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4035894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153 大小:2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2010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2010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2010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2010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范文 -1 / 1532010 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文章来源m 2010 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 复习要求:(1)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识记、理解每一个高考知识点; (2)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当前重大热点问题。 复习重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方法:自学、讨论法。 复习时间:2009 年 9 月 1 日2009 年 10 月 15 日,共 47 课时。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哲学概述 第 2 课时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第 3 课时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第 4 课时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 5 课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

2、6 课时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 第 7 课时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第 8 课时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和整体联系 -精品范文 -2 / 153第 9 课时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第 10 课时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第 11 课时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第 12 课时矛盾的普遍性 第 13 课时矛盾的特殊性 第 14 课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第 15 课时矛盾的不平衡性 第 16 课时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 17 课时内外因辩证关系 第 18 课时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第 19 课时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 20 课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第 21 课时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 22 课时认识的根本任务 第

3、23 课时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第 24 课时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第 25 课时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 26 课时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 27 课时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第 28 课时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第 29 课时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 第 30 课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精品范文 -3 / 153第 31 课时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第 32 课时人生价值的实现 第 33 课时理想与现实 第 34 课时实践的特征、作用 第 35 课时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 36 课时积极投身于群众的实践之中 第 37 课时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第 1 课时哲学概述 教学内容:1、认识世界

4、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识记:1、哲学的含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难点:哲学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的基本含义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人们要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离不开人的智慧,离不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 哲学是智慧之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精品范文 -4 / 153别的关

5、系。如物质、规律等。可见哲学不涉及到具体科学知识,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即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本质、状态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一般不涉及具体的领域或学科。如运动就是指万事万物的运动,而不是讲分子或特定物质的运动。 当用某种理论形式(逻辑地、系统地)将世界观表现出来时,便形成了哲学。可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世界观。零散、自发、缺乏理论论证的世界观,不是哲学。因此哲学上所讲的世界观都是可以进行论证的。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当世界观运用于实际之中去指导观察、分析、处理、解决问题时,它就

6、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因此运用哲学观点解决实际问题时便出现了“世界观方法论实际问题”的基本模式。其中方法论作为“中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如: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学科应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其科学性源于:(1)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生物进化-精品范文 -5 / 153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物质不灭定律。 (2)实践性,一方面我们要运用它来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不

7、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的基本内容。 主线: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唯物论:解决一个问题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物质是可知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强调了客观。落脚点是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辩证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怎么样、发展规律如何。强调了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落脚点是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联系、发展、矛盾三大观点。 认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人自身的属性、能力和需求,即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如何认识客观、改造客观的。强调了主观能

8、动性。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受人生观、价值观的制约,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哲学常识学习的最终归宿和目的是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改造主客观世界。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根本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精品范文 -6 / 153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助于在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时,得出正确的结论;有助于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有助于搞好学习和指导工作。3、根

9、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重地理解、重在应用。 高考范题: 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D) A、人类哲学体系中惟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总和 c、全部科学的总和 D、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统一 第 2 课时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教学内容:1、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客观的。3、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4、世界的本原是物质。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基本要求:识记:物质的概念。 理解:1、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说明,自然界不是神创的,也不是-精品范文 -7 / 153人的意识

10、的产物;2、从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两方面,列举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3、结合基本史实,阐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4、通过阐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概括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 教学重点与难点:物质概念;论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缀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而缀广。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情境二: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科学家采用体细胞核移植这种无性繁殖技术克隆技术,培育出了克隆羊。但是科学家离开了体细胞核克隆羊无论

11、如何也是培育不出来的。 上述情境共同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荀子语):第一句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 理论论证:一、自然界是客观的 1、三大起源(天体、生命和人)表明:自然界先于人类而产生,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第二句说明社会是客观的。 -精品范文 -8 / 153人类产生后,在社会实践中出现了意识,有了意识是否意味着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主观的呢? 2、从人们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来看:都必须以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结论:第一,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第二,

12、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如果无视自然界的客观性,自然界就会对人类进行无情的报复。洪水、沙尘暴、荒漠化等。 综上所述,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所以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分析情境二:说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由主观意识任意支配的。 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1、从社会的产生来看,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古猿在劳动中进化成人从而产生人类社会。这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2、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1)生产力是客观的。它的发展

13、是由多种客观因素决定的。 (2)生产关系是客观的。它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关系。 -精品范文 -9 / 15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从社会的运行来看,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如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等等。 可见,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客观的。总结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三、正确理解和把握物质的哲学涵义: 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对世界上除了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的概括和抽象,是最一般的物质概念。 2、撇开各种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经过抽象我们可以知道,

14、万事万物(除意识外)唯一的共性是“客观实在” 。 3、物质“客观实在”的特性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现实中的许多物质之谜,不是意识不能反映而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认识水平没有达到这一高度。即世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可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恩格斯指出:“人类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但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正确的-精品范文 -10 / 153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 (1)恩格斯的话主要说明了什么?(

15、人们在改造世界时尊重自然规律) (2)恩格斯的话给我们改造世界有何启示?(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高考范题: 选择:1、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从根本上说,决定这种客观性的是(D)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社会生产力的客观性 c、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性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2、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千千万万事物的总和其外延是指除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其内涵是指万事万物的“总和”中概括抽象出来共同的唯一特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 A、B、c、D、 第 3 课时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教学内容:1、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

16、和歪曲的反映。 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理解: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精品范文 -11 / 153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学重点和难点:意识的本质。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在印度多次发现小孩被母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现象。这些“狼孩”中有些已八九岁了,但还不会说话,不能思维,其习惯与狼的基本一致。 上述情境材料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物质决定意识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情境一分析:离开社会客观实际,人的意识无法产生。 理论论证:一、从意识的起源看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界进化人才可能产生意识。 2、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了人不能说就有了意识

17、,如“狼孩” 。只有经过社会实践,当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中,这时才产生了意识。 结论: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从意识的器官看,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结论:离开人脑这一物质载体,意识无从产生。 三、从意识的本质(内容)看, 1、从意识的性质上,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精品范文 -12 / 153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意识即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错误的思想意识即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 两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前者如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理论等。后

18、者如错误的决策、宗教中的鬼神观念等。 关于宗教应重点把握宗教的本质: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分析为什么是虚幻的歪曲的?本来“人神” ,而宗教却是“神人” 。 2、从意识的形式上,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反映。 3、从意识的发展历程上,无论是人们对现实状况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如“我们班的同学真好。 ”这是对与我们学习、生活在一起的同学作出的现实反映。这是对客观存在的同学之间的融洽关系的反映。如“我国是

19、一个文明古国。 ”这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作出的反映。这是对我国历史事实的反映。 如“未来几天,天气会转睛。 ”这是根据天气的运行规律,对未来几天的天气作出的预测。这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对客观事-精品范文 -13 / 153物作出的超前反映。 结论: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因此其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上述结论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却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那么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否是被动、无为的呢? (三

20、)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由于过度垦伐,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入春以后总是要刮几场沙尘暴,而南方地区在夏秋之交人们总担心洪涝灾害。这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大隐患。 上述材料警示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什么?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 高考范题: 选择: 1、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A)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精品范文 -14 / 153第 4 课时意识的能动作用 教学内容:1、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2、力

21、求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4、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本要求:理解:1、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2 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3、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运用: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意识的反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

22、一: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哲理?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精品范文 -15 / 153情境二分析:人们可以根据人脑创造出电脑,表明: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理论论证:一、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在,而且还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1、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2、人的意识是有差别的。所谓“见仁见智”就是如此。 3、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3、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其原因有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立场不同,即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 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 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我们应当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知识构成不同。 我们应当认识学习掌握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提高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

24、识世界的道路上不-精品范文 -16 / 153断前进。 二、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1、意识反作用的含义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理解: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也就是说单纯的意识无法使客观事物发生改变。否则,就是主观主义。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自从有了意识,意识的反作用就始终在发挥着。思维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们不停地通过意识的力量来改造自然和社会。 2、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人们在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中,由于不同

25、性质意识的指导,因而产生的客观效果是不相同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这就是说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积极表现: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消极表现: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不管是积极的表现还是消极的表现都是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表现。 三、重视精神的力量 -精品范文 -17 / 153正因为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第一,开发人的精神资料,调动人的精神能量。 精神

26、并非万能,但没有精神却万万不能。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总结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反作用。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

27、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江总书记的话说明了什么? (正确与错误的意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总之意识反作用于客-精品范文 -18 / 153观事物) 高考范题: 选择:(95 高考) “满招损,谦受益。 ”这说明(c)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第 5 课时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教学内容:1、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

28、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2、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基本要求:理解: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运用: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因;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情境一:“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 为什么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精品范文 -19 / 153分析情境一:为什么入山要问樵夫,入水要问渔夫?因为樵夫熟悉山里的情况,渔夫熟悉水里的情况。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想问题、

29、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这是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思想的要求。 理论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 分析的逻辑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并以之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主观符合客观。 思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和重要思想,能否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为什么? (不行。因为它们都是主观的东西,不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 因此,我们的主观要符合客观,就必须使主观来自于客观,从客观实际出发。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的原因 1

30、、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人们只有承认工作的客观性,从它的自身的状况、属性与规律出发,才能真正认识它、改造它,把工作做好。比如制订复习计划。-精品范文 -20 / 1532、它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左” (主观超前于客观)右(主观落后客观)倾错误在认识论上的共同特点是,主观认识脱离中国社会的实际,主观没有正确地反映客观,这叫做主观与客观相分离。正确路线在认识上的特点是,主观认识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并能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主观正确地反映客观,这叫做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可见,是主观与客观分离,还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就成了

31、错误路线与正确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 3、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人们的活动中表现为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说到底都是在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既然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那么,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坚持从全面、发展的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1、客观实际是全面的(许多事实的总和) ,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这就要求我们应全面把握实际,把握变化发展的实际,不停地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地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实际。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

32、反对主观主义 -精品范文 -21 / 153主观主义就是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出发。其主要表现是:(1)经验主义即从狭隘的、局部的经验出发。 (2)教条主义即本本主义,从书本上的某一词句或结论出发。 四、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完全搞清楚。 所谓对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主要是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没有搞清楚。我们说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明确我们当前最大的实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33、段。 所谓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实质上是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搞清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怎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呢?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不行,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个别论断也不行,唯一的途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2、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精品范文 -22 / 153情境二:“法轮功”歪理邪说之一就是否定生命起源,鼓吹“神造人” 。李洪志对练功者鼓吹说

34、:“其是(人是)怎么造的都有。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你创造出来人觉得人体非常复杂,而对大智大觉的神来说就是小事一件。 ”“你相信练功能把病练好,把药停了,不去治,病就好了。 ” 从哲学上看,李洪志的歪理邪说错在哪里?从主观出发,主观背离客观。 课堂练习: 选择:(01 文综)要改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目的 c、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 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 6 课时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 教学内容: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的根

35、本观点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3、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4、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基本要求: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精品范文 -23 / 153义的根本分歧。 运用:联系个人成长的几个事例,讲述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体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情境一:近年来, “法轮功”在一些地方发展和蔓延。李洪志编造的“法轮大法” ,宣扬一套歪理邪说,严重侵蚀人们的思想。他胡说什么修炼“法轮功”就能够提高“德”修,降低“业”力,净化身体,最终达到“开功、开悟、功成圆满

36、,灵魂不灭” ,并将人度到“天国”极乐世界。 “法轮功”的编造者李洪志认为“现成的科学不算科学因为走科学这条路永远也都探测不到宇宙的奥妙。 ” 中共中央在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中,指出“法轮大法”宣扬唯心主义、有神论,否定一切科学真理,因此,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 。民政部作出关于取缔“法轮大法”的决定。 从思想上看,我们与“法轮大法”的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李洪志的“法轮大法”是唯心主义思想,背离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 理论分析: -精品范文

37、-24 / 153一、唯物主义的发展历史和根本观点 1、历史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元气说” “五行说”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照镜子式”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根本观点 1、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即被感知” “心外无物”等) ;客观唯心主义(“上帝说” “理念世界”等) 。 2、根本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任何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

38、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又辩证地说明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这使它与旧唯物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且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性,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精品范文 -25 / 153值得注意的是: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观;更重要的还在于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论。 2、在社会实践发展成熟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优秀传统思想长期积累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中显示了自己的科学性,同时又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丰富和发展自己和理论,以保持自身的活动,保持自身的科学性。 五、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