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管理的实践》-读书报告.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4048189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的实践》-读书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的实践》-读书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的实践》-读书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理的实践》-读书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管理学原著阅读读书报告阅读书目: 管理的实践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班 级 二班 姓 名 学 号 Xc 2012 年 6 月 26 日.摘 要摘要内容:本书第一部分德鲁克先以一个企业的实例点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第二部分德鲁克以福特汽车的故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出组织精神的完整性。第三部分则透过活动、决策与关系等三项分析,深入管理的结构、最终的检验标准及绩效,同时也说明了五种组织结构之优缺点,与适用的大、中、小型企业及其限制条件。第四部分德鲁克以其“绩

2、效为核心的整体观”,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 IBM 的故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第五部分德鲁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关键词:绩效 实践 贡献 责任 人 品格.目 录一、书目 .4(一)本书简介 .41.本书介绍: 42.内容摘要: 4二、全书提要 .5(一)作者介绍: .5(二)时代背景 .5(三)章节构成 .6(四)主要内容 .6三、心得体会 .6正 文.一、书目(一)本书简介1.本书介绍:书 名: 管理的实践(珍藏版)作 者:(美)德鲁克 ,齐若兰 译出版社: 机械工业

3、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9-1ISBN: 9787111280743开本: 16 开定价: 49.00 元2.内容摘要:本书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项管理的任务,贯穿整本书的主轴和精髓,并以八个关键成果领域、三个经典的问句以及组织的精神丰富其内涵。第一部分德鲁克先以一个企业的实例点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第二部分德鲁克以福特汽车的故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出组织精神(即企业文化)的完整性。第三部分则透过活动、决策与关系等三项分析,深入管理的结构、最终的检验标准

4、及绩效,同时也说明了五种组织结构之优缺点,与适用的大、中、小型企业及其限制条件。第四部分德鲁克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 IBM 的故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第五部分德鲁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 责任 ”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二、全书提要(一)作者介绍:彼得德鲁克于 1909 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彼得德鲁克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 原意为“印刷者” ) 。1937 年移居美国,终身以圪人、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

5、,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 “现代管理之父” ,对世人贡献卓越,影响深远。他著述颇丰,平生涉略广泛,在许多领域的建树都令人叹服。到目前为止,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已超过 30 篇,著作多达 50 余本,涵盖社会分析、政治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还有小说和自传。1954 年 出版管理实践 ,奠定大师的地位,并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1966 年 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为经典之作;1973 年 出版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巨著,该书被誉为“系统化的管理手册“。其中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忧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他的书传播 130 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

6、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二)时代背景管理的实践提供了观念、原则和工具,是一套极具系统化的管理知识。本书问市后,不仅在美国一炮而红,而且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在欧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是备受重视。的确,日本人认为本书的观念奠定了他们经济成功与工业发展的基石。(三)章节构成.1.概论 管理的本质2.第一部分

7、管理企业3.第二部分 管理管理者4.第三部分 管理的结构5.管理员工和工作6.当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什么7.结语 管理层的责任(四)主要内容本书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项管理的任务,贯穿整本书的主轴和精髓,并以八个关键成果领域、三个经典的问句以及组织的精神丰富其内涵。第一部分德鲁克先以一个企业的实例点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第二部分德鲁克以福特汽车的故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出组织精神(即企业文化)的完整性。第三部分则透过活动、决策与关系等三项分析,深入管理的结构、最

8、终的检验标准及绩效,同时也说明了五种组织结构之优缺点,与适用的大、中、小型企业及其限制条件。第四部分德鲁克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 ,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 IBM 的故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第五部分德鲁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读书心得看 完 了 管 理 的 实 践 这 本 书 , 实 属 有 些 疲 惫 , 因 为 大 师 的 言 论 真 的 让我 回 味 无 穷 , 就 觉 得 在 看 书 的 同 时 必 须 得 不 停 的 思 考 , 思 考 每 句 言 论 的

9、深 层次 含 义 , 思 考 大 师 言 论 的 用 意 。 即 使 凭 我 现 阶 段 的 阅 历 还 不 能 吃 透 很 多 大 师的 管 理 精 髓 , 但 仍 为 有 些 许 收 获 而 感 到 满 足 。初 次 接 触 德 鲁 克 的 管 理 的 实 践 , 就 被 他 书 中 阐 述 的 管 理 思 想 所 吸 引 。.德 鲁 克 以 其 深 厚 的 人 文 素 养 , 强 调 人 的 理 想 性 、 价 值 观 及 判 断 力 , 形 成 了 组织 绩 效 表 现 的 关 键 资 源 。 他 指 出 , 管 理 是 一 种 器 官 , 是 赋 予 机 构 以 生 命 、 能动 、

10、 动 态 的 器 官 。 我 最 欣 赏 他 的 一 句 话 : 管 理 是 一 种 实 践 , 其 本 质 不 在 于 知 ,而 在 于 行 ; 其 验 证 不 在 于 逻 辑 , 而 在 于 成 果 ; 其 惟 一 权 威 就 是 成 就 。 他 的 管理 思 想 深 深 的 影 响 了 我 整 个 管 理 学 的 思 想 基 础 , 可 以 说 他 的 思 想 已 经 扎 根 在我 的 思 想 中 。 他 在 管 理 的 各 个 方 面 阐 述 了 他 独 特 的 观 点 , 形 成 了 一 整 套 的 思想 体 系 , 从 而 创 建 了 管 理 这 门 学 科 。首 先 觉 得 大

11、师 的 这 本 书 具 有 很 强 的 实 践 性 。 正 如 海 尔 集 团 总 裁 张 瑞 敏 所说 , 本 书 让 你 能 跳 出 企 业 、 站 在 创 造 市 场 需 求 的 外 部 来 审 视 和 解 决 企 业 内 部存 在 的 问 题 , 进 行 整 体 的 系 统 的 而 不 是 局 部 的 孤 立 的 管 理 , 从 而 在 驾 驭 企 业从 小 到 大 的 发 展 阶 段 中 能 够 从 成 长 走 向 成 功 。 管 理 的 实 践 指 导 你 在 实 践中 学 会 管 理 , 并 在 成 功 的 管 理 实 践 中 得 到 升 华 。 管 理 的 实 践 中 将 管

12、理 的 内 容 描 述 为 三 部 分 , 即 管 理 企 业 、 管 理 管 理者 、 管 理 员 工 和 工 作 , 三 部 分 相 互 依 存 、 不 可 分 割 。 管 理 企 业 从 企 业 需 要 的组 织 架 构 上 考 虑 , 全 面 诠 释 了 职 能 分 权 制 和 联 邦 分 权 制 , 而 且 指 出 在 条 件 可能 的 情 况 下 , 联 邦 分 权 制 为 最 优 构 架 , 也 是 责 权 利 同 位 , 最 有 积 极 性 及 效 果的 架 构 。 管 理 管 理 者 从 人 才 的 引 进 、 培 训 、 安 排 、 提 升 等 程 序 中 , 道 明 了

13、企业 员 工 的 管 理 目 的 : 尽 一 切 可 能 使 每 一 位 员 工 都 成 为 管 理 者 , 也 道 明 只 能 当每 个 员 工 都 成 为 管 理 者 时 , 企 业 人 才 才 能 正 常 接 替 , 员 工 绩 效 才 能 最 大 发 挥 ;管 理 员 工 和 工 作 指 明 了 决 策 的 过 程 和 分 析 决 策 工 具 的 重 要 , 要 充 分 运 用 现 代化 的 工 具 来 为 管 理 员 工 和 工 作 做 好 的 决 策 向 导 。管 理 的 每 一 个 动 作 和 行 为 都 要 同 时 涉 及 到 管 理 的 三 个 部 分 , 因 此 在 决 策

14、每 一 个 行 为 时 , 都 要 考 虑 对 每 一 个 方 面 的 影 响 , 找 最 影 响 小 、 最 涉 及 面 窄 、最 有 绩 效 的 角 度 来 进 行 。企 业 是 社 会 的 公 民 , 服 务 于 并 丰 富 了 社 会 的 各 种 功 能 , 它 的 目 的 只 有 一个 , 就 是 创 造 顾 客 。 ( 以 前 经 常 听 到 推 销 员 上 非 洲 卖 鞋 的 故 事 , 而 故 事 中 那个 看 到 当 地 居 民 光 脚 行 走 而 大 呼 鞋 可 卖 的 才 具 有 经 营 企 业 的 战 略 眼 光 ) 企 业的 两 项 基 本 职 能 : 营 销 和 创

15、 新 。 通 过 他 们 产 生 经 济 成 果 , 而 企 业 其 他 的 一 切活 动 都 在 成 本 的 范 畴 内 。.这 一 切 的 构 思 在 现 实 企 业 运 行 中 无 不 是 很 好 的 , 很 可 行 的 企 业 管 理 方 案 。大 师 对 于 “管 理 ”、 “企 业 ”的 清 晰 认 识 更 是 令 我 感 慨 万 分 。 德 鲁 克 说 :“管 理 就 是 界 定 企 业 的 使 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提出了三个经典的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

16、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经过改编完全可以应用于现在的我们: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我们学习的将是什么?我们学习的究竟应该是什么?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往往在于其超强的预见性.多年之后依然闪耀者夺目的思想光辉,熠熠发光,为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知音了前进的方向与道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思想的高度,作品能够让人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大事记是肉身已逝,但精神依然长存.德鲁克先生管理的实践已面世半个多世纪了,在这五十多年中,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但能禁得住时间考验的的书籍还是管理的实践一书,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管理的实践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读完了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 ,仿

17、佛自己游荡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企业中。这本书构筑了完整的“对人的管理”思想。如:1、人是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富潜力的资源。德鲁克认为“人的资源整个的人,是自然赋予的所有资源中最丰富、最有才能,最有潜力的资源。 ”这是因为在企业可以得到的所有资源中,认识“ 唯一能够增长和发展的资源”,亦即“人要贡献出什么必须由他自己决定”,只要他们愿意进行“有目标的、集中和联合的努力”,就可以“产生出真正完整的东西来” 。2、必须对人进行管理,挖掘出人的潜力。德鲁克明确的提出 “利润并不是企业活动的目的,利润不应该成为企业决策的理由、原因和依据,他只是对企业是否起作用的一种测验”,他说道:“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

18、的能力。 ”因此, “经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把他的资源首先是人的资源中蕴含的力量都挖掘和发挥出来。那么我认为,真正诠释管理的意义就要将人的机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3、是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感。管理者如果只注重员工的绩效,那就死定了!那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方式已经是人性化管理,更多的是注重员工的感受。同样的工作,在行政的约束下与在自动自发的工作结果虽然是都完成任务了,但完成的综合效果完全不同。只注重绩效的话,那会留不住优秀人才。因此,要想将公司管理的有声有色,必须关注职工的感受,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

19、性。管理的实践一书,系统的论述了企业的核心问题,即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两个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专业和科学,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尝试,试图消除所有的波动,风险和不可知的措施也就是在消除自由,创新和成长。管理本质上是一句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检验管理和创新的成果,不是知识,而是业绩和成就。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的授权,而是来

20、自于所承担的责任。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维度在于时间。正确的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要求员工要主动积极,以企业的目标为努力的方向,同时要求员工要自愿接受改变。但员工对组织的要企业一般较为弱势,德鲁克总结为,首先员工是一个人,通过职位建立地位,希望公平做事有意义;其次,员工要求企业建立标准,对员工良好业绩的关注。 “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 ”因此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间取得平衡。管理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我想,大师在这本书上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管理理念还远不止这些,因此,我准备以后还要继续看这本书,因为经典是百看不厌的,每次的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