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武邑县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苏轼2.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0414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县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苏轼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北省武邑县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早读人物素材:苏轼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物 (苏轼 2 ) RENWU 2015.8.27 周四三、嘉言语录(一)诗词佳句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5、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夜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8、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水龙吟9、花褪残红青

2、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10、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1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1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13、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水调歌头1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1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17、心似已灰之木,身如

3、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寺画像1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19、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二)知识积累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 。苏轼是被告。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他们指

4、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原来,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知湖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宋神宗在接受了何正臣、舒亶等御史们对苏轼的指控后,派遣太常博士皇甫遵前往湖州拘捕苏轼。押解至京后,苏轼被投入御史台的监狱。何、舒等人把苏轼写的诗深文周

5、纳、无限上纲、曲解附会,目的是欲陷彼于罪,置彼于死地。他们对苏轼诗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之二) 的解释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全诗如下: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恨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咏物诗,作者是想以此说明自己有桧树一样挺拔不屈的品格。何、舒等人则借此大做文章,指控这首诗有不臣之意。乌台诗案在朝野引起的反响是强烈的。对苏轼心寄同情和出面营救的人不少。远在湖州、杭州的老百姓焚香念佛,为苏轼祈祷平安;曾任参知政事、此时已经隐退的张方平愤然草拟奏章,劝神宗爱惜“天下奇才” 。宰相吴充对神宗说:“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弥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

6、何也?”曹太后说:“昔仁宗策贤良,归喜曰:吾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盖轼、辙也。今杀之可乎?”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神宗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宋神宗很怜惜苏轼之才,本不愿对诗案进行深究。当多方的营救之声不时传来时,他不能不为之动心,特别是极为器重的王安石的话,他更无不听之理。于是他最后下决心了结此案:贬苏轼去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实际上是把他当作政治犯发配到地方上去,同时还要接受当地官吏的监督。一百三十天的监狱生活结束后,苏轼又获得了自由。当他一路跌跌撞撞、狼狈不堪地抵达黄州、住进一所破庙之时,我们几乎要洒下同情的泪水。但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怎知,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这位汉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因为,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的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的相互激荡,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一段新的里程。有诗为证:游东坡十一绝【南宋】王十朋再闰黄州正坐诗,诗因迁谪更瑰奇。读公赤壁词并赋,如见周郎破贼时。说到底,乌台诗案,是载于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次有名的朝野震动、吏民惊目的文字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