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0372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2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项限时练(十二)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建议用时:30 分钟)一、基础题组1下面的文言文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指出文中句子的标志词,并判断其句式类型。 【导学号:54012076】岳飞诉冤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为奸人秦桧所杀,魂赴天庭,诉冤于灵霄殿。飞曰:“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则良善何恃?”帝命拘桧,庭杖而死。【答案】 者也,判断句 为所,被动句 省略“于” ,省略句

2、于,状语后置句(也称介宾短语后置句) 以,状语后置句 于,状语后置句 唯是,宾语前置句 于,状语后置句 之者,定语后置句 被、见,被动句 为,被动句 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句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1)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内填写省略的词语。(客)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犬马) 旦暮罄于(人)前,不可类之,故难( 画 )。 ”(2)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并翻译成现代汉语。客有为齐王画

3、者。句式:定语后置句译文:有一个替齐王作画的宾客。夫犬马人所知也。句式:判断句译文: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不罄于前。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文:(鬼魅)不在(人们)面前出现。二、核心题组3译出关键实词。 【导学号:54012077】(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治为诸邑最,郡以政绩闻。擢知常州。时水潦为灾,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 注 不可轻发,

4、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遍问疾苦,活者甚众。檄晋陵丞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选自宋史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注】 常平:常平仓。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译文: 【答案】 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译文: 【答案】 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参考译文】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代理县

5、尉。因捕获盐寇改官,任临安府于潜县县令。户口簿上累积弊端,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贫弱户困于重复缴纳(赋税),叶衡把民户定为九等,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而把他们应缴纳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的民户,贫穷的人顿时得救。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政绩成为各县中最好的,郡长官把他的政绩向皇上报告。提升为常州知州。当时发大水造成灾荒,叶衡开仓煮粥给饥民吃。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瘟疫大起,叶衡单人独骑命令医生跟随自己,到处访问疾苦,救活的人很多。官府发文让晋陵县丞李孟坚代理无锡县县

6、令,治理有声誉,叶衡向皇上推荐他,就授为秀州知州。(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译文:

7、 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译文: 【答案】 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根据人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关键实词:“格物”(要求他人)、 “收叙”( 任用 )、 “隔”(排斥)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太宗就变得满面凄怆。关键实词:“见”(露出)、 “改”(变得)【参考译文】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已经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

8、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根据人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房玄龄旧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他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房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控制自己。皇上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太宗就变得满面凄怆。不久去世,享年七十岁。朝廷三日不上朝。4译出关键虚词。(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

9、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 注 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 ”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选自 三国志 司马朗传)【注】 宗:宗族、宗室。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译文: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译文: 此乃四分五

10、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译文: 【答案】 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关键虚词:以、乃)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关键虚词:即、以)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关键虚词:乃、及)【参考译文】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地人。这时董卓迁移天子改都长安,董卓仍留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应当向西迁移,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

11、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他回到故乡后对父老们说:“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发奋有为的时候。我们郡和京城境界相连,洛阳城东面有成皋,北面毗连黄河,天下兴起义兵的人们如果不能前进,那情势必然使他们停留在这里。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黎阳有军营,赵威孙过去同我们乡里有姻亲,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军队,足可以做我们的首领。如果以后有变化,再慢慢观望也不晚。 ”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和司马朗迁往黎阳。(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刘殷,字长盛,新

12、兴人也。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时人嘉其至性,竞以谷帛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皆以疾辞。同郡张宣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征。殷曰:“当今二公,有晋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吾今王母 注 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使不得就养。 ”宣子曰:“如子所言,岂庸人所识哉!而今而后,吾子当为吾师矣。”遂以女妻之。宣子者,并州豪族也,家富于财,其妻怒曰:“我女年始十四。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宣子曰:“非尔所及也。 ”诫其女曰:“刘殷至孝,兼才识超世,此人终当远达,为世名公,汝其谨事之。”

13、(选自 晋书 列传第五十八)【注】 王母:曾祖母王氏。时人嘉其至性,竞以谷帛遗之。译文: 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译文: 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译文: 【答案】 当时的人赞赏他天性孝顺,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关键虚词:竞、以)刘殷都接受并不推辞,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报答他们。(关键虚词:而、直)像这样的姿色见识,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你)却怎么急着把她嫁给刘殷呢?( 关键虚词:而、遽、以)【参考译文】刘殷,字长盛,是新兴人。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悲哀超于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当时的人赞赏他天性孝顺,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刘殷都接受并不推辞,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

14、报答他们。司空、齐王司马攸征召刘殷担任掾,征南将军羊祜征召他任参军事,都称病推辞。同郡张宣子,是个有见识、能洞达事理的人,劝刘殷接受征召就任。刘殷说:“当今这二公,是晋的栋梁。我正希望成为架屋承瓦的榱椽,不依靠他们,哪能成事呢!现在我家有曾祖母王氏在堂,一旦接受了别的使命,不由我不竭尽为臣之礼,就不能再亲自供养。 ”张宣子说:“您所说的话,哪里是庸人所能懂得的呢!从今以后,您将成为我的老师。 ”于是把女儿嫁给他。张宣子是并州的豪门大姓,家中富有财产,他妻子生气说:“我女儿年方十四。像这样的姿色见识,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你)却怎么急着把她嫁给刘殷呢?”张宣子说:“这不是你能考虑得到的事。

15、 ”告诫他女儿说:“刘殷极尽孝道,再加上才识超世,这人终将大大地发达,成为当世名公,你应当好好地伺候他。”5译出特殊句式。(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四年七月,高祖崩,上(指炀皇帝)即皇帝位于仁寿宫。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盘,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奸吏侵渔,人不聊生,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 区宇之内

16、,盗贼蜂起,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选自隋书)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译文: 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译文: 【答案】 (他) 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参考译文】四年七月,高祖驾崩,隋炀帝在仁寿宫即位。因为天下长期安定,兵马强盛,隋炀帝意气风发仰慕秦始皇、汉武帝的功业,就大量地兴建宫室,

17、极尽奢靡华丽;招募使者,出使边远邦国。那些邦国听命而来的,就赏赐给丰厚的礼品;有不听命令的,就派兵攻打。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皇上生性诡诈,所到之处,不想让人知道。他每到一个地方,地方官员都争着向他进献食物,进献丰厚的就被提拔,进献微薄的就会被判罪。贪官污吏鱼肉百姓,老百姓无法生活,以致人吃人,村庄变为废墟,皇上对此毫不怜悯。他到处巡游,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因为供给不足,而预先征收数年的赋税。全国各地,起义造反蜂拥而起,亲近的大臣却相互隐瞒遮掩,隐瞒叛乱的人数,不据实上报。有人说叛乱的人多,就会被狠狠地训斥。官员们各自只求苟且

18、偷安,上下相互蒙骗,每次出师征讨,失败接连不断。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合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

19、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选自 颜氏家训治家篇)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译文: 奢则不孙,俭则固。译文: 俭者,省约合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译文: 【答案】 家庭内部如果取消责罚,那孩子们的过失马上就会出现;刑罚施用不当,那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是对困难危急也不体恤。【参考译文】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加影响的。所以父不慈爱则子不孝顺,兄不友爱则弟不恭敬,夫不仁义则妇不温顺。至于父虽慈爱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侮,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

20、刑罚杀戮来使他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变的了的。家庭内部如果取消责罚,那孩子们的过失马上就会出现;刑罚施用不当,那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治家的宽仁和严格,就好比治国一样。孔子说:“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与其不恭顺,宁可固陋。 ”又说:“如果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美德,但只要他既骄傲又吝啬,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称道了。 ”这样说来是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了。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是对困难危急也不体恤。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讲节俭就进入到吝啬;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就很好了。6句意通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杨云翼,字之美。兴定三年,筑京师城,役兵民数万

21、,夏秋之交病者相籍,云翼躬自调护,多所全济。军兴以来,入粟补官及以战功迁授者,事定之后,有司苛为程式,或小有不合辄罢去,云翼奏曰:“赏罚国之大信,此辈宜从宽录,以劝将来。 ”当时朝士,廷议之际多不尽言,顾望依违,浸以成俗。云翼尝患风痹,至是稍愈,上亲问愈之之方,对曰:“但治心耳。心和则邪气不干,治国亦然,人君先正其心,则朝廷百官莫不一于正矣。 ”上矍然,知其为医谏也。(选自金史 杨云翼传)(1)赏罚国之大信,此辈宜从宽录,以劝将来。译文: (2)治国亦然,人君先正其心,则朝廷百官莫不一于正矣。译文: 【答案】 (1)赏罚是有关国家信誉的大事,对这些人应该从宽录用,用来鼓励将来的人。(2)治理国

22、家也是这样,做皇上的先端正自己的思想,那么朝廷百官就没有不统一在正道上的了。【参考译文】杨云翼,字之美。兴定三年,在京师修筑城墙,役使士兵、百姓几万人。夏秋之交,染病的人接连不断,杨云翼亲自给病人调药护理,保全救活了许多人。自从战争开始以来,因交纳粮食补官或因战功而得以升迁的人,战事平定以后,有关机构设了许多繁琐苛刻的考核程序,只要稍有不合的,就会被罢免撤职,杨云翼上奏说:“赏罚是有关国家信誉的大事,对这些人应该从宽录用,用来鼓励将来的人。 ”当时的朝臣,在朝廷商议大事的时候大多不把自己的意见说完,他们瞻前顾后,迟疑不决,渐渐成为一种风气。杨云翼患了风痹病,到此时逐渐痊愈了,皇帝亲自询问他治愈这种病的方法,杨云翼回答说:“只要治疗心就可以了。如果心态平和,那么邪气就不能触犯了,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做皇上的先端正自己的思想,那么朝廷百官就没有不统一在正道上的了。 ”皇帝听后感到震惊,知道他是用医道来进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