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 仿用句式 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话题(或情境),仿照给定的(或暗示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写一个或一组主旨统一、内容属同一话题的新句子。这类试题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它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 仿写句子的常见题型一般分为以下五种:命题(话题)式仿写、自由(开放)式仿写、嵌入(填空)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对联式仿写。由于命题(话题)式仿写,是其他仿写题型的源头和基础,故在复习安排时,率先突破“命题(话题)式仿写”。,题型一 命题(话题)式仿写 命题(话题)式仿写,即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提出新的命
2、题内容(即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典例感悟,解析:仿写时,除了看题目要求外,还要看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仿写不仅追求“形似”,更要追求内容上的“神似”。例句句式上运用了拟人、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内容上突出了事物的特征,所以考生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景点或意象来进行仿写,并使其在句式上、修辞上、风格上、语气上与例句保持一致。 答案:(示例)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解析:本题把修辞和仿写结合起来考查,注意四点:内容贴切,语言通顺,形成排比,三种身份程度依次递减。 答案:(示例)机遇对于英才是一辆便乘车,对于智者是一条捷径,对于愚者是一缕过眼
3、烟云。,思维升华,命题(话题)式仿写“2标准 5角度” 在明确“2标准5角度”之前,首要的还是先审题,因为有的题目要求已经把仿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等明确出来了,如例1、例2。因此审题是仿句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在仔细审题之后,在仿写时要注意严格按照下面所讲到的“2标准5角度”。,标准一:确保“形似” 角度1:审句式定仿写框架 审视例句(被仿句)的结构特点,提炼出句式框架,确定仿写可“套用”的部分。特别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及标点的暗示作用,如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并列或对举关系,冒号有时表示分句间是总分(分总)关系等等。 如例1的基本结构: (话题),你的,你的,你的,不正好吗?,如
4、例2的基本结构: 机遇对于是,对于是,对于是。 上面的结构是仿句时的框架套子,是仿句时无需改动的部分。 角度2:审技巧定仿写手法 审视例句(被仿句)所用的表达技巧,特别是修辞手法。在审视修辞手法时要注意题干中明确的要求,如例2比喻、排比。 有的修辞手法往往还有小的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确认究竟是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如例2仅是比喻修辞还不够,因为例句是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时必须是暗喻。,角度3:审用词定仿写语言 审用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用词类型,是两字词语,还是四字词语;是动宾结构,还是偏正结构。二是审用词风格,是含蓄,还是直白;是典雅,还是朴实,等等。 如例1“雄奇伟岸”“大气磅礴”“壮
5、丽多姿”均是四字词语,用词大气。 标准二:确保“意谐”,角度4:审话题定仿写中心 由于命题(话题)式仿写已经确定了话题,故审话题,重在思考话题的内涵,发散思维,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合理地联想和想象,寻找与话题有关的词语、句子等相关材料,并将其以话题为中心做初步的组合嫁接。 角度5:审情感定仿写基调 在审查例句时,要关注例句的感情基调,是忧伤沉重,还是喜悦明快等。仿句要尽量与例句保持一致,这样比较保险。,如例1其基调就是激情四溢、意气风发。 当然,也并非说命题(话题)式仿写仿句一定要与例句的感情基调一致,毕竟话题变换了,内容的变化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仍以例1为例,若选择“康桥、边城、雨巷、蜀道
6、”,只要表达的情思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两者相协调,就完全可以。 最后,以(例2)为例,完整地展示命题(话题)式仿写的“2标准5角度”:,2对象甲乙丙以及喻体ABC是程度依次递减;注意对象甲与喻体A、对象乙与喻体B、对象丙与喻体C之间的比喻应合理。对象甲乙是正面的,对象丙是反面的。喻体A是三字词语,喻体B是两字词语,喻体C是四字词语。,3“量词”不能重复。,跟踪训练,解析:仿写要注意“神似”和“形似”。“神似”要求其主旨、情感、语意一致,都是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与感谢。“形似”则注意句式、修辞、字数等相同或相似。 答案:(示例一)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二)
7、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题型二 自由(开放)式仿写 自由(开放)式仿写是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挥),句式依照例句而进行的仿写。,(2014重庆卷 )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 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_,_,_;_。,典例感悟,解析: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等。本题例句以“人生的扣子”为中心,写了一个比喻句,先
8、是作比,后是总结说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重要性。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顺序,用此形式。 答案:(示例)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 如果第一处地基打不好 后面的地基就不稳固 人生的地基从一开始就要打好,思维升华,自由(开放)式仿写3原则 (1)审清题目要求,选择恰当话题 考生解题时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这样写起来才有话可说。 (2)要做到修辞与例句完全一致 考生应在表现句子的意蕴上多下功夫,力求使所写内容新颖独特,讲究文采,以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 (3)句式、字数等与例句保持一致,跟踪训练,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运用、句式仿写等能力。仿写时首先要注意与例句的“犹如,却无,而不”的格式保持一致;其次,例
9、句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句修辞要与之保持一致;最后,要注意意境保持一致。 答案:(示例)坚毅犹如青松,夏季迎灿烂阳光却无轻浮,冬季遇皑皑白雪而不屈服。,题型三 续写式仿写 续写式仿写题一般要求为: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典例感悟,解析:题干明确要求使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要精心选择可以对比的意象,做到句式协调,语意连贯。 答案:(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 (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 (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 (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续写式仿写4步骤 步骤一:结合语境,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语法知识。如上题就明确了修辞运用要求。 步骤二:找出母句以及母
10、句框架。如上题的母句框架是“回忆毕竟是,希望才是”。 步骤三:揣摩句中所阐述的意义,即悟透所给例句的意义,使仿写的句子和原句话题一致、内容一致、风格一致,前后呼应,整体协调。如上题“回忆”和“希望”是正反对比。 步骤四:联想、想象,组织成句。,思维升华,跟踪训练,答案:(示例)你潇洒如诗 我深情吟诵 苏轼的豪 辛弃疾的放 都在你的激越韵律中穿越时空,题型四 对联式仿写 写对联可看作是句式仿写、句式变换或句子排序等题型的又一新形式,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修辞知识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深入而广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此,可以说,对联题是一类
11、以综合知识考查为重点并侧重能力的典型试题。,典例感悟,解析:题干要求拟写特定节日的对联,即要求写出给定上(下)联的对偶句,考生要注意以下要求:有节日特点;与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句意相近或相对。 答案:(示例)(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对联式仿写4原则 1字数相等 虽说对联的篇幅可长可短,但上下联的字数一般要相等。如果字数不等,那就对不起来,联不起来。请看对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老师出);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对)。”很明显,上下联字数相等,都是11字。,思维升华,2词性相同 上下联的词性要一致。不仅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12、而且最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如此等等。如下面的对联:“万砖千瓦百工造成千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平桥。”很显然“万、千、百”和“一、二、三”是数词对数词,“造成”和“摇过”是动词对动词,“砖、瓦、工”和“篙、橹、人”、“千佛寺”和“四平桥”都是名词对名词。,3结构相称 要想对仗工整,除了字数、词性的要求外,还要求上下联的结构对称一致。具体来说,就是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并列对并列。下面对联的结构就非常对称:“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显然,“三七岁月”和“一度春秋”是偏正对偏正,“花甲重逢”和“古稀双庆”是主谓对主谓,“增加三七岁月”和“更多一度春秋”是动宾对动宾。,4内容相应 这是指上下联不仅意义要相联,而且所涉及的事物也要相对或相关。常见的是天文类对天文类,地理类对地理类,花木类对花木类,禽兽类对禽兽类,节令类对节令类,数目类对数目类等。 此外,上下联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否则,就犯了对联的大忌。比如“科学能致富,诚信能纳财”就犯了对联的大忌,因为上下联都有“能”字。还有就是意思不能雷同,如下面对联的意思就有些重复:“春晖盈大地,朝霞满山川。”贴对联或有关对联的排序时,注意仄(三、四声)起平(一、二声)收。,跟踪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