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把煤做成食品、药品、衣服,你相信吗?如今,一条“煤煤制合成气甲醇甲醇蛋白脂肪酶木聚糖酶蛋白纤维”产业链已在国内初步形成,下列关于脂肪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A脂肪酶能催化脂肪的氧化分解B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C脂肪酶的活性受底物浓度的影响D苏丹可以使脂肪酶显示橘黄色解析:选 B。脂肪酶可以水解脂肪,而非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A 项错误;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B 项正确;脂肪酶的活性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C 项错误;脂肪酶遇苏丹 不会显示橘黄色,D 项错误。2(2018淮安涟水中学模拟)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 H2O2 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
2、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B图一 bc 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 浓度)有限C图二 bc 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 浓度)有限D图三可以得出 pH 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解析:选 D。图一中,加过氧化氢酶与加 Fe3 相比加过氧化氢酶的一组反应速率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故 A 正确;图一中 bc 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物的量不再增加,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 )有限,故 B 正确;图二中 bc 段,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不再加快,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有限,故 C 正确;图三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 pH 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
3、而超过最适 pH 后,随着 pH 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故 D 错误。3(2018泰安高三模拟)将牛奶和姜汁混合,能使牛奶凝固。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表:温度()20 40 60 80 100结果15 min 后仍未凝固14 min 内完全凝固1 min 内完全凝固1 min 内完全凝固15 min 后仍未凝固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新鲜姜汁中含有能使可溶状态的牛奶凝固的酶B进一步测定最适温度,可设置 60 、65 、75 、80 四个温度梯度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
4、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该实验说明酶需要适宜的温度, 100 时未凝固,是因为酶的活性已经丧失解析:选 B。据题意知,100 时牛奶不能凝固,说明酶变性,失去催化能力,新鲜姜汁含有酶,能催化牛奶凝固,A 正确;根据表格分析知,最适温度位于 40100 之间,测定最适温度时应在 40100 之间缩小温度梯度,进行多组实验,B 错误;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排除姜汁与牛奶混合时,温度变化,提高实验准确度,C 正确;该实验说明酶需要适宜的温度, 100 时不能使牛奶凝固,说明酶变性失活,D 正确。4(2018安徽合肥一模)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 40 (a
5、 组)和 20 (b 组) 条件下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b 组 t2 后由于酶达到饱和点,反应速度达最大值Ba 组 0t 1 时间内反应速度始终保持不变Ca 组和 b 组的 pH 值、酶浓度、反应物总量都相同D30 条件下达到反应平衡点的时间介于 t1 和 t2 之间解析:选 C。b 组 t2 后产物浓度不再升高,其酶促反应的速率为零, A 错误;a 组 0t 1 时间内随时间的延长其产物浓度的增加速度减慢,说明其反应速度逐渐降低,B 错误;题图是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 40 (a 组)和 20 (b 组) 条件下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随时
6、间变化的曲线图,该实验中的 pH 值、酶浓度、反应物总量均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C 正确;由以上分析知,该酶在 40 时的活性较 20 时的活性高,但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未知,无法判断 30 条件下达到反应平衡点的时间是否介于 t1 和 t2 之间,D 错误。5(2018长春调研)解读下面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甲图中_段来表示。(2)乙图中 160 min 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3)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对于曲线 ABC,若 x 轴表示 pH,则曲线上 B 点的生物学意义是_。对于曲线 ABD,若 x 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
7、 y 轴可表示_。制约曲线 BD 增加的原因是_。(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其作用的底物是_。若胃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 pH 由 10 逐渐降低到 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 _,原因是_。解析:(1)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可以用 AB 段表示。(2) 乙图反映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当曲线达到最大值时,意味着反应物被消耗尽了。(3)丙图中,若 x 轴表示 pH,则曲线 ABC 表示不同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最高点表示在最适 pH 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若 x 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曲线 ABD 表示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底物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酶促反
8、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受到酶浓度的制约。(4)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在 2 左右,在 pH 为 10 时,胃蛋白酶的活性丧失,即使 pH 再降低到 2,酶的活性也不会恢复。答案:(1)AB (2)底物已被完全消耗掉(3)在最适 pH 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酶促反应速率 酶的浓度 (4)蛋白质 不变 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在 2 左右, pH 为 10 时胃蛋白酶已经失活,再改变 pH,酶的活性不会恢复【课下作业 】 学生用书 P275(单独成册)基础达标1(2018江西赣州一模)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BpH 较低时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温
9、度较低时则不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C在任何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一定比无机催化剂显著D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解析:选 D。对于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类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而化学本质为 RNA 的酶则不在核糖体上合成,有些酶是分泌蛋白,有些酶是胞内蛋白,其中胞内蛋白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A 错误;不同酶的最适 pH 不同,因此 pH 较低时不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反而可能升高酶的活性,如胃蛋白酶,B 错误;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较无机催化剂显著,体现出酶的高效性,但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因此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一定比无机催化剂显著,C 错误;细
10、胞呼吸是生命的特征之一,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这些酶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如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D 正确。2(2018山东潍坊模拟)下列操作不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是( )A烘干制取胃蛋内酶粉剂B将酶溶液的 pH 维持在 1.5C在 04 下保存酶制剂D在酶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解析:选 B。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失活, A 错误;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值约为1.52.2,将酶溶液的 pH 维持在 1.5,不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B 正确;低温抑制酶的活性,C 错误;重金属使蛋白质变性,胃蛋白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在酶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会使胃蛋白酶变性,D 错误。3下列关于
11、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B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C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温度越低澄清速度越快D洗衣时,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解析:选 B。高烧使体温升高,降低了体内酶的活性而不是失活,使消化功能减退,导致食欲减退,A 错误;口服多酶片由于有糖衣的保护使胰蛋白酶到达小肠才被释放,发挥作用,B 正确;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酶活性越低,果汁中果胶的分解速度越慢,C 错误;洗衣粉中的碱性蛋白酶在弱碱性条件下活性最强,D 错误。4(2018山东烟台检测)下列对动物体内酶、激素和 ATP 这三类有机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
12、三类有机物一定都含有 C、H、OB成年男性体内,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有酶、激素和 ATP 的参与C能合成酶的细胞一定都能合成 ATPD酶和 ATP 均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而激素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解析:选 D。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或 RNA,激素为固醇类或含氮类物质,它们和 ATP 都含有 C、H、O,A 正确;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需要性激素的调节,需要消耗能量 ATP,B 正确;活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均能合成酶和 ATP,能合成酶的细胞一定都能合成 ATP,C 正确;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进入细胞外液,与靶细胞细胞膜或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D 错误。5(2
13、018北京海淀一模)下图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种不同反应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活化过氧化氢分子,四种反应条件是 37 、60 、37 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37 下加入 FeCl3 溶液。其中表示 37 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的图像最可能是 ( )解析:选 D。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 FeCl3高。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大约在 37 ,所以在条件为 37 下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时反应速率最快,活化的过氧化氢分子最多,比较四个选项,D 项最符合。6在各小型圆底烧瓶内盛等量的 H2O2,并向各瓶中迅速加入等量的如图所示中相应的物质,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烧瓶
14、沉于烧杯底部的同一位置(瓶内有气体产生,烧瓶即可浮起)。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 1 中的烧瓶最先浮起B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和 Fe3 的作用机理不同C图 4 中,沉入底部的烧瓶不能浮起D图 2 与图 3 对比,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答案:D7.(2018吉林高三段考)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和等量的淀粉酶溶液,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均低于最适温度) 反应,产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支试管随着反应的进行,酶促反应速率均不断下降B甲、乙、丙三支试管所处的温度为甲乙丙,B 错误。适当提高甲试管的温度,A 点不会上移, C 错误。
15、不同的温度导致乙和丙试管中的反应速率不同,D 错误。能力提升8.细胞代谢会产生活性氧(O ),产生途径之一如图所示,其积累可引起生物膜结构和功能 2的损伤。谷胱甘肽还原酶(GR)是清除活性氧的关键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活性氧的产生可减少氧气释放量B活性氧可影响物质进出细胞C可利用 GR 的高效性清除活性氧DGR 有助于生物体稳态的维持解析:选 C。活性氧由氧气被还原而来,活性氧的产生可减少氧气释放量,A 项正确;活性氧的积累可引起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影响物质进出细胞,B 项正确;利用 GR 清除活性氧利用了酶的专一性,有助于生物体稳态的维持,C 项错误,D 项正确。9科研人员从
16、地衣芽孢杆菌中分离出一种耐高温的淀粉酶,并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曲线为该酶在各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为该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表明,当温度为 80 时,该酶活性最高B曲线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 70 之后迅速下降C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6070 D曲线 35 数据点是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得的解析:选 D。曲线表明,当温度为 80 时,该酶活性最高, A 项正确;曲线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 70 之后迅速下降,B 项正确;在 6070 的范围
17、内,该酶的活性较高,且热稳定性较好,是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C 项正确;曲线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80 时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 D 项错误。10(2018南昌高三联考)用打孔器打出 6 块滤纸小圆片编号 C1C 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 6个凹穴(C 1C 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 )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 孵育 30 min,倒入碘液 1 min 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一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 ,结果如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编号 所加溶液 实验现象C1 绿豆
18、淀粉酶提取液 透明圈直径较小C2 稀盐酸 无透明圈C3 稀碳酸钠溶液 无透明圈C4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 滴稀盐酸 透明圈直径很小C5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 滴稀碳酸钠溶液 透明圈直径最大C6 蒸馏水 无透明圈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pH 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C 4、C 5 为实验组,C 1,C 2,C 3 和 C6 均为对照组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D若在 C4 凹穴中再滴加 2 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 C5 相同解析:选 D。稀盐酸、稀碳酸钠溶液和蒸馏水代表不同的 pH 值,可见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pH 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A 正确;实验设计要遵循
19、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 C4、C 5 为实验组,C 1、C 2、C 3、C 6 均为对照组,B 正确;C 5 实验组的结果是透明圈直径最大,说明淀粉酶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淀粉最多,可见在碱性环境中其活性最大,C 正确;原来 C4 凹穴中是过酸环境,酶的活性很低,甚至部分酶已经失活,因此在 C4 凹穴中再滴加 2 滴稀碳酸钠溶液,会增大其 pH 值,酶的活性有所升高,分解淀粉增多,但实验结果不一定与 C5 相同,D 错误。11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 H2O2 作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
20、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_;与加 Fe3 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_。(2)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 H2O2 的剩余量,引起 A、B 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_。实验二的结果表明,使过氧化氢酶失活的 pH 范围是_。(3)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_( 填“低温” “高温”或“最适温度”)、pH 为_的条件。解析:(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萝卜提取液( 生物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2)已知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 H2O2 的剩余量,引起 A、B 曲线出现差异
21、的原因可能是提取液中酶的含量不同。两条曲线说明该酶的最适宜 pH 值在 7 左右,而小于 2 和大于 11 的 pH 会使酶失活。(3)低温不会使酶失活,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应选择低温、pH 为 7 的条件。答案:(1)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2)酶的含量不同 小于 2 和大于 11(3)低温 7磨尖培优12(2018山东泰安联考)现有两种淀粉酶 A 与 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
22、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 A 和淀粉酶 B 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组别步骤 1 2 3 4 5 6 7 8.设置水浴缸温度() 20 30 40 50 20 30 40 50.取 8 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 5 分钟10 10 10 10 10 10 10 10.另取 8 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 5 分钟酶A酶A酶A酶A酶B酶B酶B酶B.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 5 分钟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无关变量有_(至
23、少写出 2 种)。(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 A 在 20 条件时活性较高B酶 A 的活性小于酶 B 的活性C酶 B 在 40 条件时活性较高D大于 50 条件时,酶 A 部分失活(3)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_,原因是_。(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 B 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_。解析:(1)自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量,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酶的种类和温度。因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其他为无关变量。(2)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
24、,其吸光度越大。酶 A 在 20 条件时淀粉含量较多,酶活性相对其他温度时较低,A 错误。由图可知,在 2050 范围内,酶 A 活性在增强,酶 B 活性先增强后减弱,B 错误。酶 B 在 40 条件时测量相对值最低,活性较高,C 正确。在 2050 范围内,酶 A 活性在增强,不能判断 50 以后的趋势,D 错误。(3)因为用斐林试剂需水浴加热,会对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使实验结果不可靠,所以酶的活性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的量来表示。(4)由图的结果可知, 3040 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 B 活性升高, 4050 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 B 活性降低,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酶 B 的最适温度,可在 3050 之间设置较小的温度梯度进行研究。答案:(1)温度、酶的种类 溶液的量、反应时间、pH 等(2)C(3)不能 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4)在 3050 之间设立较小温度梯度的分组,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