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天限时小练(五)一、 语知语用天天练1. 下列加下划线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谥号/自缢 沤肥/老妪 湍急/逸兴遄飞B. 编辑/稽查 桎梏/诰命 缱绻/卷土重来C. 案牍/黩武 撰述/编纂 馈赠/振聋发聩D. 糜烂/羁縻 缮写/嬗变 度量/置之度外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以逸待劳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黄 哄堂大笑B. 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见微知著 推心至腹C. 突如其来 接踵而至 精妙绝伦 浑然一体D. 张灯结彩 休戚与共 不知所终 估名钓誉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今年冬天,福建闽侯旗山出现了难能可贵的雾凇奇观。 B. 近年来
2、,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D. 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像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B. 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
3、点燃以祭祀神灵。C. 7月8日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央名义召开的第一次水利工作会议,是继今年中央1号文件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对水利工作作出部署的重要会议。D. 高速磁悬浮列车没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5. 如果给下面文段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并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
4、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1) 总要 (2) 却是 (3) 更 (4) 但 (5) 随着 6. 请从下面论文简介中提取三个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这篇文章对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在先秦时期的演进做了全景式的追寻,有助于人们对“士”的起源及早期衍变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鉴 赏 家汪曾祺全县第一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
5、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卖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有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
6、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让他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因为爱他的画。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半斤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 画室。叶三不需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志,连
7、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
8、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 我头一回听见!”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
9、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 !真好!真是神品!”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客人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年二月
10、二十八日(有删改)7. 小说题目是“鉴赏家” ,但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你认为作者有什么用意?8. 小说写叶三是鉴赏家,写了四个层次,按照下面的示例,对另外三层进行简要概括。 叶三看画 9. “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这句话写出了季陶民怎样的性格特点?这对叶三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10. 作者以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作为小说的结尾,你认为这个结尾合适吗?为什么?三、 名句名篇默写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老使我怨。(诗经)(2) 树欲静而风不止, 。(韩婴韩诗外传)(3) 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4) 彼童子之
11、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5) 岂无山歌与村笛, 。今夜闻君琵琶语, 。(白居易琵琶行)(6) ,西北望,射天儿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天天限时小练(五)1. D2. C3. D4. B5. (1) (总要)夹上 (2) (却是)白字连篇 (3) (更)应该 (4) (但)同时 (5) (随着)中国(注意虚词的语气和提示的关系。如在“夹上”前加上“总要”,能更好地描画出“某些人 ”的神情)6. 士 先秦 演进(分析这则简介可以知道,这句话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层是文章的意义。主要信息应在第一层,要从第一层筛选。“士”是陈述主体,“先秦 ”是时间 ,“演进”是
12、主要特征)7. 本文写了果贩叶三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表现了他乐观的(或:热情的、诚实的、有智慧的)人生态度,体现他有审美情趣,为下文写他是个不谄媚、懂艺术的鉴赏家作铺垫。(本文是篇小说,小说要有情节、人物,而情节的展开也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所以,本题应从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两个角度去思考)8. 叶三懂画 叶三评画 叶三与画共存亡(将故事情节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填写的内容还要保持结构上的一致,答案语言要精练,一般不要超过7个字)9. 这句话表现出季陶民清高(或:雅、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与他对叶三另眼相看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了叶三既不像那些附庸风雅的假名士那样假充内行(或:不懂装懂)、也不谄
13、媚的特点。(结合文中的语言描写,对题中句子的理解就更能切合人物实际,更能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10. 示例一:这个结尾很好,是全文的升华。因为本篇小说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重友谊、重知己。正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示例二:这个结尾不合适,是全文的败笔。因为叶三把画作带进棺材,不过是文化痼疾之一:自私。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将兰亭序带进坟墓,只为满足了他个人的占有欲望,却让文化瑰宝永远不见天日。11. (1) 及尔偕老 (2) 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写“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对) (3) 猿鸣三声泪沾裳 (4)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 呕哑嘲哳难为听 如听仙乐
14、耳暂明 (6) 会挽雕弓如满月二轮专题集训(五)1. 照应了小说的标题,引出了下文主人公失去一只脚的叙述。小说主人公因为失去了一只脚,所以感觉各种各样的双脚都别具意味,表现了主人公对正常的双脚格外向往的心理。2. 作为陪衬,突出丈夫对生活现象的敏感和洞察力。 贯穿全文,通过与丈夫的言谈,引发丈夫的心理变化,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 运用比喻手法,将街上行人的脚步声比成“一场盛大的演唱会”和“落在湖面上的雨声”,形象地表达出脚步声给主人公的和谐美妙、动人心弦、错落柔和、音韵悦耳的美好感受,与后文脚步声给他的不整齐(错乱)、病态而使人忧郁的感受形成对照。4. 健全的双脚传出的却是灵魂的病痛、肉体的悲伤;人类社会却始终找不到真正完美的脚步声。社会是病态的,缺失了精神。 如果每个人都具有健康的精神世界,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是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一个人的肢体缺失固然是痛苦的,但是灵魂失职(精神缺失)却会让一个肢体健全的人如行尸走肉。一个人就算置身于病态社会,也不能随波逐流,应该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坚守独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