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素材):梁羽生与金庸的“瑜亮”之交.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0465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素材):梁羽生与金庸的“瑜亮”之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素材):梁羽生与金庸的“瑜亮”之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2- 1 -梁羽生与金庸的“瑜亮”之交1954 年的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因为江湖地位引发争执,双方掌门人相约比武,签下了“各安天命”的生死状。这一事件顿时成为全港关注的焦点,各路媒体竞相报道。 新晚报更是别出心裁,顺势连载麾下两名干将撰写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和书剑恩仇录 。白此,梁羽生、金庸横空出世,开启了新派武侠小说的时代。 金庸与梁羽生,一度被称为“金梁并称,一时瑜亮” 。瑜和亮,比较是必然的。梁羽生与金庸年龄相仿,皆出生于书香门第,曾同在新晚报共事,武侠处女作又都是在新晚报连载他们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彼此的创作风格和理念却截然不同。曾几何时,两人的一次“论剑”被传得沸沸扬扬。

2、始作俑者是梁羽生的一篇文章金庸梁羽生合论 。他评价金庸写武功有时过于离奇怪诞,并认为金庸在诗词的运用上功力欠缺, “金庸的小说最闹笑话的还是诗词方面,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就出现了宋代才女(黄蓉)唱元曲的妙事”金庸自然不甘示弱,虽然自谦说自己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只求把故事讲得生动热闹,自娱之余,复以娱人而已。但也不忘含蓄地回敬梁羽生: “小说作者不必故意将人物、故事、背景去迁就某种思想和政策。 ” 这次论战。谁也没有改变谁,但他们却改变了香港的电影屏幕。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录 、 白发魔女传 ,金庸的书剑恩仇录 、 碧血剑等作品纷纷被改编成电影,两人的名望如日中天,被共同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旗手。客观

3、地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梁羽生的地位和影响是超过金庸的,因为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略胜于金庸。但就在双方“粉丝”热烈争论梁金到底谁是“一哥”时,梁羽生自己却说:“我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写武侠写得更好的人。 ” 众人大为惊诧, “亮”竟然主动承认不如“瑜”!梁羽生坦诚地说,他以前对金庸的批评只代表他本人,但不能因为他不喜欢什么就不允许别人喜欢,他同样主张百花齐放。他又补充道:“金庸小说情节往往出人意料。我在情节安排上远不及金庸之变化多样;金庸善于吸收西方文化,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多年以后,梁羽生与金庸一起参加了一个武侠小说研讨会。席间有人把他称作新武侠小

4、说的代表人物,梁羽生再一次提到金庸:“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有人将他比作法国的大仲马,他当之无愧。 ”金庸连说不敢当,并称梁羽生古典文学的造诣远在自己之上,对侠义精神的理解也值得自己敬佩。私下里,他们又谈到当年的“笔仗” ,金庸笑言,当时有点不服气,但转念一想, “难得是诤友” 。说到此, “瑜”和“亮”彼此抚掌,哈哈大笑。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这是梁羽生为他和金庸的比较所做的结论。但是,关于他们的比较并没有就此结束。 1987 年,梁羽生宣布“金盆洗手” ,旅居澳大利亚,从此处于半隐居状态。而金庸呢,自创立明报后,在事业上

5、成就斐然;其十几部武侠小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被改编电视剧次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封笔之后,金庸仍异常忙碌,修改原作、赴英国读博士等等,屡屡成为媒体的焦点,简直成了读书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典范,梁羽生却只是个偏安澳洲甘于寂寞的一介书生。到了 21 世纪,名义上梁羽生、金庸一直被并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代表,实际上金庸的名声和影响力已远在梁羽生之上。对此,梁羽生有何感想呢?2005 年,梁羽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再次被问及自己与金庸的比较,他回答说:“他是国土,我是隐士。他奔走于海峡两岸,我祝贺他,但我不是这块材料。 ”与此同时,远在香港的金庸也时常在不同场合提及老朋友梁羽生。他曾开玩笑地说:“梁羽生

6、这个人很古板,念书念得好,人很正派,他写东西喜欢讲求有根据。我们过去是同事,印象很深的是,他每天下午都喜欢买几两烧酒回公司喝,边吃烧肉边喝酒。 ”喜爱和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2009 年 1 月 22 日。梁羽生在澳大利亚悉尼市溘然长逝,金庸惊悉噩耗,良久沉默。梁羽生下葬那天,金庸特地委托代表献上花圈,挽联上这样写着:悼梁羽生兄逝世,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自愧不如” ,这是金庸的谦虚,也是他发自肺腑的感叹。金庸的笔下写过无数的大侠,但在他的心里,梁羽生的才学、正义、善良、淡泊名利不就是一种侠义的现实化身吗?金梁瑜亮,他们之间,不仅没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怆,反倒有一种珠联璧合、惺惺相惜、难以割舍的友情。虽然梁大侠已经谢幕江湖,但他与金庸的友情却永远化不开,也值得我们瞻仰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