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 生 用 书 单 独 成 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冯 前孙 犁在朋友中,我同冯前,可以说相处的时间最长了。一九四五年,我回到冀中,在一家报社认识了他。他说,其实我们在一九三九年就见过了。不过那时他还只有十七岁,没有和我交谈罢了。冯前短小精悍,爽朗、热情,文字也通畅活泼。我正奉命编辑一本杂志,他是报社编辑,就常常请他写一些时事短评之类的文章。这家报纸进城以后,阴错阳差,我也成了它的正式工作人员,而且不愿动弹,经历了七任总编的领导。冯前进城以后,以他的聪明能干,被提拔得很快。他是这家报纸的第三任总编。我原以为,我们是老相识,过去又常请他看作品,会很合得来,比起前几任总编,应该更
2、没有形迹。其实,总编一职,虽非官名,但系官职之培基。谁坐在这个位置上,也不能不沾染一些官气。我体会到这一点以后,当众就不再叫他冯前,而是老冯,最后则照例改为冯前同志了。不久,就来了“文化大革命” 。七月间,大家在第一工人文化宫心惊肉跳地听完传达,一出会场,我看见人们的神情、举止、言谈,都变了。第二天,集中到干部俱乐部学习。传达室的人告诉我:冯前同志先坐吉普车走了,把他的卧车留给我坐。当时,我还很感激,事到如今,还照顾我。若干年后,忽然怀疑:当时,他可能是有想法的。他这样做,使群众看到,在机关,第一个养尊处优的不是总编,而是我。在机关,我是第一个被查封“四旧”的人。我认为,这是他的主意。当时的“
3、文革” ,还是在“御用”阶段,主事的都是他的亲信。查封以后,他来到我的屋里看了一下,一句话也没说。也好像是来安慰我。当天晚上,又派人收去了我从老区带来的一支手枪。不管怎么样抛我,我总不是报社的当权派。他最后还是成为斗争的重点,被关了起来。后来,我也被关了起来,有传说,是他向军管会建议的。不过,他的用意只是:我太娇惯了,恐怕到了干校,生活不能适应,先关在这里,锻炼锻炼。如果是这样,是情有可原的。何况,在我去干校之时,一捆大行李,还是他替我背到汽车上去的。每逢见到他在会场上挨打,我心里总是很难过。而他不仅毫无怨言,也毫无怨容。有一次,造反派叫我们在报社大门上安装领袖大像,冯前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操作,
4、我在下面照顾过往的行人。梯子颤颤悠悠,危险极了,我不禁大声喊:“冯前,当心啊!”他没有答言,手里的锤子,仍在当当地响着。他也许认为我这样喊叫,是多余的,是不合时宜的。每逢批判我的时候,造反派常叫他作重点发言。当着面,他也不过说我是遗老遗少因为我买了很多古书。架子很大,走个对面,也不和人说话。我听过他的多次检查,都忘记了。印象最深的是他谈到他的升官要诀:一、紧跟第一书记;二、对于第一书记的话,要能举一反三。在运动后期,我们一同进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期间,不断开批判会,别人登台发言,不过是在结尾时喊几句口号。他发言时,却别出心裁:事先坐在最后一排,主席一唱名,他一边走,一边举手高呼口号,造成全
5、场轰动,极其激昂的场面,使批判会达到出乎意料的高潮。在互相帮助时,我曾私下给他提了一点意见。他没有说话,恐怕是不以为然。这也是我最后一次给他提意见。他也曾向我解释:“运动期间,大家像掉在水里。你按我一下,我按你一下,是免不掉的。”我也没有答话。我心想:我不知道,我如果掉在水里会怎样做。在运动中,我是没有按过别人的。运动后期,他被结合,成为革委会的一名副主任。我不常去上班,又在家里重理旧业,养些花草。他劝告过我两次,我不听。一天,他和军管会负责人来到我家,看意思是要和我摊牌。但因我闭口不言,他们也不好开口,就都站起来,这时冯前忽然看见墙角那里放着一个乡下人做尿盆用的那种小泥盆,大声说:“这里面有
6、金鱼!”不上班和养花养鱼,是“文化大革命”中他们给我宣传出去的两条罪状。军管人员可能认为他这样当场告密有些过分,没有理他就走了。(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冯前留给“我”的最初印象不错,那个阶段的他具有年轻人身上的活力和热情,但后来的冯前沾染了一些官气。B小说前两段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交代“我”和冯前的关系,说明我们是相处最久的关系很好的朋友;二是与下文冯前对待“我”的态度形成对比。C “我”和冯前在一个报社工作后,对冯前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时“我”以老相识的身份直呼其名,但因冯前做总编后的表现“我”疏远了他。D冯前是一个典型的政客,他在政治风暴中紧跟
7、形势,虽然也被政治风暴吹倒,但他从来不抱怨、不退缩,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往上爬的机会。E只露一面的军管会负责人看似闲笔,但从他对冯前当面告密的不理不睬可以看出:过分的告密取荣为人所不齿。解析:选 AE。B 项,第一段交代“我”与冯前相处时间久,第二段交代“我”与冯前相识的时间,这两段都没有谈到“我”与他“关系很好” 。C 项, “疏远了他”的说法不准确,冯前任总编后, “我”对他的称呼不断改变,但有没有疏远他从文中看不出来。D 项, “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往上爬的机会”有误,从文本中得不出这样的结论。2请简要概括小说中“我”的性格特征。答: 解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注重分析人物的语言、动
8、作、心理、神态以及他人对人物的认识和评判等。在具体作答时,可以分析“我”对待工作、他人、生活的态度等,从中得出答案。从“我”不断改变对升任了总编的冯前的称呼可以看出, “我”是个处事小心谨慎的人;从“运动”前期“我”对冯前的关心可以看出, “我”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从“运动”后期“我”在家养花草的行为可以看出, “我”是个性情淡泊的人。答案:性情淡泊(与世无争 )。在一家报社经历了七任总编,后经历 “文化大革命” ,均淡然处之。处事小心。虽然“我”和冯前是老相识,但在冯前升任总编后, “我”对他的称呼不断改变,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关心他人,心地善良。 “文革”时期,每逢见到冯前在会场上挨打,
9、心里都很难过;提醒冯前当心颤颤悠悠的梯子。3.按要求回答问题。(1)“我”为何会有“他也许认为我这样喊叫,是多余的,是不合时宜的 ”这样的猜测?答: (2)冯前为什么说“运动期间,大家像掉在水里。你按我一下,我按你一下,是免不掉的 ”?答: 解析:(1)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分析语句中的关键词,比如“多余” ,这个词语表明冯前此时是在积极表现,是不怕危险的;而从冯前此时的身份的角度分析,即便是危险的事情冯前也是要做的,所以“我”的提醒“不合时宜” 。(2)理解冯前为什么这么说,要明确这句话出现的具体语境以及冯前说此话的目的。这句话是冯前在“文革”时期私下里跟“我”说的,充分体现了冯前的心理。 “掉
10、在水里”揭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特点, “按”是大家在“运动”中的具体做法,可理解为“打击”等, “免不掉”是冯前对这种做法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这句话是冯前在为自己开脱,也是在表达对“我”的歉意。答案:(1)因为从冯前的性格以及当时的处境来看,即便是有危险,冯前需要表现自己,还是要做这件事情的。(2)这句话是冯前为自己的做法找的托辞,说明冯前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有些过分,故以大家都如此做,来求得“我”的原谅。4关于“文化大革命”中冯前对“我”做的事情的原因,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答: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分析和把握冯前的性格特征和“我”与冯前所处的社会环境。“文革”期间,人人自危,从
11、保护个人的角度出发,冯前的一些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与冯前毕竟是老相识,他对“我”的一些做法还是透露出他性格中小人的一面。如果从环境的角度分析,冯前的一些做法是为了紧跟形势,是“运动”本身的要求,是冯前所处的大环境让他成了一个对朋友不义的可悲的人。答案:“文革”开始时,冯前把卧车留给“我” ,自己坐吉普车,他当时可能是有想法的;让人查封“我” ,后来在“我”的屋里看过后就派人收去“我”的手枪。这些事说明冯前不顾念我们以前的关系,想要通过打压别人保全自己。运动后期, “我”不常去上班,而是在家养些花草, “被结合”的冯前揭发“我”喂金鱼等事又说明冯前想通过一些积极表现提升自己的地位。冯前的性
12、格决定了他会为了保护自己见风使舵,甚至对朋友不义,但大环境才是他成为这样一个可悲的人的主要原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药 匠廖玉群拉卡山坳往西而下,是一片草塘地,再过去,是密麻的原始山林,林幽山险,加上草塘作屏障,山林里游勇强盗常年出没。入秋,草塘里苇花扯天扯地的白,在一早一晚的斜风里,苇花飘飘悠悠,把九月的天搅成了絮白的世界。每到芦花飞雪时,抢秋的山匪,说来就来。往时,收了秋的大户人家,粮食归仓,当即运送到山洞秘藏,带家携口,翻过拉卡山东边的坳口,有下德桑镇的,也有上镇西圩的,躲过一阵是一阵,在这一带,叫逃秋。这年,芦花又飞白。山匪没有过草塘来持枪杆的剿匪工作队八月已开进坳里来
13、,山林里的匪徒,能不闻风夹尾?人们估摸,一场恶战,迟早要来。然而,工作队在草塘边的村里扎下来后,只是按兵不动。工作队的队长,一个有着长臂猿一样手臂的细高个儿汉子,这天甩着长臂,大步流星地走向药匠德文家的院里。熟门熟路的,进了院子,队长也不招呼,拉过一团稻草编的凳子,坐在药匠身边,陪着看他忙碌。药匠自顾拿过铁夹,手指一弹就从竹筒里夹起一条雷公虫。雷公虫在夹子中扭成个“S”,药匠的眼光就粘在“S”上,头埋着,眼皮也没给队长抬一下。“上山那事,先生可否再思量?”队长看着药匠忙碌的手,说。药匠把雷公虫一松,丢进酒罐里。雷公虫在罐里跌跌撞撞地爬游,药匠出神地看着雷公虫在罐里一圈又一圈地转。末了,才把罐子
14、旋上盖,自言自语似的说,这雷公虫,毒。经过酒泡,就是好方子,解毒、治痛的良药。一番答非所问的话,算是搭了队长的腔。“先生,上山那事”“不上!”药匠的脸,扭成了苦瓜。看队长的眼,仿佛能嗞嗞地冒出冷气。山匪头目的细娃,据说得了什么怪病,一日日下来,人形都变了样。头目放出话来,谁上山治好细娃的病,重金赏。药匠行医多年,心中自有数,病状虽怪,无非是瘴疠,乃山林里瘴气弥漫,温热蒸郁所致。用他的验方,三五副见效。别说重金,请大轿来抬,药匠的心也不会动一下的。药匠的冷眼里仿佛看见那年秋后的火。山匪抢劫后,烧火断路,草塘成了火海。火舔着苇草,蔓延开来,火烧连营,药匠家里的药坛药罐在毕毕剥剥的燃烧中爆起来,娘在
15、火海中颤着的那一声“文儿啊” ,还撕裂在他的心里头。要上山,除非娘能复活过来,药匠的心已铁定。工作队却要拿上山治病的事,大做文章。为了请动药匠德文,队长每天来院子里打坐,这已经是第七天了。队长软磨硬泡,药匠软硬不吃:“给杀我娘的人救娃,我做不来!”队长听了药匠的话,知道又碰了钉子。站起来,和几个小兵把苇秆一捆一捆地扎了,靠在院墙上。墙根下,苇秆堆成小山包似的。队长堆好了柴,井边挑水去了。药匠看在眼里,嘴上还是那句话:“绝不上山!”“上一趟山,救人,也救得一方乡土的安宁啊。 ”队长说着,眼光掠过草塘。草塘的芦花正在扯絮,一只如豆的鸟儿,在苇叶上轻点一下,惊起,又飞到别的苇子上了。队长看得出神,喃
16、喃自语:“明天,明天就是最后的时限了。这片草塘,又要滚过隆隆的枪炮声。你娘在那一头,也不忍看到这样的唉。 ”药匠的娘,就安葬在草塘那一头的山坡上。那片草塘,像天地间一张宽大无比的白床,轻轻地,将安睡了的娘托在上面。药匠的眼睛濡湿了,说:“我我只是个药匠。没用的药匠,连娘都保不住。 ”队长说:“先生,你若肯和我们上山,救了人,我们甚至不费一枪一弹,就能救一方的人,保一方的平安啊!”“土匪的话,能当话?”药匠望着队长,问。队长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越过草塘,悠长,悠长。午后的草塘,躺在阳光的怀抱里,显得和平安详。蓦地,药匠看到了安睡的娘,宁静,祥和,如草塘上空的一朵轻云。药匠的眼里滚出泪水,转身
17、,默然,把药坛药罐,装进木箱里。几天后,山林里面走出大队人马,走在最前头的,是队长,还有挎着药箱的德文。他们的面前,偌大的草塘里芦花正飞雪,一团团,一簇簇,泼泼洒洒的一大片,和巍峨苍翠的拉卡山,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选自小小说选刊)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通过药匠的故事表现了一种人性美。本对山匪有杀母之仇的药匠,在队长的开导下,为保一方安宁,上山救人,冰释前嫌。B “药匠的眼光就粘在S上,头埋着,眼皮也没给队长抬一下。 ”文中通过“粘” “埋”“抬”这些动作描写,表现了药匠的傲慢。C文中插入药匠对山匪秋后抢劫、火烧草塘、母亲无辜死去的回忆,就是为了说
18、明药匠对山匪怀有深仇大恨的原因。D小说中诗意的环境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读者在字里行间更多的是读到了一种诗情画意,一种自然与人性交织之美。E工作队队长是小说的线索性人物,山匪每年下山抢秋、药匠对山匪充满仇恨、说服药匠和平剿匪等情节都是通过他展现出来的。解析:选 AD。B 项,分析有误。不是傲慢,只能说是对队长态度冷淡,因为他不理解队长提出上山救人的想法。C 项,分析不全面。同时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保一方安宁,药匠最终放下了私仇。E 项,分析有误。 “山匪每年下山抢秋”这个情节在小说的开篇,自然叙述,不是通过队长展现的。6小说多次描写草塘里的芦花,有何作用?答: 答案:小说开篇的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中间的芦花描写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尾处描写含蓄地深化了小说主题。7请简要概括药匠的形象特点。答: 答案:医术精湛,淡看金钱;爱憎分明,顾全大局。8.本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作探究。答: 答案:(示例) 这是一篇写“以德报怨”的小小说,呼唤人性善的 “回归” 。文中山匪下山抢劫放火致使药匠的母亲死于非命,可谓罪不容诛。但当山匪头目的细娃得了怪病后,剿匪工作队队长多顾茅庐,打动药匠,上山救人。最后草塘与拉卡山构成的山水画取代了“沾满血腥”的刀光剑影。 “以德报怨”的做法最终换来人性善的“回归” 。(感情基调正确,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