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校结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妹冢镇联校 刘国娟 段彩霞 摘要:语文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通过阅读来培养,而且学生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新课改中对小学生的阅读量也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而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主动去了解,学习才能持久,从而提高阅读能力,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家庭和学校又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实践性建议。关键词:家校结合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
2、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阅读就是吸取、探究、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应 100 万字以上。要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任务,光靠教师的指令是很难实现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任务性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由于小学生自我意识,自尊感,观察力等个方面发展不健全,受外界影响较大,有较强的可塑性。有时候他
3、们对阅读并不感兴趣,这时就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帮助,这样才能给他们指一条正确的阅读道路,并使阅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可见,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是问题的关键。养成良2好的阅读习惯,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也是必需的,其实阅读的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培养。在此,我仅从家庭和学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作一些介绍: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在倾听中为孩子树立好榜样,适时表扬满足学生成就的需要。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孩子用倾听的方式开始最初的心灵阅读,构筑了自己精神的芳草地。听老师讲故事,听老师大声朗读用在识字不多的一二年级学生身上,可以解决
4、他们读书难的问题,并且保证读书的质量。家长多讲故事给孩子听,根据家长水平不同可以借助语音和视频等手段。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口语文学,同时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多给孩子讲故事并告诉孩子,父母的故事都是从书上获得的,如寓言,童话,神话等。从而激发孩子对书的兴趣,孩子听了好听的故事后,会激发起对故事情景的幻想以及对故事细节的研究。由于教师读的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在加上老师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朗读每次都能使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他们会觉得一本好书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读书是这么有趣的事,渐渐的他们会觉得只听老师读是不过瘾的,自己得找本书读。这时可以讲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如毛主席、老舍、
5、叶圣陶、冰心等人读书的故事。“名人效应”自然不可低估,眼前的人对他们的影响更大,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并且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阅读的动力。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由于家长的教育水平与素质不同,教师要给适当的指导,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让孩子坚持听,不仅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感情,在每天的听读中孩子会逐步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产生3想读书的愿望,并具备初步的阅读基础,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
6、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教室的后边,要有一个充满童趣的图书柜。走进教室,学生就会感受到浓浓的阅读氛围,学生课余可以随时在图书角上翻阅自己喜欢的图书,享受阅读的愉悦。可设奖激发兴趣。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每星期开放两次,有专人管理作好记录,并定期对借阅记录进行检查,对借阅次数多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孩子自觉的阅读行为要适时、恰当地给予激励,如果常在班上对他的阅读行为加以肯定,更能增强他的自信心,阅读的劲头会越来越大,兴趣越来越浓。读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家里人
7、来人往,吵吵闹闹,是不适合孩子读书的。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要做出一些牺牲。电视、电脑尽量少开,避免在家里长时间会客。哲学家波普尔的父母非常注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波普尔的家里,除了餐厅外,其他地方几乎全是书。在一间特大的藏书室里,放满了弗洛伊德、柏拉图、培根、斯宾诺莎、康德和叔本华等名家的上万册著作。家长可以在孩子房间内摆放一个小书桌,放上孩子喜欢看的书,如鲁宾逊漂流记,西游记等。根据孩子的年龄放上相应的读物,这样孩子就会从心理上产生阅读兴趣。如果有机会不妨多带孩子去看书展,逛书店,进图书馆,为孩子挑一些喜欢的书籍,让家中常有好书出现,孩子几乎随手可得,建立起读书气
8、氛,从而挑起孩子阅读兴趣。再次,多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学校每天可以安排 5 10 分钟的听4说训练,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或新闻,或趣事,或古诗,或好词佳句,内容不拘一格,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厚积薄发,等到用时妙语连珠,妙笔生花。如能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就更大了。要随时鼓励孩子讲故事,让他把自己知道的故
9、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听,激发起讲故事的欲望,为此会得到一些小朋友的拥戴,进一步激起求知欲望,阅读兴趣。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小朋友之间获得交流,也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最后,教师的要做好阅读方式、方法的指导。良好的阅读方式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学校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学校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更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小学教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不仅要在课内培养,而且也要在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加强读物的指导。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读物,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但小学生由于年龄,阅历方面
10、的不足,选择读物时时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在克服“偏食”现象下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是很必要的。第一,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推荐读物,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指定一些阅读范围,促进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完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长城等课文后,指定学生阅读一些关于介绍美好山河的文章,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到深华、领略到大自然的美、祖国河山的壮丽。第二,根据学生年龄推荐读物。据调查,因年龄不同、阅读兴趣也不同,比如中年级的同学喜欢童话类,富有神秘感、刺激性的读物。因此选择他们个性的、能吸引他们的读物。如天方夜谭、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看书
11、必须同蜜蜂采蜜5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所以还应培养他们广泛的多方面的兴趣。(二),阅读方法的指导。方法是做一切事情的捷径,它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和成效的快捷性,是进行各种活动的路径的总结,好的方法能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并能开启我们的智慧,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方法的应用,能让我们更加能受到启发,成为阅读的高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好的方法的指导:第一,教学生并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详略得当,详读与略读相结合,创设一些发挥的空间。新课标指出,各学段阅读方法应加强,让学生逐步学会详读、略读和浏览。在 21 世纪的今天,科学事业突飞猛进,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句斟酌
12、地读是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的。比如在读报纸时应先看大标题、栏目,浏览形成粗略的映象,然后对自己需要的资料加以详读,其它内容加以略读,这样加以筛选信息。任何一次阅读都是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应用,都略读穿插详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比如学完飞翔的信念这一课,让学生去探索太空的秘密,查找自己需要的关于太空方面的资料进行详细阅读,筛选有关的信息进行交流,这样从中掌握这些阅读方法。第二,阅读与记录相结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在阅读的时候发现写得好或自己喜欢的记录下来,读书也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摘抄本又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除抄之外还可以写感受,或画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这样
13、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就会感到乐趣,并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从而培养出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结合作文内容和要求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读物,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兴趣。网络是当今时代的新兴产物,拥有数不清的读物和先进的信息来源,让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利用好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最终激发起阅读的动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了良好的习惯,那么对学习将6会产生积极的帮助,但如果习惯不好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只要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的会去阅读,这样只要长期坚持,不但能增长见识,并会从中找到阅读的乐趣。采用上述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阅读兴趣得到不断巩固,阅读量大大增加,学生就越会喜欢读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一扇扇窗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改善了部分学生的精神状态,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审美品质,使他们获得了自信,最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孩子的成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更好的结合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参考资料: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倪文锦 主编2.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3.读者学 梁彦斌 主编4.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沈德立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