、须做好( A )A.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横过马路或十字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B.快速横过马路或十字路口;C.在有机动车辆时,才走人行道;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 40 分,每小题 4 分) 。1岗位消防安全“四知四会”中的“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 ( )2电加热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使用和监督,离开时要切断电源。( )3要做到及时控制和消灭初起火灾,主要是依靠公安消防队。 ( )4电器开关时的打火、熔热发红的铁器和电焊产生的火花都是着火源。 ( )5仓库内应该安装碘钨灯。 ( )6 “ABC 干粉灭火器”的意思是能
9、灭 A 类、B 类和 C 类火灾。 ( )7由于室外消火栓不能擅自取消,因此构筑时可以把室外消火栓圈起来保护好。 ( )8精神病人放火,没有人需负责任。 ( )9扔掉烟头两小时后再着火就不用负责任。 ( )10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救不灭时再打“119” 。 ( )新员工三级(转岗、复工、全员技能)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部门: 姓名: 时间: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 年 月 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提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 , 。3.三级安全教育包括 级教育, 级教育, 级教育。4.公 司 规 定 所 有 盛
10、 装 危 险 物 品 的 容 器 应 贴 有 , 同 时 在 使 用 和 储存 危 险 物 品 的 场 所 可 以 查 阅 物 料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 ( MSDS) 就 可 以 知 晓该 危 险 品 的 性 能 、 成 份 、 操 作 注 意 事 项 、 应 急 处 理 方 法 。5.发生电器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可以用 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用水灭火。二、选择题(以下提供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40 分,每小题 4 分) 。1.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防患于未然,使员工努力做到:( ) 。A.事不关已,高高挂起;B.保证自己安全,不伤害自己;C.保护自己,不被他
11、人伤害;D.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2.像电梯工、电工、电焊工、叉车工这样的特种作业人员,符合以下哪种情况方可上岗作业( ) 。A.只要会做,就可上岗;B.不会做,慢慢一边上岗,一边学;C.经专门的技术、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可上岗;D.主管安排谁,谁就去上岗;3.员工在安全生产中有拒绝权,是指:( ) 。A.有权拒绝违章作业和强令冒险作业;B.不想做的工种,就可拒绝;C.不想做的岗位,可以不去;D.心情不好,就可以拒绝;4.员工在安全生产的义务包含( ) 。A.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义务;B.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义务; C.自觉报告危险和不安全因素的义务;D.以上都包含;5.
12、公司应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并且该防护用品:( ) 。A.需要员工自费;B.公司免费提供;C.用旧后,由员工自费再买;D.以上答案都不对;6.按公司的培训内容,我厂主要的危险源有:( ) 。A.化学危险品; B.电源;C.机械设备;D.以上都是;7.公司要求员工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目的是:( ) 。A.应付客户的检查;B.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C.应付政府的检查; D.应付老板的检查;8.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并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 ) 。A改善质量,减少废品;B.不同类的废物放进不同的垃圾箱;C.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D.以上都是;9.我国火警电话是:( ) 。A.110 B.
13、119C.112 D.12010. 员工在上下班的路途中,必须做好( )A.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横过马路或十字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B.快速横过马路或十字路口;C.在有机动车辆时,才走人行道;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 40 分,每小题 4 分) 。1岗位消防安全“四知四会”中的“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 ( )2电加热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使用和监督,离开时要切断电源。 ( )3要做到及时控制和消灭初起火灾,主要是依靠公安消防队。 ( )4电器开关时的打火、熔热发红的铁器和电焊产生的火花都是着火源。 ( )5仓库内应该安装碘钨灯。 ( )6 “ABC 干粉灭火器”的意思是能灭 A 类、B 类和 C 类火灾。 ( )7由于室外消火栓不能擅自取消,因此构筑时可以把室外消火栓圈起来保护好。 ( )8精神病人放火,没有人需负责任。 ( )9扔掉烟头两小时后再着火就不用负责任。 ( )10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救不灭时再打“1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