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科 生 课 程 结 业 设 计 ( 论 文 )题目:浅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课程名称 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法 任课教师 杨文乐 学生姓名 周春连 学 院 初等教育学院 专 业 12 级小教语文班 学 号 1246110064 二一五 年 六 月江西师范大学课程结业设计(论文) I摘 要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追求。中华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凝集力的增强和民族精神的重塑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甚至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
2、文主要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出发,剖析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些可行的措施,希望对大家了解中华音乐文化起一定的作用。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现状;问题;措施。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缩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也是中国人民为之骄傲的展现在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名族音乐文化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交流的进程,塑造了精神文明,提升了中华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它的传承与传播也是至关重要,让中国人民了解中华名族音乐文化也是非常的有必要。为此笔者主要
3、从中华音乐文化的现状出发,探究它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望能引起一定的重视。1.名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形式亦是多种多样。它主要包括我国各民族的民族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和近现代乃至当代优秀的创作音乐三部分。1.1 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包括了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器等。值得一提的是,民歌的地位至关重要,因为它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作力量。冼星海曾如是说:“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最丰富的源泉。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但并不是说民间的歌舞、民间器乐曲就不重要,同样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一样可以反映人民的心声。1.2 传统音乐传统音乐的内容非常的
4、广泛,它包含中国古代歌曲和传统民间器乐曲。古代的歌曲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发展阶段,与他们相伴的有“弦歌” 、 “相和歌” 、“横吹曲” 、 “大曲” 、 “说唱” “元曲” 、 “戏曲”等艺术形式。优秀的传统音乐往往是歌、舞、乐三者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很强的综合特征。突出中国人民高度的创作才能。1.3 当代优秀的创作音乐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一方面有着民族民间音乐,传统音乐自身的演变,另一方面又有着西方外来输入的原因。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一大批音乐家面对民族兴亡的历史关头,创造出大量的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特点的民族音乐,为中国人民的前途而高声呐江西师范大学课程结业设计(论文) II喊
5、,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当代歌曲达到空前繁荣的状态。2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明中,在中华民族饱经风霜的历史长河里,中国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累,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点点滴滴,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是个多少数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儿女能歌善舞,流传下来的民族音乐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因此,无论在音乐的题材和形式上,还是在音乐的曲调和风格上,都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但是,由于中国在近一个世纪的学校教育中所用的主要是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因此导致了:在理论上,以西方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仅以西方
6、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在音乐思维上也是西化的;在价值取向和感情上,一些人也以西衡中,重西轻中,甚至于以西否中,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放到了从属的位置,、 。这中现象,不仅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个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教育也产生重大的影响,专名从事名族音乐文化的人员,需从名族音乐文化的现状进行改革。3民音乐文化存在的问题3.1 民族音乐教育的基础环节薄弱从我国音乐文化的教育环节上来说,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做的不是很充分。首先,从国家制定教育大纲可以看出,我国对民族文化课程的设计非常的少,即使有一些规定,但是并没有严格的施行,并且,我国并没有非常专业的研究民族音乐文化的人员从事教学工作。
7、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的现象非常的严重,学校即使安排了音乐课,但很多的都被其他主要的课程占领,音乐课让给语数英的现象非常的明显,缺乏专业教师,各种各样的原因,民族音乐课的普及更是捉襟见勒。再者,从家庭的角度出发,父母更多的重视的是孩子的升学,往往忽略一些其他的方面。这些不计其数的原因,导致民族音乐教育环节做出的效果,没有预期的好。3.2 外来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冲击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学校音乐教育,一直是沿着一条仿外的洋化路线走过来的,多年来,对于这一体系的沿用, 从本质上并未真正得到彻底改变。周大风先生所如是说:“80 多年来,在我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各级师范学校里,风行着一种
8、带浓厚欧洲音乐风格的教材以及音乐教育的结构和方法” , “各级学校的学生,长期地、一代又一代地在洋化的学堂乐歌的感受和熏陶下,审美趣味上也就有以此为美的倾向”无论是专业音乐院校还是普通高校音乐系,在课程设置上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澡均以欧洲音乐为主, 而我们的民族音乐却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外江西师范大学课程结业设计(论文) III来流行音乐的严重冲击下, 许多青少年由于缺乏抵制不健康音乐的“ 免疫力” ,因而良莠不分,表现出对传统民间音乐冷淡, 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越来越薄弱, 以至于盲目崇拜,从模仿到“追星” ,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该唱的不唱,不该唱的偏唱。由此可见,外来的音乐对民族
9、音乐的影响至深,对我们音乐接班人的影响至深。3.3 我国民族音乐面临着危机或许有人会认为:本民族的人一定会喜欢自己的文化。但是实际情况并非是如此的,目前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整体上存在着衰弱的趋势。我国普通大众中,只有比较年长的群众喜欢听传统的民族音乐,而在青少年中,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听通俗的音乐,追求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传统的音乐在一定的时期缺乏听众;重大媒体也是大多数的情况下播放流行音乐,我国很多的明星都唱流行音乐,在科学产品等媒介的影响下,通俗的音乐占领着主要的地位,民族音乐的市场范围非常的狭窄;一些地方的说唱、戏曲、山歌都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现在,全中国的中小学,都掀起了一股
10、“钢琴热”或者是“电子钢琴热” ,而对我国传统的乐器的学习和传承是少之又少;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我国民间组建的乐队与专业民乐团体相比,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还普 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3.4 民族文化自身因素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展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但是,在继承和传播的基础中,也会遇见一些阻碍。区别于流行音乐的通俗易懂,便于学习,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相对复杂,并不是轻易地就能够学懂,必须具有天赋的人,方能学到其中的精华,由此,学习的群众就相对的减少;民族音乐文化体系复杂,即使是学习了几年的人员,也不一定能随时歌唱,其复杂性决定了民族音乐传播的数量少;因为流行音乐具有强
11、有力的节奏感,相对很灵活,而民族音乐较具有形式化,固定化,人民逐步减少了学习的热情,倾向于流行音乐。这些是民族音乐的自身原因。4.弘扬民族文化的对策及建议民族文化发展到今天,虽然会有很多的问题和阻碍,但也可见它的生命力有多旺盛。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必须有所突破。如果不能创新和发展的话,不但不能走向世界,就是在国内也不能长期发展。因此,民族音乐想在更好地在世界舞台中大放异彩,就一定要在继承、学习、发展和创新方面下很大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音乐的振兴。对于名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4.1 要从宏观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民族音乐的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后,在外来文化潮涌浪拍
12、的情况下,民族音乐工作者有一种久早逢雨、饥不择食的感觉,民族音乐的发展也由原来的“单打一”变成了如今的“兼收并蓄” 。但是,江西师范大学课程结业设计(论文) IV由于我们在吸收前人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的方式上,缺乏经验和正确的策略,在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某些混乱局面。一些外来的文化垃圾不但没有得到抵制,反而被有些人当作宝贝千方百计地引入国内,这些东西已经对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具备了从宏观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 民族音乐发展思路的条件。制定民族音乐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正确方向,从全面振兴民族音乐、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战
13、略高度来规范我们的民族音乐工作,不断加强我们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出方面的管理。 只有在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民族音乐的未来方能有所出路。4.2 开展普及民族音乐和鼓励民族音乐创新活动。普及民族音乐,要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着手,加大民族音乐的普及投入,培养民族音乐的人才,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播,使民族音乐走进百姓的生活,走进百姓的生活当中。要继续研究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规律,推广民族音乐的作曲方法和演唱方法,弘扬中国民族音乐的意境美、含蓄美、韵味美。同时应鼓励民族音乐的创新,如“女子乐坊” ,使民族音乐更加贴近生活,更好地反映时代特征。民族音乐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其特征、内容和形式都要随着新时
14、期人们的精神需要而 变化发展。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民族音乐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要对民族音乐真正予以重视和扶持,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服务、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为民族音乐的弘扬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国家应建立适当的机制,设立各种各样的平台,给普通大众提供更多表演和熏陶的机会,同时奖励优秀的民族音乐创作和表演。4.3 加快民族音乐进入学校与课堂弘扬和振兴民族文化需要形成全民意识,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加强音乐院校艺术教育的同时,注重并增加民族青乐在普通教育教学中的课本内容与课时比重,即从师资培 的养、教材编写、课外辅导以及教育实践等方面要有所侧重,改革现有教材和课外辅导教材,改革的蘑点在于突出
15、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要由浅入深,并逐渐扩大视野。所有教材都应配备相应的音响材料使每个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能系统地接受我国传统音乐的教育,使中国传统音乐成为每个炎黄子孙最熟悉、最有情感的一门学科,就像掌握母语一样 , 深入到每个人 的心灵深处,牢牢地扎下根 。 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文件,让学校安排音乐课的数量,制定民族音乐的教学计划。从实处落手,真正的落实到教学当中,培养民族音乐专业教师,让民族音乐真正的走入课堂。4.4 立法保护民族音乐的生存和发展 民族音乐也是一个民族的特征,它的存在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存在。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16、保护江西师范大学课程结业设计(论文) V的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我们要像保护古文物那样来保护民族音乐。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整理、研究和保护民族音乐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国家设立了许多研究机构,对民族民间音乐、戏曲、舞蹈和器乐等已经进行了广泛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尽管如此,我国当前在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仍普遍存在着资金、人员不足的困难。对一些面临失传的古老艺术剧种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通过制定相关 的法律来保障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就成为一种现实的迫切要求。我们相信, 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 对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参考文献1 陈栋.论弘扬名族音乐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5-88.2 欧 雨 近现代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发展概况与展望 J 音乐探索, 2 001.3 丁 义 关于民族音乐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华南师大学报, 2 0 0 4 .4 傅利民 中国音乐学科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J 人民音乐, 2 0 0 0 5 、王佳佳. 中国民族音乐如何发展之我见 . 教育学文摘 ,2011 年第 5 期下张江西师范大学课程结业设计(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