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72976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3 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命题趋势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2015江苏单科,T20)不结盟运动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014江苏单科,T19)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及其特点1.认识到多极化的出现是在两极格局框架下出现的,特别关注大国之间关系的演变及影响。2.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到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多极化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影响。3.关注时政热点问题,将当今世界发生的一些重大史实与过去

2、的历史结合起来思考,探寻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考点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识点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 (1)二 战 使 西 欧 丧 失 了 世 界 政 治 经 济 中 心 的 优 势 地 位 。(2)西 欧 国 家 在 经 济 的 恢 复 和 发 展 过 程 中 , 联 系 日 益 密 切 。)2.过程 (1)1951年 , 法 、意 等 六 国 建 立 欧 洲 煤 钢 共 同 体 。(2)欧 洲 经 济 共 同 体 和 欧 洲 原 子 能 共 同 体 成 立 。(3)1967年 , 三 个 共 同 体 合 并 为 欧 洲 共 同 体 。)3.影响 (1)不 断 加 强 经 济 合 作

3、, 经 济 实 力 增 强 。(2)开 始 摆 脱 美 国 的 控 制 , 推 行 独 立 自 主 的 外 交 政 策 。(3)冲 击 了 两 极 格 局 , 使 世 界 朝 多 极 化 方 向 发 展 。 )【易错易误】 “欧共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成立于 1967 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 1958 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知识点二 战后日本的崛起1.原因 (1)进 行 民 主 改 革 , 消 除 生 产 关 系 中 的 封 建 落 后 因 素 。(2)美 国 的 帮 助 。(3)政 府 制 定 合 乎 国 情 的 经 济

4、 发 展 战 略 。 )2.表现: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 (1)日 本 开 始 谋 求 在 国 际 舞 台 发 挥 独 特 作 用 。(2)20世 纪 80年 代 , 提 出 成 为 政 治 大 国 的 目 标 。)【深化理解】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启示(1)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2)要与时俱进,适时地对生产关系作出改革和调整。(3)要重视科技和教育。(4)要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知识点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 (1)二 战 后 , 民 族 解 放 运 动 发 展 , 许 多 国 家 获 得 独 立 。(2)新 独 立 的 亚

5、 非 拉 国 家 要 求 摆 脱 美 苏 的 控 制 和 维 护 自 身 的 独 立 。)2.标志: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3.政策:非集团、不结盟。4.斗争任务(1)初 期 :制 止 新 殖 民 主 义 和 帝 国 主 义 统 治 的 一 切 形 式和 表 现 。(2)20世 纪 70年 代 开 始 , 反 对 美 苏 霸 权 主 义 , 建 立 国 际经 济 新 秩 序 。 )5.影响 (1)加 速 了 帝 国 主 义 殖 民 体 系 的 崩 溃 。(2)标 志 着 广 大 发 展 中 国 家 登 上 国 际 政 治 舞 台 , 冲 击 着 两 极 格

6、 局 。)【易错易误】 不结盟运动的实质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 ,而是不与参加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同盟。 “不结盟”不是消极地对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考法 1 欧洲联合的原因及特点典例 (2017常熟调研)1950 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解析 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

7、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选择 A 项。答案 A【方法突破】明考点 欧洲一体化抓关键 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 。定方法 原因型选择题: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要能通过史料所表现的内容,来判定其所处事件的前因后果的位置。【史论链接】 欧洲联合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

8、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2)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3)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4)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2.特点(1)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2)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3)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考法 2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影响典例 (2015江苏单科,20) “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 ”该会议的召开(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

9、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解析 题干材料“新解放的国家” “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与不结盟运动有关。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在美苏两极之外出现了新的政治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故 C 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不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故 A 项排除。不结盟运动并没有使国际力量失衡,也不可能消除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B、D 两项与史实不符。答案 C【方法突破】明考点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抓关键 “新解放的国家” “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说明与不结盟运动有关。定方法 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读懂材料,明确材料所

10、反映的内容,抓住有利于理解和解题的核心句子和词汇,其次要善于将材料的内容和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衔接,然后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史论链接】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把联合国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政治舞台。2.使亚非拉国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3.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4.改变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考点二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苏联解体(1)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2)过程:1990 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深化理解】 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1)

11、政治: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2)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 美 国 :成 为 唯 一 的 超 级 大 国 , 极 力 构 筑 单 极 世 界 。 欧 洲 : 1993年 欧 洲 联 盟 成 立 , 国 际 地 位 提 高 。 日 本 :极 力 争 取 联 合 国 安 理 会 常 任 理 事 国 席 位 , 谋 求 政 治大 国 地 位 。 俄 罗 斯 :国 际 地 位 有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中 国 :致 力 于 推 动 建 立 公 正 合 理 的 国 际 政 治 新 秩 序 , 反

12、对 霸 权主 义 , 维 护 世 界 和 平 。 )(2)特点: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3)认识: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考法 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和影响典例 (2014江苏单科,19)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 ”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

13、的多极格局解析 据题干材料“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可以得出“单极”的世界格局, “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 “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可以得出“多极”的世界格局,故选 A 项。题中一再强调 “合作”或者“联合行动” ,并没有涉及诸强争霸,B 项错误;题干信息可以得出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同样受到其他大国的牵制,故 C 项错误;“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多极世界中大国并不是实力相当,故 D 项错误。答案 A【方法突破】明考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影响抓关键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可以得出“

14、单极”的世界格局, “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 “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可以得出“多极”的世界格局。定方法 史实运用型选择题:在掌握历史史实基础上进行解答外,还要有一定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需注意:抓住题中关键词、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联系教材和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史论链接】 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特点(1)多极化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处于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2)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迄今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15、3)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4)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国这一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俄罗斯经济的振兴及大国地位的恢复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随堂演练预测考点一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调研)到 1968 年,欧共体六国间贸易量的增长速度超过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量的一倍。共同市场的影响扩展到前欧洲殖民地国家,它们与六国分别谈判签署了优惠贸易协定。通过共同市场,西欧得以在新的世界格局的构造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上述信息表明( )A

16、.西欧一体化促进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集团化B.欧共体六国间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位居世界首位C.西欧国家通过一体化增强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D.经济发展推动了西欧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地区的区域集团化,与材料中“前欧洲殖民地国家,它们与六国分别谈判签署了优惠贸易协定。通过共同市场”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居世界首位,故 B 项错误;C 项与材料中“通过共同市场,西欧得以在新的世界格局的构造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相符,故 C 项正确;材料中“与六国分别谈判签署了优惠贸易协定。通过共同市场”是经济方面,未涉及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 D 项错误。答案 C2.某同学构思一篇关于二战

17、后世界局势的论文,他的提纲中有一个标题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下列史实适合在此标题下展开论述的有( )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不结盟运动兴起 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 北约轰炸南联盟A. B. C. D.解析 布雷顿森林会议于 1944 年召开,两极格局于 1955 年形成,时间不符,故错误;不结盟运动于 1961 年兴起,正好处于两极对峙格局时期,故正确;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始于 1964 年,与两极对峙格局时间相符,故正确;北约轰炸南联盟于 1999 年,两极格局已解体,故错误,选择 C 项符合题意。答案 C考点二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3.(2017扬州调研) 布热津斯基在 大

18、棋局中描述道: “二战后仅 25 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对材料中所说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描述准确的是( )A.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B.多极化趋势出现C.形成 “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形成解析 1955 年,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与材料中“二战后仅 25 年”不符,故 A 项错误;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与材料中“二战后仅 25 年” “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相符,故 B 项

19、正确;1991 年,苏联解体,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与材料中“二战后仅 25 年”不符,故 C 项错误;多极化只是趋势,格局没有形成,故 D 项错误。答案 B4.(2017盐城期中) “2001 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声明: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 ”该材料表明日本( )A.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增长B.要求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对立情绪增长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出日本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故 A 项错误;日本要求获得的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故 B 项错误;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即成为

20、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 C 项正确;“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但没有反映出情绪增长,故 D 项错误。答案 C5.(2018南京、盐城模拟)“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B.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C.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D.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解析 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

21、略争夺重点材料没有涉及到,故 A 项错误;“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表明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在亚洲的权威,故 B 项正确;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中美之间的分歧是无法消除的,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故 C 项错误;“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与题干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B6.(2017苏北三市模拟)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齐普曼认为:“美国的权力虽然强大到能设定国际行动日程,但却无力有效地在全球执行这样的日程,其他强权无论是国家还是次国家都有力量足以对抗美国的日程,但是却无力塑造有吸引力的替代品或推行不受外界影

22、响而又能持久的地区日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 B.地区性力量逐步崛起C.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 D.一超与多强局面并存解析 材料中“美国的权力虽然强大” “足以对抗美国”说明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但受到其他国际力量的抗衡,体现出了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局面,故 D 项正确。A 项没有体现美国一超特点。B 项地区力量并没有崛起。C 项单极世界不符合事实。答案 D7.(2017常州质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01960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日本为 10.8%(19521960 年),西德为 7.8%,意大利为 5.5%(1951

23、1960 年) ,法国为 4.8%,美国为 3.2%,而英国仅为 2.7%;而在 19601969 年的年均增长率日本为 11.1%,法国和意大利为 5.9%,西德为 4.9%,美国为 4.5%,英国为2.6%(仍居末位 )。可见,20 世纪在 50 年代和 60 年代,英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低的,英国的经济实力也降至第五位。而欧共体六国的经济却得益于共同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在英国发生的停产大罢工(1966 年 )、通货膨胀等进一步“阻碍了英国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经济模式的转型,削弱了英国参与现代世界竞争的能力。 ”为了找到医治“英国病”的良方,英国最终决定申请加入欧

24、共体,以期获得一种外在力量来推动英国国内的改革进程。互联网整理材料二 英国是欧盟 28 个成员国中对欧盟怀疑态度最强烈的国家。市场开放上,不少英国人认为英国向来比欧洲其他国家更依赖全球市场,让英国接受开放的全球市场比限制在欧盟市场更好一些。地缘政治上,隔着一条海峡,很多英国人完全没有欧洲人的感觉。难民、人口流动等问题让不少英国人对欧盟产生了更大的怀疑和反感。从政治文化来看,英国更加倾向于保障自由、减少管制。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 。同时,由于英国是一体化进程的晚到者,在共同体内总

25、觉得处处吃亏,这种利益考量强化了英国的“疑欧”情绪。互联网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动融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原因。答案 (1)原因: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六十年代英国遇到的困难和严重经济问题促使英国决定加入欧共体,以期摆脱经济困境;美苏出现缓和,英美特殊关系开始松动;英联邦日趋松散,英国国际地位下降。(2)原因:英国市场更加开放,更加依赖全球市场;英国“议会至上”的传统制度,反对欧盟向超国家方向发展;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地理环境;欧债危机,难民问题所

26、导致的现实利益矛盾等。(3)原因:国家利益;国家综合实力;历史文化传统;国际形势课后巩固检测(时间:45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5分,共 75 分)考向一 欧洲的联合1.(2018苏北四市模拟) 1961 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拉对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西德总理阿登纳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个光荣孤立的大英帝国了,在我们国家,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感到我们应该创造一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历史。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一起在欧共体奋斗啊!”英国期望“在欧共体奋斗”的主要原因是( )A.分享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果B.建立欧盟摆

27、脱美国控制C.顺应青年放弃传统外交的呼声D.攫取欧洲事务的领导权解析 根据材料“一起在欧共体奋斗啊” ,表明英国已经看到了一体化给共同体成员带来的好处,所以才发出这样的呼声,故 A 项正确;欧盟诞生于 1993 年,与材料“1961 年”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感到我们应该创造一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历史。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 ,只是英国加入共同体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英国不是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而且也不具有领导欧洲一体化的实力,故 D 项错误。答案 A2.(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模拟)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28、法国戴高乐政府提出了“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外交策略,同苏联进行合作达成缓和;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政策” ,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些事例表明( )A.法德两国外交自主性有所增强B.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遭到西欧抵制C.冷战时期的美欧联盟关系瓦解D.苏联对法德两国的威胁已经解除解析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处在两极格局对峙中,材料中“法国同苏联进行合作达成缓和;联邦德国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表明两国外交自主性有所增强,故 A 项正确;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的两极格局对峙中

29、,美国与法德两国是盟友,故 B 项错误,C 项错误;处在两极格局对峙中,材料中的“缓和” “改善”不等于威胁已经解除,故 D 项错误。答案 A考向二 不结盟运动3.1961 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艰苦的道路( )A.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B.形成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C.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援助D.冲击了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解析 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两极格局下世界霸权掌握在美

30、苏两国手中,故 A 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目标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但至今尚未形成,故 B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援助,故 C 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故 D 项正确。答案 D考向三 日本的崛起4.(2018盐城模拟) 近些年来,日本安倍内阁一直推进“战略性外交” “俯瞰地球仪外交” ,注重全球视野,在强化日美同盟的同时,强化日欧合作、推动日美欧三极协调、拉拢东南亚的一系列战略动作引人注目。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下日本( )A.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B.致力于提升自身国际政治话语权C.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束缚D.顺应全球化趋势,

31、推动地区发展解析 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应该包括改善与邻国的关系,材料没有涉及到日本邻国外交问题,故 A 项错误;日本的一系列战略动作是想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也就是致力于提升自身国际政治话语权,故 B 项正确;当下日本的一系列战略动作是想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但日本还没有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故 C 项错误;顺应全球化趋势,推动地区发展与日本的战略外交举措内容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B考向四 世界格局多极化出现5.(2018扬州模拟) 下面两幅漫画折射出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有关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关系变化开始于 20 世纪的六七十年代 西欧对美国从“依附关系

32、”过渡为“伙伴关系” 美国经济“滞胀”不得已调整美欧关系 马歇尔计划和欧共体成立增强了西欧竞争力A. B. C. D.解析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漫画一说的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方国家的援助,漫画二说的是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这种变化开始于 20 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故正确;20 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它们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所以西欧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 ,故正确;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滞胀”使美国的经济实力下降,美国不得已调整美欧关系,故正确;二战后美国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的经济实力增强,欧共体的成

33、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6.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 )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解析 材料突出的是美国的贸易中心地位受挫,而不是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故 A 项错误;材料突

34、出美国的贸易中心地位受挫,美国与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更多的变为竞争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美国与日本、西欧之间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体现了美国实力的下降,经济多极化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故 C 项正确;材料与欧共体性质的转变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 C7.如下图所示,1970 年初,在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中,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中东的军火贸易急剧升温。这说明( )A.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经济全球化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分歧C.“冷战 ”状态被打破D.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力量对比失衡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与以色列构成了鬼怪式飞机购销通道,法国与利比亚形成了幻影式战斗机购销通道,体现了资本主

35、义阵营出现分化,故 A 项正确;材料与经济全球化淡化意识形态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讲述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不涉及“冷战”状态被打破,故 C 项错误;材料的重点不是在强调阿以力量对比的失衡,而是在强调美国和法国的关系,故 D 项错误。答案 A考向五 两极格局瓦解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8.“在过去的 50 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 21 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元地位确立 B.民族意识增强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两极格局瓦解解析 欧元地位的确立加强了欧洲经济领域的联合,故 A

36、项错误;民族意识的增强与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无关,故 B 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无关,故 C 项错误;两极格局的瓦解使西欧各国更加侧重于政治和军事领域的联盟,故 D 项正确。答案 D9.(2018江苏常州模拟) 亨廷顿认为某一世界格局不具有稳定性,因为“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懑,而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它们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成了这一格局的主要特点。 ”这一世界格局是( )A.单极格局 B.两极格局C.多极格局 D.单极加多极格局解析 “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说明美国不能建立单极世界,故A 项错误;“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懑 ”说明两极格局已经

37、瓦解,故 B 项错误;“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懑”说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而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说明多极格局,故单极加多极格局更准确,多极格局不够全面,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答案 D10.(2018江苏泰州模拟) 下图是有关亚太局势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中美两国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将打破亚太地区的平稳发展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形成A. B. C. D.解析 这幅政治漫画反映出中美处在跷跷板两端,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故正确;美国针对中国的行动,必然会使跷跷板失衡,可

38、见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将打破亚太地区的平稳发展,故正确;漫画与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局面无关,故错误;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尚未形成,故错误,选择 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11.(2016淮安高考信息卷)下表是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未经安理会明确授权对一些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发动时间 战争 发动国家 发动理由1999 年 科索沃战争 美等北约 19 个国 “民主” “人权”2001 年 阿富汗战争 美等北约部分国家 “反恐”2003 年 伊拉克战争 美英联军伊有杀伤性武器和践踏人权2011 年 利比亚战争 美等北约部分国家 “人道主义” 救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的进程面临严峻挑战B.恐

39、怖主义成为多极化的最大障碍C.两极格局瓦解后冷战仍不断加强D.安理会与北约之间关系日趋紧张解析 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局部战争不断,表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面临严峻挑战,故 A 项正确;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未经安理会明确授权对一些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表明多极化的最大障碍是霸权主义,故 B 项错误;战争是局部热战不是冷战,故 C 项错误;北约越过联合国发动战争表明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没有反映安理会和北约之间关系紧张,故 D 项错误。答案 A12.(2018扬州模拟) 吴于廑在 世界史 现代史中是这样阐述二战与当代世界的历史性巨变的:战争的深远影响还在于它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世界逐渐形成一

40、个大社会,凡自外于国际社会而闭关自守的国家便会落后;战争又使世界多样化的趋势和统一性趋势相伴随而发展,其大者如两大阵营、三种国家及国际格局的多极化,等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战是当代世界历史巨变的决定性因素B.欧共体的成立使欧洲消除了战争的危险C.开放的市场机制开始了世界一体化进程D.多极化趋势包含了多样性和统一性趋势解析 材料说的是二战后世界历史发生的历史性巨变的表现,并没有提及二战与这些变化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欧共体的成立,选项本身有绝对化倾向,故 B 项错误;开放的市场机制开始了世界一体化进程材料信息中没有提及,故 C 项错误;据材料“战争的深远影响还在于它加速

41、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战争又使世界多样化的趋势和统一性趋势相伴随而发展”得出多极化趋势包含了多样性和统一性趋势,故 D 项正确。答案 D13.(2018常州模拟) 1999 年,有美国学者提出:“ 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上述观点的实质是( )A.批评美国政府无法应对国际挑战B.主张构筑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C.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持D.指出了世界政

42、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解析 根据材料“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可以看出其担心的不是美国无法应对挑战,故 A 项错误;构筑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最终目的是独霸世界,故 B 项错误;材料的理论实际上是在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故 D 项错误。答案 C14.基辛格认为,冷战结束,制造出了观察家称之为“单极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这一认识说明( )A.美国的综合国力开始衰退B.世界权力中心更加分散化C.“一超多强”局面

43、尚未出现D.美国需加强单方面独断能力解析 “开始衰退”不正确,故 A 项错误;冷战结束,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化,世界出现多个力量中心,故 B 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得知,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故 C 项错误;由材料得知,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因而也就不存在加强单方面独断能力的问题,故 D 项错误。答案 B15.(2018苏北四市模拟)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认为:“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多极化的基础之上。多极主义与多边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观点。 ”这

44、说明国际关系民主化可以( )A.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B.促进各种文化趋向一致C.维护世界和平长期发展 D.实现各国地位真正平等解析 根据材料“多极主义与多边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强调国际间政治关系,不是经济发展,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理想” ,体现的是国际成员间的尊重不同与合作交流,而不是要文化趋同,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国际社会的成员间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彼此尊重,有利于国际的和平稳定,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成员可以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对方,但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故 D 项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 25 分)16.(20

45、18南京、盐城调研)冷战结束后,对于当今世界格局的类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两极格局之下,两极之外的任何其他大国更换门庭均不影响格局的正常运转;在多极格局下,任何两极的结盟势必打破原有力量均势;而在单极格局下,任何可能的国家联盟都无法同唯一的一极相匹敌,各大国往往既无实力也无意愿同唯一的一极进行对抗。无论在哪种格局下,只要世界能够维持大体的和平与稳定(不包括小规模冲突或局部战争),那么,该格局就是一个正在有效运转的格局。周绍雪美国的实力与单极世界材料二 2009 年 2 月,在第 45 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拜登承诺将同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决裂。美国意图建立由

46、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坚持推行实力强权政策,为了谋求霸权,不惜毁弃和践踏国际条约和协议,把自己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无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形象和声望下降。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金融机构遭受重创,世界看清了美国是如何将风险转移到国外,如何兵不血刃地掠夺享用了全世界的资源,然后不负责任地把经济危机推向别人的,这使得美国的国际信誉、美国制度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近年来,一批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重要力量。摘编自张国清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不同类型世界格局的共同特征。与单极格局相比,其他两类格局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结

47、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变动的根源。(6 分)(2)运用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与当今世界格局”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9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中“无论在哪种格局下,只要世界能够维持大体的和平与稳定,那么,该格局就是一个正在有效运转的格局”来概括共同特征和共同作用,由此得出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2)问,围绕 “美国与当今世界格局”这一主题写小论文,从两个角度来展开论证:一是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运用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论据加以论证。答案 (1)特征

48、:国际力量对比处于均势。(2 分)作用:能够维持世界大体的和平稳定。(2 分)根源: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2 分)(2)论点(4 分)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2 分)但意图难以实现,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2 分)论据(13 分)美国推行强权政策或霸权主义政策(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无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等)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如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采取意识形态或文化渗透(6 分)美国形象和影响力下降。当今世界为“一超多强” ,多个力量中心崛起(俄国振兴、欧洲结盟、日本谋求入常、中国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7 分)论证(2 分) 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