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统研究与应用.docx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3979865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统研究与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统研究与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统研究与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统研究与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统研究与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 9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统研究与应用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统研究与应用摘要:鉴于目前网间结算的话单采集存在着实时性差、采集点分散、过分依赖交换机提供的接口以及结算欠准确等特点,介绍了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系统的新式局间话单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高阻跨接在信令链路上,实时采集链路上的消息,经过分析处理后提供给计费系统结算。具有技术先进、实时性高、容量大、可靠性高、运行稳定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局部话单采集问题。 关键词:七号信令 话单采集 信号链路 局间 目前,电信部门与需要进行结算的通信企业通过优化网络结构、设置网关局的方式进行对等数据采集并进行结算。这种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主

2、要依靠交换机本身数据端口,通过磁带方式或口,采用 CMIS/FTAM 协议的模式进行话单数据采集。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实时性差、采集点分散、可靠性差等,同时在实际的互连互通实现方式中,各电信运营商通常会在话务量大的局间增设一定量的直联备份电路,以起到提高安全性和话务分流的目的。由于这部分直联电路是不经过网关局汇接的,如果只从网关局上取话单,将把这部分话单漏掉,2 / 9从而造成结算的不准确。目前网关互联互通,最常用也是最标准的信令方式就是中国七号信令方式,交换局间所有呼叫的控制信息均可通过七号信令的方式传输。因为七号信令消息中包含了生成详细话单所需的全部信息,只须从

3、七号信令网上提取出信令消息,经过合理的筛选和配对,便可得到交换局间通信的所有详细话单。1 基于七号信令网关采集模式七号信令网是电话网、智能网以及各种新业务的神经和支撑网,是通信网建设维护的重要部分。根据我国七号信令技术体制要求,我国七号信令网最终采用三级准直联结构方式。SS7 是公共信道信令协议,主要用于电话网内的呼叫处理,它使用电话网的基本数据通信协议,完成呼叫建立、呼叫选路并提供各种业务,由于 SS7 网是独立于话音/媒体流电路网的数据网,可以做到完全的冗余备份。因此,SS7对电话网络的管理比以前的技术更快、更可靠和更先进。本系统直接从 SS7 信令链路上获取话务信令并匹配成相对应的呼叫记

4、录。CDR 匹配完成后将被传关室本地的采集比对服务器指定目录,从交换机联机方式或者脱机方式采集来的数据也被传送到本地的采集服务器。在采集服务器中,两个源数据将进行比对,产生比对的报表,生成比对结果3 / 9供维护管理人员维护交换机。同时,从信令链路上采集的数据将作为一种数据源备份留在本地,在这种模式下,由于系统是一个备用系统,整个采集过程不考虑完全备份模式。本地的采集服务器运行比对软件,主要进行数据核查、过滤、预处理等任务。在与交换机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并生成校验报告后,交换机采集的数据送往结算中心。在此模式下,比对服务器中将保存 2 个月以上的信令话单,以备今后需要。 2 七号信令话单采集

5、系统结构设计七号信令话单采集系统为模块化结构的分布式系统。整个系统可公分为:E1 电路的高阻跨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七号信令分析系统和详细话单生成软件四部分。其中 E1 电路的高阻跨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通常分布在各个交换或传输机房中,以方便接入各七号信令链路,而七号信令分析系统和详细话单生成软件则放在中心机房,它们接收并处理各地传来的七号信令消息,生成详细话单。其各部分的连接示意图如图 1 所示。图 1 中七号信令话音采集系统首先通过 E1 传输系统的高阻跨接,侦听 GSM 和网关局之间传输七号信令消息的 E1 电路。此时侦听回路中的阻抗应远远大于 75,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 E1 电话收发双方

6、的信号,以保证局间信令系统的正常工作。4 / 9由于侦听回路中的阻抗较大,所截获 E1 信号的强度十分微弱,因此必须将其信号放大。放大后的 E1 信号进入一台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将所有包含七号信令链路数据的 E1 时隙交换到两条 E1 中进入七号信令分析系统。在这里之所以要使用数字交叉连接设备是基于以下理由: 由于目前的七号信令运营网中每个 E1 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时隙包含有七号信令链路数据,因此必须通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将所有这些包含有七号信令链路数据的时隙收敛到两个 E1 中,以方便后面的七号信令分析系统处理。考虑到高阻跨接侦听点可能分布在各地,而大容量的七号信令分析系统则放置于中心机房,所以

7、在将七号信令链路数据传回中心前先经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会大大减少了传输所需要的 E1 数量,节约传输成本。七号信令分析系统主要完成对 31 条七号信令链路消息的采集。详细话单生成软件收到从以太网传来的七号信令消息后,根据七号信令的各个用户部分的协议规则,对获得的七号信令消息做关联处理,从而产生出详细话单,并将话单格式化为用户要求的格式。最后七号信令分析系统和详细话单生成软件提供了完善的监视和控制接口,可以便捷、有效地实现对大地域范围内系统运行状况的远程监控。所有这些功能都可以直接在原有的计算机网络上的实现,而5 / 9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监视信息通路,大大节省了网络系统投资成本。E1 电路的高阻跨

8、接 由于监视七号信令系统必须在不影响局间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必须对包含有七号信令链路的 E1 予以高阻跨接侦听,这样才不会影响 E1 电路收发双方的信号。七号信令话单采集系统的高阻跨接器件要求性能稳定,高阻跨接口相对于 E1 电路的阻抗都大于 1000。在正常工作时,跨接后对原 E1 信号的影响小于,从而有效地确保了交换局工作的安全性。高阻跨接器件与后面的信号放大器件配合,使得流经高阻跨接器件的弱 E1 信号可以在经过3050m 传输后,依然不产生任何额外的误码。本系统的高阻跨接器件还提供双跨接的形式,即可以在一个跨接点上获得两份高阻 E1 信号,同时供给其后的两套热备份系统使用。图 3数字

9、交换连接设备 E1 电路经高阻跨接侦听后,其信号强度已经大大减弱,为使信号可以被正常接收,就必须将信号放大,七号信令话单采集系统的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将上述两种功能整合在一6 / 9起,其主要的信号流程如图 2 所示。数字交叉连接设备所处理的功能详述如下:软件配置的 E1 信号放大比例:提供 020dB 的信号放大能力,使其能够与大到 3500 的高阻跨接器件的配合,并且放大的比例可以由配置软件修改。软件配置的 E1 阻抗匹配:该设备可以通过配置软件,按需要选择 75 或 120 的阻抗,与接入的12下一页低延时的无阻塞交换网络:数字交换连接设备可以实现 256256 的无阻塞交换,即能将 8 条

10、输入 E1的任何一个时隙小于 12s,在最坏的情况下也小于125s。数字交换连接设备中时隙的连接方式可以由软件配置。主时钟的选择:通过软件配置,该设备可在 8 个 E1 中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主时钟。当用户选择的主时钟 E1 失效时,系统会自动选择另一个有效的 E1 作为设备的主时钟源,而一旦用户选择的主时钟 E1 恢复时系统将把主时钟源切换回来。时钟源的切换时延小于 1ms。七号信令链路的跨接点可能分布在各个机房,而每个机房中只有少量的几条七号信令链路,因此通常在每个机房中只会使用到较小容量的交换网络。大的机房可能有很多条七号信令链路,这时只需简单地将多台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组成一个二级的交换网络

11、即能满足要求。例如图 3 中用 57 / 9台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组成的二级交换网络,将分布在 36 根E1 中的 18 条七号信令链路收敛到两条 E1 中。七号信令分析系统 七号信令分析系统主要完成 31 条七号信令链路消息的采集功能。它根据用户定义的筛选条件过滤掉与计费无关的七号信令消息,并为每一条满足过滤条件的七号信令消息打上时标,最后将这些消息打成 TCP/IP 包,通过 10M 以太网传给详细话音生成软件。该系统在硬件上分为:七号信令分析设备和 GPS 授时系统。限于篇幅的原因,这里不详细介绍其技术实现。其主要的信号流程如图 4 所示。3 系统性能测试系统在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RT

12、NET 实验室测试中,利用一台七号信令大话务量呼叫模拟器 A 模拟一个发端交换局,连接到中兴程控交换机,再汇接到另一台一号信令大话务量呼叫模拟量呼叫模拟器 B 模拟一个收端交换局。发端局和汇接局间有 4 对 E1 中继,每对 E1 中有 30 条话路,第一对 E1 中有 1 条七号信令链路,因此两个局之间共有 1条七号信令链路和 120 条话路。大话务量模拟器 A 作为发话方,在每个话路上按所设时长产生一次呼叫,并记录成功的呼叫次数。被测试系统高阻跨接在发端局和汇接局之8 / 9间的第一条 E1 上,经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的输出接口采集七号信令消息,以 TCP/IP 数据包的形式,通过 10M

13、以太网传送到详细话单生成服务器生成详细话单,与呼叫模拟器统计的话单进行比对,检查被测系统生成话单的准确性。为了衡量其处理 31 条七号信令链路能力,检查“七号”信令分析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的七号信令消息的数量,并保证系统在高信令负荷下不会遗漏七号信令消息。需要在七号信令消息分析模块上接入 31 条七号信令链路,并逐步增加这些七号信令链路上的负荷,达到呼叫模拟器最大呼叫数量。该项测试采用了如下等效的方法,利用“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将一个输入时隙同时交换到多个不同的输出时隙的功能,可以将上述的 1 条七号信令链路的消息复制 31 份,从而在 31条链路上产生朵的信令负荷,输入到七号信令消息分析

14、模块进行消息处理。 9 / 9由于七号信令话单采集系统采用监测七号信令链路的工作方式,必须保证不影响局间信令链路的前提下跨接,因此要对高阻跨接设备的物理特性进行测试,检查其是否对原链路引入误码,同时是否对本身引入误码。随着电信行业的进一步改革以及中国加入 WTO,电信行业间的网间结算成为各电信企业倍加重视的问题。该系统鉴于目前网间结算的话单采集存在着实时性差、采集点分散、过分依赖于交换机提供的接口、可靠性差以及结算欠准确等不足,设计的一套大容量话单采集系统七号信令话单采集系统。采用一种崭新的话单采集方式,具有技术先进、实时性高、容量大、安全性好、运行稳定等特点,实验证明其有效地解决了局间话单采集问题,非常适合电信企业的需要,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网间结算、长途结算、话务分析以及核帐对单系统。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统研究与应用一文由中国教育站摘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