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龙海市实验中学 林和春教材地位 :此文被安排在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梳理探究部分,有助于指导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汉字文化,把握汉字的结构,也有助于汉字意义的理解,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去。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汉字的“优美” (形体美、音韵美、意蕴美等) ,增强学生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学好汉字、传播汉字文化的使命感。2、了解汉字的构成方法,掌握两种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推断法(字形法与字音法) 。3、学会从现象梳理中发现规律,从规律探究中总结方法,养成规范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学生分析:这些高一的学生他们有自
2、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教学方法:1直观图片展示2现象梳理与问题引导相结合学法指导:1现象梳理法:找出共性,发现规律2比较联想法:发现差异,把握特点3逆推思维法:逆推规律,指导应用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准备:1. 请结合课本、网络、工具书等资源,梳理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演变规律,汉字的构成方法等知识。2. 查阅工具书或网络资源,各搜集 10 个常见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并写出它们的篆体。 (课本上 P74 页出现的可以算在此列。 )3. 请用优美的文字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及演变规律。 教学
3、目标 2、认识汉字的“优美” (形体美、音韵美、意蕴美等) ,增强 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2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写好汉字、传播汉字文化的使命感。新课导入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文学家鲁迅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能让这两位伟人如此的赞叹,汉字的魅力究竟何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优美的汉字 ,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一)欣赏汉字的音美(梳理汉字字形演变)1. 投影各种形体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加深印象和感性认识。问:欣赏历朝历代不同字体的书法名作,大家感受到的汉字了汉字
4、的什么美?明确:形体美教师总结:汉字是由线条图形构成的表意文字,有点端庄秀美,有的自然简洁,有的流畅飘逸。正因为如此,中国才有那么丰富的书法艺术。2、检测预习。 (投影) 汉字的形体变化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草书 行书 楷书 3、汉字字形演变规律学生观察汉字字形演变表。 (课本 P74 页)概括汉字形体演变规律。汉字形体演变规律:(1)象形性逐渐减弱,从图形化演变为线条化、平直化。 (2)笔画由多到少,结构由复杂到简单。更快捷,更规范。4、 学以致用,写好汉字小活动:请给下面两个同学的书写打分,满分 10 分。5、猜一猜:字形游戏(如:长命百岁、美丽的姑娘、如鱼得水等) (二) 、聆听汉字
5、的音美1、 播放视频沁园春.长沙 ,诗歌的音美:抑扬顿挫、节奏舒缓、音韵和谐2、聆听与朗读 虞美人 ,比较其情感与沁园春.长沙的不同之处。 (三) 、品味汉字的意美1、趣解汉字例: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练习:舒、选、起、赶等舒:舍弃自我,心情舒畅。选:先行一步,选择多多。起:人生的每一个提升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赶:不停地“走” ,不停地“干” ,才能超过别人。2、字谜文化字谜:太阳王(谜底:旺) 字谜:我的心(谜底:悟 )字谜:文武合一(谜底:斌) 字谜:部位相反(谜底:陪)汉语文字国,有三个“兄弟”: 虽都是三笔,性格却不同。大哥大张嘴,不管他人事;二哥半张嘴,只管过去事;老三闭着嘴,十点迟
6、迟起。 (谜底:己已巳)3、高考小试牛刀(1)展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志图案。学生自由畅谈欣赏会徽的感受以及会徽蕴含的深意。师总结:会徽作品“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的字体采用了汉简(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3自然、简洁、流畅。 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热情与豪迈,奔放的舞姿则充分预示着北京城的未来。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给与他欢呼的人欢呼。当然,他舞出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热情,他还将奥运会“更快 更高 更强” 的理念写意地“跳”了出来。同时形似现代“ 京”字的神韵,表明了主办城市的自豪
7、与骄傲。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一笔一划,她的每一个构成要素,承载着凝重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彰显着先进的审美观念和昂扬的时代激情。她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奥运会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会徽,也将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发扬光大。 (2)展示北大的校徽(学生阐述该校徽设计的理念)师总结:北京大学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至 1917 年,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请鲁迅设计的。在这枚校徽上, “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课堂小结汉字优美的形态,端庄沉稳的结构,和谐的音韵,丰富
8、的意蕴,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力。翻开书本,你会觉得每一个汉字都是鲜活的,一个个汉字犹如一幅幅精美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日”的形状像太阳, “月”的形状像月牙, “山”像高高隆起的连绵山峰, “川”像飞流直下的悬崖瀑布, “鸣” 似鸟儿在引吭高歌。三人为“众” ,日月为“明” , “步水(三点水) ”为“涉” ,双“木”成“林”几乎每一个汉字都能为我们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在汉字的世界里自由畅想,在汉字艺术的画廊里得到形象真实的美感。同学们,热爱汉字,学好母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尽的责任。课后作业1、欣赏视频 仓央嘉措我问
9、佛 ,谈感受。2、分析“明”字的构造,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由形美引发出怎样的意美? 3、请用优美的汉字来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板书设计汉字的三美:(1) 、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音美)(2) 、横平竖直、端正大方 (形美)(3) 、以形出义、意蕴深刻 (意美)第二课时1、通过欣赏“汉字图” ,探知汉字构成的规律。 教学目标 2、了解汉字的构成方法,掌握两种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推断法。 3、学会从现象梳理中发现规律,从规律探究中总结方法,养 成规范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4导入:汉字与我:秀一秀名字 林 和(龢)春 字“若水”“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 ”摘自围炉夜话中的一句话。淡泊宁静好像水一
10、样安定,在贫困中也能体会到生活况味;和谐柔和像春风一样平和,无为之中而有所成就。 (这句话体现的是中国道家思想)这样优美神秘的汉字怎样创造构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汉字的构成。1、考考你:我来问,你来答(1)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有几种字体?有何演变规律?(2)汉字的构成方法有几种?2.投影各种造字法的定义及代表性的字象形 依照事物形状构成汉字字形,构成的字是象形字。象形字一般式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的字) 。特点是简约、典型,可以是整体或局部的象形,但局部一定要区别性强。例如:日、月、水、火、土、山、木、田、人、子、手、衣、牛、鹿、爪、虫、泉、井、网、指事 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
11、构成的字是指事字。指事字一般也是独体字。例如:刃、寸、本、末、上、下、朱、旦会意 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字是会意字。一般式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字) 。例如:休、牧、从、比、步、益、忍、盲、泪、即形声 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构成的字是形声字。形声造字法构字能力很强,因此汉字中形声字所占比例最大。例如:烟 锁 池 塘 柳, 炮 镇 海 城 楼 。 3明概念,辨汉字(投影)请根据汉字的构成为下面的字归类:描、末、山、水、本、上、休、采、忍、从、舟、花象形字:山、水、舟 指事字:末、本、上会意字: 休、采、从、忍形声字:描、花 4、知识拓展我也来高考
12、: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1)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例: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籴”、 “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 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练习:抚军亦厚赉成名。 (赏)(2)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1、声母相同:距关,毋内诸侯。 (“内”通“ 纳”)2、韵母相同: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 矣”)3、同音通假字: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共”通“ 供”)4、形近通假字
13、: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 悦”)例: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通“雇”,雇佣)5练习:卒然临之而不惊。 (通“猝”,突然)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通“翌”,第二天)5. 教师总结课后作业1、例举出红楼梦中的大量的谐音双关的内容。例:(1)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2)万艳同杯(悲) 、千红一窟(哭)(3)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琴棋书画)2、请运用所学的汉字构字法,猜一猜下列实词的意思(1) 、有牧人御众之才(统治,治理)(2) 、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 乐不可极。 (通“纵”)(3) 、 彀gu士十万人。 (弓箭手)(4) 、可以独飨白粲 (飨, 食用;
14、 粲,粮食)板书设计文言文实词 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推断法 字音推断法(同音、近音)教学反思本课属于梳理探究性文化课,所以教师在本课中只是引导,以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梳理知识,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在自主讨论中探究文化内涵。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更多地成了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组织者。1、 创设情景,并通过视频音乐吸引学生是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中来2、 由学生自主发现现象,再直接由现象引出下面要探究的问题。3、 利用网络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上课有跟多的发言内容与机会。4、通过感知、发现、追寻和创造汉字之美,激发学生热爱书法、诵读和文学,从而爱上中华文化。5、让学生在百度的帮助下,培养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