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17247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两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耍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姓名:杜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政治经济学导教师:朱泽山20080401村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农村人才资源存在的问题。两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耍第四部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主要从我国农村经济 经济结构变化和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来分析,随着农村现状和环境的改变对 人才有新的需求。第五部分,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从人才流动的动力因素入手 分析,然后用经济模型来解释,为人才能够向农村流动寻求理论与实证支持。第六部分,影响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因素分析。主要是针对以上的问题进行分 析和归纳,

2、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因素。第七部分,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对策研究。从影响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因素入手 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 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让人才流向农村的对策措施。关键词:人才农村人才人才流动经济学分析Economics Analysis on The Flow of Talents to Rural AreasMaster Graduat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Du Dan Supervisor Professor Zeshan ZhuAbstractChina is a tradition

3、al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and agricul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pointed out: Agriculture is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rategic industry。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come up wi

4、th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Strategic Objectives o This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talent as a strong rural support, and at present the situation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 is the total lack of rural talent,quality, and coupl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brain drain i

5、n rural areas, leading to rural talent gap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has hampered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proposed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about good opportunities, but China s Duality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6、 system,immature talent market in rural areas, such as the shackles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Urban-rural gap ever greater undoubtedly increased polarization of rich and poor。 Although,in recent years the three rural issues very seriously,a lot of support to farmers and support policy,rur

7、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have improved,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farmers has improved, but did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status of the rural poor。Since Chinas WTO acce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e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we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modem ag

8、riculture,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o All these need to sup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for the carrier。Chinas rural people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How to make the flow of talented people in rural areas and how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Chinas rural poverty? The analysis of t

9、hese issues and solutions to the rur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orderly,health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ased on eight parts, and study the problems;The first part, literature review。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their predecessors, Mainly to analyze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the rural a

10、reas, how to make the flow of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AbstractIVtalented people to rural areas paper-based research for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s。The second part, preface。Mainly from studies of the problem proposed, significance of studi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the method of stu

11、di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structure of this studies and so on, explaining the overall thesis。The third part,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rural talent and problems o Mainly on Chinas rural talent at this stage 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identify Chinas rural human resources problems。The

12、 fourth part, Analysis on the demand for talented people in the rural area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rural economy。Mainly from Chinas rural economic re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to analyze with the status of rural and

13、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the new demand for talented people。The fifth part,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flow of talent to rural, Mainly from the start of motivating factors analysis of flow of talent, and then use economic models to explain the flow of talent to rural areas to seek for theoretic

14、al and empirical support oThe sixth part,the impact factor analysis on the flow of talent to the rural。Mainly based on the abov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to analyze impact factors on the flow of talent to rural。The seventh part, countermeasures studies

15、on the flow of talent to rural areas From the constraints factors analysis of the flow of talent to rural areas starting ou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conditions y of our countrys economy,targeted to propose solutions to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n the rural areas of economic developme

16、nt, studying th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flow of talented people to ruralKeywords: Talent rural talent Economic analysis The flow of talent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题目: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 了标注。学位论文作者签字曰期:年4月/g: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冇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17、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部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保密期限至 年 月止)。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曰期:年今月/梦日 导师签名:zfi,如 签字曰期: ! 、 年谷曰第1章文献综述1.1国外关于人才流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理论: 场论这是美国勒温仿照磁场作用理论提出的一个人与环境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 B=f (pXe),式中B个人的绩效;P-个人的能力;e环境。该公式表明, 西南人学硕+学位论文 第

18、1章文献综述一个人做出成绩的大小是由他个人条件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决定的。如果一个 人处在一个难于发挥作用的环境里勉强呆下去,终难做出大的成绩,他就该流动 到他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 目标一致论这个理论是日本学者申松义郎在人际关系方程式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其核心思想是在群体中的人才,个体的方向要与群体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个体就 不能发挥出他的全部力量。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改变个体的方向,与群体方 向一致;二是流动到与自己方向相同的群体中去。比较而言,第二个办法较为容 易一些。个人方向与群体方向的夹角越大,个人的潜力发挥得越差,对群体做出 的贡献越小,这就越有必要通过流动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9、组织寿命说该学说是美国学者卡茨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组织和一个人一样,也有一个 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所以他也有一个最佳年龄期。根据西方经验,这个最 佳年龄区是1. 5年到5年。因为一个新的组织,大约需要通过1-2年的协调,相 互了解,沟通信息,然后才能进入旺盛的成熟期。信息的充分交流促进大量成果 的出现,5年后,组织渐趋老化,组织内部缺少新的激励,发展迟钝,效能降低。 这时就需要改组,进行人才流动,重新组建。这个理论从组织活力的角度论证了 人才流动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组织只能通过人才的流动,才能不断进行更新,才 能保持组织的活力。 库克曲线这条曲线是美国学者库克根据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发挥

20、情况所做的统 计而研究提出的。他从如何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创造力角度出发,论证了人才流动 的必要性。研究生毕业后,幵始承担研究工作任务。新鲜事物的吸引、新环境的 激励,使其创造力呈加速增长,这一段为初任期,约0.5年到1.5年;初任期过 后进入创造力发挥的黄金时期,大约可保持1年左右时间,这一段为峰值期;随 后进入初衰期,这_段表现为创造力呈下降趋势,最后趋向一个稳定值。整个过陈恩波.关于人才流动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 (06): 551程变化呈现一条扇形S曲线,反映了一个发展、发挥和衰退的过程。他发现,这 种曲线规律对于人才具有共性。新的创造力发挥高潮的再现,需要再幵始另

21、外的 新项目,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开辟新工作的实践中来提髙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1.2国内关于人才流动的研究1.2.1人才流动的理论研究有学者对人才流动的微观动因进行了分析,将人才流动动机公式写成:M=V(Z VXE),式中M为预期收益率,代表动机程度;V为该流动的价值增值,代表该 两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文献综述流动所具有的诱导;E表示此行动产生特定结果的主观概率。人才个体流动的动机 是通过提高V和E的乘积而激发主观决策的结果。还有学者从影响个体流动的 微观因素入手,通过相关模型分析,找出影响人才跨地区流动的宏观因素;还有 学者通过GM模型(吸引力模型)对人才流动中的非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

22、我国南京大学商学院赵曙明教授等人(2001)则从社会动因来分析,认为,从 全社会的角度看,人才流动是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为了提 高人力资源的边际贡献率,必然要求人力资源从相对富裕的行业、地区和企业流 向相对稀缺的行业、地区和企业。北京师大经济学院的李宝元等学者(2000)认为,人才市场化流动是市场经 济天然内在的要求,人才的市场流动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自主的供求主体; 二是要有灵敏规范的工薪形成机制;三是要有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有不少学者还对人才资源的流动机制进行了探讨;还有的人对人才流动中的 知识定价做了探讨。王伟国等(2003)则把人才流动的趋向特征归纳为:中心流、

23、双向流和洋流三种。其中中心流是指人才流向全国各大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双向流是指人才流动呈梯度流和反梯度流两种趋势;梯度流主要指中西部人才向 东部沿海地区地区,反梯度流主要指人才从东部流向中西部地区,洋流则指人才 流向国外。1.2.2人才流动旳应用研究(1)我国人才流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有学者从总体上对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与国际人才流动及中国人力资本地区流陈纯花,f智星.人才流动的微观动因分析J.科技进步对策,2000, 17 (06): 104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30-240李金元.人力资本经济发展:跨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及战略选择的人本视角与考察M

24、.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0, 156-200王作国,张胜芳.当前我国人才流动的特征及原因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 (01): 18-20 动与配置状况进行了分析;有人对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进行了研究;有人对西部 人才流失进行了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黄莉苹(2004)对欠发达地区人才回流进 行了分析。(2) 人才外流研究华中理工大学陈昌贵教授与美国Flecher法律与外交学院教授David Zweig 在1996年2月出版了第一本研究我国人才外流的学术专注一人才外流与回归 该书把中国人才外流的调查研究放在国际社会大背景来考察,分别从个人层面、 社会层面、政策层面

25、和外交层面对我国人才外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实际出 发,对吸引留学人员回归提出了很多建议。(3) 人才流动对策研究西南人学硕+学位论文 第1章文献综述陈昌贵等(2000)在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吸引人才回归的做法与经验进行调查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人才规划、设立专职之机构、实行来去自由等吸引人 才的相关对策与措施;王延荣博士(2003)则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对策; 有些学者还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对人才合理流动提出来了相关对策;更有不少学者 (利莲,2002)提出了人才共享等全新的对策理论。(4) 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研究近些年来,人才市场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之一,张旭(2003)对我国人才流 动

26、与人才市场建设工作做了总结回顾,并对发展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与评价;苏 朝阵(2002)在分析人才市场与人才流动规律基础上,比较中美人才市场和人才 流动的特点,提出了优化我国人才市场和促进人才流动的新思路气1.3小结综合以上论述和相关参考文献分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流动的原因与动力机制分析;(2)人才流失及人才流 动对输入地与输出地的影响;(3)人才向经济发达的地方流动或向国外流动,而 很少有人研究人才向农村流动。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改善农村落后生产生 活条件、防止人才流失、吸引各类人才流向农村,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 平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试

27、图在理论上为这一领域填补一些新的内容,从经济学 的角度分析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影响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因素, 从而提出人才流向农村的对策措施。这样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陈昌贵,人才外流与回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02-25 苏朝晖.人才市场与人才流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 09 (04 ): 54-55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前言西南大学硕+学位论文 第2章前言第2章前言2.1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大国,大多数劳动力在农村,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 力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如何把农村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出去。通过对转

28、移 出去的劳动力人员结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劳动力 年龄都比较年轻,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大多数人都有一技之长。农村本身劳动力 整体科技文化就不高,这些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失,必然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流失, 人才缺口增大。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 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中共中央也提出了 “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这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村人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而目前我国农村人才资源的状况是农村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髙,又加上大量高 素质的农村人才流失,导致农村人才缺口逐渐增大,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

29、建设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但是,我 国“二元”经济结构束缚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分化 越演越烈。虽然,这几年中央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给农民很多支持与扶持 政策,农民的条件有所改善,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的现状。现在农村人 力资源很多,但人才严重不足,现有在乡农民大多数是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 度,文化素质不高,观念落后。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需要大量人才做智力支持。如何解决农村人才不足问题?如何让人才流向农村? 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2. 2研究的意义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城乡“二元”经

30、济结构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 距很大,贫富问题越来越严重。人才是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关键。因此,在统筹 城乡协调发展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人才向农村流动对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解决农村人才不足的现状; 第二、有利于加速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第三、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 第四、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2.3有关概念界定2.3.1人才W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前言人才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对“人才”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有人根据人对社会的实际贡献来认定人;有人 根据人所具备的学识素养来认定人才。现代汉语

31、词典中“人才”的定义是“德 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这是“人才”在语义学上的概念。王通讯在人 才学通论中指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 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这是人才学在学术上的概念。科学人才观的提出是顺应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要求,是对现阶段“什么是人 才”与“如何界定人才”的最科学阐述。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 国人才工作会议”,做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 重要指示。决定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即“坚持德才兼备用人原则,从品德、知 识、能力和业绩等多侧面衡量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32、, 不拘一格选人才。树立有较髙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丰富实践经验与 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的观念”气这就使人才概念从一个人才学术上的概 念发展成为对人才工作具有很强现实指导意义的科学人才观。因此,根据科学人才观的要求,正确地理解界定人才的概念,必须准确把握 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这就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2. 3. 2农村人才农村人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人们对人才问题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 过去,我们通常将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称之为“才

33、”。 这是统计口径,不是人才的标准。这种简单的划分,对农村人才来说,是不科学 的,也是不全面的。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要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 要标准,这对培养选拔农村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农村人才是指凡有一技之长、能够带领大家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 社会进步的劳动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村人才既包括农村行政人员、专业技 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也包括农村的实用人才。2. 4分析方法赵琪.浅论科学人才观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02 ): 105-107 赵琪.浅论科学人才观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02): 10

34、5-10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2003年12月19日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 303.12. 20 电沈亚军.农村也需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J.开放潮,2004, (07): 66-67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规范分析注重基本概念界定和内涵提示,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理论分析;实证分析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前言在规范分析基础上展开,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上述分析方法为主的 同时,运用了归纳分析与综合分析等方法。2. 5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本文从七部分来阐述和研究问题,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借鉴前人的经 验来分析

35、我国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如何让人才流向农村,为本论文的研究作好理论 支持和经验借鉴。第二部分,前言。主要从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有关概念的界定、研 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等方面对本论文进行总体说明。第三部分,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对我国现阶段农 村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农村人才资源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主要从我国农村经济 经济结构变化和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来分析,随着农村现状和环境的改变对 人才有新的需求。第五部分,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从人才流动的动力因素入手 分析,然后用经济模型来解释,为人才能够向农村流

36、动寻求理论与实证支持。第六部分,影响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因素分析。主要是针对以上的问题进行分 析和归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因素。第七部分,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对策研究。从影响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因素入手 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 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让人才流向农村的对策措施。西南人宁:硕十学位论文 第3章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章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3.1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现状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但人才严重不足。多年来,农业院校虽然培养了大 批农业科技人才,但占农业人口的比例很小。这些农业科技人才中

37、,直接从事农 业第一线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的也为数不多。据资料显示,这些农业科技人 才中,近30%留在城市,他们 中大约67% 从事农业推广和农业 服务工作,但由于居 住在城市,每年下乡的次数较少。回到县城或乡镇的农业科技人才中,40%-45%从 事了基层的行政管理工作,到村里任职的那就更少了。在县级或乡镇工作的农业 科技人才,也主要采取定期下乡的方式到农村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 每年下乡的次数也非常少。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教育、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农业劳动力素质等 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据报道,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中等以上农业职业教育的 仅占0. 15%,而发达国家农业 从业人

38、员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的则高达 45%-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65%。目前,发达国家80%的农业收益来源于先进的科技,而我国 农业科技的 贡献率仅为40%左右。显然,由于我国 农业劳动力素质低,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 足,严重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3.2我国农村人才存在的问题分析3. 2.1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在这里之所以要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为了说明我国农村 现有的人才资源严重不足。根据前面人才的界定,人才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界定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产生人才的基础,由此可以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39、或技能来衡量人才。如下表1,表2,表3所示,从1990年到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 文化状况有所改善,农村文盲率由1990年的20. 73%下降到2006年的6. 65%,下 降了 14. 08个百分点。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由1990年的7. 57%上升到2006年 的14. 17%。农 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 年的686. 3元增加到2006年的3587. 0元,绝 对额增加了 2900. 7元,增加了 4.23倍。由此可见,农 民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 比,与文盲率成反比。此结论由李传志,魏安民(2005)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他 们把2000年各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

40、Y ), 每千人中具有高中以 上学历的人数作为解释变量(X), 进行回归分析,(资料数据 见附录)得出回归直赵敬岩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现状J,经济论坛,2007, (18): 124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线为Y=751. 167+30. 918X。相关系数R=0.872,T值=11. 05 (在5% 范围内有意义)。 计算结果表明,农民受教育程度与人均纯收入之间有高度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 的提高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髙,从而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浙江大学管理 学院白菊红和袁飞的研究也表明:各种受教育年限的边际报酬与劳动收入弹性均 为正值。这说明在任何

41、受教育水平(年限)上,提髙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均可 以提高农民收入,农民纯收入水平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表1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1995 年 2000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小学程度 初中程度 高中程度 中专程度 大专及大专以上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表2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文盲率的对比表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指标(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人 人 人 人 人 人20. 73 38. 86 32.84 6. 96 0.5113. 36. 40. 8.18.09 32. 22 48. 07 9.31 1.837.46 6. 87

42、27.23 52. 22 10. 25 2. 37 1.066. 65 26. 37 52.81 10. 52 2.40 1.25.38.96 2. 13 0. 77年份 农村文盲率686.: 1577. 2253.20. 73 13. 47 8.09 7. 46 6. 87 6. 651995 年3254.92006 年由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数据整理而得。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地区不识字或 识字很少小学程度 初中程度 髙中程度 中专程度 大专及大专以上全国合计 4000元以上地区6.65 26.37 52.81 10.52 2.40 1.25 5.29 25.29 51.40 12.52 3

43、.37 2.13表3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按人均纯收入分组)李传志, (03): 42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关系的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4.14 24.92 55.71 11.74 2.49 1.008.74 28.95 51.24 8.43 1.93 0.7215.27 35.16 40.28 7.00 1.61 0.66资料来源:由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数据整理而得.从表1可以分析出,2006年,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44、占6. 65%, 小学文化程度占26. 37%;初中文化程度占52. 81%;高中和中专占12. 92%;大专以 上文化程度占1.25%。可以分析出,我国农村劳动力,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占很大 比重,达到79. 18%,高中及髙中以上,所占比重少, 14.17%,大专以上更少,仅 有1.25%,农村的这种文化层次很难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不能适应未来农村经济 的发展。有关权威机构统计,2004年,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 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 0. 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则高达76. 4%。大量的青壮年 农民没有接受职业 技

45、术教育,在农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农村劳动力的科学素养也令人担 忧。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显示,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只占 0.4%,仅及我国城市居民比例3.1%的1/8,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严重 制约了新科技在农业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据统计,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科技贡献 率为70-80%,农业科技转化率达80-85%,而我国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仅为30%, 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一些专家指出,未来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困 难,不是缺少资金和技术,而是缺乏农村人才。3. 2. 2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是农村人才队伍的骨干,对提髙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发展

46、 农村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 71%,而其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本行业劳动力的比例为 17.26%,是农业部门的24倍。在发达国家,农村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村人口比为 1:100,而我国为1:1200。在我国,每万亩耕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一万名劳动力中仅有0.16个科技推广人员,我国农村的专业技术人员奇缺。2003 年底,农民技术职称和持有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为120万 人。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 05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其 中不具备大专及以上水平接近60%。农村专业技术人方的

47、受教育状况就更低了。 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不仅总量低,文化程度低,而且其分布不均。超过70%的专业王艳裔.农村人才开发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4, (18): 108 耿显家.实施农村人才幵发刻不容缓J.中国人才,2004, (05): 57-58 3000-4000元地区 2000-3000元地区 2000元以下地区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耿显家.实施农村人才开发刻不容缓J.中国人才,2004, (05 ): 57-58 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67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目前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技术人才在东部地区

48、,其他地区所占比例不到30%。到2004年农村劳动力中接受 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仅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者占3.4%,接受过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大量农民缺 乏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没有一技之长。虽然,这几年国家很重视对农民的技术 培训与农村人才的幵发,新增加了很多培训机构。2006年,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增 加到177686所,结业人数为57336156人,这与庞大的从业人数基数相比,比重 是很小的。并且参加培训的人员会全部到农村就业吗?显然,这种状况不能满足 农村二、三产业优化结构,提高技术层次的需要,更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农 业技

49、术革命的需要。3.2.3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数不 到10%,在已经转移出来并进城打工的1.1亿人群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 仅为20%。另外,实用人才分布也不均勾、结构也不合理。在人才结构上,技术型 人才相对较多,经营、管理型人才相对较少;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 型人才相对较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才相对较多,面向流通、服务领域的人 才相对较少;特别是农业企业家和创业型人才严重匮乏。并且还存在农村实用人 才作用发挥不充分,人才浪费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农业产 业化的经营,而且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它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 经济发展的“瓶颈” 。3.2.4农村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造成农村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 第一、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过低; 第二、农业线长、面广,农村工作条件艰苦; 第三、缺乏对农村人才的激励和管理机制;国家培养的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有相当一部分未在农村工作,即使去了农村, 也会千方百计跳出“农门”,加剧了农村人才的短缺; 第四、人才外流,加剧人才短缺。农村人才数量本来就有限,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