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剧欣赏姓名 尹剑锋学号 2010010306007系别 地理信息系统法国音乐剧和百老汇音乐剧的区别音乐剧有五大特征:一是综合性,指音乐、舞蹈、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二是现代性,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并采用多种现代舞蹈语汇以及先进的舞台技术。三是多元性,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不拘一格。四是灵活性,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五是高度的商业操作性。法国音乐剧特点威尔第浪漫主义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一生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 19 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26 部歌剧中,两部喜歌剧,其余为正歌剧。他不进行改革,而是通过创造来发
2、展意大利歌剧。早期创作代表作有伦巴第人、欧那尼、麦克白。威尔第所采用的歌剧素材,寄寓了人民要求拜托奥地利统治的愿望。他的歌剧包涵 4 幕,采用分曲歌剧的形式。中期代表作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题材转向现实生活,对於人物性格内心描绘更加细致,大歌剧阿伊达是他顶峰之作,华丽壮观,气势宏伟,创作以”场“为主,插进”分曲“结构。晚期代表作有奥塞罗、法尔斯塔夫,前者每幕音乐连续发展,剧中人声与管弦乐达到前所未有的融合,后者是意大利喜歌剧的顶峰,也为这一体裁划上了句号。法语音乐剧的特点舞台方面:先从舞台整体风格来说吧,法国音乐剧很现代了,融合多种现代风格,比如钟楼怪人中提取巴黎圣母院部分元素就开始舞台设
3、计的创作是很大的创新,相比百老汇闪烁的霓虹灯舞台来说,法国音乐剧的舞台更让现代人所接受。服装而言更加现代。音乐:法国音乐剧的音乐很现代,也有融合摇滚风格的音乐剧产生。而百老汇音乐剧爵士乐占多,还有康康舞 XD百老汇音乐剧特点以前初中時候看過貓,高中時候看過悲慘世界。到了大三選修課上我選了“走進音樂劇”,開學幾次課上老師給我們看的是 奧克拉荷馬,我覺得也很不錯,就向大家簡單推薦一下音樂劇好了音乐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元素的独特艺术形式,简言之,即以音乐唱腔和形体表演来演绎故事,推动情节。音乐剧产生于 17 世纪-18 世纪的欧洲,当时被称作“小歌剧 ”或“民间歌剧” ,直到 19 世纪后
4、期人们才开始引用“音乐剧 ”这一名称;到了 20 世纪中期,它已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戏剧演出形式。概括地说,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的统一体的艺术。如果说,戏剧本身是一种综合艺术,那么与话剧相比,音乐剧则是充分发挥“综合性”艺术手段的戏剧形式。英国和美国是音乐剧的全盛国度,从音乐剧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可称作为音乐剧的发源地。但音乐剧在英、美两国也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在美国,它较多地受爵士乐、踢跳舞、喜剧音乐剧插曲也许不少人没听说过音乐剧这个名称,但提起“别为我哭泣,阿根廷 ”、“Memor
5、y”等音乐剧著名插曲,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60 年代,甲壳虫和摇滚乐由英国冲向世界,各国音乐剧作曲家对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由抵制逐渐转向吸收,英国音乐剧先锋大师韦伯率先在耶稣基督巨星这部以古老的圣经故事改编的内容沉痛、主题严肃的音乐剧中采用了轻音乐及摇滚乐,使之具有了现代感,歌曲变得活泼,通俗、易于演唱;在配器上也打破了管弦乐的严格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音乐剧,从而加强了它的时代感和表现力。加之由于现代音响广播设备的更新和普及,许多音乐剧中胜炙人口的歌曲,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手段,很快就风靡世界,成为全球流行歌曲,如艾薇塔中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及猫中的回忆在音乐会及平时街头广播中都常可听见,致
6、使许多没有看过此剧的人也产生了一睹为快的期待。 旁白演唱旁白演唱是音乐剧的一个特色,可以是与故事完全无关的人的旁白,也可以是略有关系但仍以讲故事为主的旁白。当音乐剧故事情节复杂时,音乐、舞蹈和舞台表述复杂故事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有别的什么形式来帮助,于是便有了旁白演唱这一艺术手段。旁白往往是剧中的主角或次主角,通过旁白贯穿故事的情节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旁白演唱是一种手法,可以安排为主打歌,比如著名音乐剧艾薇塔的旁白演唱在音乐上无疑是打动人心的。话剧和含有歌唱的喜剧的影响;在英国,音乐剧更多地与轻歌剧、话剧,特别是莎士比亚、莫里艾、伊普生的戏剧背景相关,舞蹈方面则更贴近芭蕾舞。音乐剧与歌剧的区
7、别主要表现在:与歌剧重音乐、轻剧本不同,音乐剧首先要求剧本的高质量;音乐剧不象歌剧那样追求高难度的歌唱技巧和戏剧性的表现力,往往更注重旋律的如歌性,更讲究自然平易的发声,亲切随和的歌唱以及表达词义曲情的诚挚动人;在歌剧中,舞蹈经常作为一种穿插性、色彩性的因素使用,但在音乐剧中,舞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可以说是歌、舞、剧“ 鼎足三分” ;与歌剧的跳跃式舞台叙事法不同,音乐剧属于传统型,讲究情节的连贯性,追求故事的有头有尾;在叙事节奏上却属于现代跳跃型,讲究快节奏,善于营造紧张度,舞台气氛追求热烈火爆。音乐剧作为一个西方剧种在欧美已有百年历史,在中国被引进的时间不过短短 20 多年,目前仍处
8、于起步和启蒙阶段。百老汇音乐剧(Broadway Musicals),其前身是黑脸人游艺表演、滑稽剧、歌舞杂剧等,后来在这些传统基础上创作出美国自己的轻歌剧(Operetta),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结合戏剧、音乐、舞蹈的音乐舞台剧逐渐发展成了极富魅力的音乐形式,逐渐征服了世界各地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音乐剧是我们过去的二十世纪最璀璨的艺术瑰宝。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之声、贝隆夫人、猫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许不少人没听说过音乐剧这个名称,但提起“ 别为我哭泣,阿根廷” 、 “memory“,等音乐剧著名插曲,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百老汇音乐剧可以说是美国文化历史的缩影,它的音乐较多的受到爵士乐、摇摆乐的影响,它的舞蹈也受到摇摆舞、踢踏舞的影响,也和美国芭蕾有密切关系,它的成型标志是 1927 年的演出船(剧中名曲 “老人河” ),第二个进展是 1943 年成功融合舞蹈的俄克拉荷马,而 1957 年的西区故事又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到 1975 年平步青云到达音乐剧的光辉顶点。而稍后,英国也成为是大量优秀音乐剧的摇篮,尤其是 70 年代著名英国音乐剧大师韦伯和莱斯的天才创作,极大的推动了音乐剧的发展,开创了音乐剧的新纪元。音乐剧四大名剧猫歌剧院的幽灵、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全是在伦敦首演,其他作品,诸如象棋、奥立佛也是十分优秀的音乐剧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