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审 计 学(第六版)秦荣生 卢春泉编著,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导 言,审计学(第六版)共有17章。第1-8章主要介绍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第9-14章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对定期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第15-17章主要介绍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以外的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3,第1章 总论,第1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2节审计的概念和属性 第3节审计的目标和对象 第4节审计的职能和作用,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4,第1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 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 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 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 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 新中国振兴阶段。二、西方审计的起源与演进,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5,第1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三、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1、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3、现代科学管理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第2节审计的概念和属性,一、审计的概念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期的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公允性
3、、真实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基本特征 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权威性: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第2节审计的概念和属性,二、审计的属性1、机构独立2、经济独立3、人员独立,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8,第3节审计的目标和对象,一、审计的目标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审计目标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1、真实性和公允性2、合法性和合规性3、合理
4、性和效益性,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9,第3节审计的目标和对象,二、审计的对象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第4节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 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审计的职能主要有:1、经济监督2、经济评价3、经济鉴证,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1,第4节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性作用 揭示差错和弊端 维护财经法纪2、促进性作用 改善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2018/12/6,审
5、计学(第六版),12,第2章 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第1节审计的种类第2节审计的方法第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第4节审计程序,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3,第1节审计的种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4,第1节审计的种类,二、审计的其他分类,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5,第2节审计的方法,一、审计方法的选用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对照审计依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审计的基本方法 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方法的选用要求: 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应审计的目的。 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合审计方式
6、。 审计方法的选用要联系被审计单位的实际。,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6,第2节审计的方法,二、审计的技术方法,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7,第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一、审计抽样的意义 审计抽样类型1、任意抽样2、判断抽样3、统计抽样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8,第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二、属性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
7、靠程度的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方法 。1、确定预计差错发生率2、确定精确度 3、确定可靠程度 4、确定样本数量 5、选择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数表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 6、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9,第3节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三、变量抽样审计人员用来估计总体金额的统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它适用于对企业存货、应收账款等的估计。1、平均值估计 2、差异估计,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0,第4节审计程序,一、审计的准备阶段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
8、部控制系统4、分析审计风险5、编制审计计划,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1,第4节审计程序,二、审计的实施阶段1、进驻被审计单位2、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3、审查财务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4、收集审计证据,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2,第4节审计程序,三、完成审计工作阶段 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3、编写审计报告4、提出管理建议书,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3,第3章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第1节政府审计机关 第2节内部审计机构 第3节民间审计组织第4节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4,第1节政府
9、审计机关,一、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 政府审计机关是代表政府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行政机关,它具有宪法赋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政府审计机关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国务院设审计署,在总理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审计工作,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5,第1节政府审计机关,二、政府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1、政府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政府审计机关应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客体的范围,对各单位的有关事项进行审计监督。2、政府审计机关的权限政府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有规定的监督检查权;对违反财经法规的被审计单位,可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3、政府审计机关审计监督活动的原则合法
10、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强制性原则。,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6,第1节政府审计机关,三、政府审计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在经济监督体系中,与财政、税务、金融、工商行政管理等经济监督相比,政府审计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1、政府审计的对象决定了它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2、政府审计的地位和性质也决定了它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3、政府审计实施了对国民经济的全面经济监督,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7,第1节政府审计机关,四、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属的、一个由联合国成员国的最高审计机关组成的永久性国际审计组织,联合国组织及其任何一个专门中的所有成员国的
11、最高审计组织均可参加,但各国政府对国际审计组织不承担任何义务。,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8,第2节内部审计机构,一、内部审计机构及其特征 1、内部审计机构 部门内部审计机构 单位内部审计机构2、内部审计的特征 服务上的内向性 审查范围的广泛性 作用的稳定性 微观监督与宏观监督的统一性,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29,第2节内部审计机构,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 1、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 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审计工作人员对本单位及本单位下属单位的规定事项进行审计监督。2、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 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有规定的职权。,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3
12、0,第2节内部审计机构,三、国际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隶属关系的类型: 受本单位主计长领导。 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 受本单位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 受本单位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和主计长双重领导。,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31,第3节民间审计组织,一、民间审计组织及人员 1、民间审计组织民间审计组织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在财政部领导下,经政府批准成立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组织,成立于1988年。3、民间审计人员民间审计人员主要由注册会计师所组成。,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
13、),32,第3节民间审计组织,二、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1、鉴证业务-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复核业务-保证业务2、管理咨询业务3、税务服务业务4、会计服务业务5、其他服务业务,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33,第3节民间审计组织,三、西方国家的民间业务组织 1、独资会计师事务所2、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3、有限公司制会计师事务所4、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5、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34,第4节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一、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独立原则 客观原则 公正原则 2、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能力技术守则
14、3、注册会计师对委托单位的责任 4、对同业的责任 5、业务承担中的职业道德,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35,第4节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二、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责任 2、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过失责任 欺诈责任,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36,第4节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预防1、遵循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2、谨慎选择委托单位3、招收合格的注册会计师助理人员4、严格签订审计约定书5、深入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6、聘请懂行的律师,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37,第4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第1节审计准则
15、 第2节审计依据,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38,第1节审计准则,一、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 审计准则,是专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必须恪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1、审计准则的含义-审计准则是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审计准则既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提供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表现出来的;-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签署最终审计意见时的客观保证。,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39,第1节审计准则,2、审计准则的作用 公众信任 提高审计质量 维护审计组织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促进国际审计交流,2018/12/6,审计
16、学(第六版),40,第1节审计准则,二、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1、美国的民间审计准则。它主要用于民间审计所从事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美国的民间审计准则分为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部分。2、国际审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分为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部分。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1、制定执业规则阶段(1991-1993年) 2、建立审计准则阶段(1994-2005年) 3、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阶段(2006年至今),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41,第2节审计依据,一、审计依据的含义所谓审计依据,就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的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价,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做
17、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二、审计依据的种类 1、评价经济活动合法性的审计依据 2、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审计依据3、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依据,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42,第2节审计依据,三、审计依据的特点 1、层次性 2、相关性 3、时效性 4、地域性四、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2、辩证分析问题的原则 3、利益兼顾原则 4、真实可靠原则,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43,第5章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第1节审计证据第2节审计工作底稿,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44,第1节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性 1、审计证据
18、的含义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获取的真实凭据,用于证实或否定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的一切资料。2、审计证据的特性 -客观性 -相关性 -合法性,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45,第1节审计证据,二、审计证据的分类,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46,第1节审计证据,三、审计证据的收集 1、监盘2、观察 3、询问 4、函证5、检查 6、重新计算7、重新执行 8、分析程序,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47,第1节审计证据,四、审计证据的鉴定 1、审计证据的真实性2、审计证据的重要性 3、审计证据的可信性 4、审计证
19、据的充分性 5、审计证据的证明力6、审计证据的经济性,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48,第2节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经济事实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档案性原始文件。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汇集,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49,第2节审计工作底稿,二、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2、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3、有利于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4、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5、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
20、,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50,第2节审计工作底稿,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和格式1、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人员记录、编制和收集的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资料和文件等。对于具体的审计事项,由于性质、目的、要求、采取的方法的不同,与之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也不尽相同。2、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 工作事项表;内部控制测试表;试算表工作底稿;调整工作底稿;分析、计算表;盘点表。,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51,第2节审计工作底稿,四、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1、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原则 完整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真实性与相关性原则2、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2018/12/6,审计
21、学(第六版),52,第2节审计工作底稿,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保管审计组织对审计工作底稿必须妥善保管,其保管分为当期档案和永久性档案两种。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可以分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项目负责人和注册会计师三个层次的复核。,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53,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第1节审计计划第2节重要性第3节审计风险,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54,第1节审计计划,一、审计计划的作用 1、使审计人员能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2、可以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3、可以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误解,2018/12
22、/6,审计学(第六版),55,第1节审计计划,二、审计计划的内容及编制1、审计计划的内容 总体审计策略 具体审计计划2、审计计划的编制 -审计计划应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审计计划应形成书面文件,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录。-总体审计计划中,时间预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具体审计计划,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编制审计程序表的方式体现的。,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56,第1节审计计划,三、审计计划的审核 编制完成的审计计划,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业务负责人审核和批准。 对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并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载和说明。,2018/12/6,审计学(
23、第六版),57,第2节重要性,一、重要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1、重要性的定义我国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的判断或决策。”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 重要性概念应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 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重要性的适用范围。,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58,第2节重要性,2、重要性的适用范围-审计人员执行会计报表审计时,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审计人员执行其他鉴证业务时,除非其他规定和其他准则有特定要求,应当参照重要性原则办理。,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5
24、9,第2节重要性,二、重要性的运用1、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2、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数量 -性质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 -财务报表层次 -账户和交易层次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0,第2节重要性,三、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1、对重要性评估的总体性要求2、对重要性水平做初步判断时应考虑的因素3、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4、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1,第2节重要性,四、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1、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
25、水平 2、错报或漏报的汇总 3、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 4、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的处理,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2,第3节审计风险,一、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3,第3节审计风险,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识别和评估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2、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3、仅通过实质性程序
26、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4、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修正,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4,第3节审计风险,三、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就应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四、检查风险对确定实质性测试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 审计人员实施的实质性测试,其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决定,最终取决于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检查风险。,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5,第3节审计风险,五、检查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类型如果经过实施有关实质性测试后,审计人员仍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有关的检查风险不能降至可接受的水平,那
27、么,审计人员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6,第七章内部控制系统及其评审,第1节内部控制系统第2节内部控制的描述第3节内部控制的评审,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7,第1节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系统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模化、系统化、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8,第1节内部控制系统,一、内部控制的发展1
28、、内部牵制阶段2、内部控制阶段3、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阶段4、内部控制结构阶段5、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6、内部控制整框架风险管理阶段,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69,第1节内部控制系统,二、内部控制系统的种类,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0,第1节内部控制系统,三、内部控制的内容1、合规、合法性控制2、授权、分权控制 3、不相容职务控制4、业务程序标准化控制5、复查核对控制6、人员素质控制,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1,第2节内部控制的描述,一、文字表述法文字表述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健全程度和执行情况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述法的优点是比较灵活,可对
29、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作出比较深入和具体的描述,不受任何限制。文字表述法的缺点是对内部控制的描述,有时得难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说明各个细节,因而有时使用文字表述法显得冗赘,不利于为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控制风险评价提供直接的依据。,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2,第2节内部控制的描述,二、调查表法调查表法是将那些与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与保证财产物资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的事项列为调查对象,由审计人员设计成标准化的调查表,并利用表格形式,通过征询了解内部控制的强弱程度。调查表法的优点有:简便易行,概括说明,省时省力,能引起重视。调查表法的缺点有:难以提供完整、系统、全面的
30、分析评价,“不适用”栏填得太多,易于流于形式。,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3,第2节内部控制的描述,三、流程图法流程图法是指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将内部控制中的各种业务处理手续,以及各种文件或凭证的传递流程,用图解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流程图法的优点有:简明易懂,便于修改。流程图法的缺点有:颇费时间,难以将控制弱点明显标示出来。,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4,第3节内部控制的评审,一、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包括下列要素:1、控制环境2、风险评估过程3、信息系统与沟通4、控制活动5、对控制的监控,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5
31、,第3节内部控制的评审,二、对内部控制的深入了解审计人员在深入了解内部控制时,应当评价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评价控制的设计是指考虑一项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在深入了解内部控制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通过建立有效的控制,以恰当应对由于使用信息技术系统或人工系统而产生的风险。,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6,第3节内部控制的评审,三、内部控制的评审1、控制环境的评审2、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过程的评审3、信息系统与流通4、控制活动的评审5、对控制的监控,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7,第3节内部控制的评审,四、控制测试
32、1、控制测试的要求2、控制测试的性质3、控制测试的时间4、控制测试的范围,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8,第八章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第1节账表导向审计第2节系统导向审计第3节风险导向审计,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79,第1节账表导向审计,一、账表导向审计的目标早期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查错揭弊,一般采用账表导向的审计方式。早期的审计工作是围绕着记录会计交易的账簿、凭证进行的。当财务报表审计开始流行后,审计方式开始向以交易为基础的抽查方向发展。,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80,第1节账表导向审计,二、账表导向审计的发展过程1、数据稽核2、账簿审计3、详细审计
33、4、资产负债表审计5、全面财务报表审计,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81,第1节账表导向审计,三、账表导向审计的局限性账表导向审计存在的缺点:-这种审计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由于对会计系统的不了解,容易造成遗漏重大问题。-不容易发现会计工作中的程序性错误。,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82,第2节系统导向审计,一、系统导向审计的目标受托责任内容出现的变化,使审计目标发生了相应变化,从发现舞弊和不法行为,转向说明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以系统为基础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是以内部控制系统审查为基础的一种审计技术和方法,它与审计目标的改变相关。,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
34、83,第2节系统导向审计,二、系统导向审计1、系统导向审计的产生自20世纪初至30年代,内部牵制系统与审计相结合,为审计所用。2、系统导向审计的审计程序系统导向审计的审计程序有沃尔列八步骤法和霍华德程序图法。3、了解和记录内部控制4、控制测试的概念和方法5、控制风险的评价,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84,第2节系统导向审计,三、系统导向审计的局限性系统导向审计在强调对控制系统的检查时,忽略了人的因素。系统导向审计没有与审计风险联系起来,没有为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供指南和帮助。四、系统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的异同系统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在性质都是财务审计。系统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在
35、主线、主要目标、主要方法、程序上都有所不同。,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85,第3节风险导向审计,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1、系统导向审计转向风险导向审计的原因2、风险导向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原因。-审计组织的经济压力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经济原因。-风险导向审计的内在缺陷及解决方法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技术原因。,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86,第3节风险导向审计,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程序和方法1、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2、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基本程序可分为五个阶段。3、
36、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方法-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87,第3节风险导向审计,三、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程序和方法1、经营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2、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战略分析-环节分析-剩余风险分析-实质性测试3、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方法-分析、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88,第3节风险导向审计,四、风险导向审计与系统导向审计的异同1、指导思想不同2、审计侧重点不同3、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同4、审计程序不同5、审计资源分配不同6、审计方法不同,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89,第
37、9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第1节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第2节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第3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4节营业收入审计第5节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 第6节其他相关账户审计,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90,第1节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1、业务循环审计业务循环审计是指运用业务循环原理了解、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及其执行情况,从而对其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的方法。2、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的关系分项审计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分项审计逐渐被业务循环审计所替代。,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91,第2节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1、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订货单
38、销售单发运凭证 销售发票 商品价目表 贷项通知单 应收账款明细账。 营业收入明细账 折扣与折让明细账 汇款通知书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现金盘点表 坏账审批表 顾客月末对账单 转账凭证 收款凭证,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92,第2节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2、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接受顾客订单 批准赊销信用 按销售单供货 按销售单发运 向顾客开具账单 记录销售 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 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 注销坏账 提取坏账准备,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93,第3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职责分离控制 授权审批控制 会计记录控制
39、定期核对控制 寄收对账单控制 内部核查程序控制 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了必要的了解与测试后,注册会计师应对其控制风险作出评价,并对实质性测试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94,第4节营业收入审计,1、营业收入审计目标 确定营业收入的内容、数额是否合理、正确、完整; 确定对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处理是否适当; 确定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确定营业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95,第4节营业收入审计,2、营业收入实质性测试程序 获取或编制营业收入项目明细表 查明营业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 实
40、施分析程序 审查售价是否合理 审查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 查找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 检查销售折扣、销售退回与折让业务 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 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在利润表上是否已恰当披露,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96,第5节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1、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 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确定应收账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确定应收账款是否不可收回,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是否恰当,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确定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确定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2018/12/6
41、,审计学(第六版),97,第5节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2、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分析应收账款账龄 向债务人函证 请被审计单位协助,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上标出至审计时已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 检查未函证应收账款 检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 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 检查外币应收账款的折算 分析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 检查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否已恰当披露,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98,第5节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3、坏账准备的实质性测试 审查计提坏账准备的类别 审查坏账准备的计提 审查坏账损失 审查长期挂账应收账款 检查函证结果 执行分析程序 确定坏账准备的披
42、露是否恰当,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99,第6节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应收票据审计2、预收账款审计3、应交税费审计4、其他应交款审计5、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6、销售费用审计,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0,第10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第1节购货与付款循环概述 第2节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3节应付账款审计 第4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第5节投资性房地产审计第6节其他相关账户审计,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1,第1节购货与付款循环概述,1、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请购单 订购单 验收单 卖方发票 付款凭单 转账凭证 付款凭证 应付账款明细账 现金日记账和
43、银行存款日记账 卖方对账单,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2,第1节购货与付款循环概述,2、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请购商品 编制订购单 验收商品 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 编制付款凭单 付款 会计记录,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3,第2节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1、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职责分离控制 请购控制 订货控制 验收控制 应付账款的控制 付款控制,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4,第2节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2、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关于请购商品或劳务内部控制的测试 关于订购商品或劳务内部控制的测试 关于货物验收内部控制的测试 关于应付账
44、款内部控制的测试 关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的测试,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5,第3节应付账款审计,1、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确定期末应付账款是否存在; 确定期末应付账款是否为其履行的偿还义务; 确定应付账款的发生和偿还记录是否完整; 确定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确定应付账款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6,第3节应付账款审计,2、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 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核对相符; 对应付账款进行分析程序; 函证应付账款; 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 查明是否有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同时挂账的
45、项目; 查明有无不属于应付账款的其他应付款; 检查应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做出记录,注意其是否可能发生呆账收益; 查明应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7,第4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一、固定资产审计1、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 确定固定资产是否被审计单位所有; 确定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政策是否恰当; 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确定固定资产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8,第4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2、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
46、索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分析程序; 固定资产增加的审查; 固定资产减少的审查; 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 调查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 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09,第4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二、累计折旧审计1、累计折旧的审计目标 确定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一贯遵循; 确定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确定折旧费用的计算、分摊是否正确、合理和一贯; 确定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确定累计折旧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2018/12/6,审计
47、学(第六版),110,第4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2、累计折旧的实质性测试 编制或索取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对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实施分析程序; 审查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情况; 审查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和分配; 审查折旧计入成本的合理性; 检查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11,第4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计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有: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核对相符;2、检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3、检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会计处理;4、检查资产组的认定、依据和会计处理;5
48、、实施分析程序,分析固定资产的质量状况;6、检查处置固定资产时原计提的减值准备的处理;7、检查是否存在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8、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12,第五节投资性房地产审计,1、投资性房地产的审计目标-确定投资性房地产是否存在;-确定投资性房地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投资性房地产是否完整;-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减值准备是否正确;-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13,第五节投资性房地产审计,2、投资性房地产的实质性
49、测试程序-获取或编制投资性房地产明细表,核对相符;-检查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用的依据是否充分;-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选用公允价值是否恰当;-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选用成本计量的相关项目是否正确;-期末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逐项检查;-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是否恰当;-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转换,是否合规、正确;-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已恰当列报。,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14,第六节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预付账款审计2、工程物资审计3、在建工程审计4、固定资产清理审计5、应付票据审计6、管理费用审计,2018/12/6,审计学(第六版),115,第11章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第1节生产与费用循环概述 第2节生产与费用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3节存货成本审计 第4节存货监盘 第5节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 第6节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第7节其他相关账户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