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广州市2017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6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03093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2017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7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7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7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7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用类文本阅读 16四、阅读下面一篇访谈,完成 1214 题。历史:近处失明王开岭问:我在 2009 年第 5 版现代汉语词典里查到对历史的解释, “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 _?还有,_?答:自然史,先放一放。按我的理解,历史就是我们的集体身世和生存记忆,它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这一问题。我看身边的年轻人,发现他们很少或从来不关心历史,我很遗憾,就告诉说:一个人必须读点历史,你不能只生活在当代截面上,否则你就不立体,没有“根” ,精神上很薄,薄薄一层纸。这些孩子都 20 多岁,一睁眼即上世纪 90 年代了,在他们的印象里,生活和世界从来都是这样的,一直如此且天经地义,唯

2、一变化就是每年流行的东西不一样。当你告诉他 30 年前穿喇叭裤、唱邓丽君的歌、听国外电台弄不好会坐牢时,他大睁着眼以为你开玩笑重大的时代拐点、社会变局、思潮争鸣,他们都没遇上,一路直行,没有跌宕和起伏,连个岔口都没有,甚至以为父母也这么过来的,只是更穷、更土一点,没有肯德基和麦当劳罢了。所以我就说:不要只活在当代截面上,不要老跟着时尚和流行走,要知道你的身世,个人和民族都要有身世感,一个人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清楚自己是谁、将来会怎样。现代医学在辅助诊断上,越来越注重基因,过去也重视,但用的是另一个词“家族病史” ,人得什么病,很大程度上是基因悄悄决定的。那么,从人类生存来讲,历史就相当于基因

3、图谱。今天的生存格局从何而来?今天的政治习性、文化人格和价值观,从何而来?就是从基因谱系里来。90 年代一定是从 80年代来的,80 年代一定是从 70 年代来的。张志新在 70 年代因讲真话被割喉管,同样的话在 80 年代就无性命之忧了,或许会有警告或处分,而再往后,可能这些也没了。所以今天的父母用不着再叮嘱孩子“不要在日记里乱讲话”了。这就是进步,但进步是有成本的,若不牢记和珍惜成本,那利息就不可靠,不定哪天就缩水,大家又变回穷光蛋。我觉得每个时代都是这样,前人付出成本,后世享受利息。我们认为好的社会现况,每一点文明进步,都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利息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感谢那些成本,要缅怀那

4、些在成本中牺牲的人,比如当年的孙志刚事件(一个青年在广州街头因无暂住证被收容后遇殴身亡),它以最极致和惨烈的方式刺激了舆论,唤醒了法的良知和制度纠错,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由此被废除。它潜在地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至少你今天走在大街上,不会因没带身份证而被羁押。不了解历史,即等于不清楚“成本” 。犹如一个人花着钱、却不知钱怎么来的,以为自己天生就有钱、就该有钱,这不是败家子吗?如此下去,离身无分文即不远了。所以,要了解历史,就像坐在一列车上,要清楚自己哪儿上的车?上一站是什么?不知上一站,就不知下一站。历史关乎成本,关乎记忆,更关乎身份。一个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拿不到生命身份证的。还有,历

5、史并不仅仅是“过去时” ,很大程度上,它可能还保留着“现在时”和“进行时”的姿态,比如几十年前的“极左” “大批判” “反资产阶级自由化” “反精神污染” ,真的被连根拔起、不再打扰今天了吗?它往往一只脚留在过去,一只脚踩住当下。它只是新闻意义上的史,并非意识形态的史。所有当下,都是历史分娩的,身体里住着历史的血脉、基因和染色体。当我们以为与某段历史永别时,它又冷不丁拦在了前面,顶多换个面具。尤其于中国这样一个变革不彻底、文化积习太深、体制更新太慢的环境,很多事都会一遍遍地来、改编后重演或排续集。所以有人说:鲁迅不被遗忘是民族的悲哀。是啊,曾有那么一阵,觉得鲁迅过时了,可又过了一阵,发现鲁迅还

6、站在前面,老人的话一点不老,他依然伟大,像个时代先锋。我这些年做媒体有个感受:很多“新闻”都似曾相识,仔细一看,本质上都是旧闻旧闻的内核和逻辑,除人物地点和相关数字变一下,事件性质、发生原理、进程和结局都大同小异,馅还是那个包了多年的馅。不说别的,单就一个矿难,别说做媒体的,哪个中国人还好意思把它当新闻?都一个模子出来的。谁铸了那个模子?谁有粉碎模子的决心和力量?中国的问题往往就是模子问题。12从被采访者王开岭答问的内容来看,文章开头,记者提出了哪两个问题?答:_【答案】谈谈您对历史的理解。(谈谈您的历史观。或您认为历史的内涵/实质/ 本质是什么?)您觉得历史对当代有什么用处? (您觉得当代年

7、轻人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或了解历史有什么意义?)13文章第四段中引用张志新和孙志刚两例的意图是什么?答:_【答案】意在证明:当今来自历史(前人付出成本,后世享受利息);历史的进步是要付出代价的;要记取代价,感激牺牲者。14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怎样避免历史“近处失明” 。答:_【答案】关心和了解历史,知道个人和民族的身世;要牢记、珍惜并感谢为历史进步付出代价的人们;要把握好当下。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北岛(当代诗人、作家)林思浩(出版人,任职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林思浩:你的新书城门开写的是北京记忆,其中有没有用文字“修复”一座“被毁掉”城市的心意?北岛:与其说是用文字“修复” ,不

8、如说是“哀悼” 。我是即将消失的北京的最后见证人之一。我猜想,一个 90 年代出生的孩子,大概认为北京就是现在这样,天经地义,一个古城只是谣传而已。其实根本不止北京如此。前几年也去过我的祖籍绍兴,那是我头一次回老家,失望之极。哪儿还有鲁迅笔下的那种韵味儿?就连鲁迅故居都像是仿造的。我认为,不仅我这样的异乡人在自己故乡迷失了,所有不聋不傻的中国人全都在自己故乡迷失了。林思浩:中国文化史上也有一些用回忆来复原文化名城的例子,一代文物的倾毁反而成就了文学的不朽,文学又反过来令文物增添了传奇的吸引力。你怎样看待这种关系?北岛:我既没有文学不朽的野心,也没有考古热情,何况北京作为城市算不上什么文物,人们

9、至今还住在其中。我只是希望我们从紧迫的节奏中停下来,哪怕片刻也好,反观我们的生活,看看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写此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借助文字追溯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我生命的开始,很多事都是在那时形成或被注定的。林思浩:你在写作城门开时是否想过在北京这座城市和您的生活间做一区分?哪一部分更令您着迷?北岛:就我的成长经验而言,城市与人事是不可分割的,有某种镜像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并没有刻意写城市,而所有大小事件都折射出城市的变迁。至于说哪一部分最让我着迷?细节。正是个人的可感性细节,如同砖瓦,让我在纸上重建一座城市。林思浩:光和影,味道和声音,你一开始三篇写的这些显然都是难以言传

10、的细微之物,这些能说是悠长岁月仍留在你身上的感受吗?这种感受对你接下来写到的人物和情节发挥的作用大吗?北岛: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如果说写作是唤醒记忆的过程,那么首先要唤醒的是人的各种感官。以这三篇开头,是为了让感官充满开放,甚至强化放大,这是我的记忆之城的基础。林思浩: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你这个文字北京城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也即是说全

11、书的篇章是怎样铺排的?北岛: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面很广。简单来说,北京城的结构和汉字的结构有共同之处,比如方向感,正南正北,横平竖直;再就是封闭性,老北京过去叫四九城, “四”指城墙,即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 “九”为内城的九个城门,与汉字的结构不谋而合。对北京来说,城中之城是权力的中心。而汉字本身就有某种权力意志,这恐怕是为什么中华文明或所谓的“大一统”能持续如此之久的原因之一。至于全书的篇章铺排,并不是按线性时间展开的,每章可独立成篇,自成系统,很像汉字或北京四合院,彼此呼应,在互相勾连拼接中产生更深的含义。(选自 2010 年 10 月 7 日南方周末 ,有删改)15统观这篇访

12、谈,采访者林思浩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答:_【答案】写作目的;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全书的编排特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围绕北岛新书城门开 ,林思浩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将这些问题梳理后,可以发现:第一、二两个问题是就作者的创作动机而言的;而第三、四个问题则是就作品所写内容与作者过去生活的关系进行提问的;第五个问题从“全书的篇章是怎样铺排的?”可以明显看出是指全书结构特点。16北岛说“我是即将消失的北京的最后见证人之一” ,他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_【答案】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镌刻着民族记忆的北京正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消失,作为知识分子,作者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这种迷失

13、奉献自己的呐喊。【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从前文“哀悼”一词以及文后作者谈论鲁迅故居情况的文字可以理解到作者沉痛、焦急的心情。结合语句中“正在消失的” “我是之一”等词语可以理解到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17 城门开这本书的写作和编排有哪些特点?答:_【答案】写作:借写北京记忆反思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迷失;用人事来折射城市的变迁;注重细节。编排:每篇独立又相互呼应。【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要从有关作品内容的谈话内容中筛选文章写作的特点,从最后一个问题中作者的回答中提炼编排特点。18你怎样看待北岛在谈话中北京城“正在消失”的观点?请简述理由。答:_【答案】示例一:诚如北岛所言,我们祖国广袤大地上的许许多多“北京城”正在“城市化”和“旧城改造”的潮流下迅速消逝。这种消逝,不只是一些旧建筑的消失,更重要的是民族记忆和民族历史的迷失和割裂。所以,一切有历史责任感的领导者和公民都应该对这种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示例二:没有“消失” ,就没有重建。 “北京”是“老大帝国”的象征,没有近几十年的“消失” ,就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没有全国大地蓬蓬勃勃的“消失” ,就没有遍布全国的城市建设的热潮,也就没有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所以, “消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惋惜情有可原,但因此就满腹怨言实在不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