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6《逍遥游》3 教案 .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71332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6《逍遥游》3 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6《逍遥游》3 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时间 2018 课时 3内容主备人 刘颖 复备人 课题 逍遥游教学目标 1、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2、摈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重点 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难点 背诵第一自然段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 时间 设计意图方法、策略 个人备课株潭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单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新授 课内练习(及检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1、复习导入检查学生的第一自然段的背诵情况。二、研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小知不及大知:见识短浅的小智比不上见识深远的大智。知,即“智”,指智慧才能。奚以知其然:凭什么知道它是

2、这样的呢?奚以,即“以奚”,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然,代词,这样。穷发之北:草木不生的北极荒远之地。彼且奚适也:它将要到哪里去?“奚适”,即“适奚”,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此小大之辩也: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辩,通“辨”,区别。三、研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本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本段中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

3、”。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四、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看奇特的描写探大胆的构思析隐蔽的情感5、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借用寓言说理,生动透彻。想象奇特丰富,意境开阔。构思大胆奇妙,叹为观止。六、课文总结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比喻之奇特,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幻,文字之跳跃,真可谓妙笔纵横,别具一格,无愧鲁迅先生“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评价。七、布置作业完成全品相关练习1、情境导入2、讲授文学常识与故事背景,学生了解3、师生合作,正音,划分段落层次,疏通大意总评或反思备注 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