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第一轮复习:世界地理非洲测试题右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 该游牧活动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2. 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3. 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领土包括亚洲的西奈半岛 B全国最大的海港是苏伊士港C地下水是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 D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大金字塔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711 题。7. 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 B
2、.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8. 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9. 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读右下图回答 10 一 11 题。10. 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 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11. R 河段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215 题。 12. 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3、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13. 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根系不发达 B. 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 叶面宽大,多气孔14. 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15. 图中 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16.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一月份,图中河流雨水补给较多的河段是 Aa 河段 Bb 河段 Cc 河段 Da 与 c 河段下图所示国家,每年春天都会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 ,
4、来自南方的风向北方吹,长达两个月,读图,完成 1719 题。17. “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18. 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A撒哈拉沙漠 B苏丹草原 C纳赛尔水库 D东非高原19. “五旬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大量降水 B沙尘暴 C台风 D寒潮20. 下图为某岛 1 月份均温分布图。该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 中部多,四周少 B. 四周多,中部少C. 东部多,西部少 D. 西部多,东部少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 1 134 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
5、河等非洲河流中。20 世纪 50 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高考第一轮复习:世界地理非洲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 BDACA 610 BBDDB 1115 AABAB 1620 CCABC二、综合题1.(1) (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
6、尼罗河) ;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 (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 )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4)产量大,价格高, (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2. (1) 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2) 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 ,不利通航。(3) 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