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年高考语文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2期)第11天:5月26日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word版含解析 .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8185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语文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2期)第11天:5月26日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语文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2期)第11天:5月26日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语文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2期)第11天:5月26日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语文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2期)第11天:5月26日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语文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2期)第11天:5月26日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word版含解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题号能力要求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分值 重点 题型7 B 级(理解) 翻译 翻译 翻译 翻译 翻译 10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主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于考查对句意的理解与表述,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017 年 高 考 文 言 文 阅 读 材 料 的 选 择 将 会 更 自 由 , 但 仍 然 遵 循 浅 易 文 言 文 的 原 则 , 以 记叙 文 尤 其 是 人 物 传 记 为 主 , 以 后 这 个 基 本 原 则 仍 不 会 改 变 。 相 对 而 言 , 全 国 卷 仍 将 主 要 从

2、史 书 中 找 材 料 , 各 省 市 卷 则 更 灵 活 。文言文翻译题高考设题大都是要求直译,做到逐字落实,意译容易失分。通常有十种简易的方法: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2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不表意的虚词。3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4换:翻译时应把古代词语换成现代词。5调: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7译:一字不漏地译出实词(含活用的词、通假字)和有表意的虚词。8意: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内容,无法直译的就要意译。9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

3、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10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2016 年高考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5 月 26 日日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

4、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

5、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节选自明史傅珪传)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答案】(1)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2)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 解 析 】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1)句中,句首应添加主语;“权幸”,受宠的

6、权贵之人;“嫉”,痛恨。第(2)句中,“忠谠”,忠实,敢于直言;“报”,回复。(2016 届广西河池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封常清,蒲州猗氏人也。外祖教其读书,多所历览。外祖死,常清孤贫,年过三十,未有名。将军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颇有材能,每出军,奏傔从三十余人,衣服鲜明。常清慨然发愤,投牒请预一傔。常清细瘦,脚短而跛,仙芝见其貌寝,不纳。明日复至,仙芝谢曰:傔已足,何烦复来?”常清怒曰: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故无媒自前,公何见拒之深乎?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公其念之。”仙芝犹未纳。乃日候门下,仙芝不得已,补为傔。会达奚部落背叛,自黑山北向,西趣碎叶。仙芝以

7、二千骑追蹑,达奚行远,人马疲,擒贼略尽。常清于幕下潜作捷书,具记井泉次舍,遇贼形势,克获谋略,事颇精审。仙芝取读之,皆意所欲出,乃大骇。即用之,遂知名。以功授叠州戍主。仙芝每出征讨,常令常清知留后事。常清有才学,果决。仙芝委家事于郎将郑德诠,其乳母子也,威动军中。常清尝自外还,诸将前谒,德诠见常清始贵,易之,走马突常清驺士去。常清命左右引德诠至廷中,门辄闭,因离席曰:“吾起细微,中丞公过听,以主留事,郎将安得无礼?”因叱曰:须暂假郎将死,以肃吾军。”因杖死,以面仆地曳出之。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号哭救之,不得,遂以状白仙芝。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谢。会大将有罪,又杀二人,军中莫

8、不股栗。常清性勤俭,耐苦劳,出军乘骡,私厩栽二马,赏罚分明。天宝末入朝,而安禄山反,帝引见,问何策以讨贼。常清见帝忧,因大言曰:“天下太平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天子壮之。明日,以常清为范阳节度副使,乘驿赴东京,常清募兵得六万人,然皆佣保市井之流。乃斫断河阳桥,以东京为固守之备。十二月,禄山渡河,常清使骁骑拒之,杀柘羯数十百人。贼大军至,常清不能御,进入上东门,战不利,贼鼓而进,劫官吏,再战于都亭驿,又不胜。引兵守宣仁门,复败。乃语高仙芝曰:“贼锐甚,难于争锋,潼关无兵,一夫奔突则京师危,不如急守潼关。”仙芝从之。败书闻,帝

9、削常清官,使白衣隶仙芝军效力。仙芝使衣黑衣监左右部军,边令诚以诏书至,示之,常清曰:“吾所以不死者,恐污国家节,受戮贼手,今死乃甘心。”始,常清败,径入关,欲见上陈讨贼事,至渭南,有诏赴潼关,常清忧惧,为表以谢,且言:“自东京陷,三遣使表论成败,不得对。”又言:“臣死后,望陛下无轻此贼,则社稷安。”至是临刑,以表授令诚而死,人多哀之。(节选于新唐书封常清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B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

10、于阙下C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D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夫”在文言中有多种释义,最初指独夫,暴君,如, 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一夫,指殷纣王,后又指“一人,一农夫” ,如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欧阳修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 “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而文中, “一夫奔突则京师危”的“一夫”则指一个士兵。B “牒”指用竹片制成的短简,将短简编连在一起也称为牒

11、。 “投牒” ,在文中指呈递文书。C “子羽”是孔子弟子,因为相貌和体型都不好看,被孔子认为没有前途,但其刻苦学习。终成大器,文中借此典故希望高仙芝不要以貌取人。D “左右”是多义词,有方位“左边右边”之意,有动词“支配”之意,也有副词“反正”之意,文中指跟随的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常清出生贫苦,相貌丑陋,开始并不受赏识,但他锲而不舍,抓住时机写出一篇让高仙芝非常赏识的战报,从而崭露头角。B封常清执法严明,因郑德全故意纵马冲击他的侍从,就依法处死了他,后又斩杀两名犯罪的大将,于是军中人都很怕他。C封常清大声向皇帝进言,提出大的战略方针,皇帝很赏识,派他

12、前往迎敌,他到达东京后,招募军队,截断河阳桥据守。D封常清认为,据守潼关,能够守护京师长安,自己虽可能被以临阵逃脱的罪名杀死,但也胜过死于敌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故无媒自前,公何见拒之深乎? (2)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刘矩,字叔方,沛国萧人也。叔父光,顺帝时为司徒。矩少有高节,以父叔辽未得仕进,遂绝州郡之命。太尉朱宠、太傅桓焉嘉其志义,故叔辽以此为诸公所辟,拜议郎,矩乃举孝廉。 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

13、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在县四年,以母忧去官。 后太尉胡广举矩贤良方正,四迁为尚书令。矩性亮直,不能谐附贵势,以是失大将军梁冀意,出为常山相,以疾去官。时冀妻兄孙祉为沛相,矩惧为所害,不敢还乡里,乃投彭城友人家。岁余,冀意少悟,乃止。补从事中郎,复为尚书令,迁宗正、太常。 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太尉。琼复为司空,矩与琼及司徒种暠同心辅政,号为贤相。时连有灾异,司隶校尉以劾三公。尚书朱穆上疏,称矩等良辅,及言殷汤、高宗不罪臣下之义。帝不省,竟以蛮夷反叛免。后复拜太中大夫。 灵帝初,代周景为太尉。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因乞骸骨,卒于

14、家。(选自后汉书卷七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B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C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D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廉正的意思。 B母忧,母亲去世。古代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C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

15、官职的合称。 D乞骸骨,古时指人客死他乡,请求把遗骨归葬故乡。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矩在任雍丘县令时,用礼教方式教化当地民众,效果卓越,民众有争论和诉讼的,刘矩经常把他们带到面前,亲自教导。B刘矩性格耿直,不阿谀奉承权贵,因此忤逆了大将军梁冀的心愿,被贬了官,后来又被大将军梁冀彻底撤了职。 C刘矩与黄琼等三人一起辅政,天下屡屡发生灾祸,三人因此遭受弹劾,皇上也不省察,最终用蛮夷反叛的罪名罢免了刘矩。 D刘矩少年就注重个人操守,做官后尽职尽责,颇有政绩,但最终还是因不与权贵交往,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官归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无孝义

16、者,皆感悟自革。 (2)尚书朱穆上疏,称矩等良辅,及言殷汤、高宗不罪臣下之义。名 校 预 测1 B( 本 题 考 查 文 言 断 句 。 首 先 应 将 句 子 回 归 文 本 , 结 合 语 境 理 解 大 意 。 本 题 有 两 个 考 点 ,一 是 “事 有 逆 顺 势 有 奇 变 /”中 间 断 在 何 处 , 从 句 式 和 句 意 来 看 就 为 “事 有 逆 顺 /势 有 奇 变 ”, 可 排 除 C 和 D; 二 是 “挑 马 箠 渡 河 ”是 修 饰 关 系 不 可 断 开 , “计 日 取 逆 胡 之 首 悬 于 阙 下 ”中 间 可 断 可 不 断 , 排 除 A 项 )

17、2 A( 本 题 考 查 学 生 对 文 化 文 学 常 识 的 把 握 情 况 。 A 项 文 中 “一 夫 ”指 叛 军 )3 C( 本 题 考 查 学 生 对 文 本 内 容 的 理 解 。 C 项 “因 大 言 ”不 是 大 声 , 封 建 制 度 不 允 许 , 应 该 是指 说 大 话 , 夸 口 。 另 外 , 说 的 也 不 是 战 略 方 针 )4 ( 1) 我 仰 慕 您 的 高 义 , 愿 意 侍 奉 您 , 所 以 没 人 介 绍 自 己 来 了 , 您 为 什 么 一 定 要 拒 绝 呢 ? ( 2) 高 仙 芝 很 吃 惊 , 到 见 了 封 常 清 , 敬 畏 他

18、 的 公 正 , 没 敢 责 备 他 。 他 也 不 道 歉 。【 第 ( 1) 句 中 , 重 点 的 实 词 虚 词 : “高 义 ”高 尚 的 品 德 ; “事 鞭 辔 ”侍 奉 您 ; “媒 ”介绍 人 ; “见 ”偏 指 一 方 代 词 , 我 。 第 ( 2) 句 中 , 重 点 的 实 词 虚 词 “公 ”公 正 ; “让 ”责备 ; “谢 ”道 歉 】【 参 考 译 文 】封 常 清 是 蒲 州 猗 氏 县 人 , 外 祖 父 教 他 读 书 , 学 识 广 博 精 深 。 外 祖 父 死 后 , 常 清 孤 苦 贫 穷 ,三 十 多 岁 了 , 还 没 有 成 名 。高 仙

19、芝 为 都 知 兵 马 使 。 颇 有 才 能 , 每 次 出 兵 , 高 仙 芝 任 命 了 三 十 多 名 侍 从 , 衣 裳 鲜 艳 漂亮 , 封 常 清 因 而 感 慨 , 并 报 名 请 求 担 任 侍 从 。 封 常 清 很 瘦 , 加 上 脚 又 跛 , 高 仙 芝 瞧 不 起 他 的外 表 , 不 录 用 他 。 第 二 天 他 又 来 了 , 高 仙 芝 道 歉 说 : “侍 从 已 录 取 够 了 , 哪 里 用 得 着 又 来 呢 ?”封 常 清 发 怒 说 : “我 仰 慕 您 的 高 义 , 愿 意 侍 奉 您 , 所 以 没 人 介 绍 自 己 来 了 , 您 为

20、什 么 一 定 要拒 绝 呢 ? 看 容 貌 录 用 人 , 会 把 子 羽 看 错 , 您 还 是 考 虑 一 下 吧 。 ”高 仙 芝 还 是 没 接 受 他 , 他 就 每天 到 门 口 来 等 候 , 高 仙 芝 没 办 法 , 就 把 他 录 取 到 侍 从 里 了 。遇 上 达 奚 各 部 反 叛 , 从 黑 山 向 西 奔 向 碎 叶 城 , 高 仙 芝 率 两 千 名 骑 兵 追 击 , 达 奚 走 了 很 远的 路 , 人 和 马 都 疲 劳 了 , 因 此 几 乎 被 全 部 俘 获 或 杀 死 了 。 封 常 清 在 下 面 暗 暗 写 好 了 捷 报 , 详细 记 载

21、了 井 眼 、 泉 水 、 驻 军 地 点 、 胜 敌 的 情 况 和 战 术 , 条 理 分 明 。 高 仙 芝 拿 来 看 了 , 都 是 自己 想 写 的 , 于 是 大 惊 , 马 上 采 用 了 。 于 是 封 常 清 有 了 名 气 。 后 因 功 封 叠 州 戍 主 。 高 仙 芝 出 征 ,他 常 任 留 后 。 封 常 清 有 才 能 又 果 断 , 没 有 事 能 难 住 他 。 高 仙 芝 委 任 郎 将 郑 德 诠 管 理 家 事 , 他是 高 仙 芝 奶 妈 的 儿 子 , 在 军 中 很 威 风 。 封 常 清 有 次 从 外 面 回 来 , 众 将 上 前 拜 见

22、 。 郑 德 诠 见 他才 上 任 , 轻 视 他 , 骑 马 撞 了 他 的 骑 马 侍 从 后 离 开 了 。 封 常 清 命 侍 从 把 他 带 到 厅 堂 里 , 就 关 上了 门 , 离 开 座 位 说 : “我 出 身 微 贱 , 御 史 中 丞 大 人 错 爱 , 让 我 主 持 留 后 事 务 , 郎 将 怎 能 无 礼 ?”接 着 叱 责 他 说 : “必 须 借 你 的 死 , 来 严 肃 军 纪 。 ”于 是 用 杖 打 死 了 他 , 把 他 的 脸 朝 下 拖 了出 去 。 高 仙 芝 的 妻 子 和 奶 妈 在 门 外 哭 着 求 情 , 没 能 救 他 的 命 ,

23、 很 快 将 情 况 告 诉 了 高 仙 芝 , 高 仙芝 很 吃 惊 , 到 见 了 封 常 清 , 敬 畏 他 的 公 正 , 没 敢 责 备 他 。 他 也 不 道 歉 。 遇 上 大 将 犯 罪 , 他 又杀 死 了 两 位 , 全 军 没 有 不 害 怕 他 的 。 封 常 清 生 性 勤 劳 节 俭 , 吃 苦 耐 劳 , 出 兵 骑 驿 马 , 私 人 马厩 只 有 两 匹 马 , 赏 罚 严 明 。天 宝 末 年 进 京 朝 拜 时 , 安 禄 山 反 叛 了 , 皇 帝 召 见 他 , 问 用 什 么 办 法 对 付 叛 贼 。 封 常 清 看见 皇 帝 担 忧 , 就 夸

24、口 说 : “国 内 长 期 太 平 , 人 们 不 懂 作 战 。 但 道 义 上 有 正 义 和 不 义 , 战 场 上有 各 种 谋 略 。 我 请 求 赶 到 洛 阳 , 用 全 部 库 存 物 招 募 勇 士 , 甩 着 马 鞭 过 黄 河 , 不 久 就 把 叛 贼 的头 献 到 朝 廷 来 。 ”皇 帝 欣 赏 他 的 勇 气 。 第 二 天 , 任 命 封 常 清 为 范 阳 节 度 副 大 使 , 骑 驿 马 到 了洛 阳 。 招 募 到 六 万 军 队 , 但 都 是 市 民 和 仆 役 , 于 是 安 排 军 队 拆 毁 了 河 阳 桥 把 东 京 作 为 固 守 的防

25、备 之 处 。 十 二 月 , 安 禄 山 度 过 黄 河 , 封 常 清 派 精 锐 骑 兵 抵 御 , 杀 死 了 叛 军 几 十 上 百 人 。 叛军 大 部 队 到 了 , 封 常 清 抵 御 不 住 , 退 进 上 东 门 , 接 战 后 又 战 败 了 。 叛 军 击 鼓 进 兵 , 搜 捕 官 员 。封 常 清 又 在 都 亭 驿 迎 战 , 又 打 了 败 仗 。 退 兵 守 宣 仁 门 , 又 打 败 了 。 于 是 他 对 高 仙 芝 说 : “叛 军力 量 很 厉 害 , 很 难 和 他 们 争 锋 , 潼 关 没 有 守 军 , 一 旦 被 叛 军 突 然 袭 击 ,

26、京 城 就 会 危 险 了 , 不如 赶 快 去 守 潼 关 。 ”高 仙 芝 听 从 了 他 。战 败 的 报 告 送 到 了 朝 廷 , 皇 帝 罢 免 了 封 常 清 的 官 职 , 让 他 作 为 老 百 姓 隶 属 高 仙 芝 办 事 。高 仙 芝 让 他 穿 着 黑 色 衣 服 监 督 部 署 在 左 右 边 的 军 队 , 边 令 诚 拿 着 杀 死 他 的 诏 书 来 了 , 给 他 看 ,封 常 清 说 : “我 之 所 以 不 拼 死 在 战 场 , 是 怕 侮 辱 了 国 家 的 官 职 , 被 叛 军 抓 住 杀 死 。 现 在 我 死心 甘 情 愿 。 ”当 初 封

27、常 清 战 败 后 , 直 接 进 了 潼 关 , 想 见 皇 帝 汇 报 征 战 叛 军 的 情 况 , 到 了 渭 南 , 皇 帝 下诏 书 命 他 到 潼 关 去 , 封 常 清 既 忧 虑 又 害 怕 , 就 写 遗 表 谢 罪 , 说 道 : “自 从 洛 阳 失 守 以 后 , 三次 派 使 者 上 奏 章 陈 述 讨 贼 战 略 , 都 没 有 被 接 见 , ”又 说 : “我 死 了 以 后 , 希 望 皇 上 不 要 看 轻了 这 叛 军 , 那 么 国 家 就 安 定 了 。 ”到 将 被 处 死 时 , 将 遗 表 交 给 边 令 诚 就 去 受 死 了 。 人 们 多

28、 数同 情 他 。专 家 押 题1 A( 本 题 考 查 文 言 断 句 。 首 先 应 将 句 子 回 归 文 本 , 结 合 语 境 理 解 大 意 。 通 读 上 下 文 理 解 大意 , 再 抓 住 名 词 “矩 、 上 公 、 名 儒 宿 德 、 州 郡 ”断 句 。 断 完 之 后 再 回 归 原 文 , 判 断 是 否 正确 )2 D( 本 题 考 查 学 生 对 文 化 文 学 常 识 的 把 握 情 况 。 D 项 “乞 骸 骨 ”指 古 代 官 吏 自 请 退 职 , 意 谓使 骸 骨 得 归 葬 故 乡 。 从 文 本 “因 乞 骸 骨 卒 于 家 ”表 述 顺 序 可

29、看 出 错 误 )3 B( 本 题 考 查 学 生 对 文 本 内 容 的 理 解 。 B 项 “彻 底 撤 职 ”理 解 错 误 , 文 本 表 述 是 刘 矩 先 被 贬官 , 其 后 自 己 “以 疾 去 官 ”)4 ( 1) 那 些 不 懂 得 孝 道 和 仁 义 的 人 , 都 被 感 动 醒 悟 而 自 我 改 正 。( 2) 尚 书 朱 穆 向 皇 帝 上 书 , 称 赞 刘 矩 等 人 都 是 贤 良 的 辅 臣 , 又 陈 述 殷 汤 、 高 宗 不 治 罪 臣下 的 高 义 。【 第 ( 1) 句 中 , 重 点 的 实 词 虚 词 : “其 ”, 那 些 ; “无 ”,

30、不 ; “感 悟 ”, 感 动 醒 悟 ;“革 ”, 改 正 。 第 ( 2) 句 中 , 重 点 的 实 词 虚 词 “称 ”, 称 赞 ; “良 ”, 贤 良 ; “辅 ”,动 词 作 名 词 , 辅 臣 ; “罪 ”, 名 词 作 动 词 , 治 罪 。 】【 参 考 译 文 】刘 矩 , 字 叔 方 。 他 是 沛 国 ( 当 时 汉 朝 郡 国 并 行 , 这 是 一 个 封 国 的 名 字 ) 萧 县 人 。 他 的 叔父 刘 光 , 在 汉 顺 帝 时 官 拜 司 徒 。 刘 矩 少 年 有 很 高 的 节 气 , 认 为 叔 叔 刘 辽 还 没 入 仕 , 所 以 回 绝州 郡

31、 官 员 ( 让 他 入 仕 ) 的 命 令 。 太 尉 朱 宠 、 太 傅 桓 焉 称 赞 他 的 心 意 、 合 宜 的 行 为 。 这 就 是 他的 叔 叔 刘 辽 被 诸 公 所 征 召 的 原 因 , ( 刘 辽 被 ) 授 给 议 郎 的 管 职 , 刘 矩 这 才 ( 同 意 ) 被 举 为 孝廉 。刘 矩 渐 渐 升 迁 为 雍 丘 县 令 , 他 用 礼 教 教 化 当 地 民 众 , 那 些 不 懂 得 孝 道 和 仁 义 的 人 , 都 被感 化 而 自 我 改 正 , 民 众 有 争 执 和 诉 讼 的 , 刘 矩 经 常 把 他 们 带 到 面 前 , 当 面 训 诫

32、 教 导 , 刘 矩 认为 怨 恨 愤 怒 这 些 事 情 可 以 忍 受 , 没 有 必 要 去 县 衙 告 状 , 并 让 他 们 回 去 反 省 思 考 , 那 些 诉 讼 的人 都 被 他 的 做 法 感 化 , 总 是 各 自 都 放 弃 争 执 和 诉 讼 回 去 了 , 有 人 在 路 上 捡 到 东 西 , 都 会 设 法寻 找 失 主 , 刘 矩 在 雍 丘 县 为 官 四 年 , 后 来 因 母 亲 去 世 而 辞 官 回 去 。后 来 太 尉 胡 广 推 荐 刘 矩 贤 良 方 正 , 连 续 4 次 迁 升 为 尚 书 令 , 刘 矩 性 情 光 明 耿 直 , 不 阿

33、 谀奉 承 权 贵 , 因 此 悖 逆 了 大 将 军 梁 冀 的 心 愿 , 出 京 被 贬 出 京 城 任 常 山 相 , 刘 矩 因 病 而 辞 官 , 当时 梁 冀 妻 子 的 哥 哥 孙 祉 为 沛 国 国 相 , 刘 矩 怕 被 他 迫 害 , 不 敢 回 故 乡 沛 国 , 于 是 投 奔 彭 城 朋 友家 , 过 了 一 年 多 , 梁 冀 对 刘 矩 逐 渐 有 所 理 解 后 , 才 停 止 迫 害 刘 矩 , 刘 矩 被 补 授 为 从 事 中 郎 ,后 复 官 为 尚 书 。 又 迁 升 为 宗 正 、 太 常 。延 熹 四 年 , 刘 矩 代 替 黄 琼 为 太 尉

34、, 黄 琼 复 官 担 任 司 空 , 刘 矩 和 黄 琼 、 司 徒 种 暠 同 心 辅 政 ,被 人 们 称 为 贤 相 , 这 时 天 下 接 连 有 灾 或 异 常 的 事 发 生 , 司 隶 校 尉 借 此 弹 劾 刘 矩 、 黄 琼 和 司 徒种 暠 三 人 。 尚 书 朱 穆 向 皇 帝 上 书 , 称 颂 刘 矩 等 人 都 是 贤 良 的 辅 臣 , 又 陈 述 殷 汤 高 宗 不 治 罪 臣下 的 高 义 , 皇 帝 不 省 悟 , 最 终 用 蛮 夷 反 叛 的 罪 名 将 刘 矩 罢 免 了 , 后 来 又 再 次 授 官 刘 矩 为 中 大夫 。灵 帝 初 , 刘 矩 代 替 周 景 任 太 尉 , 刘 矩 又 位 居 三 公 , 他 所 举 荐 征 召 的 人 都 是 有 名 有 德 的 大 儒 士 ,他 不 和 周 郡 的 官 吏 结 交 来 往 , 进 言 多 采 用 顺 从 词 汇 , 暗 含 劝 谏 , 大 多 被 皇 上 明 晓 而 采 用 , 后再 次 因 口 食 事 情 被 免 职 , 于 是 请 求 退 休 , 死 在 家 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