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论“雅儿不高” 教案.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82513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论“雅儿不高”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论“雅儿不高”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论“雅儿不高”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论“雅儿不高”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四 论“雅儿不高”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论“雅而不高”【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行文思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掌握并学会运用文章的论证方式。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筛选、归纳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讨论交流体会文章的论证方式,通过自主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出现的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教学重点】1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行文思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掌握并学会运用文章的论证方式。【教学难点】1、了解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出现的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教学方法】 归纳法、谈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2、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你是高雅的人么? 你有给老师取过绰号么?课堂上老师让你回答问题你起立了么? 见到老师、同学或亲戚朋友你会主动问好么? 你嘲笑过别人的生理缺陷么? 在公共场所,你会穿拖鞋、背心,打赤膊么? 书籍摆放整齐的课桌上,有你的涂鸦么? 晚上熄灯后,你还会大声说话么? 每天起床后,你会按学校要求整理你的床铺么? 在图书馆阅读时,你曾和朋友高声讨论问题么? 升国旗时,你肃立并高声唱国歌了么? 在食堂吃饭后,你会自觉排队么? 集会或郊游你会将废弃物带走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古往今来,多少学子,身

3、在课堂,心系社会;多少仁人志士,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我们年轻人一样应该拥有关注社会、直面众生的胸怀。)二、速读指导。1、找出作者的观点2、速读课文,将文中所列举的社会现象罗列出来。3、找出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4、梳理并列出文章的行文思路。5、找出文中的对比,并分析这些对比对论证“雅而不高”起了什么作用。点拨:1、找出作者的观点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未必不跟“雅”搭界。2、作者写作此文时关注了哪些社会现象?A、自选超市,虽明示不许品尝偏下手抓;B、空调车上,抽烟或摆弄臭脚;C、公寓楼内,大吼大叫;D、出行轿车,一路车笛长啸;E、档次品位常挂嘴边,洋话国骂各尽其用;F、遮口剔牙,却烟雾喷人;G、雅

4、兴高歌,却出粗口。3、这些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AD 四种社会现象反映的是体现我们物质文明的硬件建设上去了,而体现我们精神文明的软件建设还是落后,也就是软硬“两张皮”;EG 三种社会现象反映的是我们有些人表面上很文明,但一些日深月久的陋习仍然暴露无遗,也就是表里“两张皮”。归纳起来,就是“雅而不高”,就是人们的修养、素质跟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4、这种社会问题的实质原因是什么?A、物质硬件上去了,精神软件跟不上;B、缺乏学识修养,但又自以为是。5、要解决这种社会问题,方法在哪?要解决这种社会问题,就得从增强文化底蕴入手。其首要条件是物质环境与人的行为必须协调一致。6、根据作者写作思路,

5、请列出本文的内容提纲?第一部分(第 1 段),提出“高雅”的新解: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未必不跟“雅”搭界。作者先指出历来“高雅”的关系是不可分解,提出论题。第二部分(第 26 段),摆出实证,解决上一部分未解决的问题,即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未必不跟“雅”搭界的问题。第三部分(第 7、8 段),谈增强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和方法。(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总结归纳本文主旨。全文从当前人们常讲的“高雅”说起,针对现代生活实际,提出了“雅未必高”的看法。然后,列举了大量的社会现象,并剖析这些社会现象的实质原因,从而揭示了“高雅”概念的真正内涵;并提出要想做到“雅而且高”,就必须具有丰

6、厚的文化底蕴,要培育我们的文化底蕴,首先要让我们的物质环境与人们的行为协调起来。四、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找出文中的对比,并分析这些对比对论证“雅而不高”起了什么作用。A、文章中用对比的方法列举了不少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如自选超市明示不许品尝与有人偏下手抓;封闭空调车上与车上抽烟或摆弄臭脚;住公寓楼与在楼内大吼大叫;出行坐车与一路车笛长啸;档次品位常挂嘴边与洋话国骂各尽其用;遮口剔牙与烟雾喷人;雅兴高歌与粗口迭出等。除现实中的事例外,还把儒林外史中“雅得太俗”的矫揉造作之徒和推行白话文而成“俗中大雅”的胡适进行对比。B、这些对比在论证“

7、雅而不高”的实质原因过程中充当了有力的论据,作者有理有据地展开分析;同时一正一反地举例,对照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善恶自知、美丑自明。(再如:善良劝学)五、小结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人们的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因精神文明的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发展而存在的不和谐的、不健康的、不文明的现象,甚至是道德滑坡乃至堕落的现象,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论“雅而不高”一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顺应时代变化,及时概括地揭示出社会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伪雅”现象,鲜明地指出在物质富有的环境下,应怎样搞好精神软件

8、的建设,使之同步发展。六、课外拓展1、发现:请你关注社会,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雅而不高”的事情?试举例。2、讨论: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对照这些现象,看看我们自己做得怎样?(展示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图片)(高雅,不等于地位的显赫,声名的宏大;高雅,不等于财富的厚重,权势的威严。高雅发源于内心,在血液里流淌,又滋养内心,滋养精魂。高雅是一种品格。在人生漫长而又短暂的历程中,唯有这份高雅,才能抵御来自身外的种种侵扰,坦然接受各种艰辛与苦难;心胸因此而变得舒朗,情怀因此而显得崇高,意志因此而更加坚定,目光因此而更加清纯,人格的构架因此而更加宏阔。)七、扩展练习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认为“高雅“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建设和谐社会”之间有联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