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导入,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课题导入,1、掌握战国七雄及三次典型战役; 2、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识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3、识记都江堰的修建和作用 。,目标引领,战国七雄,1、结合课本32页地图,完成战国七雄分布图; 2、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些?,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P31-32,期待你3分钟之后精彩的回答。,独立自学1,东 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 国,春 秋,温故知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春秋,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因鲁国编年史 春秋而得名,因各诸侯国
2、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楚,秦,韩,魏,赵,燕,齐,燕,齐,赵,燕,齐,魏,赵,燕,齐,韩,魏,赵,燕,齐,楚,韩,魏,赵,燕,齐,燕,齐,魏,燕,齐,韩,魏,燕,齐,楚,韩,魏,燕,齐,秦,楚,韩,魏,燕,齐,赵,秦,楚,韩,魏,燕,齐,楚,晋,齐,秦,燕,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列国形势图,齐,楚,秦,燕,赵,魏,韩,1、三家分晋,2、田氏代齐,一、战国七雄:,群雄并起,河北,山东,两湖地区,河北,河南,陕西,特征:分裂、动荡,秦,魏,赵,燕,齐,楚,韩,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东 南 西 北 上中下,同时并存,桂陵 之战,马陵 之战,长平 之战,魏(庞涓) 赵、齐(孙膑),魏(庞涓) 齐(孙
3、膑),秦(白起) 赵(廉颇、赵括),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前4世纪中期,主要战役,前4世纪中期,战国后期,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歼灭战,长平之战标志着其他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秦的统一之势已形成。,魏,赵,齐,桂陵,桂陵之战,救命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我离间!,白起,廉颇,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赵王,赵括取代廉颇!,赵括,我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赵括,公元前260年,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比一比:,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称霸,兼并 统一,用少量军队在短 时间内决定胜负,几十万大军,时 间长,死伤多,国家逐渐
4、 趋向统一,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特点,1、战争规模很大 2、参战兵力多 3、交战区域广 4、持续时间长,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春秋战国的纷争,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齐 楚 秦 燕赵 魏 韩,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问题思考,设想一下,当时的人们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什么?,秦国为什么能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立木取信,商 鞅 舌 战,三、秦国的商鞅变法,你知道有关商鞅的故事吗,(2)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3)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阅读P33,3分钟之后回答下列
5、问题:,富国强兵;前356年;秦孝公,独立自学二,(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原因有哪些?,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欲实现富国强兵之目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舌战群臣,2.经济:,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3.军事:,奖励军功,1.政治:,建立县制,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编定户籍,严明法度。,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变法内容 作用 影响,引导探究: 如何你是秦国一位农民,你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为什么?如果你是位旧贵族又会
6、怎么样?,,,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引导探究,社会性质的剧变,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结合课本P34-35页,2分钟之后回答下列问题:,右图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它位于哪里?
7、是谁修建的?它主要有什么作用?,独立自学三,他是谁?,他曾修筑了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嬴得了“天府之国”之美誉。,地点: 修建者: 作用:,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四川 岷江中游,李冰(秦国),防洪灌溉,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引导探究,这项大型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的考验。保卫了千万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那么,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观察都江堰示意图,思考都江堰的作用,岷江,岷江,著名的都江堰,
8、分水堰,内江,外江,分洪,灌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修建者:秦国蜀守李冰、 2、地点:岷江中游、都江堰 3.地位: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4、作用:消除水患、灌溉农田,成都成为了“天府之国”,5、性质:集防洪和灌溉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目标升华,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历史知识,你有何收获或感悟?,1、农业是立国之本,牛耕的出现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制农具极大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农业生产的大变革和中国的社会转型,我国牛耕、铁制农具的使用开始于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夏商时期 2、史记记载,
9、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A,C,当堂诊学,3、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它的修建者是( ) A李冰 B商鞅 C秦始皇 D李春,A,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卫鞅是谁?文中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主张? (2)卫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其目的是什么? (3)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其中你认为哪些会损害“守旧贵族”的利益 (4)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