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区的调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 106 期)2013(4)Journalof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区的调查宗明绪,夏春萍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摘 要 利用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区的调查数据,采用 Logist 模型,对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受到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
2、庭特征、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知、补偿政策的认知等变量的共同影响;受访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林业种植培训等因素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正向影响;受访农户的性别、年龄、是否具有非林就业技能、非劳动力占人口的比重等因素对受访农户的支付意愿有负向影响;受访农户家庭的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否应该得到补偿、现行政策是否会影响家庭的林业收入等因素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无显著影响。基于此 ,提出了改善农户对森林补偿支付意愿的建议:提高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重要性的认知;提高农户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加大以森林为主体的村集体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支付
3、意愿;农户行为;Logist 模型;生态补偿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56(2013)04-0070-07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 具有保持水与补偿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7。二是对森林生态效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益补偿方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李文华等指出森林农业生产条件等多种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是人生态效益补偿是对森林生态建设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利益,需要维护和改善,补偿的一种有效手段,并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两方面但由于森林生态效益具有无形性、公共产品属性、外对我国现行的补偿方式进行了梳理与分析8-9。刘部
4、性以及多方受益主体界限的模糊性等特点,往往鸿源等认为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出现只消费,不补偿的搭便车现象1。森林资源被替代市场法中的效益评价法、损失评价法,以及假象掠夺式开采,造成了森林生态效益的锐减和生态环市场法中的条件价值法与旅行成本法10-12。张三焕境的退化。等人在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度量与估算过程中,发现相关学者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改善与维护做了大现有评价方法存在诸如替代的规范性问题、补偿的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森林生态合理性、评价的全面、可行性等问题13-14。三是对农效益补偿的机制和政策研究。陈传明以国家级自然户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高汉琦等认为农户具保护区
5、为研究对象,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进有耕地保护意识,对耕地生态效益存在认知,并愿意行了研究,并提出合理化的生态补偿机制2-3。邬亮为此支付一定费用维护其生态效益15。李超显以等以省级政府环境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生态湘江流域为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生态补偿补偿政策为例,对补偿政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4。意愿的影响因素,认为居民的外部特征、心理特征、韦贵红等5-6对我国森林生态补偿立法过程中存在对流域现状的评价等二阶潜变量对农户支付意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关法律问题给出规范化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农户的个人与家庭特征16。的建议与对策。张长江等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冯磊等利用主成分分析和
6、有序多分类 Logit 模型对进行了研究,指出森林的生态效益因其非竞争性和三江平原湿地的非使用价值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非排他性的外部性特征,导致森林生态效益在保护果表明农户个人收入、文化水平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收稿日期:2013-02-24 基金项目: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森林生态经济价值评价及补偿研究”(ZBB1104)。作者简介:宗明绪(198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第 4 期宗明绪等: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区的调查 71 认知是影响农户对湿地非使用价值认知意愿的关键效益支付意愿影响预期为正。因素17。白晓峰等人以京津
7、唐-承德区为例,对森(3)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知和对保护森林林资源生态价值的认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生态环境的补偿认知。农户认知主要涉及对森林生结果表明农户的个体收入、居住地环境以及对森林态功能的重要性认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认生态资源的认知程度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认知意知、近年来对周围生态环境变化的认知、森林砍伐对愿有重要的影响18。乔旭宁等认为农户对流域资周围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认知、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源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受访农户的支付意愿成正相重要性认知、对生态公益林政策的了解程度、保护森关19。李国平等以榆林煤矿产区为例,研究农户对林生态环境的补偿必要性认知、对现有生态公益林当地生
8、态环境改善的意愿,结果表明受访者的家庭补偿政策的满意程度。认为森林生态功能对于农户收入、文化水平、年龄、职业类型以及对当地生态环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重要的农户,支付意愿就高,这部境的满意程度均是影响农户意愿的显著因素20。分农户愿意支付费用来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提高综观现有文献,学者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机森林生态效益;对居住地周围生态环境越满意的农制、补偿政策及补偿方式等宏观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户,越愿意支付一定费用来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这注,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但对补偿中的农户行为样可以保证只用少部分费用,便可享受更好的生活等微观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对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环境,这部分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
9、支付意愿影响预的支付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少。期为正。为此,本文拟利用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 2.数据来源区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对样本数据的收集,主要基于 3 个方面的考虑: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农户对森林补偿意愿一是调研地点样本数据的选取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建议。与代表性;二是样本地区森林资源需丰富,地方农户仍以开发利用林业资源与附属产业为主;三是随着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样本特征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森林数量日益减少,农户周围生 1.变量选择态环境日益变差,农户对于森林生态效益的认知程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主要从度越来越高,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补偿、支
10、付意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愿也越来越强烈。由此,选择了湖北省十堰市张湾的认知和对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补偿认知来分析。区和丹江口地区作为样本区域。取样林场主要有张(1)农户的个人特征。农户的个人特征包括性湾区的大坝林场、三合林场、柏林林场、黄龙林场、土别、年龄、教育程度、是否村干部、是否具有非林就业门林场、黄土林场、丘坪林场、十堰市国营林场,丹江技能、是否参加林业种植培训等。教育程度较高的口地区的丹江口国营林场、石鼓林场、尚家店村林农户会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农户接受教育程场、玉皇顶林场、卢咀村林场、沙沟林场、陈家湾林度对森林生态效益支付意愿的影响预期为正;担任场、何家湾
11、林场、石家庄林场、寨子沟林场、寺沟村林村干部或参加林业种植培训的农户对林业方面的政场、青山港林场等。2012 年 7-8 月,对样本区域20 策了解相对全面,对森林生态效益支付意愿的影响个林场的 200 户农户进行随机调查,整理得到有效预期为正。样本 174 份,占调研样本总数的 87%。调研地区受(2)农户的家庭特征。农户的家庭特征主要有访农户个人与家庭基本特征见表 1。非劳动力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从事林业生产的人口 3.样本特征比重、家庭收入水平、主要收入来源、林权改革后家受访农户以男性为主,占样本总数的 57.47%;庭林业收入变化情况、自家林地是否具有林权证等。年龄以中老年为主,4160
12、 岁之间的样本占样本家庭林业收入变化显著的农户,对应开采的森林就总量的 71.27%,30 岁以下和 71 岁以上的农户分别越多,越不愿意保护森林的生态效益,支付一定费用占样本的 5.17%和 1.15%;受访农户的教育程度成来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意愿就越低,影响预期为负;倒三角形,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农户人数最多,占到样对于自家林地有林权证,造林有保障的受访农户,对本总量的41.95%,其次是初中、高中和中专学历,于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就越高,其对森林生态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受访农户最少,仅占样本总数的7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 106 期)表 1 调研地区受访农户个人与家庭基本特征项
13、目特征类别频数占比/%项目特征类别频数占比/%性别男10057.47 是否具有非林就业技能是 12471.26 女 7442.53 否 5028.743095.17是否参见林业种植培训是 8347.7031402514.37 否 9152.30 年龄 41506135.06自家林地是否具有林权证是 12370.6951606336.21 否 5129.316170148.05 家庭收入水平 5000 元以下 158.627121.175500010000 元 1810.34 小学及以下 7341.951000120000 元 137.47 教育程度初中 5632.182000150000 元3
14、821.84 高中或中专 3419.5450001100000 元 9051.72 大专及以上116.32100000 元以上 00.00 是否为村干部是 3017.24 家庭收入来源林业为主4022.99 否 14482.76 非林业为主 13477.016.32%;过去曾经担任或现任村干部的受访农户仅主要原因是:年龄偏大、教育水平偏低、家庭收入有占样本总量17.24%;受访农户中,具有非林就业技限;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知尚浅,认为森林的生态效能的农户占到总样本的 71.26%,参加过林业种植益对农户个人及家庭的作用影响并不大;认为森林培训的占到 47.7%,自家林地拥有林权证的农户占生态效益
15、保护的费用应该有各级政府和森林生态环样本总数的 70.69%;受访农户中有 51.72%的家境的受益者共通承担,而不应由农户全部承担;对支庭,收入水平在 50001100000 元之间;林业收入付费用是否能用于森林生态效益的保护持怀疑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农户占到样本的 22.99%。态度。虽然半数农户有参加过林业种植培训的经历,家里也仍在造林,但 7 成以上的农户已经远离森林,转向 二、实证分析城市近郊或小城镇,生计方式也从植树造林转向以 1.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外出打工为主。农户对是否愿意支付一定费用来保护森林的生 4.描述性分析态环境的回答只有 2 种结果:“愿意” “不愿意” 。针(1)
16、受访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知。受访农对这种 0-1 特征的变量,可选用 Logist 模型,并采户中有 104 人认为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很重要,占样用最大似然估计模型参数的方法来研究。本总数的 59.77%,有 70 人认为森林生态效益的维护不重要或无所谓,占 40.23%。其中,受访农户认设 ln(pi1-p)=A+Bixi=b0+b1x1+i 为森林生态环境改善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农 b2x2+bkxk+ 为因变量,xi 为自变量,建立户分别占 77.01%和 54.02%,认为不能发挥该项作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保护的支付意愿与相关影响因用的占 22.99%和 45.98%;受访农户认为森
17、林生态素的 Logist 方程为:环境的保护能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占样本总数pi(yi-1|xi)=f(a+Bxi)=11+e-(A+Bxi)(1)的 72.41%和 74.71%,认为不起作用的占 27.59%和 25.29%;同时,还有 74.71%的农户认为森林生概率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态效益的改善能够调节气候,改善周围生态环境,提ln(pi1-p)=A+Bixi=b0+b1x1+b2x2+.+bkxk+i 高农业耕作条件,有 25.29%则不这么认为。(2)(2)受访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原式(1)中,yi 表示受访农户的支付意愿,若愿因分析。受访农户中,选择
18、愿意为保护森林生态效意支付,取值为 1,不愿意支付,取值为 0;xi 表示益而支付一定费用的,占样本总数的 42.53%。受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各变量的说明与赋值访农户不愿意支付该项费用来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见表 2。第 4 期宗明绪等: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区的调查 73 表 2 变量的说明与赋值变量类别变量名称变量定义标准性别(x1)男=1;女=0 年龄(x2)30=1;3140=2;4150=3;5160=4;6170=5;71=6 受教育程度(x3)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或中专=3;大专及以上=4 农户个人特征是否担任村干部(x4
19、)是=1;否=0 是否具有非林就业技能(x5)是=1;否=0 是否有参加林业种植培训(x6)是=1;否=0 家庭非劳动力人口比重(x7)非劳动力/总劳动力家庭内从事林业生产的人口比重(x8)林业/劳动力家庭收入水平(x9)很少=1;较少=2;一般=3;较多=4;非常多=5 农户家庭特征家庭收入来源(x10)林业为主=1;非林业为主=0 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x11)林业收入/家庭总收入林权改革后家庭林业种植收入的变化情况(x12)没有=1;较少=2;一般=3;较多=4 自家林地是否具有林权证(x13)有=1;没有=0 森林生态功能对农户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x14)重要=1;不重要=0对居住
20、地周围生态环境的满意度(x15)不满意=1;满意=2;比较满意=3;非常满意=4 近年来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x16)变差=1;没变化=2;变好=3 农户对森林生态森林砍伐变化是否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x17)有影响=1;没影响=0 效益的认知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土保持(x18)是=1;否=0 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防风固沙(x19)是=1;否=0 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涵养水源(x20)是=1;否=0 森林有利于净化空气减少噪音(x21)是=1;否=0 森林有利于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x22)是=1;否=0;生态公益林保护的重要性(x23)重要=1;不重要=0 对生态公益林政
21、策的了解程度(x24)不了解=1;不太了解=2;很了解=3 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否应该得到补偿(x25)应该=1;不应该=2 农户对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补偿认知政府是否有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x26)是=1,否=0 对现有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满意度(x27)不满意=1;满意=2;比较满意=3;非常满意=4 划分生态公益林后是否影响家庭林业收入(x28)是=1;否=0 划分生态公益林后是否仍愿意对公益林做进一步的投入与管理(x29)是=1;否=0 2.结果与分析(1)农户的个人特征。从回归模型结果来看,受运用软件 SAS9.2 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筛选与访农户的教育程度、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林业预处
22、理,得到有效问卷数据 174份。采用逐步回归种植培训、是否具有非林就业技能的影响为正向,性的方法对29 个自变量进行筛选,剔除林业收入占家别、年龄的影响为负向。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具有庭收入的比重、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是否应该得到补非林就业技能、是否有参加林业种植培训没有通过偿、划分生态公益林后是否会影响家庭林业收入、划 1%水平下显著性检验。男性受访农户的支付意愿分生态公益林后是否仍愿意对公益林进行投入和管比女性受访农户的低。年龄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可理等无效变量,最终得到模型的参数与估算结果,见由 OR 值来判断,Exp(B)=2.014,年龄每增加 1 表 3。岁,对应受访农户的支付意愿优势比
23、的自然对数值从模型整体检验结果来看,-2loglikehood 值就为 2.014,即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户的支付意愿降为 77.078,CoxSnelR2 值 0.293,Nagelkerke 低。农户的个人特征中:男性、年龄偏大、受教育程 R2 值 0.393,三者均能通过检验,表明模型的拟合度低、不曾担任村干部、不具有非林就业技能、从未程度很好。参加过林业种植培训的受访农户的支付意愿最低;7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 106 期)表 3 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变量类别变量系数 P 值标准误差 Wald 检验 Exp(B)C-8.72890.00282.92368.896-x1-0.
24、7507*0.00670.41013.3560.472x2-0.7009*0.00780.26337.0742.014x30.5498*0.00690.30013.3531.732 农户个人特征x40.0501*0.03470.61110.0071.051x50.4064*0.03780.46070.7840.665x60.5237*0.03850.44431.3890.592x7-0.0498*0.03731.21440.0011.040x82.4260*0.00410.84468.2220.089x90.0318*0.01010.19460.0280.968 农户家庭特征x100.7578
25、*0.01220.60741.5620.468x12-0.1006*0.04030.21520.2190.904x130.6984*0.04220.47582.1542.010x140.7264*0.02510.47372.3512.067x150.2651*0.02440.25281.0961.303x160.0294*0.00960.25920.0131.030x170.8258*0.00660.51172.6030.438 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知x180.7401*0.02180.47832.3922.095x191.0962*0.04710.64062.9272.991x200.60
26、14*0.00750.58931.0421.825x210.3519*0.03750.48430.5240.704x220.4027*0.03640.51740.6000.670x241.4305*0.01980.61425.4224.177 农户对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补偿认知x261.3588*0.00440.47718.1103.890x270.2210*0.01090.26880.6741.247-2loglikehood77.078CoXSnelR20.293NagelkerkeR20.393 注:*、*分别表示在 5%和 1%水平下显著。反之,女性、年龄小、受教育程度高、担任过村干部、
27、户的支付意愿也就越高,家庭收入来源以林业收入具有一定非林就业技能、参加过林业种植培训的农为主的农户的支付意愿也就越高,家庭林业收入变户的支付意愿就越高。化显著的农户的支付意愿就越低,对于自家林地有(2)农户的家庭特征。家庭劳动力中从事林业林权证的农户的支付意愿就越高。生产的人口比重、家庭的收入水平、家庭的收入来源(3)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知。农户认知各以及自家林场是否具有林权证的回归系数皆为正,项变量的系数皆为正,其中近年来周围生态环境的家庭非劳动力的人口比重、家庭林业种植变化的回变化情况、森林砍伐变化是否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归系数为负;家庭非劳动力人口比重、家庭收入水境、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有
28、利于涵养水源通过 1%平、家庭收入来源、林权改革后家庭林业种植收入的水平下显著性检验。认为森林生态功能对于农户自变化情况、自家林地是否具有林权证没有通过 1%身的生产和生活重要的农户,支付意愿就高,反之,水平下显著性检验。家庭中非劳动力比例低的农户则支付意愿较低;对居住地周围生态环境越满意的的支付意愿就越高,从事林业生产的劳动力比例高农户,越愿意支付一定费用来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的农户的支付意愿就越高,家庭收入水平越高的农这样可以保证只用少部分费用,便可享受更好的生第 4 期宗明绪等: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十堰市张湾区和丹江口地区的调查 75 活环境 ,相反,对生活环境
29、越不满意的农户,对应支基于此,提出如下改善农户对森林补偿支付意付意愿也就越低;认为近年来周围生态环境变好的愿的建议。(1)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宣受访家庭,支付意愿相对较高;认为森林生态环境的传力度,增强农户对保护森林生态资源的意识,提高改善能够有效的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重要性的认知。(2)提高农户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改善农业耕作条件的的文化教育水平,从根本上调动农户参与森林生态农户也有较高的支付愿意。保护的积极性。(3)积极鼓励和引导当地农户发展(4)农户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认知。农多种经营,提高家庭收入水平。(4)加大在森林为主户对森林生态环
30、境保护的补偿认知各变量系数均为体的村集体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正,其中只有政府是否有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通过 1%水平下显著性检验。对出台的林业政策越了解的农户,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认知度也就越高,支付参 考 文 献意愿也就高,反之,也就越低;政府对生态公益林进1 陈波,支玲,刑红.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综述J.林业经行补偿的区域,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就济问题,2007(1):6-11.越高,相反,没有补偿的地区,农户的支付意愿比较2 陈传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1(5):594-599.低;对现有的补偿政策越满意的农户的支付意愿高,3 陈传明
31、.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基反之,不满意则支付意愿低。于当地社区居民的意愿调查J.林业科学,2012(4):127-132.4 邬亮,马丽,齐晔.省级政府环境政策制定过程的特征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以陕西和云南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为例J.中国人口资本文以十堰市张湾区、丹江口地区作为调研的源与环境,2012(3):87-92.5 韦贵红.我国森林生态补偿立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林典型区域,运用 Logist 模型对农户的支付意愿进行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4-20.研究,探讨影响农户支付意愿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6 崔绿叶.关于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会计核
32、算问题的研究表明: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受到农探讨J.绿色财会,2012(10):26-27.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森林生态效益的7 张长江,温作民.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认知、补偿政策的认知等变量的共同影响;受访农户与经济,2009(1):67-69.8 李文华,李芬,李世东,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林业种植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6(5):677-688.培训、家庭收入水平、主要收入来源、是否有林权证、9 张冠坤,侯黎明,朱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筹资方式研究综述森林生态环境改善对农户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对J.现
33、代商业,2012(6):24-25.居住地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森林砍伐对周围生态10刘鸿源,魏强,凌雷.甘肃兴隆山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环境变化的影响、森林生态环境改善在水土保持、防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2012(11):52-54.11程乾斗,王有科.城市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影J.北京农业,2012(33):111.响程度、对政府是否有对生态公益林补偿的认知程12张陆平,吴永波,郑中华,等.基于CITYgreen 模型的苏州市森度,以及对公益林政策的了解与满意度等因素均对林生态效益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农户
34、的支付意愿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受访农户的(1):59-62.性别、年龄、是否具有非林就业技能、非劳动力占人13张三焕,朱哲,李京花.长白山森林生态效益资产评估研究以汪清林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2(6):74-79.口的比重、林权改革后家庭林业收入变化情况等因14朱丽华,王海南,李学友,等.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素对受访农户的支付意愿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受态效益价值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7):82-85.访农户家庭的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保护森林15高汉琦,牛海鹏,方国友,等.基于 CVM 多情景下的耕地生态生态环境是否应该得到补偿、现行政策是否会影响效益农户支付/受偿
35、意愿分析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J.资家庭的林业收入、现行政策是否影响农户对森林的源科学,2011(11):2116-2123.16李超显.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价值评估基于长沙再投入与管理等因素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无显著的 CVM 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 影响。(3):54-57.7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 106 期)17冯磊,敖长林,焦扬.三江平原湿地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的影响19乔旭宁,杨永菊,杨德刚.渭干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因素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1):59-67.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9):1254-126
36、1.18白晓峰,谭向勇,郭志超,等.公益林资源生态价值支付意愿的20李国平,郭江.基于 CVM 的榆林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价值实证分析以“京津唐承”区域为例J.技术经济,2009损失研究以神木县、府谷县和榆阳区为调研区域J.干旱(5):47-52.区资源与环境,2012(3):17-22.FarmersWilingnesstoPayforEcologicalEffectsandInfluencingFactorsBasedontheDatafromFieldResearchinZhangwanDistrictofShiyanandDanjiangkouAreaZONGMing-xu,XIACh
37、un-ping(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0)Abstract BasedonthedatafromfieldresearchinZhangwandistrictofShiyanandDanJiangkouar-ea,thispaperstudiesfarmerswilingnesstopayforforestryecologicalbenefitsanditsinfluencingfac-torsbyusinglogistmodel.Theresultshow
38、sthatfarmerswilingnessisinfluencedbyfarmerspersonalcharacteristics,householdfeatures,farmerscognitionofforestecologicalbenefitsandcompensationpol-iciesandsoon.Farmerswilingnesstopayispositivelyrelatedtoeducationalbackground,responsibilityasvilagecadresandparticipationinforestrytrainings;whileitisneg
39、ativelyinfluencedbyinterviewedfarmerssex,age,non-forestryemployabilityskilsandproportionofnon-laborforce;nosignificantin-fluenceisshownfromfactorssuchasproportionoffarmersforestryincome,thecompensationforpro-tectingforestryeco-environmentandinfluenceofexistingpoliciesonhouseholdforestryincome.Accord
40、-ingly,thispaper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onhowtoimprovefarmerswilingnesstopay,suchastoraisethefarmersawarenessofimportanceofforestryecologicalbenefits;toimprovefarmerseduca-tionallevel;toincreasehouseholdincome;andtoenhanceinvestmentinconstructionofpublicservicefacilityinforestvilages.Keywords forestecologicaleffects;wilingnesstopay;farmersbehavior;logistmodel;ecologicalcompensation(责任编辑:金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