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前导语 爱情是文学艺术中生生不息的主题之一,词体长于描写爱情。宋词向来以善写男女情感著称,词致力于表达缠绵悱恻的情感,描摹深微细腻的心绪,把一种精致的审 美趣味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婉约派的李清照、柳永,还是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他们都为爱情歌唱,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值得注意的是,他 们的 词格调是健康的,感情是真挚的,内容是清新的,给后人留下的是忠贞不渝的爱 情颂歌。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体会古人健康的爱情观念,培养健康的情操。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生查子一、词人名片欧阳修(1007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
2、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出身于低级官吏家庭,父早亡,幼时家贫。1030 年考取进士,初仕洛阳,与梅尧臣等人声气相通,提倡文学变革。景祐初入京后,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庆历年间,再度积极参与范仲淹所主持的“庆历新政” ,新政失败后,复又长期贬外。至和年间入朝,逐渐升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权要职位。晚年对王安石新法持反对态度。为官清正,喜奖掖后进。卒谥文忠。二、诗词故事芦荻画地欧阳修 4 岁丧父,孤儿寡母,生活贫困。因买不起纸笔,母亲便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小小的欧阳修知甘识苦、人穷志大,从贤惠的母亲那里接受了诗书传统的熏陶,从小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性格。参加进士考试,
3、三次名列第一。24 岁中殿试甲科第 14 名进士。三、文题背景生查(zh)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欧阳修虽被称为“一代儒宗” ,但他的词却不乏对爱情的描写,这正反映了作为文坛领袖的欧阳修思想上颇为通达,创作上颇重情致。宋人元夕词中正面集中地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为数甚微,而像欧阳修的生查子就更是吉光片羽了。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诵读该词,感知词的内容。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 。昼月到/柳梢/ ,人约/黄昏 。头 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 。旧不见/去年/ ,泪满/春衫/ 。人 袖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词,体会词的感情,把握诗的韵
4、律,并背诵默写其中的名句。提示 本词牌双片四十字,上下片各两仄韵。各家平仄颇多出入,与作仄韵五言绝句相仿。多抒发怨抑之情。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 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与孤独。词以灵光独运的艺术构思,使今与昔、悲与欢互相交织、前后映照,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语言回环错综,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更具民歌风味。二、悟读,诗情画境去年元宵节的夜晚,灯会上的花灯照耀得像白天一样。月儿挂在柳树枝上,我和朋友约会在黄昏后。今年元宵节的夜晚,月亮、花灯和以前一样。但去年相约的人儿已不见踪影,我暗自哭泣,眼泪沾湿了新衣的袖子。三、品读,鉴赏
5、评析1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答案 此词构思极巧妙,作者用了多层次的对比手法今与昔、闹与静、悲与欢,一层深一层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真挚感情。2词中的主人公为何会“泪满春衫袖”?答案 今年元宵灯节,月与灯依旧,一切景物与去年相同,可是物是人非, “不见去年人”了,去年双双相伴,如今却只身孤影;去年的欢乐幸福酿成今年的不幸苦酒,抚今思昔,触景伤怀,怎不让人泪流湿透春衫袖呢?鹧鸪天一、词人名片晏几道(1030 ?1106?)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一生仕宦不得志,官职卑微。曾任颍昌府许田镇监。词与其父晏殊齐名,合称“二晏” 。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
6、”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近人夏敬观说:“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 ”(小山词跋尾)有 小山词 ,存词二百五十余首。二、诗词故事晏几道“四痴”晏几道禀性孤傲耿直,平素与黄庭坚相交甚笃。黄庭坚小山集序称他有“四痴”:“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三、文题背景此调取名于唐人郑嵎诗句“春游鸡鹿寨
7、,家在鹧鸪天” 。又名思越人 思佳客等。本词曾被列为“宋金十大曲”之一,是晏几道与一个相熟的女子久别重逢之作。这个女子可能是晏几道自撰小山词序中所提到的他的朋友沈廉叔、陈君宠家歌女莲、鸿、 、云诸人中的一个。晏几道经常在这两位朋友家中饮酒听歌,与这位女子很熟,且有爱惜之情,离别之后,时常思念,哪知道现在忽然不期而遇,又惊又喜,所以作了这首词。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诵读该词,感知词的内容。彩袖/殷勤/捧/玉 ,当年/拚却/醉颜/ 。舞低/杨柳/ 楼心/月,歌尽/ 桃花/扇钟 红 影/ 。风从/别后,忆/相 ,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 /照,犹恐/相逢/ 是/梦逢。
8、中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词,体会词的感情,把握词的韵律。提示 这是一首久别重逢之作。上片追忆当年相聚时欢乐的情景。当年初次相见,良宵华筵,歌女殷勤 劝酒,自己拼命痛饮,歌女在杨柳围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在摇动绘有桃花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下片写今日重逢时惊喜的心情。别后相思朝思暮想,相聚共饮却只是在梦中。 现在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梦中,真是情思悱恻缠绵。全词笔致曲折回环,当年一夕相见的倾心, 别后梦中相逢的飘忽,今宵意外重逢的恍惚,由乐转悲,又由悲转乐,以虚为实,以真 为幻,于低徊往复中婉曲尽意。二、悟读,诗情画境彩袖玉手捧玉钟殷勤多情,当年我甘愿痛饮
9、拼一个满面通红。楼顶的明月一直舞到坠下杨柳梢,尽兴歌唱累得桃花扇风。自从离别以后,总思念重重,多少回梦魂与你形同影同。今宵更手把银灯细照,还恐怕是相见在梦境之中。三、品读,鉴赏评析1诵读该词,梳理出词中起伏的情感脉络。答案 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是“当年” “别后”和“今宵” ,按照从远到近的时间顺序,词作叙写了事情“初欢久别重逢”的发展过程,其间暗伏着“欢乐愁苦欢乐”的情感之线。2诵读“今宵剩把银 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体味这一名句的精妙之处。答案 这两句贯穿全篇情愫,细腻地刻画了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别后疑梦为真,而今却将真疑梦,故而擎灯照了又照。这两句由杜甫羌村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脱
10、化而出,情思深厚,笔致轻婉,声韵谐美,造成一种似梦非梦、迷离惝恍之境,富于感染力。3这首词声色并茂,虚实相间,营造了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试结合词作来分析这一特点。答案场景 虚实 声色上片 当年初欢当年之欢是实,今日回望是虚彩袖、玉钟、醉颜红,桃花扇色彩绚丽,恍然如梦久别苦思梦中相逢是虚,久别苦思是实下片重逢惊喜今日相逢是实,反疑梦中是虚从、同、恐、中等字均为 on 韵,读来惝恍迷离,似梦非梦,音节和谐,感染力强小结 悲喜错杂 虚实相间 声色并茂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人名片三起六落之人生五落六落唐哲宗于高太后去世后亲政,为了表明自己的主见与权威,又把时局倒过来,宣布继承唐神宗的一套,
11、起用自称维护新法的官僚,打击“旧党” 。于是苏轼又被列入惩处之列,先贬惠州,继贬儋州。流放岭外七年,处境极为困厄,然“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 ,并向当地百姓传播中原文化。唐徽宗即位,大赦旧党,他才北归,次年卒于常州。苏轼在多年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中,既坚持了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士大夫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人格理想,把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一种典范。二、诗词故事苏轼改王安石诗句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
12、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门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便走过去问一个小孩在喊什么,小孩说,他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像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他又问小孩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
13、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三、文题背景1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词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2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
14、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卑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的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 、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3王弗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生有一子苏迈。她美丽贤淑, “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 亡妻王氏墓志铭)。她经常劝苏轼待人接物要谨慎,可惜恩爱不长,在二十七岁时因病去世。临终前对苏轼说:“妇从汝于艰难时,不可忘也。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诵读该词,感知词的内容。十年/生死/两/茫 。不/思 ,自/难 。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
15、。茫 量 忘 凉 纵使/ 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霜夜来/幽梦/忽/还 。小/轩 ,正/梳 。相顾 /无言,惟有/泪/ 千 。乡 窗 妆 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 。冈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词,体会词的情感,把握词的韵律。提示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凄婉哀伤的悼亡词。上片抒写自己的哀思, 诉说十年来的苦难生活,以致才四十岁就白了头, “纵使相逢应不识” ;下片通过梦境写相思之切、梦中相逢之悲,最后写“明月夜,短松 冈” 下的孤坟,反映了“无处话凄凉”的苦痛,流露出词人怀念亡妻的真情实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动人肺腑。二、悟读,诗情画境为了找寻一条船,一条能为
16、我摆渡思念的船,我整整找寻了十年。只见白浪滔天,迷雾茫茫,遮断了我三千六百个望眼欲穿的日子。一定是你也无法抗拒思念。为了赴一次以十年为期的约会,我看见你分明乘着夜的翅膀,如一只黑夜的蝴蝶轻展着羽翼,栖于故乡你我曾经共同伫立过的窗口。在梦中,朦胧地看见你在窗前梳妆,还以为又回到了以前那段幸福的时光,一下子眼泪夺眶而出。泪水打湿了枕头,醒来时枕头已湿了一大半。抬头,明月。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一幕幕。猜想着,你坟头我亲手栽种的松树应该是满眼葱绿了吧!三、品读,鉴赏评析1本词题为“记梦” ,其实只有下片前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该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构思?试作分析。答案 本词题为“记梦”
17、,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以梦为线索,分为三层。上片写梦前的思念,表达对亡妻的死别之痛、相思之苦。下片前五句转入写梦,实乃因“思”而成“梦” ,先写所“思”后写所“梦” ,自然成章。 “思”是“梦”的基础, “梦”是“思”的幻化。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 ,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 “夜来幽梦忽还乡” ,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转入写梦。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相逢,用生活小细节抒发伉俪间的深情。结尾三句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进一步抒发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这种真挚、深沉的感情,在梦前、梦中、梦后一步步深化,凄婉哀伤,催人泪下。如图表所示:内容 线索 情
18、感 构思上片 现实死别之痛、遭遇之悲梦的基础下片前五句 梦境相逢之喜、伉俪情深思的幻化下片后两句 现实肝肠寸断、凄苦难奈梦的延伸2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何用意?答案 这三句话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即使夫妻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 “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一层,相逢而不相识却比不能相逢更使人不堪。虽是刻画了人物的外部形象,却表现出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的复杂的思想感情。3对结尾三句“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含
19、意及表现手法作简析。答案 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妻,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眷恋人生,难舍亲人,柔肠寸断;作者梦醒,料想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辉洒满大地,这样一种孤寂凄哀的情景,作者也不免肝肠寸断。这种表现手法,不仅说自己如何,而且说对方如何,意味更蕴蓄。4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词。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词人是如何把现实和梦境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的?答案 梦是不真实的,它往往是做梦者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就记梦一类作品而言,毋宁说是作者郁塞沉积的思想感情的勃然兴发。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以 “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抒发凄婉诚挚的悼亡之情。起笔彼
20、、我合写, “两茫茫”状幽明相隔,惘然无尽,而“自难忘”愈见自然真挚。 “无处话”一句,既承难忘,又点阻隔之遥。 “纵使”以下三句,由假设转出相逢,融入自我身世之感。下片“夜来”以下四句记梦,意幻情真,虚中带实。 “料得”以下三句,从梦境回到现实,写梦后设想对方念己, “年年肠断” ,柔情绵绵无尽,令人酸楚。扩展阅读导思助读一、阅读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思考:1 “天澹稀星小”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妙?请简要分析。答案 “稀” “小”二字用得极妙,有一股孤寂清冷之意,微微传出。远望,烟绕春山;抬头,天淡星小,不禁顿生寂寞清冷之感,与词人此刻的心境融合一体。2此词最后两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21、。答案 这两句词,带有南朝民歌的清新风味,双关借喻,借芳草之绿比女子罗裙,又借芳草处处,喻相思无处不在,绵绵不绝之意。可见女子心思巧慧,又与当前时节景色绾合,可谓情景交融,妙合无垠。末尾句突然偏离伤感的离情别绪,而以温柔的女子口吻道出的平易如口语般而又充满诗情的巧喻结束全篇,摹尽柔情,锦心绣口,在写女子送别词中,实属珍品。二、阅读蝶恋花 春景 ,思考:3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案 “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
22、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4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答案 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 ,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机,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
23、,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第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5如何理解本词中作者体现出的矛盾?答案 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 “枝上柳绵吹又少” ,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 ,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 ,不仅写出
24、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三、阅读钗头凤 ,思考:6陆游用“钗头凤”这一调名有何用意呢?答案 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 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 ,陆游用“钗头凤”这一调名,一是指自与唐氏分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 ;二是指分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一样地倏然而逝,未能共手偕老。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词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愁苦?答案 愁。陆游二十岁娶唐琬为妻,二人非常恩爱。但陆母很不喜欢这个儿媳,执意要将她赶出家门,陆游哀求无效,二十五岁被迫休妻
25、,尔后各自再婚。沈园是陆游家附近的一座园林,他曾和唐琬共游沈园,把酒赋诗。分别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沈园独游,邂逅偕夫同游的唐琬,陆游感伤往事,愁从中来。8怎样理解词中的“东风恶”三句?答案 首先弄清“恶”字,不能讲成“邪恶” , “恶”在这里表示程度,可译为“甚、很” 。 “东风恶”一方面,指自然界的东风来势很猛的时候,会破坏很多美好的事物;另一方面, “东风恶”也比喻封建家长的专断,这一句一语双关。正是因为封建家长的干预,陆游和唐琬才被迫分离。一个“恶”字,写出了陆游心中怨恨和不满。9诗人一连用了三个“错” ,究竟是谁错了?错在哪?答案 或许是母亲错了,或许是自己错了,或许封建的婚姻制度
26、错了,更或许这次见面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究竟是谁错了,只有陆游知道。通过三个“错”字,我们分明看出陆游无尽的悔恨和悲愤之情。四、阅读青玉案 元夕 ,思考:10诵读这首词,想一想,词中的“那人”是什么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通过背景渲染来塑造这一形象的?答案 “那人”是一个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是词人自己人格的写照。对这个形象,词人是把她放在火树银花的元宵佳节极其热闹的背景上,连用两层比衬手法来塑造的。词的开头写灯火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越写灯火热闹,越见“那人”孤高的品格。那“宝马雕车”中的人儿和戴着“蛾儿” “雪柳”的妇女,
27、对“那人”也是反衬。词人运用两层衬托手法,对主要人物形象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1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案 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地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反衬了“那人”的冷寂。12 “宝马雕车香满路” “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案 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 “香” “暗香”均是借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
28、成鲜明的对比(反衬),突出了后者的可贵。13梁启超评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幽独”在这首词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简要陈述词人在这首词中寄寓了自己怎样的“怀抱” 。答案 通过寻找一个孤高、淡泊、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子,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词中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事业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整合与检测宋词中的爱情词一般说来,诗长于抒情,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更是以抒情为其“当行本色” 。而其中所抒之情又以男女恋情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宋词中的爱情意识空前活跃。造成词长于言情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产生词的社会土壤是歌舞享乐,填词的具体场合是宫廷
29、深院、青楼教坊,写词的目的是娱宾遣兴,唱词者的身份是歌舞女子,男女交往的频繁,使得情词便在歌宴酒席中感发出来。另一方面宋代的城市经济繁荣昌盛,与此相适应的是都市里的酒楼、瓦舍大量增加,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男女观、爱情观也发生了转变,所以人们都渴望大胆而真挚的爱情。与之相适应的是,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所以,宋代出现了大量的爱情词。归纳起来,宋词中的爱情词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才子佳人间的爱情词、情人间的爱情词、夫妻间的爱情词。1才子佳人间的爱情词自古以来才子爱佳人。很多恃才傲物的才子在政治上往往郁郁不得志,于是他们便放浪形骸,浪迹于歌
30、楼妓馆之间,出入于花柳烟花之地,以填词作曲为能事。爱情词中以此类为最多。才子佳人间的爱情词大多香艳、哀怨。个中的杰出代表就是柳永,因其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惹恼了仁宗皇帝,所以仁宗皇帝罢黜了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中国词史上就有了一个“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凤栖梧写道:“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把思念恋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情侣间不能见面,相思成疾,形销骨立。那对爱情始终不渝、锲而不舍的精神,千百年来震撼人心。张先一丛
31、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对爱情的执著,对青春的珍惜,对幸福的向往,对无聊生活的抗议表现得淋漓尽致。宋代名妓聂胜琼爱上一位叫李之问的官员。并给他写下一首情诗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李之问回到家后,这首诗被他妻子读到,她竟拿出自己的嫁妆私房,让其夫把聂胜琼娶回来。自己得到了美满的爱情,也要成全别人。多么善良、多么通情
32、达理的女人呀!女人同情女人,大爱战胜了自己的私心。值得一提的是“小晏”晏几道,他是南宋非常著名的苦情词人。他对歌伎舞女的那种感情是相当真挚深刻的,所以他饱受相思之苦, “为伊消得人憔悴” ,写下了大量的苦情词。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 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 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满。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
33、共暖?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 ”(玉楼春)等等。 “这些作品写的或是相别相思的惆怅和痛苦,或是相逢的欢欣,但感情却是如此深沉而又奔放,温柔而又真率,因而给我们的印象,就决不是一个玩弄者对一个被玩弄者在感情上的粉饰,而是爱侣们燃烧着的心灵的毫无顾忌的倾吐。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2情人间的爱情词情人间的爱情词清朗、明丽,处处透露出作者的渴望迫切之情。周邦彦的风流子很具有代表性。这首词诉说相思怀人,表达对情人的渴念之情,除起首三句写景之外,全是想象,感情随着想象而逐渐加深,最后达到控制不住的境地。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感情已是喷薄而出,祈求苍天,可见怨之极,渴望之急,至真
34、之情由性灵肺腑出,非常激烈地表达了词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朱淑真元夜:“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新欢入手愁忙里” ,她又有新欢了,看来她不止交过一个男朋友。在这里,她用“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的缠绵之辞,把她同恋人幽会的情景,写的有声有色,毫无隐晦之处。由此看来,早在几百年前的宋朝就有女人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了。再看朱淑真清平乐:“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这首恋情之作反映了她于含烟
35、带露的季节来到湖上,在与恋人相见后,被留下一块游玩。正当两人携手漫步欣赏湖中的荷花时,突然间下起了蒙蒙细雨。为了避雨,他们在极其僻静的地方停了下来,窃窃私语,相亲相爱。此时他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爱情烈火,不顾羞怯地倒向恋人的怀抱。这时他们默默无语,如痴如醉地享受着世间美好恋情的幸福,一度欢乐之后,最后不得不分手了,这时候难分难舍,是最难过的时刻。回到家中,总觉得心中空空荡荡,百无聊赖,连妆台都懒于靠近,哪里还有心情去梳妆打扮呢?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两句,这一种近似放荡的爱情表白,写得淋漓尽致毫无保留。在封建社会,一个女子敢于写出这样的词句,表现了她对爱情勇敢大胆
36、的追求。难怪乎李清照、朱淑真被后来的道学家们贬斥为“淫娃佚女” “有失妇德” 。然而词论家却不吝啬,给予她俩高度的赞扬:“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 ,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 ,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 ”3夫妻间的爱情词夫妻间的爱情词写的主要内容是互相不能相见的苦闷与缠绵。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成为千古名篇,令千百年后的人们读起来都感动万分。十年的时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词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 “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
37、空寂凄清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的“两”字, “两茫茫” ,就不只是讲词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贺铸也有“原上草,露初晞,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鹧鸪天) 这样感人的词句来写伉俪之情的温馨,糟糠夫妻,情如磐石,妻子“挑灯夜补衣”的形象使词人难以忘怀。这是宋朝优秀男人对女人的深情怀念,是宋朝男人对女人的痴情,男人的痴情注定了女人婚姻的美满。可见当时的女人还是相当幸福的。说到夫妻情意,李清照更
38、是以其女性的身份塑造出多愁善感、缠绵凄惋的自我形象,真实地展现了词人的情感历程和内心世界。不论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的相思难熬,还是“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的忧虑,抑或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的憔悴,都感人至深,都表达出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深切怀念。此外,能表现宋代女子爱情状况的还有她们自己写的爱情词,通过词作来抒发她们对自己心上人的要求和择偶标准。宋代女子自己写的爱情词并不多,并且大多含蓄、内敛。其中只有朱淑真是个例外,她清真丽质,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作起词来热情奔放,才情毕露。如她幼年
39、时作的秋日偶或诗三:“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 ”这不但反映出她自恃才高、放诞风流的性格,而且她的择偶志愿也十分清晰:就是儒雅英俊、学识广博、风流倜傥的萧史一类人物,是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的终身伴侣。古代爱情诗词鉴赏指南一、理论讲解爱情诗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 “闺怨诗” 。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宋代以前,我国爱情诗的创作,出现过比较集中的三次高潮,即:先秦的诗经 楚辞时期,汉初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晚唐及五代时期。到了宋代,诗词分工, “词为艳科”的大局已定,它已经不是“一时兴
40、起”掀起的高潮,而是春潮涌动的大海,久久不退。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其中许多优美的爱情篇章,大都是民间的创造。其感情的真挚热烈、语言的质朴自然自不必说:即从诗歌所描写的先民们丰富多彩的爱情生活和微妙复杂的爱情心理来看,这些诗歌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内容涉及到游子思妇、青年男女的热恋、婚姻的破裂、妇女的被弃等诸多题材。活跃在诗中的男女各色人物的形象也极为鲜活和生动,如关雎极为简约但又极为生动地写出了沉溺于爱情中的青年男女的种种微妙心理。在艺术手法方面, 诗经所开创的赋、比、兴手法对后人影响巨大,其中的比兴手法对我国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构成方式有着巨大作用,对我国诗歌兴寄遥深、含蓄蕴藉的
41、特有美学风貌产生了深远影响。 楚辞中的爱情诗与诗经活泼而生动的风情相比,显得更为优美而细腻,加之极为华美和富有色泽感的语言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使得楚辞的爱情诗呈现出与诗经迥然不同的绮靡缠绵的美,对后代尤其是南朝的情诗产生了直接影响。汉末至魏晋南北朝,爱情诗创作再度辉煌。汉末文人把人生的感叹、时代和离乱融进男女离别相思的悲苦之中,显得颇为含蓄。南朝爱情诗特别注意比兴手法的运用和语言音韵的藻饰和锤炼,情感深刻。诗人们用色泽浓艳的语言津津有味地去倾诉爱的寂寞苦闷,告别喜欢谐音、双关、暗示、象征的手法,特别注重辞藻的繁饰和音韵的和谐,导致这一时期爱情诗的绮靡之美。由于盛唐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李杜诗的光芒
42、太耀眼,盛唐的爱情诗并不引人注目,但不乏优秀之作,赠内、宫怨、离妇、弃妇诗(尤以杜甫的佳人为代表),都是盛唐诗人的新开拓。中晚唐,唐代爱情诗形成高潮,出现了大量爱情诗篇和专写爱情的诗人。白居易一曲长恨歌把爱情的美和力量写得那么神奇,以致诗人自己连同读者都忘记了李杨爱情纠葛恶劣的一面。元稹、刘禹锡、孟郊、卢仝、杜牧都对爱情诗写作情有独钟。李商隐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代表了这个时期的最高成就。他的爱情诗不但集中体现了晚唐五代共同的时代意识对爱情的企盼和追求,而且他的追求还特别执著。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种爱情心理显得特别纯粹和坚贞。温庭
43、筠几乎可以算是专业的爱情诗人,“花间”词人掀起的爱情词的浪潮在两宋文坛形成了春潮涌动的大海。北宋前期是爱情词的少年期,红烛罗帐相伴儿女情长,即使是悲叹伤感也“为赋新词强说愁” 。在晏殊、欧阳修之辈高雅之士故作雍容优雅富贵之态时,柳永放开歌喉,用市井俗语大唱市俗的爱情心理和浪子的愤愤不平,轰动一时,独树一帜。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陆游等,在爱情词中或多或少地融进了身世坎坷和不惑之年人生失意的感叹。苏轼的江城子悼念亡妻, 蝶恋花暗慕女性,都融进了身世之感和人生之叹,因而显得格外深挚和凝重。元人散曲在抒写爱情方面独树一帜。元散曲在民间传唱的“俗谣俚曲”中发展起来,因为来自民间,自然带有浓郁的生活
44、气息和活泼风情,语言浅俗。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珍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人的心理生活中最精细、最丰富的产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国古代众多的作家用他们那绚丽多彩的笔从各个角度讴歌了爱情婚姻的种种欢乐和苦闷,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他们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爱情诗篇,这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二、真题剖析(2010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 满眉 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 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 争:怎。(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
45、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答案 (1)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2)通过“群仙相妒 ”(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
46、 ,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第(1)题 是对同题材不同词人情感的比较,答题时要从词人的写作意图、诗词主旨角度考虑,并扣紧词句分析;第(2)题是对表现方法的考查,题干明确,只考查对比、衬托手法,难度不大,但要在 举例的同时进 行适当分析。三、技法规律首先要把握住爱情诗词的主题,其主题可归类为四个方面:描述爱情的甜蜜,表达爱情的痛苦,反映婚姻不幸,悼亡诗。其次要了解一些古人表示爱情的意象,如红豆,本是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 。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
47、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再如连理枝,是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再次,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理解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第二,体味情景交融、清丽动人的手法;第三,揣摩旁敲侧击、曲折有致的构思;第四,推敲委婉含蓄的语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纤云弄巧秦 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后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秦观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超越常人的爱情观” ,该如何理解?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 牛郎织女的爱
48、情故事,自汉代以来在诗歌中广为应用,但主题大多是对牛郎织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制造这则悲剧的天帝的谴责;而秦观这首词却对牛郎织女的爱情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从而表达了他超越常人的爱情观。上片通过描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情形,高度评价和颂扬他们爱情的圣洁永恒和坚贞不渝,认为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胜过人间凡俗无数的平庸之爱;下片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别离,既赞美了这温柔缠绵的挚爱,更申明了自己与凡俗不同的爱情观点:在作者看来,真挚高尚、美满幸福的爱情不是“朝朝暮暮”的相处,而是心灵上的专一永久。1逆境中走出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 4 岁丧父,家贫无依,母亲郑氏“恭俭仁爱” ,亲自督导其学习。欧阳修自幼敏悟过人,
49、也勤学过人,常常借他人藏书抄阅。曾于邻人废书箱中觅得唐代韩愈遗稿, “用心苦读,至忘寝食” ,为韩文的深厚雄博所倾倒,志欲追踪前贤而与之并驾齐驱,后夙愿得偿。欧阳修为人刚劲,论事直切,曾力求政治革新,倡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副宰相,诗、词、文均为一时之冠。应用指南 这则素材可用于“志向与逆境” “成就与环境” “榜样的力量”等话题的作文中。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 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使你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2中国文人的精神偶像苏轼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在父母的培育下,勤奋好学,博通经史。在家庭与社会气氛熏陶下,早年即立下用世之志,以身许国,并主张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仕途坎坷,多次出任地方官,却依然勤政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